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五言古诗

合集下载

精选五言律诗古诗名篇

精选五言律诗古诗名篇

【导语】五⾔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种。

五⾔⼋句⽽⼜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五⾔律诗古诗名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精选五⾔律诗古诗名篇 1.《使⾄塞上》唐朝·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次北固⼭下》唐朝·王湾 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4.《春望》唐朝·杜甫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登岳阳楼》唐朝·杜甫 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

亲朋⽆⼀字,⽼病有孤⾈。

戎马关⼭北,凭轩涕泗流。

6.《⼭居秋暝》唐朝·王维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7.《过故⼈庄》唐朝·孟浩然 故⼈具鸡⿉,邀我⾄⽥家。

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开轩⾯场圃,把酒话桑⿇。

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

8.《渡荆门送别》唐朝·李⽩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随平野尽,江⼊⼤荒流。

⽉下飞天镜,云⽣结海楼。

仍怜故乡⽔,万⾥送⾏⾈。

9.《旅夜书怀》唐朝·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

星垂平野阔,⽉涌⼤江流。

名岂⽂章著,官应⽼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沙鸥。

10.《送友⼈》唐朝·李⽩ 青⼭横北郭,⽩⽔绕东城。

此地⼀为别,孤蓬万⾥征。

浮云游⼦意,落⽇故⼈情。

挥⼿⾃兹去,萧萧班马鸣。

写春景的古诗五言绝句

写春景的古诗五言绝句

写春景的古诗五言绝句
1、《鸟鸣涧》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春晓》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绝句二首》杜甫〔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春夜》虞世南〔唐代〕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5、《早春野望》王勃〔唐代〕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6、《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唐代〕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7、《画鸭》揭傒斯〔元代〕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8、《出郊》杨慎〔明代〕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9、《山行》施闰章〔清代〕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10、《春风》袁枚〔清代〕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离别古诗王维《送别》赏析

离别古诗王维《送别》赏析

离别古诗王维《送别》赏析《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供大家阅读。

《送别》原文:年代: 唐作者: 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王维《送别》赏析: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王维《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西施咏》全诗翻译赏析《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人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来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

西施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释:1、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2、傅粉:史记:孝惠时,郎侍中皆傅脂粉。

3、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

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4、持谢:奉告。

5、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按:颦古作膑。

6、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翻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二: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美丽容貌天下人珍重,西施女哪能长久低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早晨还是越溪的民女,晚上已成吴宫的贵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贫贱时不比别人特殊,显要后才感觉到稀奇。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招呼女佣人替她搽粉,用不着自己打扮穿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吴王宠爱更娇态迷人,爱怜过度竟不明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过去一起浣纱的同伴,不能够一同乘车回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奉劝西施邻家的女子,怎能够效法西施之美?【评点】这首诗借咏赞西施,比喻为人。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2、青青:茂盛的样子。

3、御河:(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王之涣《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李频《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老舍《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3、攀折:拉断,折取。

【评析】:柳树枝叶纷披迎着风婆娑舞动着,它们就那样茂盛的垂着,把御河两岸都遮掩满了。

这几天柳枝不断地被送别的人折下来,送给远行的朋友。

唉!这些柳树想必也和人们一样心内不想分别吧!离别,对于人们来说是种常情。

但这种常情却总能勾动我们的心绪。

友人远行,依依惜别。

送了又送,别了又别。

却总也停不下脚步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御河两岸迎风婆娑的柳树,还像平时那样茂盛,连我的'视线都遮挡住了。

风吹来沙沙的细响也像是在挽留我这要远行的人。

唉,我终归还是要走的呀!你们这样挽留我,又怎能让我放心的下呢?哥们,不要送了,不要送了,唉!你看,你又拉住我的手,手都被你拉得痛了,再拉还不是一样要分别吗?"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怎么?你也像别人一样也折下柳枝送给我?不要了吧!你看这河两岸的柳树枝条都快被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人折光了,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会觉得痛苦的哦。

我知道你们折柳送我是希望我能留下来,可是,我的路在前方,我已经选择了走下去,你们就不要再舍不得了。

好吧好吧!你又倒满了,我喝,吃罢这杯酒,我们就此分别吧!诗人将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扭转身,催马而去。

古诗大全五言

古诗大全五言

古诗大全五言以下是五言古诗的大全:1. 《送别/ 山中送别》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3. 《哥舒歌》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4.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怨情》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6. 《听筝》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7. 《乐游原/ 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9. 《八阵图》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0. 《孟城坳》唐代:王维。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11. 《白石滩》唐代: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12. 《辛夷坞》唐代: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13. 《竹里馆》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 《栾家濑》唐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写。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王维《西施咏》全文鉴赏《西施咏》唐诗赏析详解

王维《西施咏》全文鉴赏《西施咏》唐诗赏析详解

王维《西施咏》全文鉴赏《西施咏》唐诗赏析详解《西施咏》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借咏西施,以喻为人。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西施咏》作者: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咏》【注解】:1、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2、傅脂粉:史记:孝惠时,郎侍中皆傅脂粉。

3、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

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4、持谢:奉告。

5、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按:颦古作膑。

6、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西施咏》【韵译】: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西施咏》【评析】:这是一首以美女西施为题材的五古。

创作时间应在公元753 年前,一般认为是诗人早期的作品。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号称古代四大美女。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都有西施的故事。

据说她是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本是浙江暨南苎萝山下的浣纱女。

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卧薪尝胆,谋划反攻。

他采纳了大夫文种的计谋:给喜好女色的吴王夫差进献美女,使其耽于玩乐,疏于政事,从而给越国进攻吴国创造机会。

诗词鉴赏-五言律诗王维《终南别业》 精品

诗词鉴赏-五言律诗王维《终南别业》 精品

五言律诗:王维《终南别业》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属于近体诗范畴,简称五律。

五言律诗从五言古诗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

下面是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①中岁中年。

好à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

叟ǒ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赏析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五言古诗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擅长的就是五言诗,五绝和五律都写得很好,且多为咏山水田园之作。

遣词造句言简意骇,通俗易懂,又让人难以忘怀。

下面我们来看看王维的五言古诗,欢迎阅读借鉴。

一、《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这首诗时,王维正游历江南,他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的五云溪(也称若耶溪),是他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的五首组诗中的第一首。

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在这首诗中不仅如此,还通过花落、鸟鸣等“动”景,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同时也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二、《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眷怀友人之作,诗题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与王维相识。

四句诗句句不离红豆,却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

三、《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送别诗千万首,但这首与一般的送别诗完全不同,在于王维匠心独运的下笔着墨之处。

在诗的头一句,就“相送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不写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希望别后的重聚。

四、《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的每一句读起来似乎都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
设谜,读完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描绘的是“画”中所见。

五、《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读作zhài),通“寨”,指防守的栅栏篱障,是王维在辋川(今陕西蓝田县)的别墅胜景之一。

辋川别业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朋友裴迪逐处作诗,编成《辋川集》。

这首诗是第五首,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六、《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在孟津(今河南洛阳孟津县)住了十多年,久在异乡,忽然有一天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他强烈的乡思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关于“故乡事”,可问的应该有一张A4纸那么长的清单,但诗人却选取家中窗前的一株腊梅,问同乡人梅花开了没……真的独具匠心。

七、《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的是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王维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在这首诗中,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八、《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隐居在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的,描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景色的诗,为山水名篇。

他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九、《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于途中所作。

描写了途中所见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十、《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信佛,自号“摩诘”,都带有佛教色彩,这首算得上是首禅诗,诗中有表现禅理,尤其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