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合集下载

红花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花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花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红花,又称为番红花、莲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花卉。

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后来传入亚洲以及其他地区。

红花的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故得名。

红花不仅美丽,而且在中药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被认为拥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人们在使用红花时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产生副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花的功效和作用,并提供一些使用红花时需要注意的禁忌。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1. 活血化瘀: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流速,缓解血液淤滞,改善微循环。

它可以有效治疗痛经、瘀血症等疾病。

2. 解毒抗菌:红花具有解毒抗菌的作用,可以中和毒素,清热解毒,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它可以治疗痔疮、口腔溃疡、湿疹等感染性疾病。

3. 抗抑郁:红花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4. 抗氧化:红花富含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它可以延缓衰老过程,预防慢性疾病。

5. 养颜美容:红花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面色暗黄、皮肤粗糙等问题。

它可以提高皮肤的光泽度,增加弹性,减少皱纹。

6. 缓解痛风和关节炎:红花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痛风等疼痛症状。

它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

7. 改善消化问题:红花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它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痛、胃气等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二、红花的禁忌1. 孕妇禁用: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所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红花。

2. 体虚和气虚者慎用:红花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体虚和气虚者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过度虚弱。

3.胃肠功能亢进者慎用:红花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所以胃肠功能亢进者应谨慎使用,以免加重症状。

4.过敏体质者慎用:红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容易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所以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红花。

红花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红花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红花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一、红花的概述红花,学名番红花,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烹饪、药用和美容的植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南亚地区。

红花的花朵呈鲜艳的红色,具有独特的芳香味道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二、红花的功效与主治1. 抗氧化作用红花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

这些物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侵害,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长期摄入红花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延缓细胞老化。

2. 抗炎作用红花含有多种抗炎物质,如萜类化合物和花青素。

这些物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

红花常被用于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和痛经等炎症相关疾病。

3. 改善消化功能红花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养分。

同时,红花还能缓解胃酸过多和胃痛的症状,改善胃肠道功能。

4. 促进血液循环红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

这对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维持血压平稳都有很好的作用。

5. 改善睡眠质量红花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入睡。

长期服用红花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

6. 促进皮肤健康红花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两种维生素是皮肤健康所必需的。

红花还含有抗氧化物质,能够抵抗自由基的损伤,延缓皮肤衰老。

因此,红花被广泛用于护肤产品中,可以提亮肤色、减少皱纹和改善肤质。

三、红花的使用方法红花可以用于烹饪、药用和美容。

以下是红花的使用方法:1.烹饪使用:将适量的红花放入热水中浸泡,使其散发出颜色和香气,然后加入菜肴中进行烹饪。

红花可以用于炖菜、烩饭、炒菜等各种料理。

2.药用使用:将红花泡在热水中,可以制作成红花茶。

红花茶具有镇静、抗炎和解热的功效,适用于失眠、焦虑和感冒等症状。

3.美容使用:将红花与蜂蜜或乳液混合,制成红花面膜。

敷在面部可以收缩毛孔、美白肌肤和滋润肌肤。

四、红花的注意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过量食用红花,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红花主要成分

红花主要成分

红花主要成分摘要:一、红花概述二、红花的主要成分三、红花成分的药理作用四、成分应用注意事项正文:红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来源于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红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红花主要成分为黄色素、红色素、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C、生物碱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红花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一、红花概述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阻络等症状。

二、红花的主要成分1.黄色素:红花中的黄色素主要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2.红色素:红花红色素主要为红花苷,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

3.挥发油:红花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4.氨基酸:红花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如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具有营养补充作用。

5.维生素C:红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6.生物碱:红花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作用。

三、红花成分的药理作用1.活血化瘀:红花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缓解疼痛。

2.抗炎作用:红花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局部组织炎症。

3.抗氧化:红花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4.抗肿瘤:红花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5.抗菌、抗病毒:红花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四、成分应用注意事项1.孕妇慎用:红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故孕妇慎用。

2.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红花成分可能加重出血症状,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3.剂量适量:红花的使用剂量应适当,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4.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对红花成分过敏,使用前宜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总之,红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在使用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反应及剂量掌握,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红花的治疗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红花,又名番红花、藏红花,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其花瓣被采集晾干后可提取出红色的花柱或鲜红色的染料素,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

红花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应用,并且被现代科研所证实具有一系列的功效与作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红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一些禁忌注意事项。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化瘀: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消除血瘀现象,对于痛经、经行不调、瘀血性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

2.理气解郁:红花可以调和气机,舒肝理气,对于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胸闷、乳房胀痛、情绪失调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有利于脾胃消化功能的恢复。

3.抗氧化:红花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类黄酮、维生素C、番红花苷等,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血管系统、肝脏、肺部等重要器官。

4.抗菌消炎:红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感染的扩散,对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炎症等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5.养颜美容:红花所含的萃取物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和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滋润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皱纹增多、色斑等问题,使皮肤更加健康亮丽。

6.降脂降压: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促进胆汁酸的合成,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从而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同时,红花还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7.增强免疫:红花中的多糖物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增强身体健康。

二、红花的禁忌虽然红花具有多种的功效与作用,但是在使用红花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红花含有一些化合物,可能对胚胎和婴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最好不要食用红花或者使用红花相关产品。

2.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红花属于一些植物过敏原,对于皮肤敏感或过敏的人群,尤其是花粉过敏者,慎用红花制品。

红花

红花
红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红花属(CarthamusL.),由 20~25个种组成。红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载药物, 属常用中药材,为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蓝花,草 红花。我国红花栽培历史悠久,汉代就有关于红花栽培和药用的记 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红花已经作为中药材应用于临 床治疗,张仲景就曾用红花治疗妇女病,并将其记载于《金匮要 略》中:“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本草汇言》称红花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红 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的功效。擅长通 经,治疗妇女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阻有较好的功效,另外也 可用于血瘀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及跌打损伤等病症。近年来,中医 临床上常用红花及其复方制剂治疗血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红花原产西亚和地中海沿岸,西汉时(公元前130年)张骞引 种到我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我国新疆、甘肃、陕西、河南 等省种植较多,产量占全国70%,云南、四川安徽等省也有种植 栽培。红花全国药用量每年需1400—1500吨。
• 【红花生药材鉴定】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 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 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 微苦。 •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 显微鉴定:粉末:红棕色。 • ①分泌细胞长管道状,直径5~66μm,胞腔内充满黄色分泌物。 • ②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39~60μm,有3萌发孔, 光切面观外壁齿状突起。 • ③草酸钙方晶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 ④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此外,有花冠表皮细胞、花粉 囊内壁细胞、花药基部细胞及药隔网纹细胞等。本品以色红黄、 鲜艳、无枝叶、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 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 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 依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不少于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红花中山奈素含量不得少于 0.050%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红花,学名番红花,又被称为藏红花、金丝红花,是一种用于食用和药用的植物。

它的花瓣鲜红鲜艳,花朵的香气独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烹饪领域,也被誉为“香料皇后”。

在药用领域,红花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红花的功效、作用以及副作用。

一、红花的功效与作用1. 抗氧化作用红花富含多种有益物质,如红花醛、番红素等。

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从而有助于预防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2. 抗炎作用红花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这使得红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3. 抗抑郁作用研究发现,红花中的成分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从而改善情绪和抑郁状态。

红花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剂,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4. 改善睡眠质量红花中的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研究表明,红花可以增加睡眠时间,并改善睡眠的质量,使人精神焕发。

5. 保护心脏红花中的成分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降低血压,减少血脂的积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此外,红花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6. 增强免疫力红花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7. 抗癌作用红花中的成分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使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红花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

二、红花的副作用红花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和药物,一般情况下使用红花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然而,个别人可能对红花过敏,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此外,红花具有散血作用,因此在服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手术前后应慎用红花,以免增加出血的风险。

红花的介绍

红花的介绍

红花(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红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尤其是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新疆、四川等地产量较为丰富。

**形态特征**:
-红花植株高约40~100厘米,茎直立,具分枝,被短硬毛。

-叶子为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叶片绿色,边缘有锯齿。

-花朵通常单生于叶腋,大型且鲜艳,花瓣呈鲜红色,有时橙红色,形状独特,为筒状,顶端5裂,辐射对称。

-果实为瘦果,具有冠毛,成熟时会开裂释放种子。

**药用价值**: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红花的干燥花序作为中药使用,性辛、温,归心、肝经,主要功效包括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适用于各种血瘀症候,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净、跌打损伤、疮疖肿痛等。

同时,红花还具有一定的抗凝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现代研究显示,红花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花黄色素、红花苷以及脂肪酸等,这些成分赋予其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红花不仅用于中药制剂,还常见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因其天然色素性质而受到青睐。

红花的功能

红花的功能

红花的功能红花,又称番红花、鸡冠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

它在历史上一直被用于草药和食品色素的制作,具有丰富的保健和营养功能。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红花的多种功能。

首先,红花具有抗氧化作用。

红花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类胡萝卜素、脂溶性营养素和多酚等。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和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和癌症。

其次,红花具有镇痛和镇静的作用。

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此外,红花还含有一些具有镇静效果的化合物,能够促进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压力,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问题。

第三,红花对皮肤有显著的美容功效。

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可以改善皮肤问题,如痤疮、斑点、皮炎等。

红花还可以增加皮肤的保湿性,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使皮肤更加年轻紧致。

第四,红花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红花中的活性成分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红花还具有解痉和止泻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的痉挛和不适感,改善消化不良和腹泻等消化问题。

此外,红花还被用于治疗女性健康问题。

红花具有调理经期、促进月经的作用,可以减轻痛经和经期不适。

同时,红花还可以平衡激素水平,减少更年期症状的出现,改善女性的身心健康。

总结起来,红花具有抗氧化、镇痛镇静、美容、促进消化和调理女性健康等多种功能。

然而,使用红花时还需注意适量和个体差异。

在使用红花草药或食用红花制作的食品时,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花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蓝、黄蓝、红花草等。

以干燥的花冠入药,药材名红花,又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等,种子入药称白平子。

质柔软、气味香、味微苦,辛,温,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等功效,是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

主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癓瘕痞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炎症等症。

现代临床上经常用于活血化淤、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疾病。

关于红花的化学成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迄今为止,研究发现红花主要含黄酮醇及其苷类、查耳酮类、链烷双烯类、脂肪酸类、聚炔类、甾体类等物质。

红花在医药和食品工业,特别是民族药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当前我国红花主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和额敏县)、新疆吉木萨尔县、河南新乡县、四川简阳县、云南巍山县等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其中新疆栽培面积最大。

中国栽培红花和入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载于《开宝本草》。

汉代就有关于红花栽培和药用的记载,西晋张华《博物志》中就有记载:“张骞得种子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

我国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近40年来,人们对红花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宜条件、遗传多样性、繁殖方式、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但当前栽培管理粗放,种植面积受红花价格影响波动较大,现有种植品种出现混杂、退化,导致其抗病性、丰产性逐渐减弱,加之花色杂,黄、红兼有。

今后在红花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和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

植株形态特征
红花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质硬,近无柄,基部略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 cm,宽1~3.5 cm,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叶两面光滑,深绿色,两面的叶脉均隆起;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

头状花序大,顶生。

花球由苞片及管状花组成,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呈卵形,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花球的基部为花托,花托扁平,上面覆盖许多白色的刺毛,在刺毛间长有管状花,即小花;管状花多数,数目在15~175朵不等,通常两性,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花冠连成管状;雄蕊5,花药聚合,花粉囊联合成管状紧贴于花冠管上部;雌蕊1,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子房下位,1室。

瘦果白色,倒卵形,长约5mm,通常有4棱,稍有光泽,一端截形,另一端较狭。

花期5-7月,果期6-8月。

图19-1。

生物学特性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红花喜温暖稍干燥气候,较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适宜在排水良好、中等肥沃的砂质土壤上种植,但怕高温,耐旱怕涝;属长日照植物,生长中后期如有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将促进植株多开花多结实。

红花从播种到成熟需要≥5 ℃积温2 270~2 470 ℃,有刺红花所需的积温多于无刺红花。

红花生育期在110~140 d左右。

生产上往往通过调整播种期,延长红花处于低温、短日照条件下的时间,以延长红花的营养生长期,有效地增加红花的一次分枝数和花球数这两个最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从而获取高产。

(二)生长发育习性
红花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一般采用春播。

红花种子均无生理休眠特性,种子容易萌发,5 ℃以上就可萌发,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 ℃,发芽率为90%左右,大多数红花品种幼苗能耐-6 ℃低温,种子寿命
为3年。

红花整个生育期灌溉2~3次水,追肥1~2次。

根据红花根、茎、叶、分枝的生长及干物质累积动态与生长中心的转移规律,可将药用红花生育期划分为莲座期、伸长期、分枝期和种子成熟期。

1.莲座期绝大多数红花品种在出苗以后其茎并不伸长,叶片紧贴于地面,接连长出许多叶片,状如荷花,故称这一生长发育阶段为莲座期。

莲座期的长短取决于品种、播种期、温度和日照的长短。

同一个品种,秋播时莲座期可达3~4个月,而春播一般只有1~2个月,特别是在晚春播种者莲座期可能缩短到4周,甚至没有。

影响红花莲座期的最根本因素是温度和日照。

温度高,莲座期就短,温度低,莲座期就延长。

此时,红花的生长中心为叶片和根,叶重占全株干物质重量的90%以上。

2.伸长期红花植株进入快速生长的伸长阶段。

此期分枝开始形成,肉眼可见,但分枝不伸长。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植株节间显著加长,每天伸长4 cm左右,植株高度达1 m左右。

红花对肥料和水分的需要也开始增加,生长中心为茎、叶和根,叶片大量形成。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长势情况及时追肥和灌溉1次,同时要注意防止倒伏和冰雹。

3.分枝期进入分枝阶段后,植株顶端的几个叶腋分别长出侧芽,侧芽逐渐长成第一级分枝。

红花茎的顶端和每一分枝的顶端,均着生一花球。

分枝越多,花球也就越多,单株的花和种子的产量也越高。

分枝的数目依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异,高温和长日照有利于分枝的生长。

分枝的多少受播种期、植株密度、水分、肥料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此时,叶片全部形成,叶面积达最大值,其生长中心转移到分枝和花蕾。

4.开花期当有10%的植株主茎上的花球开放时,植株即进入始花阶段,花期可持续25 d左右。

红花既是自花授粉作物。

生长中心为花蕾,植株高度不再增加,绿叶数逐渐减少,叶面积下降。

5.种子成熟期红花在完成授精作用以后,花冠凋谢,而进入种子成熟期,红花的种子自开花到成熟这一过程时间的长短,受品种、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此期持续约15 d左右。

生长中心为种子,干物质由分枝和花蕾转移至种子中,种子不断充实,直至种子成熟。

(三)开花习性
红花属于长日照植物,对于大多数红花品种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不论生长时间的长短和植株的高矮,只要植株处于长日照条件下,红花就会开花。

红花通常在早晨开花授粉,以上午8∶00~12∶00开花最盛,花粉最多。

温度较高、空气干燥时开花较早较多;低温、空气潮湿时则开花较晚较少。

开花时,主茎顶端的花球先开放,而后是一级分枝顶端的花球沿主茎由上而下逐渐开放,即为下降花序。

每一个分枝的开放也是由接近分枝顶端的二级分枝先开放,由外向内逐渐开放,即同为下降花序。

主茎顶花与由上向下的2个分枝顶端花球开放的时间稍长,主茎顶花开放时间为3 d,距主茎顶部的2个分枝顶端的花球开放时间为2 d,其他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顶端花球开放时间一般为1d。

在盛花期一天内可有4~5个相邻分枝不同位置的花球同时开放。

每个花球内的小花开花顺序是由边缘向中央依次开放,是向心花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