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松弛药的临床
第八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2讲课文档

第一页,共65页。
优选第八章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第二页,共65页。
概述
概念
骨 骼 肌 松 弛 药 ( Skeletal muscular relaxants)简称肌松药。它们选择性地作 用于神经肌肉接头与N2胆碱能受体结合, 暂时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导,使骨 骼肌松弛,故也称为神经肌肉阻断药 (neuromuscular blocking agents)。
产生Ⅰ相或Ⅱ相阻滞,延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时间
第二十三页,共65页。
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
肌松药的复合应用
注意事项
给 短 延长予 时追前肌,长效松应加才时非不不位点药用肌呈的同同点则的松效去现特肌药药结表表后非极点松时物合现现用为药神对位为为去化肌主所经神点相协。松极肌占及同经的加要据接药作肌亲作化松经头,的用肉和用过处其肌药作,;接力3的阻~用分头不松,大滞5特别处同部特个药前点通。受分点半后者。争过体受仍衰、夺不体以加使期仍同离同先之用后为前子一的后先的通个结中者合道结时的位等合 效时
预给量及时间间隔:
插管剂量的1/5~1/10,多数学者认为插管剂量的10%,即 20%ED95较好
预给距随后的插管剂量给药时间间隔为5分钟 机制
受体的预先占领,缩短随后给药对余下受体阻滞时间 效果
一般可缩短30~60秒
第十八页,共65页。
第一节 肌松药麻醉期间的应用
用于麻醉中肌松的维持
药物
去极化肌松药
非去极化肌松药
要求 外科手术:肌颤搐抑制幅度达90%
抑制呛咳、精细手术:100%肌颤搐抑制 抑制隆突刺激的呛咳: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肌颤搐计数
<3
方法
持续静脉滴注:恒速、TCI
第8章 肌松药临床

• 掌握肌松规律,加强监测:临床观察结合周围神 掌握肌松规律,加强监测:
经刺激器的监测,呼吸功能、体温、 经刺激器的监测,呼吸功能、体温、水电解质和 酸碱平衡监测。 酸碱平衡监测。
第二节 肌松药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
• 神经节组滞:低血压,如筒箭毒 神经节组滞:低血压, • 组胺释放:低血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支气管收 组胺释放:低血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 抗生素:氨基甙类抗生素增强肌松作用 抗生素:
较强,阻滞作用可为钙离子和抗胆碱酯 较强, 酶药拮抗;多粘菌素对接头作用最强, 酶药拮抗;多粘菌素对接头作用最强, 逆转困难。 逆转困难。
• 其他:抗心率失常药、降压利尿药、抗 其他:抗心率失常药、降压利尿药、
惊厥药等均不同程度增强肌松作用。 惊厥药等均不同程度增强肌松作用。
• 完善的镇痛:本身无麻醉和镇痛作用,应以镇痛 完善的镇痛:本身无麻醉和镇痛作用,
完善为前提,不能以病人“不动”为满足。 完善为前提,不能以病人“不动”为满足。
• 最小有效量用药原则:琥珀胆碱呼吸抑制延长和 最小有效量用药原则:
脱敏感阻制,再次用药间隔的时间,要以各药的 脱敏感阻制,再次用药间隔的时间, 作用时间而定。 作用时间而定。
感;由于体液量稍大,分布容积增加,量与成人相似偏大; 由于体液量稍大,分布容积增加,量与成人相似偏大; 消除半衰期延长,追加次数减少。老年人体液减少,肾排 消除半衰期延长,追加次数减少。老年人体液减少, 泄减慢,应减少用药。 泄减慢,应减少用药。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钠低钾、高镁低钙、呼吸性酸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高钠低钾、高镁低钙、
• 假性胆碱酯酶活性异常
药物的相互作用
• 肌松药间:性质相同-协同,性质不同-拮抗 肌松药间:性质相同-协同,性质不同A.先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再去极化肌松药: A.先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再去极化肌松药:去极 先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化的起效时间延长、时效缩短、作用减弱, 化的起效时间延长、时效缩短、作用减弱,并可促 发脱敏感阻滞。 发脱敏感阻滞。 B.先去极化肌松药 再非去极化肌松药:同时拮抗, 先去极化肌松药, B.先去极化肌松药,再非去极化肌松药:同时拮抗, 相隔20分不致有明显作用。 20分不致有明显作用 相隔20分不致有明显作用。 C.先足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再去极化肌松药: 先足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C.先足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再去极化肌松药:可因 混合阻滞或促使其后发生的脱敏感阻滞而延迟肌张 力恢复,应避免使用。 力恢复,应避免使用。
肌松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满足各类手术或诊断、治疗对肌松的要求。
3、减弱或终止某些骨骼肌痉挛性疾病引起的肌肉强直。
4、消除患者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
二、肌松药的合理选择
(一)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
1、选用起效快的肌松药,缩短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时间,维护气道通畅、防止返流误吸是麻醉重要的安全因素。
②头能持续抬离枕头、腿能抬离床 5s 以上;
③呼吸平稳、呼吸频率 10~20bpm、最大吸气压≤-50cmH2O;
④PetCO2和PaCO2≤45mmHg。 上述体征表明不存在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
4、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的预防
(1)根据患者状态和手术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肌松药(见肌松药的合理选择和肌松药相互作用);
3、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表现敏感,其他类型肌强直患者则表现耐药。一般认为可用中、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但应在肌松药效应严密监测下给予肌松药。
六、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防治
(一)肌松药的残留阻滞作用
尽管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中、短时效肌松药,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但术后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被致残或危及生命。
6凡禁用拮抗药患者,须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满意恢复。
七、肌力监测
(2)给予长时效肌松药或多次应用肌松药,术后肌松药阻滞作用仍存在;
(3)肌松药肌松作用开始消退,肌力开始恢复时还有 75%左右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被肌松药分子占据,并存其他影响因素时,出现肌松阻滞作用;
(4)个体差异,老龄、女性、肌肉不发达和慢性消耗患者肌松药作用时间延长;
(5)低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延长肌松药的代谢和排泄,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受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监测

根据不同手术和患者情况,通过肌松监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更加合适的肌松药 物,提高手术效果。
预测和预防肌松药物的并发症
预测肌松药物过量风险
通过实时监测肌肉松弛程度,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肌松药物过量的迹象,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 生。
及肌松药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心律失 常等。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肌松 监测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 肌松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 肌松监测的临床意义 • 肌松监测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引言
肌松药的定义和作用
01
肌松药是一种用于抑制神经肌肉 传导的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信号 传递到肌肉,使肌肉松弛。
02
CATALOGUE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手术麻醉
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肌松药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使手术操作更加顺利 ,减少手术并发症。
肌松药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肌松药可以辅助其他麻醉药物,使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缩 短手术时间。
治疗。
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肌松药可 以减轻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和疼痛
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肌松药还可以协助呼吸机治疗过 程中的其他治疗措施,如肺复张
、气道管理等。
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患者,肌松药可用 于诊断和治疗,如重症肌无力、肌无 力综合征等。
在治疗神经肌肉疾病时,肌松药可以 缓解患者的肌肉疼痛和痉挛症状,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肌松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主 要用于手术麻醉、重症监护、呼 吸机辅助呼吸等领域。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解读肌松药是一类常用于临床麻醉和重症监护中的药物,具有产生肌肉松弛效果的特点。
它们通过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从而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本文将就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一、麻醉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麻醉中,肌松药被广泛应用于手术过程中,旨在使患者肌肉松弛,便于外科手术操作。
肌松药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
常见的肌松药有苯溴铵、琥珀库铵和罗库溴铵等。
在麻醉中,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剂量控制,以避免出现过度肌松或有效松弛不足的情况。
二、重症监护中的肌松药应用在重症监护中心,肌松药的应用主要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支持。
通过给予肌松药物,可以完全松弛患者的呼吸肌,避免患者出现不同步呼吸、自主呼吸造成机械通气的困难。
此外,肌松药还可以配合神经肌肉阻滞剂使用,从而提供更好的机械通气效果。
三、肌松药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在一些临床急救场景中,肌松药也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时,肌松药可以迅速达到肌肉松弛的效果,方便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此时,肌松药的选择和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呼吸状况等因素进行权衡。
四、肌松药的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肌松药时,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肌松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肌松药的使用需要慎重,应权衡其风险与益处。
因为过度使用肌松药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肌松药应慎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肌松药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麻醉、重症监护和急救等场景下,正确和恰当地使用肌松药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肌松药的使用,医生需要谨慎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肌肉松弛药物

3肌肉松弛药物(1)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为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物,起效快,肌肉松弛完全且短暂,临床主要用于气管插管,用量为1~2mg/kg由静脉快速注入。
副作用可引起心动过缓及心率失常,广泛骨骼肌去极化过程中可引起血清钾升高,肌肉强直收缩时可引起眼压、颅内压及胃内压升高,有的患者术后主诉肌痛。
(2)维库溴胺(万可松)为去极化药,肌肉松弛作用强,作用时间短,用于气管内插管和术中维持肌肉松弛,静脉注射0.02~0.03mg/kg维持术中肌肉松弛。
(3)阿曲库胺(卡肌宁)为非极化肌肉松弛药,肌肉松弛作用为万可松的1/5~1/4,作用时间较短,用于全身麻醉插管和肌肉松弛维持,静脉注射0.5~0.6mg/kg可行气管插管,0.1~0.2mg/kg维持全身麻醉期间肌肉松弛。
过敏体质及哮喘患者忌用。
(4) 顺苯磺酸阿曲库胺4麻醉辅助药(1)地西泮(安定)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作用,可作为麻醉前用药及麻醉辅助用药,也可作为全身麻醉诱导及预防和治疗轻度局麻药毒性反应。
(2)咪达唑仑具有较强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及降低肌张力作用,起效快,半衰期短,静脉注射1~2mg患者即可入睡,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剂量为0.1~0.2mg/kg。
(3)异丙嗪(非那根)具有较好的镇静和抗组胺作用,常与哌替啶和用(异丙嗪25mg,非那根50mg)。
(4)氟派利多为中枢性镇静药,具有较好的神经安定及镇吐作用。
(5)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可消除紧张和焦虑,并引起欣快感,有成瘾性,能提高痛阈,解除疼痛,成人用量为5~10mg皮下或肌内注射。
(6)哌替啶(杜冷丁)具有镇痛、安眠、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对呼吸有轻度抑制。
(7)芬太尼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似,镇痛作用为吗啡的75~125倍,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镇痛剂量2~10μg/kg,麻醉剂量30~100μg/kg。
5常用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是效能和作用时间均属中等的局部麻醉药,组织弥散性能和黏膜穿透力都好,适用各种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浓度为2%~4%,局部浸润的浓度为0.25%~0.5%,神经阻滞的浓度为1%~2%,起效快,作用维持1~2h,成人一次限量为表面麻醉100mg,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400mg。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中医医院临床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1.作用特点琥珀胆碱具有起效快、时效短的特征,不能为任何非去极化肌松药所替代,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肌松药。
2.对骨骼肌的作用琥珀胆碱与突触后烟碱受体结合,表现出Ach样作用。
琥珀胆碱还与接头外受体和突触前受体结合。
(1)琥珀胆碱引起的去极化作用为不协调的骨骼肌纤维成束收缩。
(2)琥珀胆碱增加咬肌张力,可能为气管内插管带来困难,咬肌痉挛亦可能与恶性高热有关。
(3)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可防止琥珀胆碱引起强烈去极化表现,提示突触前受体主要与肌纤维成束收缩有关。
(4)琥珀胆碱对NMJ的阻断作用大概是由于其脱敏作用,即琥珀胆碱持续作为受体激动剂,以致敏感受体缺乏,使机体处于脱敏状态。
3.去极化阻滞特点(1)琥珀胆碱最初产生的阻滞为I相阻滞,I相去极化阻滞特点为:肌颤搐幅度降低;对持续强直刺激的反应不出现衰减;四个成串刺激时,肌颤搐降低的幅度相等(T∕T1>0.7);强直刺激后无易化;可被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可被抗胆碱酯酶药强化。
(2)持续、大剂量应用琥珀胆碱,可能发生II相阻滞,出现非去极化阻滞特点。
II相阻滞的出现与琥珀胆碱效应的快速减敏表现相一致。
4.琥珀胆碱的药理学(1)琥珀胆碱被血浆胆碱酯酶(假性胆碱酯酶)迅速水解为胆碱和琥珀单胆碱,消除半衰期为2~4分钟,琥珀单胆碱的肌松作用约为琥珀胆碱的一半。
(2)与麻醉性镇痛药氧化亚氮复合麻醉时,琥珀胆碱的ED95为0.30~0.35mg∕kg o(3)静注大剂量1~2mg∕kg琥珀胆碱,通常1分钟内起效。
静注琥珀胆碱1mg∕kg,肌张力完全恢复需10~12分钟。
(4)一小部分(1∕1500~1∕3000)患者具有遗传性不典型血浆胆碱酯酶,该酶不能水解琥珀胆碱。
静注1~1.5mg∕kg琥珀胆碱,持续作用时间为3~6小时。
5.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尤其儿童,重复用药的成人更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肌纤维成束收缩;肌痛,肌纤维成束收缩并非其决定因素;胃内压升高,可被琥珀胆碱所致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显著升高所抵消;眼内压升高,由于琥珀胆碱对眼外肌的痉挛性收缩作用,预先静注少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也不能完全防止;颅内压升高,影响较小,临床意义尚存疑问;血钾浓度短暂升高,神经损伤、疼痛、广泛创伤、男性儿童不明肌肉萎缩症等一般升高0.5〜1omEq/1;诱发恶性高热,咬肌痉挛可为其早期征象;不典型血浆假性胆碱酯酶存在或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被新斯的明(非依酚氯锭)抑制时,琥珀胆碱时效延长6.临床应用(1)琥珀胆碱的主要用药指征为气管插管,常用剂量为静注1mg∕kg o若预先静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则琥珀胆碱剂量可增至1.5〜2.0mg∕kg o(2 )不明肌肉萎缩症(Unrecognizedmuscu1ardystrophy):小儿应用琥珀胆碱可诱发高钾血症,并且琥珀胆碱应用于小儿,偶可激发恶性高热,因而小儿应慎用。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

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肌松药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一、肌松药简介肌松药是一类用于产生或维持肌肉松弛状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多与神经传导相关。
肌松药可以分为两类:去极化肌松药和非去极化肌松药。
二、肌松药的分类和机制1.去极化肌松药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肌肉传递,导致神经肌接头处的动作电位无法产生。
1.1.氢化可的松1.2.苯溴马隆1.3.地塞米松1.4.罗库溴铵2.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肌肉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断神经冲动传输。
2.1.牡蛎碱2.2.维库溴铵2.3.苯扎溴铵2.4.艾莫利松三、肌松药的研究现状1.药物研究与开发趋势1.1.药物设计与合成1.2.作用机制研究1.3.药物靶点的筛选1.4.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1.5.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2.肌松药的药理学研究2.1.药物的药代动力学2.2.药物的药效学2.3.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的优化2.4.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评估四、肌松药的临床应用进展1.麻醉领域中的应用1.1.明确麻醉深度1.2.辅助机械通气2.手术过程中的应用2.1.促进手术操作2.2.改善术中血流和组织对氧供的影响3.急诊医学中的应用3.1.窒息调控3.2.骨折固定4.重症监护中的应用4.1.患者气道管理4.2.辅助机械通气4.3.防止呼吸肌疲劳5.临床康复中的应用5.1.辅助机械通气5.2.减少肌肉痉挛附件:1.相关研究论文2.药物说明书3.临床试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专利法:一种对创造性技术的合法保护措施,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被专利持有人使用和销售。
2.药品监管法:一种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3.伦理委员会:负责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独立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有效和足够的每分通气量。肌松药还适用于消除危重病人机械通
气时的病人与呼吸机对抗,也可用于痉挛性疾病的对症治疗。不同肌
松药的药理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根据药物的作用规律,手
术需要,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药物配伍来确定肌松药的种类和剂
量。
第一节 肌松药在麻醉期间的应用
•
快速静脉注射较大剂量的肌松药虽较快的完全抑制肌颤抽,但常
• (四)肌松的维持 • 肌松效应的强度和维持时间应以满足手术要求为目标,没有必要
在整个手术期间均保持深度肌松,所以中长效肌松药一般不主张连续 静脉注射,采用分次静脉注射即可。临床上肌颤抽抑制90%即能满足 大部分外科手术的要求,肌颤抽抑制在75%以下者腹部手术会发现肌 肉紧张。但对于颅脑血管瘤摘除等精细手术,要求病人在手术期间绝 对静止不动,必须抑制可能出现的呛咳等异常情况,要求维持深度肌 松,应达到肌颤抽100%抑制。即使这样有时还不足以抑制气管隆突受 刺激而呛咳,此时要求肌松监测。肌松药追加量一般为首次剂量的 1/5—1/3,中时效的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约20-30分钟左右 追加,而长时效肌松药间隔时间在45分钟或更长。实际工作中给药间 隔时间应参考肌松药消除半衰期的长短,术中伍用其他麻醉药的情况 和病人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可能变化来综合判断。 • 术中肌松的维持不能单纯靠肌松药,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吸入全麻药达一定深度也有肌松作用,并能增强肌松药的作用。因此 ,适当调整全麻深度也能影响肌松效应。除吸入全麻药外,硫喷妥钠 、咪达唑仑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肌松药的作用。
松强度弱的肌松药起效时间快,如中时效的罗库 溴铵强度低,静注1.5-3.0倍ED95剂量后起效时间 比等剂量的维库溴铵快约50%,注药后60-90秒即 可进行气管内插管操作;而强效肌松药多库氯铵的 起效则较慢,临床常用剂量静脉注射后约需10分 钟左右才能获得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两倍ED95 量的起效时间可缩短为5分钟,但进一步增加剂量 起效时间并不再继续缩短。
伴有时效的延长和不良反应的增加,尤以长效肌松药更为明显。短时
效的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可迅速起效,一般不致引起长时间肌松。
• (一)用于气管插管
• 麻醉诱导时要求迅速控制呼吸道,目的是防止反流误吸和缺氧。肌 松药的起效快慢直接影响全麻诱导和气管内插管的时间。琥珀胆碱在 静注后60秒即可进行气管内插管。非极化肌松药中目前起效最快的是 罗库溴铵,但仍慢于琥珀胆碱。因此琥珀胆碱仍然是快速诱导气管内 插管时较常用的肌松药,而且其作用时间短,也是困难气道气管内插 管时首先考虑应用的肌松药,可以缩短插管失败后发生低氧的时间。 而对琥珀胆碱有禁忌证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创伤,上下运动神经元 损害或有恶性高热家族史等情况的病人,使用琥珀胆碱可引起严重不 良反应和并发症,此时只能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松药气 管内插管常用剂量的起效时间较长,增大药量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并使 肌肉松弛作用维持时间延长,但同时也相应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一般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米库
•
肌肉松弛药(简称肌松药)是全身麻醉中重要的辅助用药,用以
在全麻诱导时便于作气管内插管和在术中保持良好的肌松。使用肌松
药可避免深度全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肌松药没有镇静,麻醉和镇
痛作用,也不能再病人清醒时应用,更不能代替麻醉药和镇痛药。使
用肌松药必须注意气道管理,根据肌松程度做辅助和控制呼吸,保证
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虽然组胺释放作用明显轻于阿曲库 铵,但起效更慢,常规气管内插管剂量需要4-5分钟才能 达到肌肉松弛,满足插管要求。静注4-8倍ED95剂量虽然 也能在2-3分钟内插管且副作用并不明显,但大剂量应用 后其肌松维持和恢复时间显著延长,可达1小时以上。
• (二)起效时间与肌松强度
•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起效时间与强度呈反比。肌
• (三)预给量 • 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在给插管剂量的肌松药
之前数分钟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肌松药,可明显 缩短随后给予气管内插管剂量肌松药时的起效时 间。一般预先给药的剂量为气管插管剂量的 1∕10—1∕6。其机制是由于预先给予的小剂量药物 占据了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部分乙酰胆碱受体, 但是当被阻滞的受体比例在70%以下时,并不产 生临床可见的肌松作用,病人也无明显不适。但 再次给予气管插管剂量时,余下的受体可被迅速 阻滞,起效时间相应缩短。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可 缩短起效时间30—60秒。
• (五)肌松药的复合应用 • 1.琥珀胆碱与非去极化肌松药 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合用时期作
用是相互拮抗的。琥珀胆碱与非去极化肌松药合用在临床上常见于三 种情况:①全麻诱导过程中为了减轻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如肌纤维 成束收缩,在静注琥珀胆碱前数分钟先静注小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 其后静注琥珀胆碱的作用被减弱,要保持预期的琥珀胆碱的阻滞的深 度,必须要增加琥珀胆碱用量。②全麻诱导时用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 ,随后肌松维持用非去极化肌松药。此时琥珀胆碱增强其后的非去极 化肌松药作用,可能是琥珀胆碱在去极化肌松消退过程中发生Ⅱ相阻 滞所致。同样,在反复间断静注和静脉滴注琥珀胆碱较长时间出现典 型的Ⅱ相阻滞时,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引起异常深的肌松。③ 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用非去极化肌松药,在接近手术结束时为满足 短时间肌松要求而静注琥珀胆碱,如腹部手术结束时易于缝合腹膜。 此时琥珀胆碱的作用即能拮抗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又可产生去极 化阻滞,甚至产生Ⅱ相阻滞,以致延长肌松时间,导致恢复状况难以 预料,所以在临床上应避免这种用药方法。
• 时用量为2—3倍ED95药量。其剂量前三者可维持满意的肌 松效应约45-60分钟,95%肌颤抽完全恢复时间约为1.5-2小 时,米库氯铵的维持时间约短50%。维库溴胺因其安全系 数大,如此大的剂量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但阿曲库铵和米库氯铵因组胺释放等副作用干扰机体生
理功能,故最好不要缩短气管内插管时间而选择大剂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