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本科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科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科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D. 19世纪末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形式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经验的三个基本要素?A. 审美对象B. 审美主体C. 审美环境D. 审美工具5. “艺术终结论”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阿多诺B. 德里达C. 尼采D. 海德格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中关于艺术发展的历史逻辑。

2. 描述一下审美距离的概念,并解释它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现代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并分析其对后世美学的影响。

2. 选择一部你熟悉的艺术作品,分析其如何体现美学中的“和谐”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并从美学的角度评价这一现象:近年来,数字艺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的展示和体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有人认为这种技术化的艺术形式削弱了艺术的传统审美价值,而有人则认为这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一种创新,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D5. C二、简答题1.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特征。

2. 审美距离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保持的一定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有助于观众客观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避免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入影响审美判断。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经验C. 社会文化D. 自然景观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幽默答案:D二、填空题1. 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经验,它涉及到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情感和理解。

答案:心理2.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指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结构、色彩、线条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强调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

答案:纯粹审美判断三、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其次,它是无利害的,即审美经验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无关;再次,它是情感的,审美经验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波动;最后,它是反思的,审美经验往往涉及对美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描述“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

答案:“崇高”是一种审美范畴,它通常与伟大、力量、无限等概念相关联。

崇高的特征包括:超越性,即崇高对象超越了日常经验的范畴;力量感,崇高对象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以及激发敬畏,崇高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对其伟大和力量的敬畏之情。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具有创造性和表现性,而日常生活则更多关注实用性和功能性。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作品。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构图和主题的选择,传达画家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而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则可能仅仅是为了记录或传递信息。

2. 讨论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生活,提高情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社会制度D. 艺术批评答案:C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思想的先进性D. 情感的真挚性答案:B4.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答案:D5. 美学中“审美”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康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分析B. 审美心理的研究C. 社会经济的分析D. 艺术创作的方法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行为主义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审美体验?A. 个人经历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个人兴趣4. 以下哪些作品是美学研究的经典案例?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B.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C.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答案:ABC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艺术作品?A. 符号学分析B. 心理分析C. 社会历史分析D. 形式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并且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 描述一下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

答案: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他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普遍性,以及审美经验的无目的性和自由性。

3. 什么是形式美?请举例说明。

答案: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所具有的美感。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美育的特点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

(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

(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

(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

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美学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 1 分,20分)1、王国维在《⼈间词语》中说:“诗⼈对宇宙⼈⽣,须⼊乎其内,⼜须出乎其外。

⼊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 .美在关系C.美在⽣活D .美在距离2、标志着美学作为⼀门独⽴学科正式建⽴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通《美学》 D .⿊格尔《美学》3、美感产⽣于DA.游戏B .摹仿C.巫术D .社会实践4、“爱美是⼈的天性”的说法出⾃CA.席勒B .柏拉图C .亚⾥⼟多德D.尼采5、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 .⼯具的制造和使⽤ D .祭招的崇拜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种CA.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制品 D .⾃然物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A.感性 B .感染性C.愉悦性D .规范性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A.王国维B .蔡元培C.李⼤钊D .李泽厚9、朱⾃清的《绿》所描绘的梅⾬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的⼼;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A.优美 B .悲壮C .滑稽D .崇⾼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A.⾔志说B .⼼⽣说C .缘情说D .表现说11、从艺术起源的⾓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 柏拉图B. 亚⾥⼠多德C. 贺拉斯D. 席勒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A.⾃然B.社会C.⼈⽣D.艺术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多德15、陶渊明认为,欣赏⾃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这指的是( )A.审美的⾮功利性B.审美的⾮⾃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6、“环肥燕瘦”⼗分⽣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1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是(A )A. ⼈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 ⼈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 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成的问题18、西⽅第⼀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A. 《论美书简》B. 《判断⼒批判》C. 《审美教育书简》D. 《美学》19、⼈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的根本原因是( A)A. ⼈类的⽣产劳动B. ⼈类⾃觉的精神活动C.⼈类社会的分⼯D.⼈类独具的运⽤语⾔的能⼒20、明确地使⽤“崇⾼”⼀词,并且把崇⾼与优美对⽴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填空题(本⼤题共14⼩题,每⼩空 1 分,共20分)1、⼈⽣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和伦理。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活动C. 自然景观D. 社会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现代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形式美学认为,美主要存在于以下哪个方面?A. 情感表达B. 思想内容C. 形式结构D. 社会功能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情感性D. 直觉性答案:B5.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6.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7.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系统阐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鲍姆加登答案:C8.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模仿论D. 结构主义答案:C9. 现代美学中,审美经验的“距离说”是由哪位美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布洛C. 黑格尔D. 马克思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原则?A. 真实性B. 创新性C. 功利性D. 典型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主观性、情感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是一种个体对美的感受和理解,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投入和直观的体验,不依赖于逻辑推理,且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表现出创造性。

2. 阐述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观点。

答案: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观点包括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审美判断的主观普遍性以及美的自律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基于个人欲望或实用目的,而是一种无私的愉悦感;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使每个人的审美体验不同,但人们普遍认同某些事物是美的;美是自律的,即美的价值不依赖于外在目的或功能。

3. 解释“艺术模仿论”的基本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美育的特点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

(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

(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

(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

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

(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

(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

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成活动;(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中;(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34.[参考答案](1)诉诸感性。

(2)潜移默化。

(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

(2)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滞、机械化。

(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

(4)这种说法不能囊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4)这是一种从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

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6分)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

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原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1.意象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也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秘所在。

它的基本特征有:(1)虚拟性(2)感性(3)想象性(4)情感性2.美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转移,来培养人们独特的志趣和高尚的情操。

这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快适和愉悦。

(2)从个别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

(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玩赏。

美学试题(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为什么说艺术应当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31.艺术意象有何基本特征?32.简述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