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I区讲解资料(完整)
植物介绍笔记PPT

02 植物的分类
02 植物的分类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域:分布于世界各地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用途:食用、药用等 植物列举:胡萝卜、萝卜、人参、蒲公英
02 植物的分类
门:蕨类植物门 界:植物界 种:约12000种 纲:7纲 分布区域:除沙漠/极干旱寒冷地区外,各地均有分布 用途:食用、药用、工业用、农业用、庭院绿化与观赏 植物列举:石松、卷柏、肾蕨、翠云草
03 神奇的植物
猪笼草叶为长椭圆形,末端有笼蔓,笼蔓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 装或漏斗状的捕虫笼,因为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猪笼草捕虫笼的内表面通常具有消化腺和蜡质区,消化腺分泌 的消化液黏度极高,并且蜡质区的光滑会阻止落入捕虫笼内的 昆虫爬出,从而消化液淹死昆虫并消化它。
03 神奇的植物
在一些闷热的夏夜时,可能会看到植物的叶子上会出现亮晶晶 的水珠,而这却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露珠,而是植物的“汗珠” 植物出汗现象其实是植物在夜晚时气孔关闭,而根部依旧在吸 水,此时,植物体内的水分过剩,过剩的水即从衰老的、失去 关闭本领的气孔冒出来,或者从植物自身的排水腺排放出多余 的水分。植物的汗水里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其他物质,与露水 是有区别的。
第03部分
-Magic
Plants-
03 神奇的植物
含羞草也叫知羞草,它的叶子如果用手触摸,就会蜷缩起来。 其实,含羞草是一种能够预测天气晴雨变化的奇妙植物。如果用 手触摸,叶子很快闭合,但张开时很缓慢,说明天气会转晴;如 果触摸含羞草时,它的叶子收缩得慢,稍微一闭合就重新张开, 说明天气将由晴转阴或者快要下雨。
03 神奇的植物
睡莲的花朵在晚上闭合,早晨重新开放,被称为“花中的睡美人”。 其实,植物也有昼夜节律,跟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清晨,太 阳升起,植物的叶片和花朵随之舒展,接收阳光,气孔开放;午后,日光强烈,气孔部分闭合,减少水分散 失;到了傍晚日落,叶片和花朵下垂,气孔闭合,减少夜间不必要的水分散失。所以,植物也有睡眠需求。
植物讲解资料21页word

植物标本馆讲解资料【注意】以下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讲解不同的内容,如:生物专业的参观者可以为其详细讲解植物的特点分类等;普通人群需要侧重于讲解趣味性和植物的价值。
1、紫菜(日语称海苔)中文学名坛紫菜红藻门石竹亚纲红毛菜科形态特征:紫菜属海产红藻。
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
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
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生长特点: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
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
对低温的适应力随藻体水分含量不同而变化,在快速干燥至含水20%时,经-20℃左右的低温冷藏数月到1年,放回海水中仍能恢复活力。
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范围广,但以1.020~1.025为宜。
丝状体耐干性差,要求低光照,故自然分布于低潮线以下。
在气温开始下降、有海水流动的条件下,壳孢子形成后往往在每天上午9~11时大量放散,呈明显的日周期性。
紫菜的营养及用途: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用以治疗甲状腺肿大和降低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温带为主。
现已发现约70余种。
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产量主要来自人工养殖。
紫菜每百克可食部含水分10.3 克,蛋白质28.2 克,脂肪0.2 克,碳水化合物48.3 克,钙343 毫克,磷457 毫克,铁33.2 毫克,胡萝卜素1.23 毫克,维生素B10.44 毫克,维生素B22.07 毫克,尼克酸5.1 毫克,维生素Cl 毫克,碘1.8 毫克。
介绍植物的资料

介绍植物的资料植物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提供我们所需的食物和氧气,还具有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植物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形态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被子植物是最为广泛的一类,包括了花草树木等。
二、植物的结构植物的主要结构包括根、茎和叶。
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它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茎是植物的支撑和传输器官,通过茎,植物能够把水分和养分从根部传输到其他部位。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通过叶片上的叶绿素,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三、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的。
植物的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分生组织中,而细胞伸长主要发生在细胞伸长区。
植物的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来产生新的个体;另一种是无性繁殖,通过植物的茎、根或叶等部位的分裂和再生来产生新的个体。
四、植物的适应性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它们通过厚厚的表皮和多肉质的茎来减少水分的蒸发。
水生植物如荷花则适应在水中生长,它们具有浮叶和气孔,能够吸收水中的养分和氧气。
五、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植物是食物链的起点,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
其次,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地球的氧气含量。
此外,植物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保护水源的作用,它们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过滤污染物质。
六、植物的保护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许多植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植物资源,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的保护和研究。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环境等活动,共同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生物,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都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禾本科植物新资料(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1, 29(1): 91 ~ 95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收稿日期: 2020–05–13 接受日期: 2020–08–25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506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0207); THRD015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8YFC0506903),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31970207), and THRD015.作者简介: 张谢勇(1996~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E-mail:****************.cn *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n中国禾本科植物新资料(I )张谢勇1,2, 孙国峰3, 陈文俐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100093)摘要:报道了2种禾本科植物,曲序黄花茅[Anthoxanthum flexuosum (Hook. f.) Veldkamp]在西藏的新分布,外来物种弗吉尼亚须芒草(Andropogon virginicus L.)在江西的归化,并提供了它们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图版、分布及生境等信息。
此外,还讨论了弗吉尼亚须芒草的潜在入侵危险。
关键词:禾本科;曲序黄花茅;弗吉尼亚须芒草;入侵物种 doi: 10.11926/jtsb.4248Notes on the Family Poaceae in China (I)ZHANG Xie-yong 1,2, SUN Guo-feng 3, CHEN Wen-li 1*(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 ,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49, China; 3.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China)Abstract: Anthoxanthum flexuosum (Hook. f.) Veldkamp, previously known from Bhutan and India, is a new record species in Xizang, China. Andropogon virginicus L., a native species in America, is naturalized in Jiangxi, China. A detailed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colorful plate as well as distribution and habitat information of these two grasses are given. Furthermore, the invasion risk of A. virginicus L. is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Poaceae; Anthoxanthum flexuosum ; Andropogon virginicus ; Invasive species禾本科(Po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适应开阔生境,中国约226属1 795种[1],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最多的科之一,截至2012年已经记录到34种[2]。
植物光合作用I(2)

增加活性氧清除系统: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类胡萝卜素等
光系统II的修复
D1蛋白受破坏后,失活的 反应中心复合体从基粒片 层移到基质片层,在蛋白 酶作用下,除去破坏的D1 蛋白,新合成的D1蛋白插 入,再迁回基粒片层,重 新获得光化学功能。
atftsZ1-1(D159N) atftsZ1-1(G267R) atftsZ1-1(R298Q) Wassiljevskija (Ws-2) for atftsZ1-1(G366A) atftsZ1-1(∆404–433)
Chloroplast No.(per 1mm2) 44
5
14
1
Chloroplast No.(1mm2) 19
叶绿体基因组
•大于200物种质体测序完成
•100多个基因: 与光合有关的基因; 叶绿体基因表达所需基因; 其它基因。
•多数植物中,有两个反向重 复序列(IRA and IRB)
• 只有30-32种tRNA,但足以 支持所有蛋白质的合成
• 有操纵子(A and B)
• 多数基因为连续,只 有少数有内含子
Microbiology (2007), 153, 375–387
The Plant Journal (1999) 18(6), 651-662
atftsZ1-1-∆1 is a null allele of AtFtsZ-1 Mature leaf
Mutant alleles of AtFtsZ1-1
叶绿体基因表达的调节
• 叶绿体基因启动子
rbcL, atpB, psbA, etc. TTGACA 转录起始位点,RNA聚合酶的识别信号。 TATAAT RNA聚合酶的紧密结合位点。
植物学ppt_图文

三、植物命名法
同物异名
同名异物
学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所规定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 clature)是1867 年A.P.De-Candollo等倡议的。 规定使用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定命人 学名由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
属名的第一个子母必须大写,其余必须小写。
如:Photinia chingiana Ching
( 为什么要使用拉丁文)
(1)属名的来源 (2)种加词的来源 (3)命名人 (4)其它
-- et --、--(jao)--、--ex--(后者带前者发表) --em--、(后者补充修订) --in--、(前者委托后者在文章中发表)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2)原核生物,有周质(色素质)和中心质(中央体)的分化; (3)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粘肽,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
质鞘包围。(有的认为细胞壁主要的成分为纤维素) (4)含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等; (5)光合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6)生活史中无如何运动细胞;
2、繁殖 (1)营养繁殖 单细胞类型---直接分裂 群体类型---大群体破裂为小群体 藻丝体类型---形成藻殖段(形成原因:
细胞死亡、形成异形胞、分离盘、其他) (2)无性生殖 厚壁孢子、外生孢子、内生孢子 无有性生殖
3、分布
营养细胞 死细胞
隔离盘
4、蓝藻的代表植物
1纲(蓝藻纲)、3目(色球藻目、管孢藻目、颤藻目) 、150属、1500余种
居群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活着的同种 个体的集群体。广义的居群概念和物种相似。
科学一年级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

科学一年级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科学一年级: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植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功能。
本文将从根、茎、叶和花四个方面介绍植物的不同部分。
一、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负责植物的固定和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
根一般分为主根和侧根两种,主根从植物的种子中首先生长出来,而侧根则从主根的边缘分支出。
植物的根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根尖、根毛区、根鞘和根茎区组成。
根尖是根的最前端,具有增长的能力;根毛区是根毛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根毛能够增大根的表面积,提高吸收效率;根鞘是保护根尖的外层组织;根茎区主要用于存储植物的营养物质。
二、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负责植物的支撑和输送水分和养分。
茎可以分为主茎和侧茎,主茎是最先生长出来的茎,而侧茎则从主茎的侧面分支出。
植物的茎具有多样的形态,可以是直立的、匍匐的、攀援的等等。
茎的类型包括草茎、木质茎和藤茎等。
茎的内部主要由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组成。
皮层主要用于保护茎的内部组织;韧皮部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木质部则起到支撑植物的作用;髓部则充当填充材料。
三、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负责进行光合作用以产生能量。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种,单叶由一个叶片组成,复叶则由多个叶片组成。
植物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
叶片的表面通常有叶肉和叶脉,叶肉主要负责光合作用,而叶脉则起到输送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四、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负责植物的繁殖。
花一般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萼是最外部的花瓣,主要起到保护花瓣的作用;花瓣则负责吸引传粉者;雄蕊是花内的雄性生殖器官,包含花药和花丝,负责产生花粉;雌蕊是花内的雌性生殖器官,包含子房、花柱和柱头,负责接受花粉和孕育种子。
植物的花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和香味等特征来吸引传粉者,从而促进花粉传播和受精。
植物介绍 ppt课件

果实卵球形,长约9.5毫米,直径约6毫米,亮黑色,顶端具刚毛状的长5-6毫米的 宿存花柱。种子卵形,两端圆,长约7毫米,直径约5毫米,胚乳均匀,胚基生。 花期7月。。 习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较耐寒,在-5度的短暂低温下,不会造成冻害。 较耐旱和耐瘠薄土壤。不宜在高温、高湿处栽培。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温暖湿 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水湿,生长适温15?25 摄氏度, 冬季能耐?17摄氏度低温。 园林用途:是美丽的风景树,干枯的叶子下垂覆盖于茎干似裙子,有人称之为“穿 裙子树”,奇特有趣;叶裂片间具有白色纤维丝,似老翁的白发,又名“老人 葵”。宜栽植于庭园观赏,也可作行道树。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朱蕉株形美观,色彩华丽高雅,盆栽适用于室内装饰。盆栽 幼株,点缀客室和窗台,优雅别致。成片摆放会场、公共场所、厅室出入处,端庄 整齐,清新悦目。数盆摆设橱窗、茶室,更显典雅豪华。朱蕉栽培品种很多,叶形 也有较大的变化,是布置室内场所的常用植物。 繁殖:扦插 朱蕉每年4-5月将枝条顶部截下,去掉大部分叶片,截成6厘米左右的一段,平卧或 直立栽植于砂土中,蔽荫养护。在25-30℃的条件下,1个月左右可发根,待芽高10 厘米时可移植盆栽,逐渐进人正常管理。[6] 压条 朱蕉在5-6月常用高空压条。选取健壮主茎,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宽1厘 米,将湿润苔藓盖上,并用塑料薄膜包扎,室温保持20℃以上,约40天后发根,60 天后剪下盆栽。[3] 播种 朱蕉9月种子成熟,种子较大,常用浅盆点播,发芽适温为24-27℃,播后2周后发 芽,苗高4-5厘米移栽4厘米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水杉杉科、水杉属、水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落叶乔木,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则为广圆头形;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大枝近轮生,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2~3年生枝灰褐色,枝的表皮层常成片状剥落,侧生短枝长4~10厘米,冬季与叶俱落;叶交互,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扁平条形,柔软,几乎无柄,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
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
球果下垂,当年成熟,果蓝色,可食用,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每年二月开花,果实11月成熟。
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
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
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
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水杉是稀有种,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
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
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
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
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这些幸存的“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千万年,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代才被人类发现。
2.红豆杉(紫杉、赤松柏)裸子植物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濒危种。
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
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
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m,干径达1m。
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
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红豆杉生物学特性对生态环境要求高,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
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云南野生红豆杉占全国总数的55%,其中丽江就存活着110万棵。
红豆杉为多年生常绿乔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
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低寒,能耐-25℃的低温。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栽种。
生长快,年生长实测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国内红豆杉(中国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等)的300~700%生长量。
3~4年生生物量积累为600~800/株·年,5年生时产鲜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炼紫杉醇。
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叶,其生物量大于头年采收量。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 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
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
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紫杉醇。
从红豆杉树皮和枝叶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认的抗癌药,每公斤售价为500~1000万美元。
紫杉醇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头颈部癌、软组织癌和消化道癌。
红豆杉枝叶用于治疗白血病、肾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肾病。
3. 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美丽红豆杉、红榧、紫杉)裸子植物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亚热带至暖温带特有成分之一,在阔叶林中常有分布。
喜生于山脚腹地较为潮湿处。
对气候适应力较强,年均温11—16℃,最低极值可达—11℃,耐阴湿力强,要求肥力较高的黄壤,黄棕壤(酸性,微酸性土壤),较能耐水湿,南方红豆杉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树干上多见萌芽小枝,但生长比较缓慢。
耐荫树种,喜阴湿环境。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自然生长在山谷、溪边、缓坡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土壤中,中性土、钙质土也能生长。
不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
很少有病虫害,生长缓慢,寿命长。
南方红豆杉枝叶浓郁,树形优美,种子成熟时果实满枝逗人喜爱。
适合在庭园一角孤植点缀,亦可在建筑背阴面的门庭或路口对植,山坡、草坪边缘、池边、片林边缘丛植。
宜在风景区作中、下层树种与各种针阔叶树种配置。
国外用欧洲豆杉作整形绿篱效果很好。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优良珍贵树种。
材质坚硬,刀斧难入,有“千枞万杉,当不得红榧一枝桠”的俗话。
边材黄白色,心材赤红,质坚硬,纹理致密,形象美观,不翘不裂,耐腐力强。
可供建筑、高级家具、室内装修、车辆、铅笔杆等用。
种子含油量较高,是驱蛔、消积食的珍稀药材。
4.珙桐(水梨子、鸽子树、鸽子花树)珙桐科、珙桐属。
珙桐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我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植物,为世界著名的珍贵观赏树,常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并有和平的象征意义,属于被子植物。
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珙桐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米。
树皮呈不规则薄片脱落。
单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纸质,宽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粗锯齿,叶柄长4~5厘米,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
花序下有2片白色总苞,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锯齿,核果紫绿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喜欢生长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要求较大的空气湿度。
生长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于空气阴湿处,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
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
珙桐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
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总苞,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黄绿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
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总苞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
因此称为“鸽子树”。
5. 银杏(白果、公孙树、鸭脚树、蒲扇)银杏科、银杏属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寿命达到千余岁,现存3500余年大树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是树中的老寿星。
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15)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
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
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一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
所以,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银杏果俗称白果,它由肉质外种皮、骨质中种皮、膜质内种皮、种仁组成。
白果养生延年,银杏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
日本有每日食用白果的习惯。
西方人圣诞节必备白果。
就食用方式来看,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进食后可引起中毒。
银杏种仁有抗大肠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链球菌的作用。
中医素以银杏种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白带、淋浊、遗精等疾病。
银杏种仁还有祛斑平皱,治疗疮、癣的作用。
6.伯乐树(山桃树、钟萼木)伯乐树科伯乐树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乔木,高20—25米,胸径30—60厘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长达70厘米;有小叶3—6对,对生,长圆状卵形,不对称,长9~20厘米,宽4.5—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有时偏斜,表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凹下,侧脉不明显,背面粉白色,沿脉被锈色柔毛,中脉隆起,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10—18厘米;叶柄长3—5毫米,无毛。
总状花序长20~30厘米,总花轴密被锈色柔毛;花梗长2~3厘米,花粉红色;花萼钟状,长1—1.6厘米,不明显5裂,外面密被微柔毛;花瓣5,长约2厘米,长椭圆状卵形,着生于花萼筒上部;雄蕊5~9,花丝下部有微柔毛;子房3室,每室2胚珠。
蒴果鲜红色,椭圆球形,长3.5厘米,3~5瓣裂,果瓣木质,外面有微柔毛;种子近球形。
花期6~7月,果期10月。
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
伯乐树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单种科和残遗种。
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材质优良,花形大,色艳丽,是既可用材又可观赏的珍贵树种。
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可选作低山营造混交林和进行四旁绿化。
树干通直,纹理直,色纹美观,为优良家具用材。
7. 金毛狗(黄毛狗、猴毛头)蕨类植物蚌壳蕨科、金毛狗属。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大型树状陆生蕨类,植株高l~3米,体形似树蕨,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