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氨挥发测定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方法确认报告

《环境空气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方法确认报告

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一、方法依据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氨的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二、方法原理氨被稀硫酸吸收液吸收后,生成硫酸铵。

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离子、水杨酸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在波长697nm 处测定吸光度。

吸光度与氨的含量成正比,根据吸光度计算氨的含量。

三、.仪器1、可见分光光度计2、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四、.试剂详见HJ534-2009五.分析方法1、分析步骤:标准曲线绘制取7 支具塞10mL 比色管,按表制备标准系列各管用水稀释至10mL,分别加入1.00mL 水杨酸-酒石酸钾钠溶液(4.4),2 滴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4.5),2 滴次氯酸钠使用液(4.8),摇匀,放置1h。

用10mm 比色皿,于波长697nm 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以扣除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氨含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六、讨论1、适用范围:环境空气中氨的测定,也适用于恶臭源厂界空气中氨的测定。

2、测定范围: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1μg/10mL 吸收液。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以1.0L/min 的流量,采样体积为1L ~ 4L 时,氨的检出限为0.025 mg/m3,测定下限为0.10 mg/m3,测定上限为12 mg/m3。

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5L 时,氨的检出限为0.004 mg/m3测定下限为0.016 mg/m33检出限的评定:根据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水平检出的最小分析信号(X L)所对应的分析物浓度,这个最小仪器响应值(X L)由下式规定:X L=X b+ KS bL式中Xb是空白溶液测量值的平均值,S bL是20次以上空白溶液测量值的标准偏差,K是一个选定的常数,一般K=3。

与X L-X b(即KS bL)相应的浓度或量即为检出限D.L。

所以:D.L= X L-X b/k=KS bL /k (k为校准曲线的斜率)根据这个评定准则,分别测量元素20次空白,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所得检出限结果见下表重复用环境标准溶液氨氮在测定曲线最低点和中间点,根据y= 0.0823x+0.0021及所测样品,样品和加标回收样通过进行回收试验结果如下:备注: 1.精密度实验的RSD%在10%之内为合格,5%之内为良好。

关于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对河水氨氮的影响

关于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对河水氨氮的影响

关于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对河水氨氮的影响%方!燕!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江苏昆山K"SOOP #摘要!昆山地区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在黑臭河道整治工作中!充分运用了多种海绵理念!其中人工湿地的成效显著"昆山高新区在清松河闸口附近!建造一个水平表面流人工湿地!海绵实验室自湿地建成起!以每天"次的频率!对湿地进出水的氨氮&湿地周边的气象信息!进行连续监测O 个月的跟踪监测"监测结果反应出人工湿地运营K 个月之后!氨氮处理效果达到稳定状态"密切监测人工湿地运行后的气相信息!并就气象条件对人工湿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关键词!海绵城市#表面流人工湿地#氨氮#气象条件01&2G $&,)!N ,-&2!"1,!)-&#&()&##")&(]1$+)!N !#2!,#&!#"/*-]*-!h 9-E )*-(+-E 5<9?5’+-:-.’-33<’-.79*6’58@3E 5’-.(3-53<"h 9-E )*-K"SOOP "()’-*#$4567896$@)3h 9-E )*-*<3**?5’;3684<+=+53E 5)3?+-E 5<9?5’+-+F E 4+-.3?’5’3E "*-C )*E F 96689E 3C ;*<’+9E E 4+-.3’C3*E ’-5)3I +<H +F G6*?H *-C E =3668<’;3<=*-*.3=3-5"*=+-.I )’?)5)3*?)’3;3=3-5E +F *<5’F ’?’*6I 356*-CE *<3<3=*<H*G63A @)3h 9-E )*-c ’.)Z 53?)f +-3G9’65*)+<’‘+-5*6E 9<F *?3F 6+I?+-E 5<9?53C I 356*-C -3*<5)3.*53+F 5)37’-.E +-.i ’;3<A >’-?35)3?+-E 5<9?5’+-+F 5)3I 356*-C "5)3E 4+-.36*G+<*5+<8)*E 9E 3C 5)3F <3\93-?8+-?3*C*85+?+-C9?5?+-5’-9+9E =+-’5+<’-.+F 5)3*==+-’*-’5<+.3-*-C =353+<+6+.’?*6’-F +<=*5’+-*<+9-C 5)3I 356*-CE 3-53<’-.*-C 63*;’-.5)3I *53<A @)<33=+-5)E +F F +66+I Z 94=+-’5+<’-.A @)3=+-’5+<’-.<3E 965E <3F 63?55)*5*F 53<5I +=+-5)E +F +43<*5’+-"*==+-’*-’5<+.3-5<3*5=3-5)*E <3*?)3C *E 5*G63E 5*53A @)3.*E 4)*E 3’-F +<=*5’+-+F ?+-E 5<9?53C I 356*-CE’E?6+E 368=+-’5+<3C *-C 5)3’-F 693-?3+F =353+<+6+.’?*6?+-C’5’+-E+-?+-E 5<9?53C I 356*-CE ’E *-*68‘3C *-C C’E ?9E E 3CA0:;<=7>5$E 4+-.3?’58%E 9<F *?3F 6+I*<5’F ’?’*6I 356*-C %*==+-’*-’5<+.3-%=353+<+6+.’?*6?+-C’5’+-E!!!!!!!!%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材料与绩效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K#"P$#K #&收稿日期$K#"L M#%M #P ?@引@言昆山是江苏省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城市"多年来"大力发展城市海绵建设"在河道整治工作中"同步融入海绵理念&青淞中心河外接吴淞江"是昆山高新区原有的黑臭河道之一&K#"P 年底"昆山高新区聘请专家团队"依据/一河一策0方针"对青淞中心河开展整治工作&专家团队驻场考察"结合现场条件"对河道及周边采取了排口封堵)违建拆除)混接整改)水系连通)生态恢复等多种整治方式&K#"L 年$月"青淞中心河水质有了显著提升&为促进河道水质的长期稳定以及推进城市海绵建设’"("高新区在青淞中心河站闸附近"建设了一个水平表面流人工湿地&昆山海绵实验室从湿地建成后)正式运行起"以每天一次的频率"对人工湿地"进行连续监测三个月的不间断跟踪监测&因为青淞中心河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而氨氮也是影响地表水环境的重要指标"所以本文重点结合气象信息"对湿地水质的氨氮净化效果进行讨论研究&A@青淞中心河人工湿地AB A@设计原理青淞湿地为水平表面流人工湿地’K ("分为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其中进水区包含沉淀池"用于去除进水中较大的颗粒物"减轻固体颗粒对湿地处理区内植物处理效果的抑制"进水由泵从清松中心河抽入%处理区内"进行了多种适生植物的搭配种植"以达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净化作用%出水区外接清松中心河"在湿地内停留时间满足PK )的水"再从出水区排至清松中心河"从而达到人工湿地对河道的净化效果&AB C@湿地坡道湿地采用缓坡设计"见图"&图"!人工湿地缓坡示意AB D@湿地植物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性)观赏性)本土性以及湿地的稳定性等因素"在湿地附近)边坡)内部搭配种植多种植物"包括$水杉)香樟)大叶女贞)馒头柳)垂柳)玉兰)二乔)乌柏)向日葵)花叶芦竹)矮生百慕大)千屈菜)光叶眼子菜)细叶芒)矮化苦草)伞草)毛地黄)香蒲)美丽月见草)金鱼藻)荷花)睡莲等!图K #&图K!青淞闸口湿地示意图C@监测方案CB A@监测项目CB AB A !水质监测氨氮$检测依据c &SON ,K##%*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B AB C !气象监测气温)降雨量&CB C@设@备设备包括小型气象站%水质采样器!图O #%分光光度计!图$#&图O!水质采样器图$!分光光度计CB D@监测频率水质监测$自湿地建成起"每天采样"次"连续O 个月&气象监测$与水质监测同步"每日连续在线监测&CB E@监测点位水质采样点分别在湿地的O 个区域中心位置%气象监测点设置在湿地"H=处&CB K@监测要求严格按照设置的采样点位置进行采样"规范使用水质采样器"采集液面以下#VS =处的样品&保证样品的时效性"采集完成之后"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O (&在线监测气象信息"及时保存数据"并每周对气象站的运行进行检查测试"保证气象数据的可靠性&D@数据分析DB A@湿地水质氨氮含量变化趋势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如图S ,图P 所示&DB C@氨氮去除率分析!E "依据公式$去除率m !进水浓度M 出水浓度#T 进水浓度q "##U "计算氨氮去除率&具体如表",O 所示&由表O ,S 可以看出$湿地运行第"个月及第K 个月"水质净化效果不明显"第O 月"水质净化效果趋!!降雨量==!K$小时累计值#%,,,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图S!人工湿地水中氨氮含量变化趋势图!运行第"个月#降雨量==!K$小时累计值#%,,,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图N!人工湿地水中氨氮含量变化趋势图!运行第K 个月#降雨量==!K$小时累计值#%,,,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图P!人工湿地水中氨氮含量变化趋势图!运行第O 个月#表A@青淞闸口湿地运行第A 个月监测数据监测日期大气温度o!K$)平均值#降雨量==!K$)累计值#氨氮浓度T!=..B M"#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去除率TU NV KK K"V %N "##V $##V OK #V KS OPV S#NV KO K"V P%##V $"#V $##V $"#V ##NV K$KOV %"""#V $"#V O$#V O$"PV #P NV KS K%V K%##V $N #V OL #V OP "%V SP NV KN OKV O$##V $P #V ON #V OO K%V P%NV KP OKV N###V OP #V O##V O$LV ""NV KL K%V P#K #V KL #V KK #V KS "#V P"NV K%KLV LO ##V KP #V ON #V KN OV P#NV O#KNV $O "PV K #V KP #V ON #V KP #V ##PV "KNV $$K%#V $O #V $O #V OS "LV N#PV K KLV N"##V $$#V $S #V $S M KV KP PV O KLV $"#V K #V $S #V SS #V $S #V ##PV $KLV "P %SV L #V $%#V SO #V $L KV #$PV SKNV $OKOV K#V LN#V P"#V N"K%V #P续表A监测日期大气温度T o!K$)平均值#降雨量T==!K$)累计值#氨氮浓度T!=..B M"#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去除率TUPV N KNV%L"PV K#V%#"V###V%S M SV SN PV P KSV NS OV L"V O%"V OL"V K$"#V P% PV L K%V#P#"V$N"V$%"V$O KV#S PV%O#V OS#"V$K"V$L"V"%"NV K# PV"#K%V LK#"V$L"V$P"V O$%V$N PV""KLV LL#"V K#"V OO"V#$"OV OO PV"K K%V$L##V%K"V###V LN NV SK PV"O K%V L%##V S$#V NK#V SO"V LS PV"$K%V%###V O$#V$"#V O$#V## PV"S K%V L$##V KO#V O##V KO#V## PV"N K%V PP##V K"#V KL#V"P"%V#S PV"P K%V%P##V"%#V KK#V"N"SV P% PV"L K%V P###V K##V KK#V"L"#V## PV"%K%V%###V"L#V K##V"S"NV NP PV K#K%V%###V"L#V"O#V K"M"NV NP PV K"K%V N"##V"P#V"%#V"O KOV SO PV KK KPV O#"$V$#V"$#V"L#V""K"V$O 平均去除率T U"#V N"表C@青淞闸口湿地运行第C个月监测数据监测日期大气温度T o!K$)平均值#降雨量T==!K$)累计值#氨氮浓度T!=..B M"#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去除率TUPV KO K%V LS#V$#V OO#V ON#V O#%V#% PV K$O#V NS#V K#V OK#V O"#V KK O"V KS PV KS OKV%P##V ON#V KL#V KP KSV## PV KN O"V#O#V K#V OS#V"O#V O$KV LN PV KP OKV K$##V O%#V OL#V OS"#V KN PV KL O"V%$##V KL#V K$#V KS"#V P"PV K%OKV OK##V O$#V OO#V KN KOV SO PV O#O"V LP"V K#V O"#V K%#V KK K%V#O PV O"O#V SS##V$S#V KO#V""PSV SN LV"O#V P$##V LO#V KK#V#P%"V SP LV K O#V#"KV K#V O%#V O"#V KS OSV%# LV O KPV OK KSV K#V O##V OK#V OS M"NV NP LV$O#V PK##V NK#V N##V SN%V NL LV S O"V$S##V S%#V NK#V S$LV$P LV N O"V"""NV$#V$O#V$S#V OK KSV SL LV P O"V"S##V OO#V OL#V OK OV#O LV L O"V#"##V O%#V O%#V OK"PV%S LV%O"V OL##V S$#V K$#V KP S#V## LV"#OKV OO##V NK#V$%#V"O P%V#O LV""O"V#P##V O"#V O$#V OP M"%V OS LV"K KPV LN K#V L#V KP#V O%#V KN OV P# LV"O K%V PN O#V OP#V O%#V O""NV KK LV"$O#V"$##V OL#V OP#V SP M S#V## LV"S O#V$###V K$#V KP#V KK LV OO LV"N KLV OP K#V L#V K##V"O#V#K%#V## LV"P KPV KS P#V L#V S"#V OO#V#N LLV K$ LV"L K%V#L#V L#V NL#V SS#V#O%SV S% LV"%K%V KN#"V#N#V$K#V#N%$V O$ LV K#O#V#$K$V K"V O$#V"##V#S%NV KP LV K"KLV NN O#V P$#V SN#V$K$OV K$ LV KK K%V"K#V K#V$P#V$"#V OK O"V%"平均去除率OKV%"表D@青淞闸口湿地运行第D个月监测数据监测日期大气温度T o!K$)平均值#降雨量T==!K$)累计值#氨氮浓度T!=..B M"#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去除率TULV KO KLV SS##V$%#V KK#V"S N%V O% LV K$KLV NK##V KN#V#L#V#N PNV%K LV KS KNV NL"V N#V K%#V#%#V#O L%V NN LV KN KPV"L#V K#V SO#V#%#V#S%#V SP LV KP K%V S%##V PP#V#L#V#K%PV$# LV KL K%V NP##V NS#V SP#V#N%#V PP LV K%K%V L$##V OP#V KL#V K#$SV%S LV O#O#V KN##V O"#V KN#V"O SLV#N LV O"O#V#L K"#V"L#V"N#V#O LOV OO %V"KPV LP$PV K#V OK#V OK#V"S SOV"O %V K K%V"S##V NN#V NO#V$O O$V LS %V O K%V S#OO"V"O"V#"#V PN OKV P$ %V$KLV L"#"V"S"V#%#V LS KNV#% %V S KLV LN#"V#N"V"S#V%""$V"S %V N K%V KS#"V"S#V KN#V"O LLV P# %V P KSV ON"V$#V%O#V K$#V#O%NV PP %V L KSV O%#V K#V%%#V K$#V#S%$V%S %V%KSV"$##V N$#V#L#V#K%NV LL %V"#K$V S%##V O##V O##V K"O#V## %V""KSV KP##V KO#V"$#V#$LKV N"%V"K KSV SP##V O##V KO#V"K N#V## %V"O KSV%L##V K$#V K$#V"N OOV OO %V"$KPV S$##V"$#V#%#V#"%KV LN %V"S KLV#O#V$#V KL#V KK#V"$S#V## %V"N KLV#"OV L#V K$#V"$#V#K%"V NP %V"P KSV SO##V KL#V"S#V"N$KV LN %V"L KLV O###V KS#V KO#V"$$$V## %V"%K%V SP##V O"#V KN#V"$S$V L$ %V K#KPV NL"SV$#V$O#V OS#V"N NKV P% %V K"K$V O"#V$#V$P#V$K#V OS KSV SO %V KK KSV"N##V$N#V$$#V OO KLV KN 平均去除率NKV SS于稳定&DB D@气象条件对湿地运行效果的影响分析DB DB A!降雨量对湿地水中氨氮的影响监测周期内共出现了S次强降雨"分别是P月$日) L月"P日)%月"日)%月K#日&结合水质氨氮含量分析发现"强降雨过后"湿地进水区水中氨氮浓度有不同层度的增加"同时水质净化效果降低’S(&其中"%月"日的强降雨过后"水质变化最为显著&实验室对湿地现场进行勘察"发现由于短时强降雨的影响"导致湿地周边的生活污水溢流"直接进入湿地的进水区)处理区)出水区"湿地净化效果影响严重&DB DB C!气温对湿地水中氨氮的影响监测第"个周期内!K#"L年N月KK日,K#"L年P月KK日#"月平均气温为KLV$%监测第K个周期内!K#"L年P月KO日,K#"L年L月KK日#"月平均气温为O#V$%监测第O个周期内!K#"L年L月KO日,K#"L年%月KK日#"月平均气温为KPV N&整个监测周期"包含了夏季最高温天气"人工湿地在高温期间无明显规律性变化"验证了夏季高温对湿地的影响不大&因为监测周期的局限性"还未对冬季低温进行监测"低温对人工湿地的影响还有待探讨验证&E@结论与建议"#人工湿地建成初期"生态系统不完善"水质净化效果不明显&K个月左右"人工湿地运行趋于稳定"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明显"月平均去除率达到NKV SSU&K#夏季高温对湿地水质无明显规律性影响&O#降雨对湿地的运行"影响显著&湿地建成初期"降雨引起进水区氨氮浓度的显著升高%湿地运行稳定期间"强降雨不仅引起进水区氨氮浓度的显著升!!"下转第RC页#。

氨挥发研究方法

氨挥发研究方法

—、箱法(Chamber Methods)1.静态闭路箱法(Closed-static Systems)原理是将供试的土壤、肥料和作物等放在一密闭容器中,用酸性物质吸收挥发的氨,然后进行定量测定。

该方法装置简单、易于密闭、移动性好、适用于小尺度测量,主要用来研究不同因素如土壤性质、氨肥种类、施肥方法等对氨挥发的影响。

但是静态闭路箱法破坏了被测地块上的自然环境状态,箱内的湍流状态以及温度、湿度、光照、辐射状况、降水等微气象条件均发生改变,气体交换主要依靠分子扩散形式,这会严重低估氨挥发通量,且箱内氨浓度的增加会影响挥发通量的测定。

因此,该方法测得的氨挥发量与田间实际情况下的氨挥发量会有很大差异。

2.半开放法(Semi-open Systems)国内通常称为通气法,该方法氨捕获装置仅由一个聚氯乙烯硬质塑料管和两片浸过磷酸甘油溶液的海绵构成,结构简单。

浸润每块海绵通气面积的3. 8%,试验过程中可以保证装置内的土壤表面经海绵与外界环境的空气流通,下层海绵用来吸收土壤挥发的氨,上层海绵吸收空气中的氨,并防止其进人装置内而被下层海绵吸收。

吸收在下层海绵的氨可用1mol•L-1的KCl溶液浸取,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静态闭路箱法捕获装置内的通气条件,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小尺寸测量。

但是半开放法条件下,箱内的土壤条件、微气象条件和生物状况与自然条件下相比仍打较大差异,分子扩散仍然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形式,导致测得的氨挥发量不具有代表性。

3.动态闭路箱法通过气泵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交换出来,经过酸吸收液吸收挥发的氨,然后定量测定酸吸收液中的氨。

研究表明,这种情况下通气速率是影响氨挥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通气速率很小时.氨的挥发也很少,氨挥发设随通气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当换气频率达每分钟15〜20次,氨挥发即接近最大值。

动态闭路箱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箱内被测地块自然环境的微气象条件,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但是灵敏度较低,室内微环境人为影响较大,较大的气体交换速率会高估氨的挥发。

人工湿地的一些原理完整版

人工湿地的一些原理完整版

人工湿地的一些原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目录人工湿地的一些原理耗氧有机物的去除人工湿地对污水中耗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是由于人工湿地植物的吸收利用、基质的吸附及湿地内填料上微生物膜的联合作用的结果。

污水中的有机物分为不溶性有机物颗粒和可溶性有机物两部分:不溶性有机物颗粒在湿地系统的处理原理与悬浮物处理原理相似,通过静置、沉淀、过滤被截留下来,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被去除。

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速度较慢而且在好氧、缺氧和厌氧区,其去除途径各不相同。

氧气主要是通过植物的传输进入湿地介质中,因此根系区域内含氧相对较高,属于好氧区域,在此区域有机物的去除通过微生物的增殖和异化作用实现,即有机物经由同化作用合成为新的原生质和通过胞内酶在好氧条件作用下迅速完成生化反应,把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并放出能量。

其中,前者占大部分,所有这些增殖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对填料的定期更换或者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其从湿地系统中除去。

在远离根系的缺氧区域,有机物通过生物膜被吸附,缺氧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把好氧条件下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

而在离根系区更远的厌氧区域,由于缺乏进行以上生化反应的溶解氧条件,因此发生的是厌氧消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兼性细菌和厌氧细菌的发酵作用降解有机物,使部分有机物经过一级代谢和二级代谢分解为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所释放的能量供微生物增殖用。

有研究表明COD和BOD的去除与各种微生物数量都有明显的相关性。

由此可见,微生物的作用是人工湿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机制。

湿地系统对磷的去除进入湿地中的磷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土壤对磷的裁留作用主要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包括土壤孔隙率、pH值、粒度、有机质含量、铁铝氧化物等。

一般来说:土壤孔隙率越大,湿地的容水体积就越大,水体中的磷在湿地内就能受到较长时间的吸附与吸收转化,净化效率也会相时增加。

湿地系统生态恢复——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湿地系统生态恢复——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进入湿地系统中的氮可以通过湿地排水、氨的挥发、植物吸收、微生 物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介质沉淀吸附等过程得到去除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1、氨的挥发 湿地氨挥发包括湿地地面氨挥发和植物叶片氨挥发2个部分 湿地地面氨挥发需要在水体pH大于8.0的情况下发生,一般人工湿地的 在7.5-8.0之间,因此,通过湿地地面挥发损失的氨氮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当人工湿地中填充的是石灰石等介质时,湿地系统中的会很高, 此时通过挥发损失的氨氮需要考虑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3、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在湿地中,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被认为是人工湿地去除氮的最 主要的形式 湿地通过进水携带溶解氧、大气复氧以及植物根系输氧等形式在湿地 床体内形成许多好氧微区域,在这些微区域硝酸细菌将氨氮转化成硝态氮, 降低了溶液中的氨氮浓度,使得土壤溶液中高浓度的氨氮和好氧微区域中 低浓度的氨氮之间形成浓度梯度,氨氮可以持续地扩散到好氧微区域进行 硝化作用
湿地系统生态恢复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呆笨朝夕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 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 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 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1、氨的挥发 近年来,关于植物叶片氨挥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农 作物叶片的氨挥发现象,认为这是植物生长后期氮素积累降低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湿地芦苇在生命的全过程中都有氨挥发现象,但是,新生的 芦苇以及没有枯萎的芦苇的氨挥发量极少,芦苇在枯萎期氨挥发量较大,是 芦苇枯萎期氮损失的主要形式

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李丽;王全金【摘要】研究了200、500、1000 mm/d 3种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分析了组合系统的抗污染负荷能力。

研究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水力负荷的降低,去除率逐渐升高。

CODCr、TN、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72.09%、51.68%、62.54%,组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负荷冲击能力,出水能保持相对稳定。

%The effects of the combinedsystem,constructed wetland-stabilization pond on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sewage under three kinds of hydraulic loads (200,500,and 1 000 mm/d,respectively) conditions have been studied,and the anti-pollution load capacity of the combined system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aulic load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emoving capacity of the combined system,constructed wetland-stabilization pond,for treating domestic sewage. With the decrease of hydraulic load ,the removing rate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removing rates of CODCr、TN、and NH4+-N can reach 72.09%,51.68%,and 62.54%,respectively. The combined system has pretty good capacities of anti-pollution load and shock resistance. The effluence remains relatively stable.【期刊名称】《工业水处理》【年(卷),期】2016(036)007【总页数】4页(P22-24,25)【关键词】人工湿地;稳定塘;生活污水【作者】李丽;王全金【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1人工湿地在治理污染水体中以独特的优势得到广泛关注〔1-2〕,而多级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系统在充分发挥人工湿地和塘的优点的同时,还能弥补人工湿地和塘本身的不足,在各种污水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负荷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影响

负荷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影响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高,管理维护方便,环境效益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人工湿地被广泛用于去除城市生 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氨氮等营养盐污染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氨氮的去除一直是人工湿地技术的难点,提高氨氮的去除率需要增加水生植 物的传氧能力,从现在的研究结果来看,水生植物的传氧能力并不是足以既去除高负荷的有机物,又产生硝化作用,虽然通过曝气和水循环可以提高氨 氮的去除率,但并不是十分理想的选择。
沙 海泡石海泡石
其中1#湿地出水浓度基本维持在5嘴,/L以下,2#湿 地去除效果是最差的,而且2#耐负荷冲击的能力也较 其他湿地弱,3#和4#湿地去除能力比较相似,出水浓
度在多数情况下,均能保持在5mg/L左右,当进水浓度 增大时,出水浓度也随之增加,但是去除率也是增加 的,这是因为,在湿地中发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同 时,湿地基质同时进行着吸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不
2006年12月
负荷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影响
55
负荷及温度对人工湿地去除氨氮的影响
黄海燕
(江西蓝天学院建工系江西南昌3313029)
摘要:本研究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海泡石这一江西特有的矿物质为 基质,辅以香根草等适应环境能力强,去污效果好的植物,构成海泡石人工湿地系统。通 过试验发现,该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本论文以生活污水为对象,通过研究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机理及其迁移转化规律,通过筛选不同的人工湿地介质填料、植物 ,进行微生物的培养驯化以及改变污水pH来提高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从而寻找出能够有效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途径,完 善和推广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将该研究结果运用于实践中。

表面流人工湿地对邯郸市滏阳河氨氮的去除效能

表面流人工湿地对邯郸市滏阳河氨氮的去除效能
October(cold period),2016 and July,2017(warm period)respect ively,to research its removal effectiveness
and law of nitrogen an d ammonia e】【isting in water body of the Fuyang fiver,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to restore a n d punfy the Fuyang f iver water body polluted by n itrogen and ammon ia by adopting the surface constructed wet land,f inally,to provide accordance for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i出 .e伍cient
river.may reach 68.58% and 76.67% in cold period an d warm period under preliminary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increa sing from poor water quality with V to IV,even reaching 111 category of water quality;the removal effects of the wetland we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gradients.for water with low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a n d n itrogen.the removal rate of am on ia nitr ogen incr eased w i th the incr ea se of ammon i a a n d ni trogen concentration into water. K ey words:surface constr u cted wetland;ammonia and nitrogen;removal rate;circ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8
20
实验结束后工作
• 清理桌面卫生 • 刷洗玻璃器皿 • 5 mL枪头回收利用
2020/4/28
21
数据保存和上传
• 实验课下课前每组将实验结果录入到excel表格上 传到FTP,文件命名:组别-人工湿地氨挥发测定 分析;
• 个人实验报告在本周末(12月27日)前上交,文件命 名:组别-学号-姓名-实验名称;
2020/4/28
17
氨挥发样品铵氮含量计算
2020/4/28
18
氨挥发通量的计算
2020/4/28
19
实验注意事项
• 抽滤选用平底比色管 • 抽滤前先用待滤溶液润湿滤膜 • 移液枪用完后调回最大量程处 • 氨挥发样品调pH时注意及时盖紧瓶盖 • 铵氮浓度的测定用玻璃比色皿 • 纳氏试剂废液装到指定的回收瓶中 • 注意实验中带手套
2020/4/28
4
实验目的
• 熟悉密闭动态箱测量氨挥发的方法 • 掌握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铵氮浓度的方法。 • 分析氨挥发通量与水中铵氮浓度的关系。
2020/4/28
5
实验对象
• 实验系统:模拟处理畜牧污水的人工湿地微宇宙 系统。
• 每组测量吸收液中的氨挥发通量和水样中铵氮浓 度。
2020/4/28
• 加0.5 mL酒石酸钾钠溶液 ,混匀 • 加0.5 mL纳氏试剂 ,充分混匀 • 静置15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光程10 mm玻
璃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2020/4/28
11
绘制以铵氮浓度( Y轴 )对吸光度(X轴)的标准曲线
氨标准液吸取 铵标液浓度
量(mL)
(µg/mL)
人工湿地氨挥发 测定分析
20151224
2020/4/28

1
实验背景
• 人工固氮法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种植业和 养殖业)的生产力,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
• 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是高铵浓度 的污水造成了氨挥发。
• 氨气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反应生成的铵盐,是 雾霾产生的主要贡献者。
• 使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牧污水,能减少污水中的铵 氮浓度,是控制氨挥发有效手段之一。
6
实验仪器及试剂
(一)实验仪器
• 氨挥发样品采集:大气采样仪,密闭装置,蓝口瓶,带口 胶塞,胶管,气门栓,移液器
• 水样采集:采样瓶 • 铵氮测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管,移液枪,pH试纸,
烧杯
• 水样抽滤:大气采样仪,三角集液瓶,砂芯过滤头,过滤 杯,比色管,固定夹,镊子,微孔滤膜
(二)试剂
• 氨挥发取样:0.1 M稀硫酸溶液 • 样品氨氮测定:铵标准使用液(铵氮浓度10 µg mL-1),酒
• 氨挥发样品采集:气流流速1 L min-1,测定时间1 h。 • 在氨挥发样品采集的对应微宇宙中用采样瓶取200
mL水样。
2020/4/28
9
水样中铵氮浓度测定
• 水样抽滤 • 绘制铵标准曲线 • 水样的测定
2020/4/28
10
绘制铵标准曲线
• 吸取0、1、2.5、5 mL铵标准使用液于比色管中, 加无氨水至25 mL标线
2020/4/28
16
氨挥发样品铵氮含量测定
(4)定容:加无氨水将比色管内样液定容到25 ml。
(5)加0.5 mL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0.5 mL 纳氏试剂,摇匀。静置15 min后,以无氨水作为对 照,测量吸光度。
(6)根据标准曲线算样液稀释后的铵氮的浓度C稀 释。
注意:若第(5)步中测得的吸光度超过了标准曲线 最大范围,则增大样品稀释倍数
石酸钾钠溶液,纳氏试剂,无氨水
2020/4/28
7
实验内容
• 氨挥发样品及水样采集 • 水样铵氮浓度测定 • 氨挥发样品铵氮含量的测定
2020/4/28
8
氨挥发样品及水样的采集
• 硫酸吸收液分装:用移液器在蓝口瓶中装入100 mL 0.1 M稀硫酸吸收液,立即拧紧瓶盖。
• 装置组装:将密闭装置罩在人工湿地微宇宙上方, 用胶管将密闭装置、大气采样仪、吸收瓶依次连接 好。
2020/4/28
2
氨挥发测定原理
• 以大气采样仪作为动力源,使盛有稀硫酸的吸收 瓶和罩在人工湿地微宇宙上的密闭装置之间形成 密闭的气流回路;
• 人工湿地挥发出来的氨气随着抽气气流进入吸收 瓶中并被稀硫酸吸收转化为铵根离子;
• 通过测定吸收液中的铵氮含量计算氨挥发通量。
2020/4/28
3
氨挥发测定示意图
2020/4/28
1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铵氮浓度
2020/4/28
15
氨挥发样品铵氮含量测定
(1)用5 mL移液枪从蓝口瓶中移取10 mL(V)硫 酸吸收液到比色管中,及时盖紧蓝口瓶瓶盖及比色 管盖子。 (2)pH调节:在比色管中加入5 mL无氨水(稀释 样品,减少中和过程的氨挥发损失),再加入9.2 mL 0.2 M NaOH溶液,立即盖上盖子,摇匀(左右 旋转晃动比色管) (3)用玻璃棒沾少许样液到精密试纸(检测范围 0.5~5)上,将试样pH调至3左右。
A420
校准A420
0.0
0.0
0.024
0.000
1.0
0.4
0.101
0.077
2.5
1.0
0.220
0.196
5.0
2.0
0.394
0.370
2020/4/28
12
铵标液浓度(μg/ml)
2.5 2
1.5 1
0.5 0 0
2020/4/28
y = 5.3959x - 0.0174 R²= 0.999
0.1
0.2
0.3
0.4
校准吸光度A420
13
水样的测定
1、取1 mL水样滤液稀释至25 ml,摇匀,取1 mL稀 释液继续稀释至25 mL,摇匀,加0.5 mL酒石酸钾钠 溶液,摇匀,再加0.5 mL纳氏试剂,摇匀。 2、静置15 min后,以无氨水作为对照,测量吸光 度。
注意:若测定的吸光度值超过了标准曲线最大范 围,则需增大样品的稀释倍数。
• FTP地址:10.71.35.212,用户名密码均为: eco2015,端口:21。文件夹为:实验课\人工湿 地氨挥发测定分析\对应上课时间\作业上交。
2020/4/28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