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
口腔比色

– A:桔黄 – B:黄 – C:黄/灰 – D:桔黄/灰(棕)
• 彩度和明度以数字形式传达:
– 1:彩度最低,明度最高 – 4:彩度最高,明度最低
• • • • • •
3D-Master比色板 比色板: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 色相: L:偏黄;M:中间色;R:偏红 明度: 1~5:1最亮,高明度;5最暗,低明度 彩度:从M组中选择接近比色牙彩度的色型 (1~3:1最低,3最高),再根据色相选偏 L还是偏R色
口腔比色
• 色调:色彩的同义词,用于描述牙齿或牙 体修复物的颜色(如红、黄等) • 明度:色彩明或暗的程度。明度分级从纯 黑色最低值“0”到纯白色最高值“10” • 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活饱和程度和纯度。 • 透明性:指光线穿透的程度。最高的穿透 率是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可穿透,而最低 的穿透率是不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被反射 或吸收。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定透明度是美观修复体的自然特征。
影响颜色的因素
• 照明:晴天的上午10点或者下午2点比色, 不是自然光的情况下,(标准照明体D₅₀) • 多种对比效应(明度、色调、饱和度、面 积、立体感及顺序性) • 眼睛的健康(营养、药物、情绪、两眼差 异) • 牙科医师的年龄对其色彩感知能力有很大 影响 • 修复材料的选择是决定色型的关键因素
我的比色习惯
• 自然光,让患者采取坐姿,和患者平视 • 提前回复诊室内自然光约10分钟,让疲劳的眼睛 恢复一下 • 几秒的时间,扫过患者的多数牙的颜色,有个大 概印象,然后选择接近的比色板,找主色系 • 主要按照颈部、体部和切端比色,个别牙齿有斑 点、条纹、近远中边缘嵴透明度、特殊体部形态 等都要在设计单上详细描绘标识出来 • 有影响比色的饰品或者牙龈炎症而太红,适当遮 挡一下
牙齿比色实训报告

牙齿比色实训报告摘要:本文针对牙齿比色实训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讨论。
首先介绍了牙齿比色的意义和应用,然后详细介绍了牙齿比色的原理和步骤。
接着,分析了牙齿比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
最后,通过实际实训操作,总结了牙齿比色实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1. 引言牙齿比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技术,用于评估牙齿的颜色和色调。
牙齿的颜色是人们美观和自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牙齿比色技术在口腔修复和美容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训旨在通过比色实验,培养学生对牙齿颜色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提高其临床操作能力。
2. 牙齿比色的原理和步骤牙齿比色的原理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和色彩学的基本原理。
在比色过程中,需要使用比色环、比色杯和比色试剂等工具。
首先,将待比色的牙齿与比色环中的色板进行比较,找到与之相似的颜色。
然后,将比色试剂加入比色杯中,并与待比色的牙齿进行比色,直到找到与牙齿颜色相近的试剂颜色。
最后,根据比色试剂的颜色深浅来确定牙齿的颜色等级。
3. 牙齿比色的影响因素牙齿比色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
首先,光照条件对比色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比色实验应在标准光照条件下进行。
其次,牙齿本身的颜色和状态也会影响比色结果,如牙齿的色素沉积、龋齿和牙釉质缺损等。
此外,比色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会对比色结果产生影响。
4. 优化方案为了提高牙齿比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案。
首先,使用专业的比色工具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建立标准的比色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比色技能和经验。
另外,加强对光照条件的控制,避免因光线差异导致比色结果的误差。
5. 实训操作总结通过实际实训操作,我们发现牙齿比色实训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工作。
在实训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牙齿的颜色和状态,并选择合适的比色试剂进行比色。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光照条件和比色环境,确保比色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及时记录实训结果和经验,有助于提高比色技术和操作水平。
结论:牙齿比色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对于口腔修复和美容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比色

影响颜色的因素
• 照明:晴天的上午10点或者下午2点比色, 不是自然光的情况下,(标准照明体D₅₀) • 多种对比效应(明度、色调、饱和度、面 积、立体感及顺序性) • 眼睛的健康(营养、药物、情绪、两眼差 异) • 牙科医师的年龄对其色彩感知能力有很大 影响 • 修复材料的选择是决定色型的关键因素
我的比色习惯
• 自然光,让患者采取坐姿,和患者平视 • 提前回复诊,扫过患者的多数牙的颜色,有个大 概印象,然后选择接近的比色板,找主色系 • 主要按照颈部、体部和切端比色,个别牙齿有斑 点、条纹、近远中边缘嵴透明度、特殊体部形态 等都要在设计单上详细描绘标识出来 • 有影响比色的饰品或者牙龈炎症而太红,适当遮 挡一下
• 传统VITA比色板: 传统VITA比色板: VITA比色板 • 色调以字母分类:
– A:桔黄 – B:黄 – C:黄/灰 – D:桔黄/灰(棕)
• 彩度和明度以数字形式传达:
– 1:彩度最低,明度最高 – 4:彩度最高,明度最低
• • • • • •
3D-Master比色板 比色板: 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 色相: L:偏黄;M:中间色;R:偏红 明度: 1~5:1最亮,高明度;5最暗,低明度 彩度:从M组中选择接近比色牙彩度的色型 (1~3:1最低,3最高),再根据色相选偏 L还是偏R色
口腔比色
• 色调:色彩的同义词,用于描述牙齿或牙 体修复物的颜色(如红、黄等) • 明度:色彩明或暗的程度。明度分级从纯 黑色最低值“0”到纯白色最高值“10” • 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活饱和程度和纯度。 • 透明性:指光线穿透的程度。最高的穿透 率是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可穿透,而最低 的穿透率是不透明体即所有光线均被反射 或吸收。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自然牙的切端是透明的,精确确 定透明度是美观修复体的自然特征。
牙科专家教你如何掌握牙科比色

牙科专家教你如何掌握牙科比色颜色的世界是神奇的,也是美妙的。
颜色通常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在颜色理论后面其实隐藏着真实的科学。
虽然说牙齿的颜色只占有很小的一席之地,但在多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牙齿颜色的排布,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作为一名口腔临床医生,曾经以为比色只是口腔修复的很小一部分,认为可有可无,并不重视。
但在临床的实践过程中,吃了几次亏之后,让我终于明白其重要性,从新开始对牙齿颜色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之后的烤瓷牙选色过程,总能够得到满意的颜色效果,患者也觉得十分的适合,这也使我觉得有了那么一点点自信和自豪。
接下来我想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点点学习心得。
在比色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人觉得自己选的颜色很合适,为什么做出来的烤瓷牙却和天然的牙齿颜色差别这么大呢?引起颜色差错的原因很多:首先,周围环境的因素对于比色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患者穿鲜艳的衣服,涂口红,口腔诊所墙壁的颜色等等。
其次,口腔医生拥有的比色板存在颜色的缺陷,现在临床上存在的比色板种类很多,但绝大多数医生使用的是vita公司的比色板,其中以经典16色比色板居多。
而vita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一款26色比色板是对经典比色板的一个改进,其特点为使得比色过程变成一个有科学性的简而易懂的步骤,它也囊括了所有的牙齿颜色。
再次,光线的强弱对于比色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太强太弱得出来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只有在柔和的自然光线中,才能够得到十分满意的结果。
最后,每位医生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比色的过程尽量短,长时间的看一种颜色会出现审美疲劳,所以比色的时间不宜过长,15秒较合适。
在多次比色之后,最好休息一下下。
比色板的选择:我向大家推荐一款vita 3D-master比色板。
由于3D颜色空间的系统性,使得较难的比色第一次变得如此简单,只要大家掌握比色的步骤,比色的过程就显得如此的轻松,对于得到的烤瓷牙,也会使自己感到十分满意。
比较经典比色板与3D-master比色板,经典比色板首先考虑的是色相,其次是饱和对,对于明亮度基本上是忽视的,然而3D-master比色板则首先分析的是比较重要的明亮度,再次是饱和度,较难区分的色相则排在第三位。
牙科比色:影响视觉辨色的因素

牙科比色:影响视觉辨色的因素关于牙科比色几个色彩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光与色彩、感知色彩的三要素(光源、被观察物体、观察者的感知系统)、色彩的三个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表色系统(孟塞尔表色系统、L*a*b*表色系统、L*C*h表色系统)。
临床上的比色板牙科比色本质是采用特殊的色板进行视觉牙科比色的过程,本讲将在以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和大家一起分析影响视觉辨色的几个因素。
一、光源没有光线就根本无法看到物体;在光线不足的条件下,虽然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形态,但无法感知颜色;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条件下,人眼所感知到的颜色可能不同,这称之为同物异色现象。
因此,光源的种类、强度对于正确的视觉辨色有着重要作用。
在牙科比色中使用正确的光源,也是达到良好颜色效果的重要因素。
理想的视觉辨色光源的基本要求包括适宜的色温、足够的显色指数、适宜的照度,为牙科比色创造良好的牙科比色光源条件。
1、色温:环境光源的平均波长叫做色温,其单位是开尔文(K)。
标准的阳光的色温为5500K-6500K,物体在这样的太阳光照射下所体现的颜色是最真实、最自然的颜色。
并不是任何时间的太阳光都是标准的阳光。
清晨和黄昏的阳光中红色光占优势,色温偏低;正中午或在高山、极地的阳光蓝色光占优势,色温偏高。
在这样的阳光下,我们看到的颜色都不准确。
很多人工光源的色温不是5500k-6500k。
有些光源只用人的肉眼就可以感受到不是白光,很多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光谱分析可以看到与理想太阳光谱的区别(图1-3)。
图1:太阳光谱图2:荧光灯光谱图3:白炽灯光谱2、显色性: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
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相同光色的光源可能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
相比较而言,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
除适宜的色温即光源的平均波长外,光源包含各种波长的光谱而没有缺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如果光源发出的光中缺少某种波长的光,那么物体就不可能反射出这个波长的光,因此,即使物体具有这种颜色,人的眼睛也不可能感知到。
《口腔修复学》第6节1 比色-牙齿的色彩学原理

频率(Hz) 波长(m)
二、光与色彩
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 颜色感觉,波长有长到短颜色 依次是:红、橙、黄、绿、青、 蓝、紫。
色彩的基本概念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变为七色光
红
橙
黄
日光
绿
青蓝紫三原色 Nhomakorabea三补色1、三原色
摄影中把红色光、绿色 光、蓝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相应的颜色称为三原色。
红光 + 绿光 + 蓝光 = 白光
1、加色法
加色法是指利用色光相加原理,直接用红、 绿、蓝三种原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来得到所需 色光的方法。如需要得到黄色,只需使用等量 的红光和绿光相加即可。
•如 :红 + 绿 —— 黄、红 + 蓝 —— 品、
蓝 + 绿 —— 青等。
2、减色法
从某一混合色光中减去一种或几种色光 而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方法。
• 色彩是人类视觉对可见光的感知结果,在可 见光谱内不同波长的光会引起不同颜色感觉
• 光的波长与颜色对照
颜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绿色 青色 蓝色 紫色 波长 700 620 580 546 480 436 380
三基色原理:将红、绿、蓝 三种颜色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组 合,就可以引起人眼对自然界的 全部颜色感觉。
物体的颜色
• 物体分为两类:发光物体和不发光物体。
物体的颜色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照射到物体上 的光线的光谱成份;另一是物体对光线的吸收、反射特 性。不同成份的照明光线,物体呈现的颜色不同,只有 在白光照射下,才能使物体的本来的颜色真实地反映出 来,我们把物体在标准白色下呈现的色彩,称为物体 色。
(一)物体对光线的反射吸收性能
物体分为: 消色物体 彩色物体
美容牙科的色彩学原理

色彩既是一种感受,又是一种信息。在视觉艺术 中,色彩作为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魅力更为 深远,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
“远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颜色后看花、七分颜色三 分花” 生动地说明了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 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 活获得不断提高之后,将越来越追求色彩的美感。 色彩美已成为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眼球剖面示意图
视觉过程
视觉成像原理 感觉色彩的过程
影响色觉的主要因素:
年龄 色觉缺陷:色弱和色盲 疲劳 颜色感觉的个体差异 颜色适应 颜色对比 面积对比 颜色的前进后退感和膨胀收缩感
色弱和色盲
颜色对比
在视场中,相邻区域不同颜色的相互 影响称颜色对比,它包括色调对比、彩 度对比和明度对比
色调对比
色相对比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吸引我 们的是不是一定是最亮的色呢? 让我 们来看看有趣的情况:
当我们在两种彩度最高的红色和两个明度最 强的黄色中间,放进一块蓝色,最吸引你的 是什么?最让你注意的,不是彩度最高的红 色,也不是明度最高的黄色,而是蓝色。
上面的色彩中有红色,蓝色,黄色,我 们再放进一块白色,一块黑色。你发现 了什么?是不是觉得红色,蓝色和黄色 的彩度都高了呢?
明度对比大,就会 给人一种清晰、激 烈和冲击力。
中调的明度对比给 人一种饱满、丰富、 较含蓄有力的感觉。
如果明度整体较亮, 就会给人一种柔和、 欢快而又有不足感。
如果明度整体较暗, 就会给人一种消极、 沉闷、阴暗的感觉。
色彩的指标和色彩模型
表示色彩的指标
1866年,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冯.海姆 霍兹提出:各种色彩都具有三种特 性:色相、明度、彩度。
同样是上面的红色蓝色和黄色,我们 放进两种间色:紫色和绿色。你发现 了什么?是不是觉得红色、黄色和蓝 色没有那么纯那么饱和了?
口腔美学比色教学课件

比色牙的上下方,而不是侧方。 营养、药物、情绪、色盲
4、修复材料 三要素:透光性、荧光、乳光 透光性:体现牙的逼真程度。过度不透明,修复体无
生机;过度透明修复体看起来灰暗 荧光:牙齿特别是牙本质,紫外线照射可发出可见光 乳光:天然牙反射光呈蓝色而投射光呈红-橙色
点测装置:测量一小块区域3mm2 ShadeEye-NCC松风、Easyshade和Digital Shade Guide德国
全牙测量装置:整颗牙齿 SpectroShade(瑞士)、ShadeVision(X-rite)、ShadeScan(加 拿大)、ikam(英国)
以上科技比色系统都是以国际照明协会(CIE)确定了La*b*表色系 统ΔE选定色型:2)1/2 L代表明度,与孟塞尔表色系统相同,也是表现在纵轴上,越向上
5、Miris比色板根据天然层概念充填
A、用不含氟糊剂清洁牙齿
B、牙本质比色板颈部比色
C、根据釉质比色板选定釉质颜色,涂甘油凝胶 D、牙本质比色板、牙釉质比色板结合比色,验证是否匹配
6、Miris比色板根据流行层概念充填
七、数字化比色
优势:无环境干扰、无光线干扰、结果可重复 1、颜色测量系统
三、比色步骤
分析、传递、解释、制作、验证 1、分析 自然光或色彩校正比色灯下 牙齿3个部位(颈部、体部、切端) A、透明度、明度:选择材料 B、饱和度 C、病人预期 过程尽量简短,避免由眼睛疲劳引起的色差
2、信息传递 临床医师和技师之间的色彩语言的交流 (1)比色记录+照片(A-D) A、三个部位选定比色板近牙的照 B、比选定颜色浅和深比色板近牙照 C、患者面部照片 D、患者大笑照片
明度越高,越向下越低;色相及彩度的变化在球形的横截面上,人 为确定a*表示红色方向,-a*表示绿色方向,b*表示黄色方向,-b* 是蓝色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学知识与牙科比色》系列讲座之一
与牙科比色相关的
色彩学基本知识
刘峰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诊部
LIU Feng
Outpatient Dental Centre , School &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Pekjing
University
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
色彩学知识一直是口腔医学生、口腔临床医生培养中比较欠缺的内容。
很多医生比色时仅仅是凭感觉,或者说眼睛的直觉,致使比色“没有把握”、“比不准”。
一些非专门研究色彩问题修复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经常对色彩学知识一知半解。
然而色彩问题是在美学修复过程中医生、患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仿真修复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把颜色描述、再现准确。
天然牙齿的颜色千差万别,文献报道需要有400多种容颜可以分辨的颜色才能全面描述正常天然牙的各种颜色。
牙科比色不应是一项盲目的工作,而应该是在色彩学知识的指导下科学的进行。
本系列讲座希望通过通俗的语言,向大家简要介绍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临床比色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修复专业医生科学的运用比色工具、比色系统及比色方法,掌握科学的思路解决修复中的颜色问题。
本讲座分为四讲,分别为与牙科比色相关的色彩学基本知识、影响牙科比色的因素、正确的牙科比色方法、与色彩学有关的科研问题。
一、色彩的感知
色彩与光密不可分,没有光的空间人看不到颜色。
光波是电磁波中的一部分,光波作用到人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会使人产生色觉,辨别出各种颜色。
人眼可感知的可见光波长在380nm-780nm之间,波长从长到短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彩色光(图1)。
物体的颜色可想象为经过物体透射或反射出来的“光”的颜色。
经过透明或半透明物体透射出来的光刺激到人眼,人感受到的颜色叫做物体的“体积色”;经过不透明或半透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刺激到人眼,人感受到的颜色叫做物体的“表面色”。
临床比色时一般关注的是牙齿的“表面色”,即牙齿表面反射的光的颜色;由于牙齿及修复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半透明性,因此透射也是色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对色彩感知、判断的过程与光源、被观察物体、观察者感知系统三个要素相关。
光源是人感知色彩最基本的要素;光照射到物体上,哪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透射或反射,取决于物体本身的性质,是物体颜色的本质;光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刺激视网膜的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形成神经生物电脉冲讯号,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对颜色的感觉、判断,感知系统决定对色彩感知的准确性。
任何要素发生改变都会影响感知结果,在临床比色中需要注意避免各要素变化给颜色识别带来的不利影响。
图1:太阳光谱及可见光谱
二、色彩的三个属性
准确定位色彩需要描述色相、明度、饱和度三个属性,这也是探讨牙科比色中各种色彩问题的基础。
1、色相(hue):又称色调,是不同色彩之间彼此区分的本质特性,取决于光的主波长。
物体的色相决定于反射或透射的光的主波长,牙齿的色相由牙齿表面反射光的主波长决定。
2、明度(value):又称亮度,是指色彩由明到暗的变化,取决于物体反射或透射光线的能力。
物体能够反射或透射光线的比率高,物体的明度就高,反之明度就低。
物体“表面色”的明度取决于光的反射率(反射率=反射光的强度/入射光的强度)。
明度可通过黑、白、灰一系列的梯度变化来理解。
白色可以将所有光线反射,明度最高;黑色吸收所有光线,明度最低;按照对光吸收和反射所占的比例将各种灰色分为若干梯度,这些梯度就代表了不同的明度(图2)。
各种色相都存在不同的明度梯度(图3)。
同色相、不同明度的颜色,可想象为在中间色里掺入黑或白所得到的效果,掺入白色减少光吸收、增加光反射、明度升高,掺入黑色增加光吸收、减少光反射或透射、明度降低。
3、饱和度(chroma):又称为彩度、浓度、纯度,指色彩的浓淡、纯净程度,即色彩的鲜艳或黯淡的性质。
同色相、不同饱和度的颜色,可想象为把水逐渐加入到纯色的液体中,随着水的不断加入色彩浓度逐渐降低;同色相、同明度的颜色,饱和度的变化可想象为在纯色中加入同明度的灰色,由于没有改变反射光的主波长及反射率,因此色相、明度没有改变,只是饱和度逐渐降低,颜色越来越黯淡(图4)。
三、表色系统
通过领悟表色系统的结构原理,可以科学的理解各种颜色之间的关系,对牙科比色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常用的表色系统包括孟塞尔表色系统、La*b*表色系统、LCH表色系统等,各个表色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
1、孟塞尔(Munsell)表色系统:美国艺术家 Munsell于1898年发明,1905年正式确立。
孟塞尔表色系统用3000多张色卡组成色彩空间,直接表达色彩三要素(图5),至今仍然是色彩学界广泛应用的、指导视觉比色的表色体系。
孟塞尔表色系统的色彩空间的垂直轴表示明度,最上为白色,最下为黑色,中间为一系列的中性灰色,同明度平面的颜色明度相同;每明度平面上,按照角度逐渐变化的是色相,其极坐标角度可以表示该位置的色相;色彩到垂直轴之间的距离代表的是饱和度,越靠近垂直轴饱和度越低,越靠近周边饱和度越高。
(图6)
2、 L *a *b *表色系统:1976年由国际照明协会(CIE )确认,用假想球形三维立体结构表示
色彩(图7),是用于仪器测色的表色系统,可以测定连续的、精确的色度值。
L *轴(纵轴)
代表明度,意义与孟塞尔表色系统相同;色相、饱和度水平截面上利用假象的a *b *轴表达,
a *表示从绿(-a *)到红(+a *)的变化,
b *表示从黄(+b *)到蓝(-b *)的变化(图8)。
L *a *b *表色系统中可以计算出两种色彩的色差ΔE *ab ,目前包括口腔色彩学研究在内的学
术界都广泛采用L *a *b *表色系统。
但也很多文献认为,总色差ΔE *ab 并不能准确的表达两种色
彩给人带来的心理差距,在评价颜色差距时仅依据ΔE *ab 并不完全科学。
常用的色差计算的
方法如下:
ΔL*=L1-L2
Δa *= a *1-a *2
Δb *= b *1-b *2 *ab = (ΔL *2+Δa *2+Δb *2)1/2
3、 L*C*h 表色系统:由于L *a *b *表色系统中的a *和b *
不能单独、明确表达彩度及色相,为
此CIE 又制定了L *C *h 表色系统。
L *C *h 表色系统也是针对仪器测色的表色系统,采用与L *a *b
*表色系统相同的色彩空间,可以定位连续的色度值。
L *、C *、h 三个参数与孟塞尔表色系统结构相似,可反映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
L *同样代
表明度;C *ab 称为计量心理量饱和度(metric chroma),表现为对象的坐标点与纵轴之间的垂直距离,用以表示饱和度;H oab 称为计量心理量色相角(Metric Hue Angle),表现为对象的
坐标点与原点连结成的直线与a *轴(红色方向)之间的夹角,用以表示不同的色相。
(图9)
根据三角函数,L *C *h 表色系统的色度值与L *a *b *表色系统的色度值可互相换算:
C *ab =(a *2+b *2)1/2
H oab =tan-1(b */a *)
在L *C *h 表色系统内可以计算明度L *和彩度C *ab 的差异:
ΔL*=L*1-L*2
ΔC*ab =C*ab 1-C*ab 2
色相的差异ΔHoab需通过L*a*b*表色系统计算出的总色差ΔE*ab间接计算得出,即:ΔHoab=(ΔE*ab2-ΔL*2-ΔC*ab2)1/2
正是由于L*C*h表色系统不能直接计算总色差,因此不能被科研工作采用;但由于L*C*h 表色系统的结构与指导视觉比色的孟塞尔系统一致,因此其色度值更容易被口腔临床医生和技师所理解。
对于临床应用比色板进行视觉比色、理解颜色差异等工作,L*C*h表色系统的色度值更有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来自Vita丰达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