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对象判断技巧专题

中考物理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对象判断技巧专题

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判断1.串并联电路识别【方法总结】Ⅰ定义法: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的是并联电路.Ⅱ电流法:(常用)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个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的是串联电路.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有用电器,最后汇合回到负极的是并联电路.Ⅲ拆除法:拆除任意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的是串联电路;拆除任意一个或者几个用电器,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的是并联电路.(2019湖南衡阳)(双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串联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2019重庆B卷)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3并联B.B.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3并联C.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2、L3串联D.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并联,L3短路2.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对象的判断【方法总结】Ⅰ电流表测量对象的判断:1.电流流向法看否只有某一个用电器的电流流过了电流表,则电流表测的就是这个用电器的电流。

若所有的电器的电流都流过电流表,则电流表测的就是所有用电器的总电流。

2.断路法:电流表要与所测的那部分电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某处断开,所串联的每个部分都没有电流通过),因此我们首先可以把所要判断的电流表去掉,使该处形成断路;接着我们分析那一部分没有电流通过,则电流表就是测量这一部分的电流。

Ⅱ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1.对于简单电路,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的方法:看电压表并联在哪一部分电路两端,测量的就是那一部分电路的电压。

2.对于复杂电路,常用“滑移法”判断:把电压表两引线沿导线向用电器两端或向电源两端滑动,滑动的条件是:只有是导线或相当于导线(如电流表、闭合的开关)的才能够滑过去,而用电器、电压表、电源、电阻等就不能够滑动过去。

电压表和电流表分解

电压表和电流表分解
动力矩M1;通过线圈2的电流I2也与气隙磁场相 互作用产生反作用力矩M2,M1与M2方向相反. 由于气隙磁场是不均匀的,所以转动力矩M1不 仅与线圈1的电流I1成正比,而且还与线圈1所 处的位置(用指针偏转角α表示)有关。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兆欧表指针的偏转角α只取决于两个线
圈电流的比值,而与其他因素无关。所 以兆欧表能够克服手摇发电机电压不太
四、小结:
1.钳形电流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指针式钳形电 电磁系钳形电流表
流表
互感器式钳形电流表
交直流两用
数字式钳形电流 表
只能测交流
2 .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机械调零 2)导线放中央 3 )钳口结合紧密 4)较小电流多绕几圈 5)测完置最大量程。
钳形电流表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简述互感器式钳形电流表的结构和用途。 简述电磁系钳形电流表的结构和用途。 如何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兆欧表内部构造示意图
倍压整流电路
目前生产的兆欧表许多 也采用手摇交流发电机 ,输出的交流电压经过 倍压整流后供给测量线 路使用。
但是不论采用何种电源 ,最终都要转换成直流 电压。
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被测电阻Rx接在“L”与“E”端钮之间。 摇动直流发电机的手柄,发电机两端产生较高
的直流电压,线圈1和线圈2同时通电。 通过线圈1的电流Il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
电压表和电流表分解
四、串并联电路特点
II1I2 In
1.串联电路
UU 1U 2 U n
RR 1R 2 R n
串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
II1I2 In
UU 1U 2 U n
11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
R3 R4
R1
R2
1
2
3
4
5
第四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流表、电压表的结构及 工作原理
五、电流表、电压表的结构及工作 原理
1、灵敏电流计(表头)
1)作用:测量微小电流和电压 2) 三个主要参数 ①内阻:电流计内阻Rg ②量程:满偏电流 Ig ③满偏电压Ug 3)电路图符号:
U
g
1 0
2
3
mA
I g Rg
G
2、电流表的结构
U
R并=30/599Ω
RA=0.050Ω
3、电压表的结构
在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
R ( n 1) R g
U UR Rg R V U
n 为量程扩大的倍数 n= U/Ug
Ug Ig
六、电压表
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 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3V的电压表, 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多大?
0.5V 50 1V 100
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 电流表G的量程为0~100μA,内阻为600Ω,则图 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 4.94X104 Ω, R2= 105 Ω
R1 G R2
+5V源自15V如图所示,电路由电流计与四个电阻连接 而成.电流计内阻Rg=80Ω,满偏电流Ig=1mA. R1=10Ω ,R2=10Ω ,R3=194Ω ,R4=790Ω.若使 用12接线柱电路可做 电流 表.量程为 5mA . 若使用13可做 电流 表.量程为 10mA .若使 用14接线柱电路可做 电压 表.量程为 1V . 若使用15可做 电压 表.量程为 5V .
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二)电压表和电流表
U Ug Ig Rg R UR V U
分压电阻的计算
满偏电压
U g I g Rg
分压电阻 电压表内阻
?
U= I (Rg+R)
RV Rg R
1.有一满偏电流Ig=3mA,内阻 Rg=120Ω的电流表G, 要把它改装 成为量程为15V的电压表,应 联一个 Ω的分压电阻。
三、电流表
例2.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25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 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要并联多大的电阻?
安培表 外接
采用电流表外接; 比值比较法 采用电流表内接。
点触法也可用来判断安培表的内外接:
(1)接在a和b时伏特表示数有明 显变化,则宜采用外接法; (2)接在a和b时安培表示数有明 显变化,则宜采用内接法.
5.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 图14-7-6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 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 施可能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D.
6.有一只量程为1mA的电流表,刻度盘 共有50格,若给它并联一个10-2Ω的电 阻,则可将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 A的 电流表.若要把这个量程为1mA的电流 表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应 在电流表上串接一个________Ω的电 阻.将这个电压表接在某段电路上, 指针偏转40格,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是_____V.
第四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二)
电压表和电流表
一、电流计
1 2 3
1.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连接:串接 4.内阻:电流计本身的电阻 5.电路图符号:

高中物理选修3-1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高中物理选修3-1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

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熟练地识别电路中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运用串并联的规律理解计算电表的改装。

2.识别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画出简明的等效电路图,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电容等对电路的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1.基本特点(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3nI I I I I=====.(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123nU U U U U=++++.(3)串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为各电阻值之和,即123nR R R R R=++++.2.性质(1)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312123.nnU UU UIR R R R=====或123123=U:U:U R:R:R.其中:111232212333123=++=++=++RU U,R R RRU U,R R RRU U.R R R(2)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2312123.nnP PP PIR R R R=====或:123123=P:P:P R:R:R要点进阶:○1n个相同的电阻R串联后的总电阻=R nR总.○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电阻。

○3串联电路的每个电阻R都分担了一部分电压,串联电路的这种作用叫作分压作用,起分压作用的电阻叫作分压电阻。

要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1.基本特点(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123nU U U U U=====.(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123nI I I I I=++++.(3)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R与各支路的电阻123,nR R R R、、的关系是:12311111nR R R R R=++++.2.性质(1)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各支路电流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112233n nI R I R I R I R U=====.或:123123111=I:I:I::R R R.(2)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各支路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2112233n nP R P R P R P R U=====.或:123123111=P:P:P::R R R.要点进阶:○1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后的总电阻=RRn总.○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电路中的串并联与电压电流测量实验探究

电路中的串并联与电压电流测量实验探究

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 操作技巧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 能力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关 系
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串并联电路的功率和效率计 算
串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实验原理
串联电路的定义:将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电阻元件首尾相接,形成一个 闭合回路
电压特性:电压在串联电路中遵循 “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的原 则
误差来源:仪器 误差、操作误差、 环境误差等
误差分析方法: 使用标准偏差、 相对误差等方法 进行分析
误差处理:通过 多次测量取平均 值、选择更精确 的仪器等方式减 小误差
误差影响:误差 对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产 生影响,需要认 真对待和研究
实验结果:测量数 据、分析结果、结 论
应用领域:电子工 程、电力系统、自 动化控制
准备实验器材:电压表、 电流表、电源、电阻等
连接电路:按照实验要求 连接电压表和电流表,注 意正负极性
调节电源:逐渐增大电源 电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 表的读数
记录数据:记录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读数,以及电源 电压和电阻值
分析数据:根据记录的数 据,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 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计算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阻值。 比较实验数据:比较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值,分析其差异。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推广价值:提高电 路设计、优化性能 、降低成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新点:提出新的 测量方法、改进现 有技术、拓展应用 范围
结论总结

串联、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

串联、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使用电压表时需要正确连接测量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 程。
详细描述
在测量电路中,电压表需要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的两端。 为了保护电压表和被测电路,需要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 选择合适的量程。在接入电路之前,应确保开关处于关 闭状态,避免电流流过电压表而造成损坏。接入电路后 ,应缓慢打开开关,避免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压表或被测 电路。在读取测量结果时,应保持与被测电路的隔离, 避免触电危险。
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正确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根据被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选择合适 的量程,避免损坏仪表。
在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时,要确保正负极 连接正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保证测量精度
注意安全
在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精度,避免误差过 大。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 减小误差。
并联电路的应用
总结词
并联电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家庭电路、照明 电路、电子设备等。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电路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到 电源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个电器设备得到足够的电 压和电流,而且当某个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 到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照明电路中,灯 泡也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到电源上,以保证每个灯泡都 能得到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在电子设备中,各种电子元 件也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 能。
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所有元件的电压 相等,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
和。
测量方法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并联电 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通过 欧姆定律计算出各元件的电阻。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确保电流表和电压 表的正负极连接正确,以免影响 测量结果。同时,要确保所有元 件都处于并联状态,否则测量结

串并联电路中含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连接专题

串并联电路中含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路连接专题

.
1、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根据右边的实物连接图,在左边的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4、根据左边的电路图,连接好右边的实物图。

(导线不允许交叉)
5、画出电路图,并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

要求:L1和L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2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1的电流。

(已知A1的示数约为0.8A,A2的示数约为0.9A)
L1
L2
A1
A2
L1
L2
1
2
L1
L2
1
2
. 2 L 2
L 1
L 2 L 1 1、根据左边的电路图,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1、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1、L2串联,电压表 测L1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电压表 测L2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图。

4、根据下图左边所示电路图,将下图右边的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L 1 L 2 V V2 2 1
L 2 L 1 L 1 L 2
A V - 0.6 3 L 2 L 1
V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并联电路、电压表、电流表【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熟练地识别电路中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能够运用串并联的规律理解计算电表的改装。

2.识别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画出简明的等效电路图,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电容等对电路的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1.基本特点(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3n I I I I I =====L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 123n U U U U U =++++L .(3)串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为各电阻值之和,即 123n R R R R R =++++L .2.性质(1)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 或123123=U :U :U R :R :R . 其中:111232212333123=++=++=++R U U ,R R R R U U ,R R R R U U.R R R(2)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或:123123=P :P :P R :R :R要点诠释: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后的总电阻=R nR 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电阻。

串联电路的每个电阻R 都分担了一部分电压,串联电路的这种作用叫作分压作用,起分压作用的电阻叫作分压电阻。

要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 1.基本特点(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即123n U U U U U =====L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123n I I I I I =++++L .(3)并联电路的等效总电阻R 与各支路的电阻123,n R R R R L 、、的关系是:12311111nR R R R R =++++L .2.性质(1)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关系:各支路电流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112233n n I R I R I R I R U =====L . 或:123123111=I :I :I ::R R R . (2)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关系:各支路电阻消耗的功率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即2112233n nP R P R P R P R U =====L . 或:123123111=P :P :P ::R R R . 要点诠释:n 个相等的电阻R 并联后的总电阻=R R n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两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1212R R R R R =+,当其中任一个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特别提醒:三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123122313=R R R R R R R R R R ++,而不是123123=R R R R R R R ++.④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⑤在电路中多并联一个电阻R ,电流就多了一条通路,可以分去干路中的一部分电流,并联电阻的这种作用叫作分流作用,起分流作用的电阻叫作分流电阻。

要点三、电路的简化原则及方法(1)原则:无电流的支路除去;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理想导线任意长短;理想电流表可认为短路,理想电压表可认为断路;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2)方法:电流分支法:先将各结点用字母标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按电流流向,自左到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加工整理即可。

以图a ()的等效电路为例:把V 视为断路,得图b ()。

设电势A高于电势B ,可这样选择独立支路,电流从15A R E R B →→→→,电流从23A R C R D B →→→→→(两条独立支路),得图c (),再将4R 接在D E 、间,将V 接在A D 、间,得图d ()。

等势点排列法:标出节点字母,判断出各节点电势的高低(电路无电压时可先假设加上电压),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节点间的支路画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

以图甲的等效电路为例。

把A视为短路,得图乙。

设A的电势高,B的电势低,从A点开始,与A点等势的点没有,由此向右到C点,E点与C点等势可连在一起,如图丙。

再向右到D F、,B 点与D F、点等势也可以连在一起,最后的A串联在C E、间,得等效电路为图丁。

要点诠释:必要时,两种方法常常结合使用。

要点四、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1.对理想的电流表,0AR=,在电路中视为短路,其读数就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对理想的电压表,VR=∞,在电路中视为开路,其读数就是接线柱两端的电势差(电压)。

2.当内阻的影响不能忽略时,电流表视为一阻值较小的电阻,其读数就是流过这个电阻的电流;电压表视为一阻值较大的电阻,其读数就是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要点五、电表的工作原理及量程扩大1.灵敏电流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参数(1)主要部分:永久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

(2)工作原理:通电后,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偏转,带动指针,指针的偏角与通过指针的电流成正比。

常用的电压表由灵敏电流计改装而成的。

常用的灵敏电流计的主要部件是一块磁铁和一个可转动的线圈。

线圈是由很细的导线绕成的,灵敏电流计测得就是通过线圈的电流。

这个线圈的电阻gR就是灵敏电流计的电阻,一般为几百或几千欧。

线圈中能通过的最大电流gI为灵敏电流计的满偏电流。

gI的值一般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

(3)表头的三个主要参数内阻gR:小量程电流表G电阻。

满偏电流gI:小量程电流表G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

满偏电压gU:小量程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时它两端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g g gU I R=.要点诠释:gI、gU一般比较小,电流表很容易烧坏。

在表头G的两端加上满偏电压gU时,通过表头G的电流为满偏电流gI,此时,指针指在最大刻度处。

灵敏电流计的电阻gR一般用半偏法测出:R为电位器,R'用电阻箱。

2.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1)原理:表头G的额定电压gU较小,如果用于测电压,其量程太小,要想量度较大的电压,可以给电流表串联一个电阻R,分担一部分电压,R称为分压电阻,如图所示。

(2)分压电阻的计算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g g gU UR R R =+, 解得:(1)g gUR R U =-.若电压扩大量程的倍数gU n U =, 则(1)g R n R =-.要点诠释:电压表内阻V g R R R =+,且电压表量程越大,电压表内阻越大。

改装后的电压表读数是测量电路的电压,但表头的实际电压为g R 分得的电压。

3.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1)原理:要量度比较大的电流,可以给电流表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即扩大了电流表的量程,如图所示。

(2)分流电阻的计算:由并联电路特点得: ()g g g I I R I R -=, 即 11g g g ggI R R R I I I I ==--,若电流表扩大量程的倍数gIn I =, 则 11g R R n =-.要点诠释: 电流表内阻11g A g gR R R R R R n ==+-,且电流表量程越大,电流表内阻越小。

改装后的电流表读数是测量电路的电流,不是通过表头的电流。

4.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校对电路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对改装成的电表进行校对,校对时注意搞清楚改装后电表刻度盘每一小格表示多大的数值。

【典型例题】类型一、串并联电路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例1.一个T 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2310Ω,120Ω,40Ω.R R R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 E =,内阻忽略不计.则()A .当cd 端短路时,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B .当ab 端短路时,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C .当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 两端的电压为80VD .当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 两端的电压为80V 【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及电压的分析与计算.求解的关键是对电路结构进行正确分析,明确电阻间的串、并联关系.当cd 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2312312340ΩR R R R R R =+=+. A 对B 错.当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121002A 1040E I R R ===++. 所以380V cd U IR ==,故C 对D 错.【总结升华】明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正确分析电路结构并画出等效电路图,便可依据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即电流、电压分配关系和欧姆定律列式计算.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三个电阻阻值1238Ω5Ω20ΩR R R ===、、,在AB 间接上电源后,三个电阻的功率之比为()A .8:5:20B .5:4:1C .2:1:1D .10:4:1 【答案】D类型二、混联电路的求解方法例2.如图所示电路,12344Ω,2Ω,6V AB R R R R U =====,求: (1)电流表1A 和2A 的示数(不计电流表的内阻). (2)1R 与4R 两端的电压之比.【答案】(1)1A 的示数是1.5A ;2A 的示数是1.0A .(2)1: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等效电路的问题,关键是画出等效电路,分析电路结构.设A 端电势高,B 端电势低,电流由高电势流向低电势,画出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方向如图甲所示.电表1A 和2A 为理想电流表,则连接电表的线路可视为理想导线,其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即C 、D 两点电势相等,E 、F 两点电势相等,则1R 、2R 、3R 三个电阻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C (D )点和E (F )点,所以1R 、2R 、3R 三个电阻是相互并联,最后跟4R 串联,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流表1A 测量的是通过2R 、3R 的总电流..电流表2A 测量的是通过1R 、2R 的总电流.(1)1R 、2R 、3R 三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 并,则有:123122313=R R R R R R R R R R ++并.解得=1ΩR 并.电路的总电流为:46A 2A +12AB U I R R ===+并.并联部分的电压为:==21V=2V U IR ⨯并并.通过1R 、2R 、3R 三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112A 0.5A 4U I R ===并. 222=A 0.5A 4U I R ==并. 312=A 1.0A 2U I R ==并. 由乙图可知,电流表1A 的示数是通过2R 、3R 的电流之和,则有:1230.5A 1.0A 1.5A A I I I =+=+=.电流表2A 的示数是通过1R 、2R 的电流之和,则有:2120.5A 0.5A 1.0A A I I I =+=+=.(2)因为4+AB U U U =并,所以4R 两端的电压为:46V 2V 4V AB U U U =-=-=并. 1=2V U U =并,则142142U U ==. 【总结升华】(1)本题中分析1R 、2R 、3R 和4R 的连接方式,电流表1A 和2A 测量的是何处电流,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对于混联电路,大都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所以在分析时要充分利用“等效”思想,画出正确的等效电路图.注意在混联电路中,如果其余电阻不变,当一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增大(反之亦然).(3)在任何电路中,整个电路上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之和,即123n P PP P P =++++L 总.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电路中,各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是:A 灯“10V 10W ,”,B 灯“60V 60W ,”,C 灯“40V 40W ,”,D 灯“30V 30W ,”.在a b 、两端加上电压后,四个灯都能发光.比较各灯消耗功率的大小,正确的是( ).A .B D AC P P P P >>>B .B A DC P P P P >>>C .BD C A P P P P >>> D .A C D B P P P P >>> 【答案】B【变式2】把128Ω2ΩR R ==、两个电阻串联到电路中,要使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同,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 .给1R 并联一个阻值为8/3Ω的电阻B .给1R 并联一个阻值为8Ω的电阻C .给2R 串联一个6Ω的电阻D .给2R 并联一个6Ω的电阻 【答案】B【变式3】两个电阻,128Ω2ΩR R ==、,并联在电路中,欲使这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相等,可行的方法是( )A .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2R 串联B .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2R 串联C .用一个阻值为6Ω的电阻与1R 串联D .用一个阻值为2Ω的电阻与1R 串联【答案】A类型三、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例4.(2016平顶山期末)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 .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D .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大,测量越精确 【答案】AC【解析】实际的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接入电路时要分流,使得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大于通过待测电阻R x 的电流,而电压没有系统误差,根据欧姆定律UR I=得,电阻的测量值将小于真实值.故A 正确.此电流表对测量电阻没有影响.故B 错误.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大,分流越小,电流测量值越精确,电阻的测量结果越精确.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AC【总结升华】本体上伏安法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的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和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此电路适用于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