1.1酸的通性和个性

合集下载

【化学课件】酸的通性

【化学课件】酸的通性

0
酸性增强
7
碱性增强
14
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越大,碱性越强。
pH
0 1 2 3 4 5 6
7
中性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泻物的近似pH 胃 液 0.9~1.5 粪 便 尿 胆 汁 胰 液 4.6~8.4 4.7~8.4 7.1~7.3 7.5~8.0
2HCl + MgCO3 = MgCl2 + H2O +CO2↑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色,在 碱性溶液中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 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 •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酸碱度, 用pH值表示:pH = 7 时溶液显中性
(1) 把待测溶 液滴在pH试纸上. (2) 把试纸 显示的颜色跟标 准色卡对照,便 可知道溶液的pH.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使用pH试纸
pH计
pH值的测定
pH试纸 和比色卡
K、Ca、Na
Mg、Al、Zn、Fe Cu、Hg、Ag 等
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K、Ca、Na、 Mg、Al、Zn、Fe、Sn(锡)、Pb(铅)、
(H) Cu、Hg、Ag、 Pt(铂)、Au(金)
只有活泼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u、Hg、Ag等不活泼金属不能置换出 酸中的氢元素,K、Ca、Na 太活泼, 与水反应,一般不用其制氢气。
1、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 的 通 性

酸的通性ph-九年级(初三年级)生物课件

酸的通性ph-九年级(初三年级)生物课件
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中,可以将稀酸滴加到金属 氧化物中,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并 产生水。
酸能与碱反应
反应原理
酸中的氢离子能够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例如,盐酸与氢 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实验操作
在实验室中,可以将稀酸与碱混合,观察到放热现象和溶液变浑浊,这是由于水 生成并放出热量。
详细描述
pH值是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 数,用于衡量溶液的酸碱度。pH值范 围从0到14,其中7为中性,小于7为 酸性,大于7为碱性。
pH值的范围
总结词
pH值的范围是0到14,其中7为中性。
详细描述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度的数值指标,其范围从0到14。当pH值为7时,表示溶液为中性;pH值小于7时,表示溶 液为酸性;pH值大于7时,表示溶液为碱性。
力下降。
酸碱度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要点一
酸碱度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除了对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外,酸碱度还对生物的活动 有重要影响。在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生物的活动能力最 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外界挑战。如果酸碱 度偏离适宜范围,生物的活动能力会受到抑制,表现出行 为异常和生理功能障碍。
要点二
酸碱度对生物活动影响机制
pH值与酸碱度的关系
总结词
pH值与酸碱度呈反比关系,即当pH值增大时,酸碱度减小;反之亦然。
详细描述
pH值与酸碱度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当溶液的pH值增大时,其酸碱度会减小;反之,当pH值减小时 ,酸碱度会增大。这种关系反映了氢离子浓度与酸碱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04
酸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维持酸碱平衡
酸碱平衡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理机制,酸可以中和碱,反之亦然,从而维持体内环 境的酸碱平衡。

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酸的通性一般规律(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 金属==盐 + 氢气 2HCl+Fe=FeCl2+H2↑(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 + 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5)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方法指导:所谓“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碱的通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碱的通性一般规律(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 = Na2CO3+H2O(3)跟酸反应碱+酸─→盐+水Ba(OH)2+2HCl=BaCl2+2H2O(4)跟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

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均可溶,且还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统一练:根据碱的通性,请你推出NaOH、Ca(OH)2、Ba(OH)2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Cu (OH)2、Al(OH)3、Fe(OH)3等…而可溶性碱通常是很稳定的,受热不易分解。

《酸的通性》说课稿

《酸的通性》说课稿

《酸的通性》说课稿《酸的通性》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本节内容位于初中《自然科学》(浙教版)第五册第一章第三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大重要的酸:硫酸、盐酸的性质之后,对酸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归纳酸的性质;在比较不同金属跟酸反应的基础上,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它既是对前面一部分知识的总结,又对以后学习中和反应、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关系作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并且这一节的学习方法是从现象研究本质、从个性抽象共性。

以后学习碱的通性、盐的性质以及研究其它方面的知识都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1、确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使学生了解酸的涵义、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②、运用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归纳、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本节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其中,知识目标为主要目标,技能、德育、科学方法等目标渗透于知识目标中来体现。

我确定此目标基于以下四点:①、教学大纲的要求。

②、教材编写意图。

③、初三学生实际。

④、素质教育的要求。

2、确定重、难点本节内容从知识块来说,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考虑到教材内容的设置、对今后教学的影响及初三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重点为:酸的涵义、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3、课前准备除了正常的备课外,自制投影片四张(具体内容见教学过程),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药品:金属Fe、Cu、Mg、Zn、Al、稀H2SO4(两人一组约25组)、砂纸每组一张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4、改进方面①、把本是教师演示的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因为学生经过初二化学实验的学习以及已经做了硫酸、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生实验,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分组实验,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再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酸的通性与特性

酸的通性与特性

酸的通性与特性贵州省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551500 白晋阳在初中化学中,对于酸我们着重学习稀盐酸、稀硫酸和浓硫酸,常识性了解硝酸。

有关它们性质的知识点内容多,反应繁琐,许多同学在学习时,由于没抓住规律而感到不好掌握。

这里,就将酸的通性与特性作一归纳与分析,相信同学们通过一定的练习后一定能够掌握。

所谓通性就是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酸溶液中都含有酸解离出的H+,因此酸的通性是由酸溶液中的H+表现出来的:例1:(2009咸宁)常温下,有反应M+酸→N+盐发生,其中M、N不可能是()。

A. Fe、H2B. Fe2O3、FeCl3C. AgNO3、HNO3D. NaOH、H2O解析:本题考查对酸通性的掌握A、若M是Fe,Fe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2,N是H2,不选;B、若M是Fe2O3,Fe2O3是金属氧化物,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则N应是水不是FeCl3故选B;依次可判断C、D符合反应式特点,本题答案B。

例2:(2007雅安)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解析:该题考查对稀HCl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对四个选项中所发生的反应的认识。

A.露置的石灰水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CaCO3能与HCl反应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红褐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Fe(OH)3,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

C.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粉,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后,不能与盐酸反应。

D.生成的黑色物质是铁,Fe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

答案选C不同的酸,其酸根离子不同,所以酸的特性通常是由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表现出来的。

1.1酸的通性和个性

1.1酸的通性和个性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浓硝酸: 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见光易分解
1、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 质量增加的是 ( )C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
2.下列试剂能区别稀硫酸和盐酸的是( A.锌粒 B.紫色石蕊试液,
D
)
C.氢氧化钾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 的反应式为Cl2+H2O=HClO+HCl。请选择一种 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 (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D
4、某工业品盐酸中含有氢离子、铁离子 和氯离子,该工业盐酸中所含有的杂质是 FeCl3 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在某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 液中( D )
A. B. 一定含有SO42一定含有Ag+
C . 一定含有Ag+和 SO42D. 可能含有Ag+或 SO42-

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金属 = 3、酸


氢气 水
+金属氧化物= 盐 +
碱 + = 盐 盐 = + 水 新盐 +
4、酸 + 5、酸
新酸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与稀盐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碳。 (2)可以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3)硝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4、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 显改变的是 ( B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5、(提高题)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 质量将 (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6、9克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 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是 ( B、D ) A、3.8g B、4g C、5.2g D、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酸的通性——精选推荐

酸的通性——精选推荐

酸的通性教学目标1.了解酸的通性。

2.了解和初步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不能发生。

3.从物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观点出发,了解某种酸的通性和特性。

实验准备药品: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酸的浓度都为10%~20%左右)、紫色石蕊试纸、无色酚酞试液、氧化铜粉末、氧化铁粉末、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仪器:投影仪、培养皿、试管、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教学过程【引言】上几节课我们学过盐酸和稀硫酸能跟酸碱指示剂、某些金属、某些金属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

这节课我们将探讨酸的共同性质。

【板书】酸的通性【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酸的分类和酸的命名,了解酸的分类标准和名称的读法。

【板书】HCl H2SO4H3PO4HI H2SiO3H2SO3HF H2CO3HBr H2S师:指出哪些酸是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哪些酸是无氧酸、含氧酸,并读出名称。

(学生回答略。

)生:H2SO4和H2SO3怎样读?【讲述】同种元素组成酸时,价态有高有低,所以名称有高、亚、次之分。

今后在高中化学课中将会学到。

【板书】一、酸溶液跟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演示】把稀硫酸、盐酸和稀硝酸分别倒入三只培养皿中,放到投影仪上,观察屏幕上所显示溶液的颜色。

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屏幕上的现象。

再取以上三种溶液,倒入另外三只培养皿中,放到投影仪上,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再观察屏幕上显示溶液的颜色。

【小结】由学生得出结论,然后在书上勾划。

【板书】二、酸溶液跟某些金属的反应【演示】将已除锈的镁条、锌片、铁片、铜片分别装入四只盛有稀硫酸的培养皿中,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现象。

师:金属跟酸溶液是否都反应?现象如何?生:不是,铜跟稀硫酸不反应,其他培养皿中都有气泡冒出,但激烈程度不同。

镁跟酸反应最激烈,锌次之,铁较差。

师: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生:生成的是氢气。

【小结】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说明金属能不能跟酸反应,与金属的性质有关。

酸的通性五条

酸的通性五条

酸的通性五条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酸性的食物和饮料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酸到底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本文将介绍酸的通性五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酸的特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作用。

第一条:酸的味道酸味酸的通性之一就是酸有酸味。

这是我们最容易理解的一个特性,也是最直观的表现。

酸味的感受大致是一种酸涩刺激的感觉,可以通过酸橙、柠檬等柑橘类水果、醋等来体验。

第二条:酸的溶解性酸的通性之二是酸的溶解性。

酸一般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与许多其他物质不同,酸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第三条:酸的腐蚀性酸的通性之三是酸的腐蚀性。

酸具有腐蚀性,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它们发生变化。

这是酸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条通性。

酸能腐蚀金属、损伤皮肤等,因此在处理酸性物质时要格外小心。

第四条:酸和碱的反应性酸的通性之四是酸和碱的反应性。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两种物质。

酸和碱混合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第五条:酸对指示剂的影响酸的通性之五是酸对指示剂的影响。

指示剂是一种可以在不同pH值下改变颜色的物质。

酸对某些指示剂具有特殊的影响,可以使它们变色,从而可以通过颜色的改变来判断溶液的酸性或碱性。

酸的通性是我们对酸的一些基本认识,了解这些通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酸的特性,也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酸性物质。

除了常见的柑橘类水果和醋外,酸还可以在许多其他物质中找到,例如:硫酸、盐酸、柠檬酸等。

这些物质在各种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硫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冶金、化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试剂,用于酸洗和清洁设备。

柠檬酸则是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的重要酸类物质。

酸的通性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酸性物质,它可以中和水中的硬度离子,使洗涤效果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浓硝酸: 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见光易分解
1、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 质量增加的是 ( )C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
2.下列试剂能区别稀硫酸和盐酸的是( A.锌粒 B.紫色石蕊试液,
D
)
C.氢氧化钾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 的反应式为Cl2+H2O=HClO+HCl。请选择一种 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 (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6、某钢铁厂检验员为了检测赤铁矿石中氧化 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20g,加入稀盐酸, 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219g,过滤得到 滤渣4g(假设赤铁矿石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 不跟酸发生反应)。 请你和检验员一起完成下列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0%,10%
(4)铁锈和稀硫酸反应
(5)硫酸和氯化钡的反应 (6)硫酸和铁的反应
2、某学生在检测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 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 误的做法是 ( B )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B、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C、滴入碳酸钠溶液 D、加入锌粒
3、下列物质能和硫酸反应并生成无色 透明溶液的是 (A ) A、铝 B、氧化铜 C、氢氧化铁 D、氯化钡
1、无色, 盐酸: 2、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溶液,混合物), 3、浓盐酸易挥发,瓶口冒白雾。 (白雾:氯化氢气体溶于水蒸气形成的盐酸 小液滴) H2、O2、SO2、Cl2、HCl、CO2 浓硫酸: a、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b、脱水性(腐蚀性) c、强氧化性 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
酸的个性
4、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 显改变的是 ( B ) 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5、(提高题)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 质量将 ( 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6、9克CaCO3和MgCO3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 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是 ( B、D ) A、3.8g B、4g C、5.2g D、4.5g
D
4、某工业品盐酸中含有氢离子、铁离子 和氯离子,该工业盐酸中所含有的杂质是 FeCl3 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在某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 液中( D )
A. B. 一定含有SO42一定含有Ag+
C . 一定含有Ag+和 SO42D. 可能含有Ag+或 SO42-

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金属氧化物= 盐 +
碱 + = 盐 盐 = + 水 新盐 +
4、酸 + 5、酸
新酸
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与稀盐酸反应得到二氧化碳。 (2)可以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3)硝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