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初一下半年历史期末试题及其答案

初一下半年历史期末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西周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D2.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导致了七国之乱?A. 汉景帝减免赋税B.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C. 汉宣帝设立郡国D. 汉光武帝恢复封建制度答案:B4. 下列哪个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司马懿答案:B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A. 隋朝的建立B. 唐朝的建立C. 五代十国的开始D. 宋朝的建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______。
答案:长安2.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
答案:武则天3. 下列哪个是元朝的建立者?答案:忽必烈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是______。
答案:郑和5. 下列哪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答案:溥仪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征战,先后灭掉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请简述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目的和影响。
答案: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的目的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政策使得诸侯国的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3. 请简述三国时期的形势及其影响。
答案: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相互争夺,战争不断。
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南北朝时期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各自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化交融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下历史仁爱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下历史仁爱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A. 奴隶制度B. 分封制度C. 周公制礼作乐D. 儒家思想2. 春秋时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指的是()A. 礼仪规范B. 礼乐制度C. 礼貌待人D. 礼尚往来3.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这里的“民”指的是()A. 贵族B. 平民C. 农民D. 商人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废分封,行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焚书坑儒D. 开疆拓土5.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的是()A. 儒家思想B. 儒家经典C. 儒家学派D. 儒家人物6. 三国时期,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这里的“才”指的是()A. 才干B. 才子C. 才女D. 才华7.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主要原因是()A. 佛教教义深入人心B.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C. 佛教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 佛教寺庙众多8. 唐朝时期,武则天称帝,她的统治时期被称为()A. 武则天时代B. 女皇时代C. 周朝D. 武周9. 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 程颢、程颐B. 朱熹C. 周敦颐D. 张载10. 元朝时期,行省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制度()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地方分权C. 促进了民族融合D.促进了经济发展1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B. 传播中国文化C. 扩大中国领土D. 建立海上霸权12. 清朝时期,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经济繁荣B. 社会稳定C. 文化繁荣D. 民族矛盾尖锐13.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改革政治制度C. 振兴民族工业D. 提高军事力量14. 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不包括()A. 推翻清朝统治B. 建立中华民国C. 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实现民族独立15.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毛泽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______。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夏朝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B. 夏朝的都城是商朝的都城C. 夏朝的一个国王是商汤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2. 下列关于商朝的描述,错误的是()A.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B. 商朝的都城是商丘C. 商朝的一个国王是纣王D. 商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社会3. 下列关于西周的描述,正确的是()A.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B. 西周的都城是镐京C. 西周的一个国王是周幽王D. 西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4. 下列关于东周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770年B. 东周的都城是洛邑C. 东周的一个国王是周赧王D. 东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5. 下列关于春秋五霸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B. 春秋五霸是按照实力排名的C. 春秋五霸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D. 春秋五霸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6. 下列关于战国七雄的描述,正确的是()A. 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B. 战国七雄是按照实力排名的C. 战国七雄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D. 战国七雄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7. 下列关于秦朝的描述,正确的是()A.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B. 秦朝的都城是咸阳C. 秦朝的一个皇帝是汉高祖刘邦D.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8. 下列关于西汉的描述,错误的是()A.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B. 西汉的都城是长安C. 西汉的一个皇帝是汉献帝刘协D. 西汉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9. 下列关于东汉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B. 东汉的都城是洛阳C. 东汉的一个皇帝是汉灵帝刘宏D. 东汉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10. 下列关于三国鼎立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三国鼎立是指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对抗B. 三国鼎立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C. 三国鼎立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D. 三国鼎立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和平的时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2. 商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3.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4. 东周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5. 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谁?6. 战国七雄中,统一六国的是哪个国家?7. 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8. 西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9. 东汉的建立者是谁?他的都城在哪里?10. 三国鼎立中,最终统一三国的是哪个国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原因。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下历史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唐朝的建立答案:BA. 废丞相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 实行八股取士D. 推行一条鞭法答案:D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希腊D. 古巴比伦答案:CA. 但丁B. 达·芬奇C. 莎士比亚D. 伽利略答案:AA. 来克星顿枪声B. 约克镇战役C. 萨拉托加大捷D. 签署《独立宣言》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没有首陀罗等级。
(×)3. 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的是民主政治。
(×)4.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
(√)5. 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是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_。
答案:咸阳3. 古印度文明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
答案:种姓制度4.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成为_______的宗教。
答案:国教5. 美国独立战争中,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_______。
答案:约克镇战役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
2. 请简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答案: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经济上废除部民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统一赋税。
3. 请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
答案: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4. 请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答案:来克星顿枪声——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一历史下半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标准度量衡制度是?A. 寸、尺、丈B. 斤、两、千克C. 石、斗、升D. 里、亩、顷答案:B3. 汉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的是?A. 张骞B. 班超C. 曹操D. 司马迁答案:A4. 以下哪位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A. 孔子B. 司马迁C. 庄子D. 墨子答案:B5.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自北向南依次经过?A. 辽、燕、冀、豫、扬B. 辽、燕、冀、豫、楚C. 辽、燕、冀、苏、扬D. 冀、豫、苏、扬、楚答案:C6.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以下哪个科目是最重要的科举考试?A. 秀才B. 明经C. 进士D. 状元答案:C7. 以下哪个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A. 王羲之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B8. 宋朝时期的两宋是指哪两个朝代?A. 北宋、南宋B. 南宋、北宋C. 南宋、辽D. 北宋、辽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元朝时期建立的?A. 故宫B. 阿房宫C. 大明宫D. 避暑山庄答案:A10. 明朝时期,以下哪个是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A. 岳飞B. 诸葛亮C. 哥伦布D. 麦哲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标准度量衡制度是_______。
答案:斤、两、千克3. 汉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
答案:张骞4. 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是_______。
答案:司马迁5.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自北向南依次经过_______。
答案:辽、燕、冀、豫、扬6.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是_______。
答案:进士7.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是_______。
期末考试: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下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实行封建制C. 分封制D. 设立三公九卿3. 以下哪位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成功击败了匈奴?A. 蒙恬B. 霍去病C. 卫青D. 赵云4. 丝绸之路是哪个朝代开辟的?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衰落的开始?A. 安史之乱B. 黄巾起义C. 五代十国D. 辽宋战争6. 以下哪个朝代建立了行省制度?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7. 以下哪个皇帝实行了“靖难之役”?A. 唐太宗B. 宋太祖C. 明太祖D. 清太祖8. 以下哪个事件导致了明朝的灭亡?A. 李自成起义B. 张献忠起义C. 土木堡之变D. 辽东之战9. 以下哪个朝代是清朝的前身?A. 明朝B. 蒙古C. 后金D. 元朝10. 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结束?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称为________。
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
3. 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_,终点是________。
4.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________。
5.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条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制度。
2. 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3. 请简述唐朝衰落的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明朝灭亡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A3. B4. A5. A6. D7. C8. A9. C10. A二、填空题答案1. 秦朝2. 郡县制3. 长安(或西安)4. 罗马5. 宦官专权6. 《南京条约》三、简答题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设立了郡县制,中央政权对地方政权有严格的控制权。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
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
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
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动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其中准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B、小华和小明C、小明和小强D、小明和小刚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B.宋太祖C.宋真宗D.宋高宗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北宋与辽的争战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9、下列我国古代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①能够去夜市买东西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③普通百姓能够穿多种颜色的衣服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能够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A.北宋、东京B.北宋、四川C.南宋、临安D.南宋、广州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个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16、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次下西洋六百周年,郑和 下西洋最远到达的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17、《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 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级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每小题后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1.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右图中生产工具的描述为:“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末,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此工具是( )A.水排 B.筒车 C.风车 D.曲轅犁2.因唐太宗奉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西北各部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戴,尊称他为 ( )A.皇帝 B.太宗 C.可汗 D.天可汗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黄道婆 B.李清照 C.武则天 D.妇好4.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皮罗阁 B.史思明 C.安禄山 D.骨力裴罗5.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突厥 B.白族 C.彝族 D.回纥6.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苏州、湖州己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 B.苏州、湖州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C.苏州、湖州已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D.苏州、湖州生产的水稻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7.小王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他应该选择的答案是 ( )A.唐朝时期 B.两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明清时期8.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 (A) 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他们人多穿着棉布 (B)做的农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 (C) 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 (D) 荡漾。
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 ( )①东京的人民烧煤做饭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③商人剑茶馆商谈生意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如图),这种纸币是 ( )A.会子 B.银元 C.交子 D.汇票11.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是 ( )A.《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B.《尼布楚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12.假如你是《康熙大帝》剧本的作者,剧本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 )①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③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④武力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唐朝印制的白居易诗集 B.唐朝印制的历法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印制的《十三经》14.古人对右图建筑物的描述为:“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此建筑物是 ( )A.玉带桥 B.赵州桥 C.泸定桥 D.卢沟桥15.我国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是 ( )A.秦长城 B.山海关 C.明长城 D.嘉峪关16.小兰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 ( ) A.苏轼与宋词 B. 乾隆与“金奔巴瓶制度” C.李春与故宫 D. 徐渭与中国近代绘画17.下列哪本书被外国学者誉为“l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18.下列诗人中,谁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 )A.白居易 B.李白 C.王维 D.杜甫19.“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等故事情节均出自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20.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 ( )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21.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 )A.石窟融会了南亚的雕刻风格 B.有一座高达l7米的卢舍那大佛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22.东汉末年以来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在唐代成为千年楷模,书法正统的是( ) A.张旭、怀素的草书 B.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C.赵孟頫的“赵体” D.苏轼、黄庭坚的尚意行书23.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右图)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应是 ( )A.《清明上河图》 B.《送子大王图》C.《洛神赋图》 D.《步辇图》24.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
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小说在明代繁荣C.唐朝的繁荣开放——唐诗的鼎盛 D.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蒙古和回部叛乱25.小刚在复习了中国历史后,整理了一组笔记,其中出错的是 ( )A.魏征、房玄龄和姚崇、宋璟都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臣B.清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C.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并立的两座高峰D.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计l0分)阅读下表判断著作作者体裁记载年限《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A”;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B”;如果是上表内容未涉及的,请用2B铅笔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涂“C”;26.《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 )2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
( )28.《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29.《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 )30.《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
( )三、填图题(本大题每空1分,计10分;请仔细观察地图,并在英文字母A—E后填写对应名称和回答相关问题)河段名称:A( ) B( )C( ) D( )城市名称:E( )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 → ( ) → ( ) → ( ) → ( )四、识图题(本大题每空1分,计5分;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 图2图1历史人物是,其主要功绩是;图2历史人物是,其主要功绩是;从他们的主要事迹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计l5分)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
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 (推测) 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 (1分) 它发明于何时? (1分)(2)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除了材料中所提到的“指浮针”外,还有哪三大发明?(3分)(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船队在海洋中是怎样确定航向的? (2分)(4)“指浮针”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分)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材料二:“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唐蕃会盟碑碑文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记载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2) 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请写出这个民族现在的名称。
今天这个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哪一民族自治区? (2分)(3)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在唐太宗...时期,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是什么? (1分)(4)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在这一民族地区设置了什么行政长官? 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六、问答题(本大题共一题。
计l0分)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请根据所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唐朝曾经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两个著名的盛世,请写出盛世的名称。
(2分)(2) 这两个盛世分别是由哪一位皇帝开创的,请写出他们的姓名..。
(2分)(3)为了开创盛世,这两位皇帝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请举出三条他们采取的相同的措施。
(6分)七级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1—5 B D C A D 6—10 A B B A C11—15 B D C B C 16—20 C A D C B21—25 C B A D B二、判断题:26. A 27. B 28. C 29. B 30. A第Ⅱ卷三、填图题:河段名称: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城市名称:E. 洛阳此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哪五大流域?( 海河 ) → ( 黄河 ) → ( 淮河 ) → ( 长江 ) → ( 钱塘江 ) 四、识图题:戚继光抗元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民族英雄五、材料分析题:1.(1)指南针北宋(2)造纸术、印刷术、火药.(3)观星斗,天阴无星斗时用指南针.(4)对世界航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蕃会盟碑(2)藏族西藏自治区(3)文成公主八藏(4)驻藏大臣. 加强了西南地区的统治六、问答题:(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李世民李隆基(3)①重视人才②减法轻刑③轻徭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