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解质水溶液的动态性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H+ +OH-=H2O
3、书写步骤: 书写步骤: ①写:写出正确且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正确且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可溶性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没有参加反应 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 电荷守恒。 电荷守恒。是否可约简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分别向NaCl、Na2C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 分别向NaCl、Na2C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 NaCl 溶液中滴加AgNO3 再加入HNO3 探究Cl HNO3, Cl液,再加入HNO3,探究Cl-的检验问题
反应实质: 生成难电离物质H 反应实质: 生成难电离物质 2O 本质特点: 本质特点: 溶液中离子之间生成难电离物质
=
问题 迁移3 迁移3
向盛有Na 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 中滴加HCl HCl溶液 中滴加HCl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HCl = H+ + Cl+ Na2CO3 = CO32- + 2Na+ H2CO3=CO2 ↑ + H2O
生成Cu(OH)2沉淀 生成 溶液中离子之间生成难溶性物质
=
问题 迁移2 迁移2
向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试管 溶液的试管 向盛有酚酞的 中滴加HCl溶液 中滴加 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粉红) 实验现象:溶液由红色(粉红)变为无色 HCl = H+ + Cl+ NaOH = OH- + Na+ H2O
碳酸, 气体和H 反应实质: 生成碳酸 碳酸分解为CO2气体和 2O 反应实质: 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 本质特点: 本质特点: 溶液中离子之间生成难电离物质和 易挥发物质
电解质溶液与电解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解的原理:在电解过程中,电 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 个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 而产生电流。
电解的应用:电解在工业、环保、 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电解炼铜、电解回收重金属等。
电解的应用
电解在工业上的应用:电解冶 炼、电镀、电解反应器等
电解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电解 水制氢、燃料电池等
02
电解过程
电解过程的定义
电解过程是指利 用直流电通过电 解质溶液或熔融 态电解质,在阴 极和阳极上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的 过程。
电解过程是电化 学中一个重要的 分支,广泛应用 于工业生产、环 境保护等领域。
电解过程可以分 为电解池和电解 槽两种类型,其 中电解池通常用 于实验室研究, 而电解槽则广泛 应用于工业生产。
电解在工业上的应用实例
电解铝:通过电 解熔融氧化铝和 冰晶石,生产铝 和氧气
氯碱工业:通过 电解食盐水溶液, 生产烧碱、氢气 和氯气
铜冶炼:通过电 解硫酸铜溶液, 生产铜和氧气
钠硫电池:通过 电解熔融硫和钠, 生产硫化钠和钠 单质
电解在工业上的发展趋势
电解在工业上的应用领域不断扩 大,包括电解炼铜、电解铝、电 解锌等。
电源:提供电能,使电子从负极 流向正极
阴阳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电 极,电子的接受者和提供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解液:导电介质,离子在其中 的迁移
导线:连接电源和电解池,传递 电流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电解池由阳极、 阴极和电解质
溶液组成
通电后,电子 由负极流向正 极,阳离子向 负极移动,阴 离子向正极移
电解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电解 处理废水、电解脱硫等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

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知识点电解质溶液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溶解物质的电离和导电性质。
在高三化学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特性以及其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分类、电离方程式、导电性质和相关实验。
一、电解质溶液的定义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着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通过水的溶解形成离子,并且能导电。
电解质溶液根据离子的产生规律可以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二、电解质溶液的分类1. 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完全电离产生离子。
例如,酸、碱和盐类都属于强电解质溶液。
在水溶液中,酸会产生氢离子(H+),碱会产生氢氧根离子(OH-),盐类则会产生相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2. 弱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只有一部分电离产生离子,而一部分物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例如,甲酸、乙醇等都属于弱电解质溶液。
在水溶液中,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较低。
三、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用于描述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以强酸HCl为例,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Cl → H+ + Cl-这表示HCl中的分子在溶解过程中会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
同样地,强碱如NaOH的电离方程式为:NaOH → Na+ + OH-对于弱电解质溶液,我们以乙醇(C2H5OH)为例,其电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2H5OH ⇌ C2H5O- + H+这表示乙醇在溶解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为C2H5O-和H+。
四、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是指溶液中的离子能够传导电流的特性。
根据溶液的导电性质,我们可以将电解质溶液分为强导电性溶液和弱导电性溶液。
强导电性溶液指的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足够高,能够产生大量的离子,从而能很好地导电。
例如,浓盐水溶液和浓硫酸溶液就是具有强导电性的溶液。
弱导电性溶液指的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较低,不能产生足够的离子来进行导电。
例如,稀盐水溶液和稀醋酸溶液就是具有弱导电性的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电解质溶液是指含有电离物质的溶液,其通常呈现出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些性质是由所含的电离物质种类和浓度决定的,因此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 电导性电解质溶液中所含电离物质能够自发地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解,产生电离,导致电荷的移动和电流的流动。
因此,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是衡量电解质浓度和溶液中特定离子含量的重要指标。
电导率可以通过在溶液中测定电流密度和应用电场之间的比率来计算,通常使用单位是siemens/meter(S/m)。
2. 水合作用水合作用指的是溶剂(通常是水分子)与其他分子或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使其结合成复合物。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通常是有机离子和无机离子。
离子周围的水分子围绕离子组成氢结合网络,这些网络的大小和强度与所含离子的大小和荷电性成正比。
3. 离化度离化度是指给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可电离离子的比例。
这是与溶液中离子密度相关的属性。
当较多的电离物质离解时,离化度会提高。
4. 活度系数活度系数是一个强度常数,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与溶质名称质量浓度之间的比值。
它影响了离子的活动性、扩散、计量等。
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活度系数的正常范围在0和1之间。
5. 摩尔电导率指溶液中每个摩尔离子的电导率,是测量离子能够导电的指标。
它与溶液中离子种类和密度成正比。
6. 不可逆溶液当一个溶液的溶质分子中存在一些化学反应时,就可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反应。
这种情况下,电解质的水合离子会发生不可逆的脱水、脱氢或结合作用,进而改变其物理或化学性质。
7. 溶液的渗透压溶液的渗透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和纯溶剂分别置于含有半透膜的两个容器中,较高浓度的溶液就会内部生成向纯溶剂方向的渗透压力。
这个渗透压力是由溶质浓度(包括电解质和非离子物质)来决定的,因为其大小与浓度成正比。
8. 醇解作用当电解质溶液中存在醇时,水合离子会和醇中的氢氧基团发生醇解反应,从而使离子的溶解度下降。
化学电解质的性质

化学电解质的性质化学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解质分子或离子的性质,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本文将对化学电解质的性质进行探讨。
一、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氯化钠(NaCl)、硫酸(H2SO4)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高: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数量与溶质的物质量成正比。
这种高度电离的特性使强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导电能力强,能够较快地将电流传导至电极。
2. 导电性好:由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大量离子,因此其溶液能够良好地导电。
当两个电极通过强电解质溶液连接时,阳极吸引阴离子,而阴极则吸引阳离子,从而形成电流的流动。
3. 不反应性强:强电解质通常不容易与水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为其离子已经相对稳定。
在溶液中,强电解质的离子与水分子溶剂作用力较弱,几乎不存在水解或离子交换的现象。
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只有一小部分电离产生离子的物质,例如乙酸(CH3COOH)、氨水(NH3)等。
其主要性质如下:1. 电离度低:与强电解质相比,弱电解质只有一小部分分子能够电离为离子。
这种低电离度使得弱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不利于电流的传导。
2. 导电性差:由于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导电性较差。
弱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离子,因此在导电能力上远不及强电解质。
3. 反应性强: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较低,其分子与溶液中其他物质易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弱电解质的离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容易发生水解、中和或配位反应。
结论:化学电解质的性质主要由其电离度和电导率来决定。
强电解质具有高电离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较弱的反应性;而弱电解质则具有低电离度、较差的导电性和较强的反应性。
深入了解电解质的性质可以为我们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制、酸碱中和反应等提供重要的基础知识。
化学反应的平衡与电解质溶液

化学反应的平衡与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的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或分压的动态平衡状态。
了解化学反应平衡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产物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液中存在可导电的离子的溶液。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的平衡和电解质溶液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或分压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反应停止,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或分压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继续进行,呈动态平衡。
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c)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一个指标。
对于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定义为:Kc = [C]c[D]d / [A]a[B]b,方括号表示物质浓度。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可以用来预测反应的方向。
2. 平衡与配平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物质组成和反应过程。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配平,需要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配平的目的是在化学反应中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3. 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平衡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会试图抵消这种变化并重新建立平衡。
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溶液中存在可导电的离子的溶液。
其中,离子是由电解质物质在溶液中解离而产生的。
电解质溶液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解离度高,可以完全离解成离子。
典型的强电解质溶液包括盐类溶液和酸碱溶液。
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荷作用力,可以导电。
2. 弱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解离度低,只有一部分离解成离子。
弱电解质溶液可以通过酸碱反应或水解反应产生少量的离子。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电荷作用力较弱,无法导电。
3. 电解质与脱离子水电解质在溶液中溶解时会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化学物质和离子合物。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电解现象是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分解的过程。
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涉及到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原理、电极反应等概念。
1.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
2.非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溶液中的非电解质分子不发生分解反应。
3.电解原理:电解原理是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相应的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反应:电极反应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分为两个步骤: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5.电解池:电解池是指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由电解质溶液、电极和电源组成。
电解池分为直流电解池和交流电解池。
6.电解产物:电解产物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在电极上发生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电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与电解质的种类、电解条件等因素有关。
7.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水中离解成离子的过程。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受温度、压力、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影响。
8.电解质的酸碱性:电解质的酸碱性是指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质。
电解质的酸碱性与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有关。
9.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是指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分子对水的渗透作用产生的压力。
渗透压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10.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指电解质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导电性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电荷数、离子运动速度等因素有关。
以上是关于水和溶液的电解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方法: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二-2-电解质知识点

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1、电离( 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HNO3 = H+ + NO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KCl == K++ Cl―Na2SO4 == 2 Na++SO42―AgNO3 ==Ag++ NO3―BaCl2 == Ba2++ 2Cl―NaHSO4 == Na++ H++SO42―NaHCO3 == Na++ HCO3―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1电导率κ的物理意义
5
(3)影响溶液电导率的因素
影响因素分为两类: 量的因素 质的因素
离子运动速率越大,传递电量就越快,则导电能力 越强。因此,凡是影响离子运动速度和离子浓度的 因素,都会对溶液的导电能力产生影响。 影响离子浓度的因素:电解质的浓度和电离度。 影响离子运动速度因素:离子本性;溶液总浓度、 温度;溶剂粘度 。
2018/10/11
2
1、电导
电解质溶液有下列关系 ① V=IR ② 称为电阻率,即两电极相距为1m,电极面积各 为1m2时溶液的电阻。 对电解质溶液来说,更常使用电导G和电导率。 电导定义∶量度导体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 值为电阻的倒数。 符号为G,单位为S ( 1S =1/ Ω)。 (2-1)
负离子的极限摩 尔电导率
2018/10/11 15
两点推论(重点理解): (1)无限稀释时,任何电解质的 应是正、负 m 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的简单加和值,即 如某电解质 M A 则
m
m,
m,
(2-9A)
(2)一定温度下,任一种离子的极限摩尔电 导率 为一定值 m 结论:由强电解质的 m求得弱电解质的 m值
电解池如上:1m,1m2,1V,
dE 1V .m 1 dl 由欧姆定律: I E 1 G A R R l I ( U U )cF m ( U U )F (2.15) c c c
α——溶液的电离度 F=96485C/mol (法拉第常数)
2018/10/11 16
例如
2018/10/11
17
例1,已知强电解质 计算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m
2018/10/11
18
2018/10/11
19
2018/10/11
20
§2-2 电解质溶液的电迁移
一、离子迁移数和离子淌度 1、离子迁移数
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而阳 离子向阴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离子的电迁移。电解质 溶液传导电流是靠离子迁移来实现的 。 某种离子迁移的电量在溶液中各种离子迁移的总电 量中所占的,
m
m ,
m
29
(2-16)
t U /( U U ) /( m , m , m , )
2018/10/11
几点说明:
2018/10/11
30
2018/10/11
31
§2-3扩散系数与其它参数的关系
m m
2018/10/11
28
令 U F , U m, m, F
则
m,
m
m,
(与式(2-9)一致)
由式(2-15A)得摩尔电导率与迁移数的关系 :
t U /( U U ) /( m , m , m , )
2018/10/11 25
用淌度表示迁移数 : 正离子的迁移数为:
t U Ex U U Ex U Ex U U
(2-14)
U 负离子的迁移数为:t U U
2018/10/11
26
二、Λm与淌度U、迁移数t的关系
(1)摩尔电导率Λm与淌度的关系
2018/10/11
8
解 从表查得25℃时0.01 mol.dm-3KCl的 =0.140877S· m-1,由式(2-2) (l/A)=/G=· R=0.140877×150.00=21.13 m-1 所以25℃时0.01 mol.dm-3HCl的电导率及摩尔电 导率分别为 = G (l/A)=21.13/51.40=0.4111S· m-1
i zi c i ti i zi ci
i
2018/10/11
(2-11)
22
(3)当溶液中只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则迁移数完全取决于迁移速度即
正离子的迁移数为:t
负离子的迁移数为:t
(2-12)
如25℃时0.1摩尔/升NaCl溶液中,t+=0.3854,t=0.6146,又如 25℃下,0.01摩尔/升HCl水溶液中, H3O+的导电份额占84%,余数由Cl-承担。
一、扩散及扩散系数
1、扩散速度 溶液中粒子的受力分析:在扩散过程中,每个离 子或分子受到一个推动力f1和一个粘滞力f2,扩 散过程中推动力是化学位梯度 d ,相应的扩 dx dx 散速度υ为 ,则推动力为
dt
d 1 f1 dx N 0
(2-17)
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6.02×1023个/mol。
2018/10/11
(2-13)
24
(2-13)式中Ex为x方向的电位梯度,U+和U-均为 比例系数,则U+和U-称为离子淌度,也称离子迁 移率,离子淌度的定义:单位电位梯度或单位电 场强度下离子的迁移速度。单位为
m s V
2
1
1
(米2.秒-1.伏特-1)。
各种离子中的H+的淌度最大,在25℃时无限稀溶 液中淌度为36.30×10-8m2.s-1.V-1;其次是OH-, 淌度为20.52×10-8m2.s-1.V-1;一般离子淌度为 10×10-8m2.s-1.V-1以下。
m
c
Vm
(2-4)
Vm——冲淡度。 思考: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018/10/11 7
例、在25℃时,一电导池中盛以0.01 mol.dm-3KCl溶液,电 阻为150.00;盛以0.01 mol.dm-3HCl溶液,电阻为51.40 。 试求0.01 mol.dm-3HCl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主要内容:
离子淌度、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扩散系数和离子无规则运动的联系,扩散系数、淌 度和摩尔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扩散系数和粘度之间 的关系。
教学要求:
1.了解离子淌度、迁移数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2.理解扩散系数、淌度和摩尔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扩散系数和粘度之间的关系。 3.掌握离子淌度、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的 定义,菲克第一定律。
结论:溶液中所有离子的迁移数之和应等于1。
2018/10/11 23
2、离子的淌度
离子的迁移数与离子迁移速度有关,离子的迁 移速度大小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离子迁移是 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的,电场强度越大,即电位 梯度越大,迁移速度越大。即离子的迁移速度 与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则
dE U Ex U dx dE U Ex U dx
2018/10/11
10
二、κ、Λm与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关系
图 2-1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曲线
2018/10/11
图2-2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
11
从图2-1可知,不少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 浓度的关系中会出现极大值。这是为什么呢?这 是因为在溶液浓度很低时,随着浓度增加单位体 积中离子数目增多,量的因素是主要的,而离子 间相互吸引作用对离子运动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故电导率增大。若溶液浓度过大,离子间相互作 用力相当突出,对离子的运动速度影响很大,于 是使质的因素占主导地位,电导率又随浓度的增 大而减小。故出现如图所示的极大值。
m
c
0.4111 41.11 0.01 1000
S· m2· mol-1
2018/10/11
9
4、极限摩尔电导率 m
由于摩尔电导率规定了物质量都为1摩尔,故浓 度降低时,由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减弱而使电导能力提 高。随着浓度降低,摩尔电导率趋向一极值 m ,称 为无限稀释溶液的摩尔电导率简称极限摩尔电导率。
2018/10/11 1
§2-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一、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表:离子导体与电子导体的比较
分类
电子导体
材质
金属、石墨
导电粒子
电子
通电后的变化 随温度的变化
除发热外无变 化
体系组成发生 变化
T ↗,电阻 ↗;
导电能力下降 T ↗,电阻↘; 导电能力增强
离子导体
液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
离子
2018/10/11 27
(2)摩尔电导率Λm与迁移数关系
在无限稀溶液中,
则摩尔电导率与离子淌度的关系为
( U U m )F
(2.15A)
m U U m U U
(2.15)和(2.15A)式联立得
弱电解质的U随浓度变化很小,可近视为
m (1 c )
m
2018/10/11
(2-6)
13
对于1:1价电解质,25℃时,
0.2300 m 60.65
对浓度较高的强电解质溶液:
m m (1
对稀释的弱电解质溶液:
3
c)
(2-7)
1 lg m const lg c 2
2018/10/11
2018/10/11 21
离子i的迁移数ti定义为:离子i运载的电流与总电流之比。 迁移数几种表示形式:
(1)以ti、Qi、Ii和Q、I分别表示溶液中第i种离 子的迁移数、传电量、电流和溶液总电量、总电 流,则 Q I ti i i (2-10) Q I (2)某种离子迁移的电量与其迁移速度υ、价数 z及体积摩尔浓度c成正比,则
2018/10/11 6
3、摩尔电导率(Λm)
摩尔电导率是电导率与摩尔浓度的比值,指相 距1m的两平行板电极间放置含有1mol电解质的 溶液所具有的电导,也叫摩尔电导。用(Λm)表 示。单位为S· m2· mol-1,欧姆-1米2· 摩尔-1(也可 用 S· cm 2· mol-1)。常用的浓度单位是摩尔· 升-1 (mol· L-1),计算时应注意换算。Λm和κ的关 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