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
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
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2019
4、影响: 佛教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1)建筑方面 (2)雕塑方面 (3)绘画方面 (4)文学方面
2019
宗教广泛传播的原因:
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 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 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 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东汉蔡伦
2019
蔡侯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汉 和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封 他为龙亭侯。所以,后人把 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优点:
容易找到原料,价格便 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被 普遍使用。
2019
纸 的 外 传
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 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 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9
张仲景
张仲景的医学贡献: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
理论,确立了辨症施治 的医疗原则,奠定了中 医治疗学的基础。还提 出了“治未病”理论, 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人 尊称为医圣。
2019
华佗
2019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 省亳州市)人。三国著名医学家。少 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 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 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 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 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 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 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今 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等。
牙齿也完整牢固。
2019
三、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主要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努力读书,充实了自己的 历史知识。他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受父亲临终 嘱托,他开始专心致志写作《史记》。这时,一场飞 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 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 悲愤交加,几次想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 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如果就这样死 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 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重新 开始了写作。就这样,他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 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 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 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一、科学技术㈠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㈡名医名著:㈢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⑴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之害,又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沃野。
⑶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⑷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距今1400多年。
⑸北京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是明清两朝皇宫,称紫禁城(宫城),1925年始称故宫。
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
※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火药;※宋元时期: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重大成就。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原料易得、质轻价廉,被称为“蔡侯纸”。
造纸术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⑵印刷术:①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和礼。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以德去教化人民。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
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2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史称诸子百家。★(诸子
百家简表)
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
了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战略思想。
√27.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黍
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人顾恺之是着名画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
赋图》。
28.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长安,东汉初年
朝廷开始重视佛教。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兴起于东汉时期,尊奉老子为教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
术与思想文化
第五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0.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周、秦至东汉初期的数学成
就。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着。
√21.南北朝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后
第7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领先世界100多年。
称为医圣。
√24.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
来的。P101金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叫钟鼎文。√之后
先后出现了小篆,隶书和楷书,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秦国推行的文
字叫小篆。
√22.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地理学巨着。北魏的贾思勰
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

一、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1.1农业技术的进步1.1.1农具的改良1.1.2水利工程的兴修1.2医学技术的发展1.2.1针灸和药物疗法1.2.2对疾病的认识1.3冶炼技术的突破1.3.1铁制品的生产与应用1.3.2青铜器的制作1.4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1.4.1造纸术的传入1.4.2书籍的印刷与传播二、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2.1儒家学说的传播与发展2.1.1儒家经典的整理与传播 2.1.2儒家教育的普及2.2道家思想的影响2.2.1道家经典的传播与解读 2.2.2道家思想的融入社会生活2.3汉武帝时期的文化繁荣2.3.1宫廷艺术的繁盛2.3.2文学艺术的兴盛三、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互动3.1科技推动文化传播3.1.1造纸术的兴起促进了书籍的传播3.1.2冶炼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品的创作与制作3.2文化促进科技进步3.2.1儒家文化对农业技术的推动3.2.2道家思想对医学技术的影响四、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影响4.1对后世的影响4.1.1科技的传承与发展4.1.2文化的影响与传承4.2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2.1科技的变革与进步对我国历史的影响4.2.2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五、总结两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为我国古代历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技与文化的互动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而这种科技与文化的互动模式,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六、两汉时期科技发展的影响两汉时期的科技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农具的改良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农民的劳作效率大大提高,田地的利用率也大幅增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灸和药物疗法的应用使得许多疾病可以被有效治疗,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也让社会更加稳定。
冶炼技术的突破使得金属制品的生产得以大规模扩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开启了重要的手工业发展之路。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科技文化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科技文化历史是人类以往经验、智慧和探索的总结,科技则是人类从实践中总结的技术经验,而文化则是人类不断探索并形成的精神面貌。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历史、科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将从历史、科技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七年级历史知识点中的科技文化相关内容。
一、历史方面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钱币和铁器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中,《孙子兵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本著名的兵学著作,对后世的兵器技术和战争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当时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化人,如墨子、庄子、荀子等,他们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有所创新,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所成就。
2.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
此时期的大量创新成果,如铁制农具、书法、绘画、造纸、丝绸、沙漏、火龙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类文明领先地位。
同时,秦朝也是一个探索科技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法律,货币,尺度,文字等,统一了度量衡,为日后朝代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科技方面1. 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代表,它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成果之一。
电子产品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如电脑、手机、平板电子书、电子相册、音频播放器等。
2. 汽车汽车是现代科技另一个重大代表。
汽车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极其重要,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汽车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使得人们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三、文化方面1.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瑰宝,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爱,历史上很多的圣贤都以仁爱为主,《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句话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仁”的主旨。
2. 双十一双十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
自2009年起,“双十一”从创立到现在,经历了十个年头,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网购节。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总结

五、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1)所处时期:北朝。
(2)成就:撰写《齐民要术》。
(3)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2.《齐民要术》(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3)评价:这部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它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2.科学家祖冲之1.简介: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2.成就(1)圆周率①三国时期魏国的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②地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①祖冲之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
②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并上书朝廷,请求实行新历法(3)发明创造:祖冲之擅长机械制造,他设计制造出了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知识点3.书法、绘画与雕塑1.书法(1)背景: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专门的艺术。
(2)成就独创楷书书法。
①曹魏、西晋时期:锺繇和胡昭都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
②东晋时期——王義之: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義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③北魏时期: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绘画的代表人物:顾恺之(1)地位:东晋擅长人物画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两汉时期,中国农业科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秦汉时期,中国南方开始推广田地的灌溉,改善了农田排水条件,同时引入了新的农作物和肥料。
这些新技术和新作物的引进为当时的农业产出增加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汉代农学家陶弘景编写的《农书》被誉为农学的宝库,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方面,对后世农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纸张的发明与发展纸张的发明是古代科技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中国文化的杰出贡献之一。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制作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此后,纸张的使用广泛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纸张的问世不仅解决了古代记录信息和文字传播的难题,也为后世的印刷术和图书出版做出了重要的铺垫。
三、生活用具的改良在两汉时期,生活用具的改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例如,石磨的使用使得磨谷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食物加工的效率;犁耙的改进使农耕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陶器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提高,陶器的形状和质量得以改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四、医学与药物两汉时期,医学和药物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
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创作了《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学的经验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两汉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有效的药物,如麻黄汤、葛根汤等,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五、艺术与文化两汉时期,中国艺术与文化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艺术和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戏剧方面,曹操、刘备等政治家都有戏剧才华,他们的剧作成为了两汉时期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
绘画艺术方面,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如卫玠和董源,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技法闻名。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 和文化
发扬前代成果等。
汉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 和文化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 和文化
课堂小结
领域 造纸 医学 历史学
宗教
时代 西汉 东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人物
蔡伦 张仲景
华佗 司马迁 张角 张陵
成就
发明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五禽戏 《史记》(纪传体)
太平道教 五斗米道教
出强意历志史。巨著。他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
教育意义?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 和文化
部编人教历史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 和文化
拓展提升
两汉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思想
军事民族关系 1、国家的统一 Nhomakorabea2、封建经济的繁荣
经济
对外关系
3、民族交往的加强
政治
科技文化 4、中外交流频繁
5、古代科学家继承、
两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一、科学技术
㈠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⑴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之害,又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沃野。
⑵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朝还有修筑。
最主要是秦朝和明朝。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全长一万余里。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
长城绵延万里,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⑶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⑷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距今1400多年。
⑸北京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
是明清两朝皇宫,称紫禁城(宫城),1925年始称故宫。
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
※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火药;※宋元时期: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重大成就。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原料易得、质轻价廉,被称为“蔡侯纸”。
造纸术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⑵印刷术:①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北宋时期(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印刷术,比毕升的发明晚约400年(四个世纪)。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⑶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特性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⑷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药时发明的。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火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大刀、长矛作武器的状况,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
二、思想文化
㈠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秦统一全国后,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在全国推广,后来又推行更为简便的隶书。
㈡孔子:春秋晚期,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
⑴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⑵教育: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注意因材施教,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要温故而知新。
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逐步流传开来。
⑵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兴起于东汉时期,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佛教和道教对我国文化都有深远影响。
㈤《史记》和《资治通鉴》
⑴《史记》作者是西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
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鲁迅称它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⑵《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司马光,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