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2015分析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2015分析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2一.名词解释:热脆性、冷脆性、回火稳定性、水韧处理、固溶处理、二次硬化、热硬性、等温淬火、回火脆性、淬硬性、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低碳贝氏体钢、淬透性、非调质钢、针状铁素体钢、红硬性、基体钢。

二、填空题1.钢的热脆性是由()元素在()上形成低熔点共晶体引起的,在钢中加入()元素可消除热脆性。

2.在碳素钢中,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和()。

3.钢的质量是按()和()含量高低进行分类的。

4.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有:()、()、()、();缩小奥氏体区的元素有:()、()、()、();碳化物形成元素有()、()、()、()。

5.几乎所有的合金元素[除Co、Al外],都使M s、M f点(),因此在相同含碳量条件下合金钢淬火后比碳钢的()增多,使钢的硬度()。

6.一些含有()、()、()杂质元素的合金钢,容易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

消除第二类脆性的方法是:(a)();(b)()。

7.从合金化的角度出发,提高钢的耐蚀性的主要途径有:(a)();(b)();(c)()。

8.除()之外,其他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向()移动,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其淬透性()。

9.强化金属材料的有效方法有()、()、()和()四种。

10.1Cr18Ni9Ti钢中Ti的作用是(),而20CrMnTi钢中Ti的作用是()。

11.工程材料导论课程具有()、()和()的特点。

12.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是由()、()、()和()等四个基本过程所组成。

13.用T10钢制造车刀,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机加工→最终热处理()→磨加工。

将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的工艺名称填入括号中。

14.特殊性能钢包括()、()和()。

15.高锰钢冷作硬化的本质是通过大变形在奥氏体基体上产生大量()、()、()和()。

16.GH1131是()型铁基合金,GH2130是()型铁基合金。

17.1Cr18Ni9Ti钢中Ti的作用是(),而20CrMnTi钢中Ti的作用是()。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绪论、第一章、第二章1.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前者熔点高、硬度高、稳定性好,后者硬度低、熔点低、稳定性差。

2.何为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热硬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有哪些影响答: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回火脆性:在200-350℃之间和450-650℃之间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显着下降的现象热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①Ni、Mn影响很小,②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马氏体分解,提高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抑制C和合金元素扩散。

③Si比较特殊:小于300℃时强烈延缓马氏体分解,3.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答:凡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凡是封闭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等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组织的含碳量降低,这样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足2%时就可以出现共晶莱氏体。

S点左移:钢中含碳量小于%时,就会变为过共析钢而析出二次渗碳体。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

1)淬透性:40CrNiMo 〉40CrMn 〉 40CrNi 〉 40Cr2)回火稳定性:40CrNiMo 〉40CrNi 〉 40CrMn 〉 40Cr3)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 〉 40Cr 〉 40CrNi 〉 40CrNiMo4)韧性:40CrNiMo 〉40CrNi 〉40Cr〉40CrMn (Mn少量时细化组织)5)回火脆性: 40CrMn 〉40CrNi> 40Cr 〉40CrNiMo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

金属工艺学第三章(金属材料)思考题答案

金属工艺学第三章(金属材料)思考题答案
内 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案
《金属工艺学》 第三章 金属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 碳钢中的常存元素有哪些?在钢中起什么作用? 答:碳钢中的常存元素有:主要元素是 C,其余有 Si、Mn、P S、O、H、N。 Si、Mn 是有益元素,含量不多时对钢的性能影响不大。 P、S 是有害元素,严重影响性能,P 造成“冷脆” 造成“热 ,S 脆” 。 O、H、N 是有害元素,严重影响性能,使钢的塑性、韧度和疲 劳强度急剧降低,严重时造成裂纹、脆断。 2.现在 Q195、Q235B、Q255B 三种碳素钢,分别用于制造铁钉、 铆钉、高强度销钉,如何合理选材? 答:Q195 用于制造铁钉;Q235B 用于制造铆钉;Q255B 用于制造 高强度销钉。 3.现有 08F、45、65 三种优质碳素结构钢,欲制造仪表板、汽车 弹簧、变速箱传动轴等零件,如何选材? 答:08F 用作制造仪表板;45 用作制造变速箱传动轴;65 用作 制造汽车弹簧。 4.ZG25、ZG200-400 表示什么意义? 答:ZG25 表示含碳量为 0.25 的铸造碳钢;ZG200-400 表示曲服 点是 200MPa,抗拉强度是 400Mpa 的铸造碳素钢。 5.合金钢中经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哪些?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合金钢中经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Mn、Si、Cr、Ni、Mo、W、 Ti、B、Al、Nb、Zr 等。主要作用有: (1)强化作用。 (2) 稳定组织、细化晶粒。 (3)提高淬透性。 (4)提高抗氧化和 耐蚀能力。 6.为什么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高? 答:除钴以外的合金元素都能溶如奥氏体,并增加过冷奥氏体 的稳定性,使合金钢能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获得马氏体,也就 ti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教 学 过
NeiJia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安徽⼯业⼤学材料学院⾦属材料学复习题⼀、必考题1、⾦属材料学的研究思路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使⽤条件→性能要求→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产⼯艺举例略⼆、名词解释1、合⾦元素: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得到⼀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含量在⼀定范围内的化学元素。

(常⽤M来表⽰)2、微合⾦元素:有些合⾦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些化学元素称为微合⾦元素。

3、奥⽒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扩⼤γ相区的合⾦元素4、铁素体形成元素:使A3温度上升,A4温度下降,缩⼩γ相区的合⾦元素。

5、原位析出:回⽕时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渗碳体中富集,当浓度超过溶解度后,合⾦渗碳体在原位转变为特殊碳化物。

6、离位析出:回⽕时直接从过饱和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有渗碳体的溶解。

7、⼆次硬化:在含有Mo、W、V等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的⾼合⾦钢淬⽕后回⽕,硬度不是随回⽕温度的升⾼⽽单调降低,⽽是在500-600℃回⽕时的硬度反⽽⾼于在较低温度下回⽕硬度的现象。

8、⼆次淬⽕: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较⾼的合⾦钢中淬⽕后残余奥⽒体⼗分稳定,甚⾄加热到500-600℃回⽕时仍不转变,⽽是在回⽕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体,使钢的硬度提⾼的现象。

9、液析碳化物:钢液在凝固时产⽣严重枝晶偏析,使局部地区达到共晶成分。

当共晶液量很少时,产⽣离异共晶,粗⼤的共晶碳化物从共晶组织中离异出来,经轧制后被拉成条带状。

由于是由液态共晶反应形成的,故称液析碳化物。

10、⽹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后缓慢冷却过程中,⼆次碳化物沿奥⽒体晶界析出呈⽹状分布,称为⽹状碳化物。

11、⽔韧处理:将⾼锰钢加热到⾼温奥⽒体区,使碳化物充分溶⼊奥⽒体中,并在此温度迅速⽔冷,得到韧性好的单相奥⽒体组织的⼯艺⽅式。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1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1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11.简述什么是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组分、结构、性能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2.什么是工程材料?工程材料分为哪些类别?凡与工程相关的材料均可称为工程材料。

按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化学方法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3.什么是新材料?开发新材料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新材料:相对于传统的材料而言。

经过新工艺新技术制造的整合原有材料的功能的材料。

意义:对高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发展高科技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在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之一。

4.钢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有哪些分类?按冶金方法分:平炉、转炉、电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

按化学成分分:碳钢(普通碳钢,优质碳钢),合金钢(合金元素,合金含量);按质量分:普通质量钢,优质质量钢,高级优质钢。

按金相分:退火态(P+F,珠光体钢,P+Fe3C),正火态(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冷却时有无相变(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双相钢);按用途分:工程结构钢,机器零件用钢,工程模具用钢,特殊用钢(不锈钢,耐热钢、磁钢)。

5.通常钢中的P,S控制钢的质量,按质量等级碳素钢,合金钢的钢材质量可分为哪些等级,P,S含量是如何控制的可分为:普通质量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三个等级。

碳素钢合金钢S%P%S%P%普通质量钢0.0450.0450.0450.045优质钢0.0350.0350.0350.035高级优质钢0.0300.0300.0250.0256.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或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可分为五种情况:1)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如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等),2)溶入固熔体,3)形成碳化物,4)自由存在,5)金属间化合物。

7.按化学成分如何区分低中高碳钢和低中高合金钢?碳钢:(含碳量)低碳钢≤0.25%,中碳钢0.3-0.6%,高碳钢≥0.6%;合金钢:(合金元素)低合金钢<5%,中合金钢5-10%,高合金钢>10%8.利用晶界偏聚理论解释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以及硼钢的淬透性问题钢的溶质原子在晶界的浓度大大超过在基体中的平均浓度的现象,称为晶界偏聚。

金属材料复习思考题

金属材料复习思考题

金属材料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描述下列元素在普通碳素钢的作用:(a)锰、(b)硫、(c)磷、(d)硅。

2.为什么钢中的硫化锰夹杂要比硫化亚铁夹杂好?3.当轧制时,硫化锰在轧制方向上被拉长。

在轧制板材时,这种夹杂的缺点是什么?4.对工程应用来说,普通碳素钢的主要局限性是哪些?5.列举五个原因说明为什么要向普通碳素钢中添加合金元素以制造合金钢? 6.哪些合金元素溶解于合金钢的铁素体?哪些合金元素分布在合金钢的铁素体和碳化物相之间?按照形成碳化物的倾向递增的顺序将它们列出。

7.叙述1.0~1.8%锰添加剂强化普通碳素钢的机理。

8.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9.钢中常见的碳化物类型主要有六种,例如M6C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其它哪五种?哪一种碳化物最不稳定?10.分析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影响规律对热处理工艺实施有哪些指导意义? 11.钢在加热转变时,为什么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钢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12.为什么说得到马氏体随后回火处理是钢中最经济而又最有效的强韧化方法? 13.简述合金元素对钢过冷奥氏体等温分解C曲线的影响规律?14.合金元素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的原因何在?15.叙述低合金钢的第二类回火脆性。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对工程应用来说,普通碳素钢的主要局限性是哪些?工程构件用合金结构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是什么?2. 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考虑低C?具体分析Mn、Si,Al、Nb、V、Ti,Cu、P、Cr、Ni对低合金高强钢性能的影响?3.什么是微合金化钢?什么是生产微合金化钢的主要添加元素?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化钢中的作用是什么?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规律,结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性能要求,分析讨论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

(常用M来表示)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 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

如:V, 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ε-Fe x 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6)离位析出: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硬度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

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1)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

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

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5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5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2016.05)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1名词解释(1)合金元素;(2)微合金化元素;(3)奥氏体稳定化元素;(4)铁素体稳定化元素;(5)杂质元素;(6)原位析出;(7)异位析出;(8)晶界偏聚(内吸附);(9)二次硬化;(10)二次淬火;(11)回火脆性;(12)回火稳定性1-2 合金元素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C相图的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1-3简述合金元素对Fe-Fe31-4 为何需要提高钢的淬透性?哪些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作业)1-5 能明显提高钢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作业)1-6合金钢中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1-7试解释含Mn和碳稍高的钢容易过热,而含Si的钢淬火温度应稍高,且冷作硬化率较高,不利于冷加工变形加工?(作业)1-8 V/Nb/Ti、Mo/W、Cr、Ni、Mn、Si、B等对过冷奥氏体P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

1-9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1-10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1-11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1-12钢有哪些强化机制?如何提高钢的韧性?(作业)1-13 为什么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试举两例说明复合加入的作用机理?(作业)1-14 合金元素V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降低淬透性的作用,为什么?而对于40Mn2和42Mn2V,后者的淬透性稍大,为什么?(作业)1-15 40Cr、40CrNi、40CrNiMo钢,其油淬临界淬透性直径分别为25~30 mm、40~60mm和60~100mm,试解释淬透性成倍增大的现象。

(作业)1-16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作业)第二章工程结构钢2-1为什么普通低合金钢中基本上都含有不大于1.8%~2.0%的Mn?(作业)2-2试述碳及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高强度工程结构钢中的作用,为什么考虑采用低碳?提高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强韧性的途径是什么?2-3什么是微合金化钢?微合金化元素在微合金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2-4 V、Nb、Ti这三种微合金元素在低碳(微)合金工程结构钢中,作用有何不同?(作业)2-5针状铁素体钢的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特点?2-6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2-7汽车工业用的高强度低合金双相钢,其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作业)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3-1名词解释:1)液析碳化物;2)网状碳化物;3)水韧处理3-2 调质钢和非调质钢在成分、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方面的异同何在?3-3弹簧钢为什么要求较高的冶金质量和表面质量?为什么弹簧钢中碳含量一般在0.5%~0.75%之间?3-4GCr15钢用作滚动轴承钢时,其中的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对该钢的基本要求如何?该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体现在哪几方面?有何危害,如何这种不均匀性?其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作用何在?(作业)3-5说明20Mn2钢渗碳后无法直接淬火的原因?高淬透性渗碳钢18Cr2Ni4W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渗碳加淬火回火)有何特点?如何理解?(作业)3-6合金元素对渗碳钢和氮化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Al对氮化钢的作用何在?3-7 钢的切削加工性与材料的组织和硬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为获得良好的切削性,中碳钢和高碳钢各自应经过怎样的热处理,得到什么样的金相组织?为什么直径25mm的40CrNiMo钢棒料,经过正火后难以切削?如何经济有效地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3-8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在何种情况下具有高耐磨性能?为什么ZGMn13型高锰钢在淬火时能得到全部的奥氏体组织,而缓冷却得到了大量的马氏体?(作业)3-9为什么说淬透性是评定结构钢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业)3-10 用低淬透性钢制作中、小模数的中、高频感应加热淬火齿轮有什么优点?(作业)3-11 某精密镗床主轴采用38CrMoAl钢制造,某重型齿轮镗床主轴采用20CrMnTi钢制造,某普通车床主轴选用40Cr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1 什么是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合金元素中哪些是铁素体(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P8】1-2 简述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9】1-3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状态有哪些形式?【15】1-4 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V,Cr,Mo,Mn等)所形成的碳化物基本类型及其相对稳定性。

【12】1-5 什么是合金元素的偏聚(内吸附)?偏聚机理是什么?举例说明它的影响。

【16】1-6 说明主要合金元素(V/Nb/Ti、Mo/W、Cr、Ni、Mn、Si、Al、B等)对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主要P转变)影响的作用机制。

【20】1-7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转变有何影响?【21】1-8 如何利用合金元素来消除或预防第一次、第二次回火脆性?【22】1-9 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异同之处?【22-23】1-10 钢有哪些强化机制?如何提高钢的韧性?【24-28】1-11钢良好的淬透性的目的为何?【30】第二章工程结构钢2-1 对工程结构钢的基本性能要求是什么?【47】2-2 合金元素在HSLA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考虑采用低碳?【48-】2-3 什么是微合金钢?微合金元素在微合金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V、Nb、Ti这三种典型微合金元素在钢中作用有何差异?【55-56】2-4针状铁素体钢的成分与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特点?【56】2-5低碳贝氏体钢的合金化有何特点?【57】2-6 汽车工业用的高强度低合金双相钢,其主要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58】2-7 了解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

【59】第三章机械制造结构钢3-1 对机械制造结构钢和工程结构钢在成分、工艺、组织及性能方面进行总体比较。

3-2 对调质钢、弹簧钢的主要成分、热处理工艺、常用组织及主要性能进行比较,并熟悉其典型钢种。

【64、70】3-3 调质钢和非调质钢在成分、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方面进行比较。

【64、66】3-4 液析碳化物和带状碳化物的形成、危害及消除方法。

【73-74】3-5 GCr15钢中碳和铬的含量约为多少?碳和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轴承钢的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分别是什么?【74】3-6 高淬透性渗碳钢18Cr2Ni4W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渗碳加淬火回火)有何特点?如何理解?【80-81】3-7 为什么氮化处理能提高零件表面疲劳强度和耐磨性?【82】3-8 高锰钢在平衡态、铸态、热处理态、使用态四种状态下各是什么组织?为何具有抗磨特性?【84-85】3-9 如何进行机械制造结构钢中典型零件(如齿轮类、轴类)材料选择与工艺分析?【89】第四章工具钢4-1 从总体看,工具钢与结构钢相比,在主要成分、组织类型、热处理工艺、主要性能与实际应用方面各自有何特点?【综】4-2 什么是热硬性?为什么它是高速钢的重要性能?哪些元素在高速钢中提高热硬性?【98-107】4-3 W18Cr4V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高速钢在热处理之前一定要大量地热加工?【98-107】4-4 高速钢W18Cr4V在加热过程中为什么要在600~650℃和800~850℃进行二次预热保温?淬火加热温度为什么高达1280℃?【98-107】4-5 高速钢W18Cr4V淬火后三次回火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回火在组织上引起什么样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何在?【98-107】4-6 根据高速钢从铸态开始到最终的热处理的碳化物的演变(以18-4-1为例),并论述碳化物在其中起哪些主要作用?并说明如何在此过程中减轻其危害?【98-107】4-7 加入W、Mo、V和Co均可以提高高速钢的热硬性,两类合金元素提高热硬性的机制有何异同?【98-107】4-8 Cr12MoV钢的一次硬化法和二次硬化法的含义是什么?【109】4-9 热作模具钢的性能要求与冷作模具钢有何不同?具体针对硬度、组织类型上,有何不同?【108-116】4-10 热作模具钢回火温度为什么要高?其组织类型有哪些?【112-116】第五章不锈耐酸钢5-1 从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看,采用哪些途径可提高钢的耐蚀性?5-2 简要说明合金元素(如Cr、Ni、Mo、Ti、Mn、N、Si、Cu等)对不锈钢的耐蚀性的影响。

【126-129】5-3 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一般弱腐蚀介质、强氧化介质、非氧化介质、强有机酸、含Cl-溶液)中,不锈钢的合金化及其水平、钢种如何选择?【129】5-4 铁素体不锈钢的钢种类型有哪些?其主要性能是什么?有何具有高脆性?【129-】5-5 典型马氏体不锈钢(如20Cr13、40Cr13、95Cr18)的成分、热处理工艺及组织特点。

【132-】5-6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方法。

【135】5-7不锈钢产生应力腐蚀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课】5-8 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有哪些主要性能优势?【139】第六章耐热钢6-1 耐热钢及耐热合金的基本性能要求有哪两条?【141】6-2 如何利用合金化(或怎么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强度?【144-145】6-3 如何利用合金化(或怎么合金化)提高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142】6-4耐热钢的强化机制与一般结构钢的强化机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什么异同?【课】6-5 12Cr1MoV和Cr12MoV两种钢在成分、组织、工艺、用途上有何不同?【109、147】6-6 奥氏体耐热钢(或高温合金)有哪两类?其合金化机制有何不同?【152】6-7 抗氧化钢的主要合金化元素有哪些?其抗氧化温度水平如何?【153】6-8 从热强角度看,珠光体型耐热钢、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的耐热温度大致范围?【154】第七章超高强度钢7-1 超高强度是什么概念?从所学知识,你认为超高强度可以用哪些强化方法来实现?又如何考虑提高超高强度钢的韧性呢?【综】7-2 说明300M(40CrNi2Si2MoVA)超高强度钢合金化与强韧性机制。

【156】7-3 18Ni(250)是如何合金化的?试说明其热处理工艺、强化机制和主要性能是什么?【160】7-4 马氏体时效钢与低合金超强钢相比,在合金化、热处理、强化机制、主要性能等方面有何不同?第八章铸铁8-1 (灰口)铸铁与钢相比,在主要成分、使用组织、主要性能上有何不同?【综】8-2 不同种类铸铁的石墨是如何得到的?哪些因素影响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如何影响?【167-171】8-3 对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的成分(主要是C与Si)、组织、牌号、主要性能与应用做相互对比。

8-4 孕育处理、球化处理及常用的孕育剂、球化剂。

8-5 可锻铸铁的成分与灰口铸铁相比,有何特点?其生产分几步?【183】第九章铝合金9-1 以Al-4%Cu合金为例,阐述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主要性能(强度或硬度)变化。

【191】9-2 铝合金热处理强化机制和钢淬火强化相比,其主要区别在哪?【190】9-3 铝合金的成分设计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有时效强化?【综】9-4 变形铝合金分为几类?说明主要变形铝合金之间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9-5 铸造铝合金主要分为几类?说明主要铸造铝合金的合金系、牌号及主要性能特点。

第十章铜合金10-1 铜合金主要分为几类?不同铜合金的牌号如何?10-2 单相α-黄铜中温脆性产生的原因和消除办法。

【206】10-3 黄铜自裂(季裂)产生的原因与消除办法。

【206】10-4 锡青铜的铸造性能有何特点?锡青铜为何一般不采用热处理强化?【210】10-5 铍青铜的强度水平为何比较高?【214】第十一章钛合金11-1 钛合金的总体性能特点如何?11-2 钛的晶格类型如何?钛合金的分类及牌号?不同钛合金各有何主要性能特点?11-3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钛合金中均有一定含量的铝?第十二章镁合金12-1 镁的晶格类型如何?镁合金的分类及牌号?12-2 镁合金的总体性能特点如何?镁合金主要的强化机制是什么?[金属材料的典型牌号]说出下列牌号的种类、主要成分或合金系、使用状态组织及其主要性能特点:【工程结构钢】Q235,Q345D;45;Q690E;【机械制造结构钢】40Cr;F45MnVS;55Si2Mn;50CrVA;GCr15, G95Cr18;20CrMnTi;38CrMoAl;ZGMn13;【工模具钢】T12;W;9CrSi;CrWMn;W18Cr4V(18-4-1);W6Mo5Cr4V(6-5-4-1);Cr12MoV;5Cr06Ni(Mn)Mo;3Cr2W8V;4Cr5MoVSi(H11);4Cr5MoV1Si(H13);【不锈钢】008Cr27Mo;20Cr13;06Cr18Ni11Ti, 12Cr18Ni10【耐热钢】12Cr1MoVG;12Cr12Mo【铸铁】HT250;QT800-2;KTZ650-02;KTZ600-03;【铝合金】3A21(LF21);2A12(LY12);7A10(LC10);2A14(LD10);ZAlSi12Cu2Mg1(ZL108); ZAlCu5Mn(ZL202);ZAlMg10(ZL301); ZAlZn6Mg(ZL402)【铜合金】H90, H68, HSn70-1;QAl7; B20;【钛合金】TA8;TB8;TC4【镁合金】ZK61M(MB15);ZK51A(Mg-Zn-Zr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