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无线信干扰原理

合集下载

无线WiFi干扰源汇总及降低干扰方法

无线WiFi干扰源汇总及降低干扰方法

几乎所有发射电磁信号的设备都会产生无线电频率干扰。

这些干扰可以对无线电通信所需接收信号的接收产生影响,导致性能下降,质量恶化,信息误差或者丢失,甚至阻断了通信的进行。

那么无线网络搭建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类型的干扰会影响到Wi-Fi的质量呢,1、无线干扰之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两个工作在相同频率上的WLAN设备之间相互干扰,WLAN工作ISM频段(包含2.4G和5G两个频段)。

在2.4G频段上,互不干扰的频段十分有限,通常只有1、6、11信道;即使是在5GHz频段上,在排除了动态频率选择后,也仅有4个互不重叠的40MHz宽的信道。

因此,对一个大的WLAN网络来说,尤其是高密度部署的网络,同一信道常常需要被不同AP使用,而这些AP之间存在着重复区域时,就存在互相干扰问题。

同频干扰常见于布点规划不合理,高密度环境或者分隔比较多的房间等场景中。

一旦无线AP部署的点位过于密集,信号发射功率过大,就会相互干扰。

2,对于部署密集的学生宿舍而言,由于墙壁隔离度差,不仅同一层楼的同信道AP之间可见,上下楼层之间的同信道AP也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

同频AP之间如果可见,以802.11为基础的WLAN,空口是所有设备的公共传输媒介,两个AP之间将根据CSMA/CA原则,进行互相退避,这势必会大大降低性能,两个AP的总性能将不会超过一个信道的性能。

如果同频AP之间不可见但覆盖区域有交集,则对处于交集区域的Client而言可能会形成隐藏节点或暴露节点问题。

隐藏节点和暴露节点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报文发送时需要退避或不断重传;其二是由于报文重传时会降低报文发送的物理速率,导致同一AP的影响范围扩大,也使得报文发送占用更多的空口时长,冲突几率加大,引起更多的重传。

2、无线干扰之邻频干扰根据802.11标准,RF信号发送时其频谱宽度有一定的要求。

以2.4G为例,信号的频谱:其发射频宽为22MHz,在距离中心频率11MHz之外时,要求衰减超过30dB。

无线网络基本知识

无线网络基本知识

无线网络基本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网络也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网络是指使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进行通信的方式,与有线网络不同,无线网络传输数据时不需要连线,可以随时随地连接。

本文将介绍无线网络的基本知识。

一、无线网络的分类无线网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WIFI网络WIFI是一种局域网络,其主要特点是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现在很多家庭和公共场所都配置了WIFI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无线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连接上WIFI网络,实现互联网访问。

2.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一种广域网,其主要特点是利用无线信号建立在地球表面的无线通信网。

目前主流的蜂窝网络包括2G、3G、4G、5G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上蜂窝网络,实现互联网访问和通话、短信功能。

3. 蓝牙网络蓝牙网络也是一种局域网络,其主要特点是利用蓝牙技术实现无线连接。

蓝牙网络主要应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例如手机与手表、音箱等的连接。

二、无线网络的原理无线网络的传输原理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

无线电波是一种频率在无线电波段(3K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可以传输信号。

将无线电波经过调制(即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接收端的天线则将无线电波信号接收下来,并解调成数字或模拟信号。

这样,就实现了无线信号的传输。

三、无线网络的组成无线网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信号发射端信号发射端包括天线、发射机等,用于将数字或模拟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信号并发射出去。

2. 信号接收端信号接收端包括天线、接收机等,用于接收发射端发出的无线电波信号,并将其解调成数字或模拟信号。

3. 传输介质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即为无线电波,它不像有线网络那样需要使用电缆等物理线路来传输数据。

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管理网络的数据流和分配网络带宽等。

四、无线网络的优缺点无线网络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可移动性强。

wifi原理是什么

wifi原理是什么

wifi原理是什么WiFi原理是什么。

WiFi,全称为Wireless Fidelity,即无线保真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那么,WiFi 的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无线电波、无线信号传输、WiFi 工作原理等方面来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在WiFi中,使用的是2.4GHz和5GHz两个频段的无线电波。

这些无线电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并且可以穿过障碍物,因此能够实现无线通信。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无线信号传输。

在WiFi中,无线路由器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线路由器可以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

同时,无线设备(比如手机、电脑)上的无线网卡可以接收这些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从而实现无线通信。

那么,WiFi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在WiFi中,无线路由器起到了中继器的作用,它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

而无线设备上的无线网卡则可以接收这些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

当多个无线设备连接到同一个无线路由器时,无线路由器会对这些设备进行信道分配,以避免信号干扰,从而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此外,WiFi还采用了一种名为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技术,即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让无线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上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就会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以避免数据冲突。

总的来说,WiFi的原理就是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射,无线设备上的无线网卡接收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实现了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同时,WiFi还采用了CSMA/CA技术,避免了数据冲突,保证了通信质量。

路由器无线信号干扰排查方法

路由器无线信号干扰排查方法

路由器无线信号干扰排查方法一、引言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干扰是日常网络使用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干扰会导致无线信号弱化、速度变慢甚至断开连接,给我们的网络体验带来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由器无线信号干扰排查方法。

二、物理因素排查1. 路由器位置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路由器放置位置是否合适。

理想的放置位置是让路由器尽量处于空旷的地方,避免被墙壁、家具等物体遮挡。

同时,离电器设备和其他无线信号源(如微波炉、电话基站等)的距离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干扰。

2. 信道选择路由器的无线信号通过信道传输。

在周边区域中,可能会有其他无线设备使用相同的信道,导致干扰。

我们可以通过在路由器设置中更改信道来解决这个问题。

尝试不同的信道,并观察信号质量是否有改善。

3. 天线定向某些路由器配备了多个天线,利用这些天线可以调整信号的方向。

例如,如果您只需要无线信号覆盖特定的区域,您可以尝试将天线指向该区域,以减少信号的扩散和干扰。

三、无线设置调整1. 信号加密为了保护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我们通常会对信号进行加密,例如WEP、WPA等。

然而,某些加密方式可能会导致信号弱化或干扰增强。

如果您的无线信号质量不佳,可以尝试更改加密方式或禁用加密,然后观察是否有所改善。

2. 信号强度调整路由器的信号强度通常可以在路由器设置中进行调整。

如果您的路由器设置了最大功率输出,您可以尝试降低信号强度,以减少干扰。

不同环境下,适当调整信号强度可能会使网络性能更佳。

四、干扰源排查1. 邻近无线设备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如邻居的路由器、移动热点等,可能会与您的路由器产生干扰。

您可以尝试关闭这些设备,或与邻居沟通以协商使用不同的信道,以减少干扰。

2. 电器设备家中的电器设备,特别是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线电话等,可能会对路由器的无线信号产生干扰。

确保路由器远离这些设备,或将它们放置在距离路由器较远的地方,可以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3. 电磁波干扰电磁波干扰可能来自电视、电台、无线电等设备。

wifi的工作原理

wifi的工作原理

wifi的工作原理
Wi-Fi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传输技术,使用射频信号通过无
线局域网(WLAN)来传输数据。

以下是Wi-Fi工作原理的详
细解释:
1. 无线路由器发送信号:Wi-Fi网络的起点是一个无线路由器,它将互联网连接转化为无线信号。

路由器使用一个内置的天线将数据转化为无线电波,并将其发送到空气中。

2. 无线网卡接收信号:接收Wi-Fi信号的设备通常是电脑、手
机或其他配备了无线网卡的设备。

这些设备内置有一个天线接收器,用于接收从无线路由器发送的无线信号。

3. 信号解码与数据传输:设备接收到Wi-Fi信号之后,无线网
卡需要解码信号。

无线网卡将无线电波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无线局域网协议(通常是802.11协议)来解码数据包。

解码
完成后,数据被传送到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而可供用户使用。

4. 数据传输与接收:一旦设备的操作系统接收到数据,它便可将数据传送到用户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或浏览器。

这样用户就能够访问网页、发表社交媒体状态、发送电子邮件等。

需要注意的是,Wi-Fi信号是基于无线电波传输的,因此存在
可能的干扰因素。

例如,物体、墙壁、微波炉、其他Wi-Fi设
备等都可能干扰信号的传输。

因此,在规划和设置Wi-Fi网络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稳定的无线信号传输。

详解无线路由器天线的原理

详解无线路由器天线的原理

详解无线路由器天线的原理相信无线路由器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网络设备,而WiFi这一词语相信很多用户也明白它的大体含义,不过WiFi无线信号具体传输的原理就不是用户所能了解的。

直白的说无线信号传输的过程非常简单,WiFi无线信号就是通过路由器天线这一媒介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因此路由器天线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影响WiFi的信号强弱。

无线路由器信号传输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收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因此在无线网络的工程中,计算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与天线的辐射能力非常重要。

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天线可以达到增强无线信号的目的,因此我们把它理解为无线信号的放大器。

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

天线对空间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能力,而根据方向性的不同,天线有全向和定向两种。

路由全向天线:在水平面上,辐射与接收无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全向天线。

全向天线由于无方向性,所以多用在点对多点通信的中心台。

比如想要在相邻的两幢楼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就可以选择这类天线。

定向天线:有一个或多个辐射与接收能力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定向天线。

定向天线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比如一个小区里,需要横跨几幢楼建立无线连接时,就可以选择这类天线。

无线路由器天线与信号分析说到无线产品很多用户最关注无线产品的信号,一般的无线路由器在空旷的环境下理论上有100米到300米的笼罩范围,,在办公的环境下有35米到100米笼罩范围。

理论跟现实有点差别,一个无线路由器的无线覆盖范围不能统一确定,不同的无线产品有不同的范围。

大家知道无线路由器都带有天线,主要目的是大幅增强信号的增益,增加传输距离。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很多产品都有一根天线或多根天线,到底一根天线的发射信号范围广还是两根天线的发射信号范围广?一个无线ap的信号覆盖范围与很多因素有关。

WIFI干扰问题

WIFI干扰问题

无线WiFi信道重叠会互相干扰。

1.无线WiFi
2.4Ghz频段的WiFi总共有14个信道,如下图所示:
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互不干扰信道,分别是1,6,11。

802.11工作组划分了两个独立的频段,2.4 GHz和4.9/5.8 GHz。

每个频段又划分为若干信道。

在中国:2.412 ~ 2.472 GHz:13个信道,5.725 ~ 5.825 GHz:4个信道
2.信道重叠会影响WiFi网络稳定。

Wi-Fi的每个频道实际上占用了周边±2个信道,所以除了1、6和11号别的都会冲突。

而两个路由器,当信道编号一样时,它们会相互协作工作的时间片,用时段来区分不同的路由器信号。

而两个路由器的信道编号不同,那么这种协作关系也就无法建立了。

这两种干扰,第一种叫“协作信道干扰(Co-Channel)”,第二种叫“重叠信道干扰(Overlapping)”,第二种干扰才是真的干扰。

3.设置合适的WiFi信道可以防止互相干扰现象。

选择WiFi信道时应选择互不干扰信道(1,6,9),否则损人而不利己。

同时也应选择占用较少的信道。

延伸:
1.WiFi信道检测软件,如inSSIDer
信道检测软件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搜索到无线设备所处范围内所有的WiFi热点,还能告知用户这些热点的基本信息、信号强度以及信道占用情况等。

2.路由器更改信道
连入路由器WiFi,浏览器输入网关IP地址,进入无线基本设置,信道下拉栏更改信道即可。

wifi 通信原理

wifi 通信原理

wifi 通信原理WiFi通信原理如下:1. 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标准是802协议,其中是WiFi协议。

WiFi网络采用无线方式进行连接,可以很好地实现家庭范围内的网络覆盖,适合充当家庭中的主导网络。

2. 家庭的WiFi网络中,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如电视机、影碟机、数字音响、数码相框、照相机等,都可以通过WiFi网络这个传输媒介,与后台的媒体服务器、电脑等建立通信连接,实现整个家庭的数字化与无线化。

3. WiFi协议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在无线网络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MAC地址。

当设备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它们会使用这个地址进行通信。

4. 当一个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将数据打包成无线电波信号,然后发送给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接收到信号后,会检查其中的MAC地址是否与自己的地址匹配。

如果匹配,设备就会接收这个数据包。

5.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WiFi协议采用了多种机制,例如确认机制和重传机制。

当接收设备收到数据包后,它会发送一个确认信号给发送设备,告诉它数据包已经成功接收。

如果发送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信号,它会重发数据包,直到收到确认信号或者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6. WiFi协议还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模式,例如广播模式和多播模式。

在广播模式下,设备将数据包发送给所有其他设备;在多播模式下,设备将数据包发送给一组特定的设备。

此外,WiFi协议还支持点对点模式和点对多点模式,允许设备之间直接通信或通过接入点进行通信。

7. 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WiFi协议还采用了多种技术,例如跳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和MIMO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WiFi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过去十年里,802.11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快、更强、更具扩展性。

但是有一个问题依在困扰着wi-fi:可靠性。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最让他们沮丧的莫过于用户抱怨wi-fi性能不佳,覆盖范围不稳定,经常掉线。

应对一个你无法看到并且经常发生变化的wi-fi 环境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这一问题的元凶就是无线电频率干扰。

几乎所有发射电磁信号的设备都会产生无线电频率干扰。

这些设备包括无绳电话、蓝牙设备、微波炉,甚至还有智能电表。

大多数公司并没有意识到wi-fi干扰的一个最大干扰源是他们自己的wi-fi网络。

与经授权的无线电频谱不同,wi-fi是一个共享的媒介,其在2.4GHz和
5GHz之间,无需无线电频率授权。

当一部802.11客户端设备听到了其它的信号,无论这一信号是否是wi-fi 信号,它都会递延传输,直到该信号消失。

传输中发生了干扰还会导致数据包丢失,迫使wi-fi重新传输。

这些重新传输将使得吞吐速度放缓,导致共享同一个接入点(AP)的用户出现大幅延迟。

尽管一些AP已经整合了频谱分析工具,以帮助IT人员看到和识别wi-fi
干扰,但是如果不真正解决干扰问题,那么这些举措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新的802.11n标准使得无线电干扰问题进一步恶化。

为了能够向不同方向同时传输多个wi-fi流以取得更快的连接性,802.11n通常在一个AP上使用多个发射设备。

同样,错误也翻了两倍。

如果这些信号中只有一个出现了干扰,802.11n 的两个基础技术--空间多路传输或是绑定信道的性能都会出现下降。

解决干扰的常用办法目前有三个解决无线电干扰的常用办法,其中包括降低物理数据传输率,减少受干扰AP的传输功率和调整AP的信道分配。

在特定情况下,上述三种方法每一种都很管用,但是这三种方法没有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无线电干扰这一问题。

如今市场上销售的AP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的全向偶极天线。

这些天线在所有方向上的发射和接收速率相当。

由于在任何情况下这些天线的传输和接收速度相同,因此当出现了干扰,这些设备唯一的选择就是与干扰进行对抗。

它们必须要降低物理数据传输速率,直到数据包丢失率达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然而降低AP的数据传输速率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数据包滞空时间变得更长,这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接收,因此掉包的机率更大。

这反而让它们对周期性干扰更为敏感。

这一解决办法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这导致所有共用这一AP的用户都受到了影响。

另一个方法是降低AP传输功率以更好的使用有限的信道。

这需要减少共用同一个AP的设备的数量,这样做可以提高性能。

但是降低了传输功率也会降低信号的接收强度。

这就变成了降低数据传输率,同时wi-fi覆盖将出现漏洞。

这些漏洞需要使用更多的AP进行填补。

可以想象,增加AP的数量将会导致更多的干扰。

请不要改变信道最后,多数WLAN厂商会让你相信解决wi-fi干扰的最佳办法是“改变信道”。

但是当无线电干扰增加后,可供AP自动选择的“干净”信道又在哪里呢?
尽管在应对特定频率上出现持续干扰时改变信道是一种有用技术,但是干扰通常都具有间歇性和变化无常的特点。

由于可供改变的信道数量有限,这一种技术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在wi-fi 使用最为广泛多的2.4GHz频段上,仅有三个互不干扰的信道。

即使是在5GHz频段上,在排除了动态频率选择后,也仅有4个互不重叠的40MHz宽的信道。

802.11在5GHz频谱范围的可用信道
AP改变信道需要连接的客户端断开连接,重新进行连接,这会导致音频和视频应用出现中断。

改变信道还会产生多米诺效应,因为邻近的AP也需要随之改变信道以避免同信道干扰。

在设备使用相同的信道或是无线电频率传输和接收wi-fi信号时,这些设备会彼此干扰,这种干扰称为同信道干扰。

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同信道干扰,网络管理员在架设网络时会让这些AP相隔足够远,以确保它们无法彼此听到或是干扰对方。

然而wi-fi信号不会仅仅限于这些网络中,它们会四处发散。

改变信道也不能被认为是最适合用户的一种方法。

在这些场景中,干扰是由那些处于优势位置的AP所决定的。

客户看到了什么呢?转向一个干净的信道真的对用户有用吗?
希望:更强的信号和更少的干扰预测wi-fi系统性能如何的通用单位是信噪比(SNR)。

SNR显示了接收信号的强度与底噪的差值。

通常在高SNR的情况下,极少出现误码,吞吐量也较高。

但是随着干扰的出现,网络管理员还需要考虑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NR)。

SINR是信号与干扰之间的差值。

由于能够显示出无线电干扰对用户吞吐量带来的负面影响,SINR成为了衡量wi-fi网络性能的有效指示器。

高SINR 意味碰上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和更强的频谱性能。

为了取得高SINR值,wi-fi系统必须要增加信号增益或是减少干扰。

问题是通常的wi-fi系统只是通过增加功率或是连接高增益定向天线来增加信号
强度。

在自适应天线阵列领域内的最新wi-fi创新可以让网络管理员在不增加AP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定向天线优势获得增益与信道。

利用智能天线减少干扰wi-fi解决干扰的良方是拥有将wi-fi信号直
接定向一名用户并监视该信号确保以最高吞吐率传输,同时经常性的重新定向wi-fi传输的信号路径,在不改变信道的情况下使用干净的信号路径。

结合了动态波束成型和微型化智能天线阵型的新wi-fi技术成为了最佳
解决方案。

基于天线的动态波束成型是一种新技术,其可以改变来自AP的射频能量的形态与方向。

动态波束成型能够调节wi-fi信号,当发生干扰后自动“驾驭”它们避开干扰。

对于每一个客户来说,这些系统使用的是不同的天线,当出现问题后它们会调整天线。

比如说,当出现干扰,智能天线会在干扰方向选择带有衰变的信号模式,以此来增加SINR和避免降低物理数据传输速率。

波束成型使用了大量的定向天线以在AP和用户间创建数千种天线模式。

由于射频能量能以最佳路径传输,因此可以带来最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最低的掉包率。

标准的wi-fi媒体访问控制(MAC)客户端回执能够监视和确定所选择路
径的信号强度、吞吐速率和误包率。

这确保了AP能够准确知道用户的体验,如果发生了干扰,AP能够自动调整以找到最佳路径。

智能天线阵列也对于抵御干扰有着积极的作用。

支持波束成形的自动抗干扰或许这种新技术的最大好处是在运作
中免去了人工操作或是人为的介入。

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随着大批的wi-fi设备进入到企业网络中,减少无线电干扰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此同时,用户对能够支持流多媒体应用的高可靠性wi-fi连接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解决无线电干扰的一个关键是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这方面弊端。

这也意味着采取更为智能的自适应方法以应对推动控制的无线电频率,因为无线电频率失控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