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080228修改)

合集下载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理论分析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理论分析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理论分析【摘要】本文对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弧;电气触头;基本理论一、气体游离放电现象和电弧形成在电路中,断路器切断载流电路时,在触头之间常常会出现电弧,直到电弧熄灭后,电路才真正被切断。

触头间的电弧实际上是由于中性质点游离而引起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从电弧的形成过程来看,游离放电可分为四个阶段:1.强电场发射当触头刚分开时,虽然电压不一定很高,但触头间距离很小,因此产生很强的电场强度。

在强电场作用下,金属触头阳极表面的自由电子会被电场力拉出来,成为游离在触头空隙中的自由电子。

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是电弧自由电子的一个来源。

2.热电发射这是弧腔中自由电子的又一来源。

在触头分开瞬间,由于触头间的压力迅速变小,接触电阻增大,电流流过时发热加剧,在电极上出现强烈的炽热点。

此外,孤隙中正离子被迅速吸向阴极,其能量被电极吸收,也使阴极表面温度升高。

当阴极表面达到一定高温时,便发射电子,使弧隙中的电子数目增加。

3.碰撞游离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做加速运动。

它们在奔向阳极的途中碰撞介质的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使原中性质点碰撞游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

新产生的电子又和原有的电子一起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运动,当它们和其他中性质点相碰撞时;又再一次发生碰撞游离。

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触头间隙中便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子奔向阳极,正离子奔向阴极,产生电流,形成电弧。

4.热游离热游离是电弧得以维持燃烧的主要原因。

在电弧燃烧时,电弧表面湿度可达三千到四千摄氏度以上,孤心温度可达一万摄氏度以上。

处于高温下的介质分子和原子产生强烈的热运动,不断发生互相碰撞,游离出电子和正离子,称为热游离。

实际上,在间隙击穿产生电弧后,由于弧隙电导迅速增大,触头之间电压降减小,而触头的拉开距离却在增大,因此触头间的电场强度大大减小,强电场发射基本停止。

ch2供配电一次系统

ch2供配电一次系统

成套设备
2.2 供配电系统常用电气设备
一、电力变压器
❖ 电力变压器(文字符号为T或TM):
❖ 三相变压器额定容量在5KV·A及以上,单相的在1KV·A 及以上的输变电用变压器,均称为电力变压器。
❖ 它是供配电系统中最关键的一次设备,主要用于公用电 网和工业电网中,将某一给定电压值的电能转变为所要 求的另一电压值的电能,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 和使用。
❖ 真空的分类
(1) 粗真空: 1.01×105 Pa ~ 1.33×102 Pa (2) 低真空:1.33×102 Pa ~ 1.33×10-1Pa (3) 高真空:1.33×10-1Pa ~ 1.33×10-6Pa (4) 超高真空:1.33×10-6Pa ~ 1.33×10-10Pa (5) 极高真空:1.33×10-10Pa ❖ 真空灭弧室的真空度(即真空压力值)在1.33×10-2Pa~1.33×105Pa ,属于高真空范畴。在这样高的真空度下,气体的密度很低,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路程很长,因此触头间隙的绝缘强度很高。
触头材料分为三类: (2)合金:采用不同的合金材料可改善纯金属触头材料性能 的不足,如银-铜、银-金、银-镍、银-镉、铂-铑、金-钯等; (3)金属陶瓷:是将不同的金属材料粉末混合在一起,压制 成型后经烧结而成。与熔炼而成的合金不同,它保留了原混合 材料的各自性能,以充分发挥它们原有的互不相同的性能。
二、高压开关设备
1、高压断路器
少油断路器 Minimum Oil CB
❖ 少油断路器中,变压器油仅用来熄灭 电弧和作为触头间的绝缘介质,不作 为对地绝缘。
❖ 对地绝缘主要采用固体绝缘件,如瓷 件,环氧玻璃布、棒,环氧树脂浇注 件等。
❖ 因此变压器油的用量比多油断路器少 得多。如252kV等级户外开关SW7用 油0.8t,DW3用油48t。

电器原理与应用触头与电弧

电器原理与应用触头与电弧
复合有表面复合与空间复合两种形式。
扩散:带电粒子自高温高浓度处移向低温低浓度处的现 象称为扩散。它能使电离空间内的带电粒子减少,所以有 助于熄灭电弧。
电器原理与应用触头与电弧
表面复合 电子进入阳极或负离子接近阳极把电子转移给阳极、以及正离予接近阴极从它 取得电子时,这些带电粒子均失去电荷化为中性粒子。还有,当电子接近、不 带电的金属表面(图2-3a)或负离子接近之(图2-3b)时,它们将因金属表面感应而 生的异性电荷作用被吸附于其上,一旦附近出现带异性电的带电粒子,这些粒 子便互相吸引,复合形成中性粒子。即使带电粒子到达绝缘体表面,由于感应 所生极化电荷的作用,也会发生类似于出现在金属表面的复合过程。上述这些 发生在带电或不带电物体表面的表面的复合过程,统称为表面复合。
带电粒子在复合时将释放出部分能量,后者或被用以加热物体的表面 (表面复合时);或被用以增大所形成中性粒子的运动速度及以光量子 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空间复合时)。
电器原理与应用触头与电弧
(三)气体放电过程
若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 压,当逐渐增大电压u至一 定值时,便发生了间隙内 的气体放电现象。图2-4所 示即为直径I0cm、间隙为 数厘米、气压约133Pa的 低气压放电管气体放电的 静态伏安特性。
4. 随着动触头不断离开静触头以及各种熄弧因素作用,电弧终将转化为非 自持放电并最终熄灭,使整个触头间隙成为绝缘体,触头分断过程亦告 终结至此,触头已处于断开状态。
电器原理与应用触头与电弧
电弧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 的瞬间火花 ;
如果电子获得足以脱离原子核束缚的能量,它便逸出成为自由电子, 而失去电子的原子则成为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电离。
实际电离过程绝非单一形式的,而是各种电离形式的综合表现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一般 ? 1 ?? ? 2 , ? 1 e? 2t ?? ? 2 e? 1t
略去不计,故上式最大值不会超过U0 ,进一步化简得 ur ? U 0 (1 ? e? 1t )
忽略R后,特征根为
?1
?
?
1 2rC
?
?? 1 ??2 ? 1 ? ? 1 ? 1 ? 2rC ? LC 2rC 2rC
1 ? 4r 2C L
(五)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目的:找出恢复电压不振 荡的条件及防止振荡的方法。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 电路如图2-7a所示,其等效电 路如图2-7b所示,R、L为电源 和变压器的电阻和电感,C可以 认为是变压器绕组及连接线对 地的分布电容,r为断路器触头 并联电阻。
假设与初始条件:
第二章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第二节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第三节 开关电器中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本章计划学时:4 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电弧的危害,熟悉电弧的形成过程 熟悉交流电弧的特性,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了解交流电弧的开断过程 掌握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熟悉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及触头的分类和结构
5)雪崩:游离的结果导致触头间自由电子数量剧增 。 6)介质击穿产生电弧:剧增的电子形成电流,介质被击
穿而产生电弧。
?电弧形成小结
①自由电子的来源 (即游离方式) 电极发射大量自由电子:热电子+强电场发射 弧柱区的气体游离:碰撞游离+热游离
②电弧的形成
阴极发射
? 加??速? 磁撞游离 ?? ? 温度 ?? 热游离 ?? ? 电
? 1 ? 4r 2C ? 0, ? 4r 2C ? 1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知识共41页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知识共41页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知识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共40页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共40页

谢谢!Biblioteka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水电站电气设备教学PPT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

水电站电气设备教学PPT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

解决方案
针对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 修或更换措施,确保电气设备
恢复正常运行。
经验教训总结
加强电气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某水电站电气设备优化改造案例分析
优化改造背景
随着技术进步和电力需求增长,某水 电站原有电气设备已无法满足生产需 要。
优化改造内容
对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控制系统 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
了解触头的构造和其工作原理是理解 电气触头性能的基础。
详细描述
触头是开关设备中的关键元件,其构 造通常包括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工 作原理主要涉及触头的闭合和断开过 程,以及产生的电弧和相关现象。
触头的材料与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触头材料对于保证电气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 重要。
详细描述
触头的材料通常包括金属、金属合金和其他复合材料。选择 时应考虑材料的导电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电弧侵蚀性 能等因素。
电弧的熄灭方法
详细描述
为了减小电弧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熄灭方法。目前常用的熄灭方法有机械 吹弧、高频振荡吹弧、磁吹灭弧和真空灭弧等。这些方法通过改变电弧周围的介质或增加电弧的长度 来降低电弧的温度和能量,从而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
03 电气触头基本理论
触头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总结词
安全事故原因
电气设备老化、维护不当以及操作人员失误所致 。
经验教训总结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建 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水电站 安全稳定运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电弧的形成与熄灭一、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电弧的实质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但它又有别于电晕放电、火花放电等。

电弧放电的主要特征有:(1)电弧由三部分组成。

包括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

(2)电弧温度很高。

弧柱中心可达10000℃左右,电弧表面也会达到3000~4000℃。

(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

极间的带电质点不断产生和消失,处于动平衡状态。

(4)电弧是一束游离的的气体。

在外力作用下能迅速移动、伸长、弯曲和变形。

电弧存在时会对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造成危害,主要有:(1)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开断故障电路的时间。

(2)电弧产生的高温,将使触头表面熔化和蒸化,烧坏绝缘材料。

(3)电弧在电动力、热力作用下能移动,易造成飞弧短路和伤人,使事故的扩大。

二、电弧的形成电弧能成为导电通道,是由于电弧的弧柱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弧。

下面分析自由电子的产生以及电弧的形成。

(一)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1.热电子发射2.强电场发射3.碰撞游离4.热游离(二)电弧形成的过程触头刚分离时突然解除接触压力,阴极表面立即出现高温炽热点,产生热电子发射;同时,由于触头的间隙很小,使得电压强度很高,产生强电场发射。

从阴极表面逸出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加速向阳极运动,发生碰撞游离,导致触头间隙中带电质点急剧增加,温度骤然升高,产生热游离并且成为游离的的主要因素,此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间隙被击穿,形成电弧。

三、电弧的熄灭当游离作用大于去游离作用时,电弧电流增加,电弧更加炽热燃烧;当两者作用持平时,电弧维持稳定燃烧;若去游离作用始终大于游离作用,则电弧电流减少,直至电弧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方式:去游离过程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形式。

1.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变成不带电质点的现象。

2. 扩散:是弧柱中的带电质点逸出弧柱以外,进入周围介质的现象。

扩散有三种形式:温度扩散、浓度扩散和利用吹弧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0 2 ur 0 1 2 Rr
rU0 1 A2 ur 0 1 2 Rr
代入非齐次通解可解得
rU0 rU0 1 1t 2t uC ur 2 e 1e ur 0 R r 1 2 Rr
dt
di Ri L uC U 0 dt
d uC uC i i1 i 2 C dt r

2-18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整理得:
LC d 2 uC dt2 L d uC R RC 1 uC U 0 r dt r
1.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1)起始介质强度(近阴极效应) 在电流过零后的0.1 ~ 1μs 的短暂时间内,阴极附近出现 150 ~ 250V的起始介质强度,称为近阴极效应。

2-13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原因:在电流过零的瞬间,弧隙电压的极性发生变化,弧 隙中的自由电子立即向新阳极运动,正离子质量大,基本未动, 在新阴极附近就形成了只有正电荷的不导电薄层,阻碍阴极发 射电子,呈现出一定的介质强度,如图2-4所示。 (2)起始介质强度出现后的介质强度的恢复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电弧电流、介质特性、冷却条 件和触头分断速度有关。

2-15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 电流过零后,电弧能否熄灭取决于两个恢复过程作用的结 果: 1)如果弧隙电压恢复过程上升速度较快,幅值较大,弧 隙电压恢复过程大于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介质被击穿,电 弧重燃,如图2-6a所示。 2)如果弧隙介质强度恢复过程始终大于弧隙电压恢复过 程,则电弧熄灭,如图2-6b和2-6c所示。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开关电器中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本章计划学时:4 学时

2-1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电弧的危害,熟悉电弧的形成过程 熟悉交流电弧的特性,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了解交流电弧的开断过程
掌握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熟悉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及触头的分类和结构

2-2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第一节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一、开关电器的灭弧原理 (一)电弧现象 1) 电弧:是一种气体游离放电现象。 2) 产生电弧的条件:用开关电器开断电源电压大于10 ~ 20 V,电流大于80 ~ 100mA的电路时,就会发生电弧。 3) 电弧的特点:能量集中,温度很高,亮度很强;电弧是 良导体。 4) 电弧的利用:电弧在工业上有很多有益的应用,例如, 利用其高温的电弧焊接机,电弧炼钢炉等。 5) 电弧的危害:在开关电器中,电弧是有害的,要求尽快 地熄灭,否则会烧坏开关触头,误拉隔离开关会造成相间短路 和人身伤亡。
④介质特性:包括气体的介电强度、导热系数、热容量、电负荷 ⑤电极材料:铜、银、铜钨、银钨合金
具有熔点高、导热能力强、热容量大的特点,可减少热电子发射和弧柱中 的金属蒸气。

2-10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电弧的熄灭:电弧的燃烧是由游离过程维持的,但在 电弧中同时还进行着相反的使带电质点数量减少的去游离过程。 游离作用等于去游离作用,新增加的带电质点数量与中和 的数量相等,电弧稳定燃烧。 游离作用大于去游离作用,电弧燃烧加剧。 游离作用小于去游离作用,则电弧中的带电质点数量减少, 最终导致电弧熄灭。




2-20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一般变压器绕组电阻 R r ,ur 0 U 0 略去不计,得
1 1t 2t ur U 0 1 2 e 1e 1 2


从上式可以看出,由于特征根为负实根,故弧隙电压恢复过 程为非周期性的,如图2-8曲线3所示。 t t 一般 1 2 , 1 e 2 2 e 1

2-14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2.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1)电弧为纯电阻性质,电弧电流与弧隙电压同相位,电弧 电流过零时,弧隙电压接近零; 2)短路时电路电阻很小,电路呈感性 ,电弧电流与电源 电压不同相位,电弧电流过零时,电源电压不等于零; 3)由于电路参数L、C的存在,电弧熄灭后,弧隙电压不 可能立刻由熄弧电压上升到电源电压,一般弧隙恢复电压是一 个过渡过程。它将从瞬态(振荡)恢复电压逐渐过渡到工频恢 复电压。

2-5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二)电弧的产生与熄灭 游 离——中性质点分解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去游离——电子和正离子相互吸引还原为中性质点。 1. 电弧的产生
自由 中性 电子 质点
静触头 图2-2
动触头
1)强电场发射:E=U / s 大于3×106 V/m时,金属触头阴 极表面就会发射自由电子。 2)热电子发射:在开关分闸时,动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压 力和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增大,接触表面发热严重,产生 局部高温,阴极金属材料中的电子获得动能而逸出成为自由电 子。
阴极区 阳极区
弧柱

2-4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③电弧的气体放电是自持放电,维持电弧燃烧的电压很低。 在大气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15~30v, 在变压器油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 100~220v。
④电弧是一束游离的气体,质量极轻,极易变形。 电弧在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作用下或电动力作用下,能迅 速移动、伸长或弯曲。

2-8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另一方面介质的分子和原子在高温下将产生强烈的 分子热运动,获得动能的中性质点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游 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此即所谓热游离。 4)热发射和热游离给弧隙提供了大量的自由电子,电 流继续流过,电弧的燃烧得以维持。 3.电弧的熄灭
1)复合去游离: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吸引而中和成为中 性质点的过程。自由电子的 v 远大于正离子,它们直接复合的 可能性很小,往往是自由电子先附着在中性质点上,形成负离 子,运动速度大大减慢,此时正离子和负离子更容易复合。 2)扩散去游离:自由电子和正离子逸出电弧而进入周围 介质中,被周围介质冷却而复合的过程。 由于电弧内外的电荷浓度及温差的不同,自由电子和正离 子将向浓度和温度都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在低温处,电子和 离子的v减慢而复合成为中性质点。
故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应为: Ur (t) > Ud (t)

2-16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如果能够采取措施,防止弧隙恢复电压振荡,将周期性振 荡特性的恢复电压转变为非周期性恢复过程,电弧就更容易熄 灭,如图2-6c所示。 (五)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目的:找出恢复电压不振 荡的条件及防止振荡的方法。

2-7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②电弧的形成
阴极发射 热电子、强电场发射
加速 磁撞游离 温度 热游离 电弧
其中:阴极发射(起因)→碰撞游离(重要因素)→击穿 (量变到质变)→热游离(主要因素)→维持发展 2.电弧的维持与发展 1)由于电弧的 r 小,电弧形成后,触头间的电压和电场 强度很低,强电场发射停止。 2)由于电弧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很高,可达到几千度甚至 上万度,阴极表面继续进行热电子发射。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 电路如图2-7a所示,其等效电 路如图2-7b所示,R、L为电源 和变压器的电阻和电感,C可以 认为是变压器绕组及连接线对 地的分布电容,r为断路器触头 并联电阻。

2-17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假设与初始条件: 1)熄弧后,从瞬态恢复电压过渡到电源电压的时间很短, 一般不超过几百微秒,可近似认为电源电压不变,故电源用直 流电源U0来代替。 d uC 0 2)t 0时,uC ur 0 0,i1 C 3)i = 0时是时间的起点,即t = 0 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时的弧隙电压恢复过程相当于二阶电 路过渡过程中,电容C两端的电压变化过程,即 uC ur 。 如图2-7b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有

2-6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3)加速运动:自由电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作 加速运动。 4)碰撞游离:加速运动获得动能的自由电子在运动中与 中性质点发生碰撞,中性质点中的电子获得能量产生跃迁,跳 到能级更高的轨道上,如果获得的能量足够大,自由电子就能 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游离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 5)雪崩:游离的结果导致触头间自由电子数量剧增 。 6)介质击穿产生电弧:剧增的电子形成电流,介质被击 穿而产生电弧。 电弧形成小结 ①自由电子的来源 (即游离方式) 电极发射大量自由电子:热电子+强电场发射 弧柱区的气体游离:碰撞游离+热游离

2-3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6) 特征: ① 气体导电(轻、易变形); 电弧的能量集中,温度很高,亮度很强 例:10kvQF断开20kA的电流,电弧功率达到 1万kw以上 ② 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组成。 弧柱处温度最高,可达6~7k0C到1万度以上在弧柱周围 温度较低,亮度明显减弱的部分叫弧焰,电流几乎都从弧 柱内部流过。
ua
A
i
B
ua
O
i
t
a) 图2-3

b)
2-12
电气设备及运行维护
(四)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
1)熄灭交流电弧的最佳时机:交流电弧每半周期自然熄 灭是熄灭交流电弧的最佳时机。 2)在电流过零后,弧隙中存在着两个恢复过程。 a) 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由于去游离作用的加强,弧隙间的 介质逐渐恢复其绝缘性能,以耐受的电压Ur (t) 表示。 b) 弧隙电压恢复过程: 电源电压要重新作用在触头上,弧 隙电压将从熄弧电压逐渐恢复到电源电压,用Ud (t) 表示。
略去不计,故上式最大值不会超过U0 ,进一步化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