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分析与应用研究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分析与应用研究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分析与应用研究1. 引言从古至今,交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铁路作为一种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对于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铁路旅客出行行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重点研究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2. 研究背景与意义2.1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重要性铁路旅客出行行为是研究旅客选择出行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核心内容,对于改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旅客满意度、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目前仍存在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局限性,缺乏对铁路旅客出行行为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深入、细致研究。

3.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分类与特征3.1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分类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可基于时间、目的地、出行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类,例如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出行、短途与长途出行、个人出行与团体出行等。

3.2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特征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具有明显的特征,如集中性、批量性、周期性、规律性等。

这些特征对于铁路运输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列车运行组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影响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因素分析4.1 客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地理因素、交通因素等。

对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旅行时间、旅行费用、出行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

4.2 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特征、出行需求、态度与意识等。

对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旅客的个人经济状况、旅行目的、态度与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

5.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模型建立与分析基于对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的分类与特征分析,本章将建立铁路旅客出行行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深入探讨不同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6.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6.1 对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的影响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对城市交通运输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指导城市交通规划部门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XXX的乘客行为与出行特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XXX的乘客行为与出行特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XXX的乘客行为与出行特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行为与出行特征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乘客的青睐。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行为与出行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乘客的需求和行为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行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行为包括进站、候车、乘车和出站等环节。

进站时,乘客通常需要排队检票,并会受到安全检查等环节的影响。

候车环节是乘客等待乘车的过程,其中包括等待时间、等候区域的舒适度等因素会影响乘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乘车是乘客在列车上的行为,包括乘坐姿势、使用车厢内的设施等。

出站时,乘客需要完成刷卡、安全检查等程序。

在乘客行为分析中,可以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乘客的行为和动作,可以得到一些直观的数据和信息。

调查法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乘客的主观感受和反馈。

数据分析法则可以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乘客流量、刷卡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测。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行为中,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首先,乘客的出行目的多样化,既有工作通勤的需求,也有娱乐购物等非工作需求。

其次,乘客的出行时间呈现高峰和低谷性质,有早晚高峰时段,也有日常的非高峰时段。

再次,乘客的出行距离和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短程出行的乘客,也有长程出行的乘客。

最后,乘客的乘车体验和服务满意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形象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出行特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出行特征包括乘客的数量、出行距离、出行目的和出行模式等。

乘客数量是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率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乘客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出行距离是指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上的平均出行距离,可以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

出行目的是指乘客乘坐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目的,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乘客的需求。

出行模式则是指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和组合方式,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

旅客群体行为特点

旅客群体行为特点

旅客群体行为特点
旅客群体的行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但总体
而言,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消费特点:旅客群体对于旅行活动的消费水平和方式存在差异。

一些旅客更倾向于选择高端豪华的旅游产品,而另一部分旅客则
更注重节约和性价比。

2. 偏好特点:旅客群体的偏好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以
及年龄有关。

一些旅客喜欢游览自然风光,而另一些则更喜欢探索城
市的历史和文化。

3. 参与特点:旅客群体通常愿意参与旅游活动中的各种体验项目,如品尝当地美食、参观名胜古迹、参加传统节日等。

他们希望通
过这些活动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特色与文化。

4. 沟通特点:旅客群体在旅行过程中通常需要与导游、服务人
员或其他游客进行沟通。

他们会使用语言、手势等多种方式与他人交流,以获取所需的信息或解决问题。

5. 环保意识特点:越来越多的旅客在旅行中呈现出环保意识,
他们愿意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并保护目的地的环境资源。

总之,旅客群体的行为特点多种多样,受到个人差异和社会变革
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能够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求,
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春运旅客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春运旅客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

春运旅客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春运是中国传统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高峰时期,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员流动和交通活动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要进行长途或短途的出行,无论是回乡团聚还是旅游度假。

因此,春运旅客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旅客心理特征1. 热切期盼:春运往往是人们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也是丰富旅游体验的机会。

因此,旅客在心理上渴望能够顺利、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与亲友团聚或尽情旅游。

2. 紧迫焦虑:由于春运期间交通压力巨大,旅客担心自己无法如期到达目的地,担心因为车票、座位等问题导致行程受阻。

这种焦虑情绪往往会加剧旅客的不安与紧张。

3. 忍耐和助人意识:春运期间人员密集,各种突发状况常常发生。

旅客通常需要排队、等待和忍受拥挤的环境。

同时,他们也会表现出对于他人的体谅和帮助,比如让座、帮助他人提行李等行为。

二、旅客行为特征1. 提早购票:为了确保出行计划的顺利进行,春运前的旅客通常会提前购买车票或机票,避免票源紧张的情况发生。

这种行为特征也体现出了旅客对于行程计划和出行安排的重视。

2. 集中出行:春运期间,大部分旅客会选择在统一的日期或者连续的几天内出行,以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长途旅行。

这种集中出行的行为特征导致了交通压力骤增,也使得各类交通工具的运力规划变得异常重要。

3. 实用装备准备:为了应对春运期间的特殊情况,旅客通常会提前准备实用的装备。

比如,他们会携带暖手宝、防护口罩、护目镜等物品,以应对寒冷、拥挤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4. 主动配合安检:春运期间,各类交通枢纽会加强安全检查和控制措施。

旅客通常会表现出积极配合的行为特征,主动接受安检、接受行李检查等要求。

5. 合理安排时间:由于交通流量与拥挤情况难以预测,旅客通常会提前合理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

他们会考虑到交通工具到站时间、登机时间等因素,以确保自己不会因为延误而错过交通工具。

三、应对策略1. 了解行程信息:提前获得相关的行程信息,包括车次、航班、航站楼、登机口等。

京沪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及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京沪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及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铁道运输与经济
京沪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行为及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季 晨 等
表 1 京沪高速铁路旅客基本出行信息 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passengers of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基本信息 农民
比例 / % 5.4
Abstract: The corridor-type high-speed railway connects many economic zones or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forms the main framework of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 and even of the whol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Research on the passenger travel behavior and its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ridor-type high-speed railway is conducive to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d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ervice. Taking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e passenger travel questionnaire of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is completed with RP/SP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both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ticketing system, the passenger flow structure is depicted as well as the preference of a highquality, high-speed and comfortable travel. This paper also studies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enger flow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and passenger service plan of corridor-type high-speed railway, so as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corridor-type high-speed railway as the backbone in the passenger railway network. Keywords: Corridor-type High-speed Railway;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Travel Behavior;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Passenger Service

铁路旅客乘车行为分析与客流分配研究_0

铁路旅客乘车行为分析与客流分配研究_0

铁路旅客乘车行为分析与客流分配研究摘要: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兴建,高速铁路已经逐渐形成网络,高速列车之间、普通列车之间以及高速列车与普通列车之间的换乘越来越方便,使得乘坐铁路出行的旅客可以选择的乘車方案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铁路;旅客;客流;分配一、目前铁路旅客需求分析除了具有运输需求的一切的特征之外,铁路旅客运输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国外铁路客运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化铁路客运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已从传统的“管理旅客”向“服务旅客”转变,强调个性化、人性化的旅客服务,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从细微之处体现对旅客的尊重和关怀。

因此,除了把握好现有的这些特点之外,我们必须要对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当前的最新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1)从时间角度对当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一直呈珊忙闲不均的特点。

一是季节性波动明显。

例如每年的春节左右,客流量远超平常,“春运”成为中国客运独有的特点,在此期间,经常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

再例如每年的国庆假期也是旅客运输的一个高峰期;二是节假日特征明显。

这也是世界各国铁路客运的相似特点,对于我国而言,“暑运”是历时最长,客运需求最集中的时期之一,期间大量的学生流和旅游流涌向铁路。

(2)从客运产品角度对当前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分析。

目前,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现代化程度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城乡居民总体收入仍然水平不高。

虽然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交通运输的支出比例增长迅速,但是大部分旅客在选择客运产品时,价格仍是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才是客运产品的种类。

因此,我们看到,在短距离铁路旅客运输中,普通客车的硬座、高铁的二等座位仍然最受欢迎,而高铁一等席位和商务座位、普客的硬卧和软卧相对来说有些冷清。

在中远途运输距离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相对便宜的硬卧和高铁二等座位。

同理,随着运行距离越长,选择卧铺的消费者越多。

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

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

春运期间的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春运期间是我国每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人口迁徙现象,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大规模重要的交通运输活动。

在春运期间,全国各地的人们追求与家人团聚,旅游度假等目的,从而导致了旅客行为特征与需求的显著变化。

一、旅客行为特征分析1.巨大的人流量:春运期间,大量的旅客涌向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其中包括学生、务工人员以及返乡过年的人们。

因此,交通拥堵、排队等现象非常常见。

2.长途出行需求:春节期间,人们通常需要在春晚之后或者年后的几天内前往家乡,因此,长途交通需求大幅上升。

航班、高铁等交通工具成为人们主要的选择,也带动了航空、铁路等行业的发展。

3.出游旅游需求:春节是人们休假的好时机,很多人选择在假期中外出旅游。

他们通过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自由行等方式,前往自然风景名胜区和大城市等旅游目的地,追求放松、休闲和旅游体验。

4.购物消费需求:春节期间,各大商场、超市的销售额大幅度增长。

人们购买年货、礼品以及家居用品等,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5.文化娱乐需求:春节期间,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层出不穷。

人们通过赏花、看灯会、参加庙会等方式,感受年味儿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旅客需求分析1.安全出行需求:由于春运期间旅客数量庞大,交通流量激增,旅客需求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安全出行。

这就需要加强运输安全管理,提高各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2.便捷出行需求:人们希望在春运期间能够便捷地返乡、旅游等,因此,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需求。

同时,购票、登机、检票等环节的便捷化也是旅客们的追求。

3.旅游体验需求:为了满足旅客对旅游的体验需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需要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服务,如景区景点的改善、导游解说、交通指引等。

4.特殊群体需求:春运期间,一些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也需要关注其出行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服务和便利,如专门的辅助设施、护理服务等。

5.环境保护需求:在旅客行为分析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需求。

基于前景理论的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

基于前景理论的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

基于前景理论的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基于前景理论的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出行需求不断增长。

铁路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对出行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探讨了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前景理论,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影响因素1. 引言近年来,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出行需求的增加,铁路交通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然而,铁路通道内的旅客出行行为与其他交通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对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进行了研究。

2. 前景理论的概述前景理论由心理学家康纳曼与特沃斯基于1979年提出,是对决策行为的研究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将潜在的结果分为“得失”两个方面,并对这些结果进行加权评估。

前景理论包含三个重要概念:价值函数、权重函数和参照点。

3. 铁路通道内旅客出行行为分析3.1 前景效应对旅客决策的影响根据前景理论,旅客在决策过程中会对可能的结果进行加权评估。

在铁路通道内,旅客常常面临乘坐高铁或普速列车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涉及到时间成本、票价等多个因素。

研究发现,当旅客潜在的结果是负面的(例如普速列车较高铁时间更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高铁,即使高铁的票价较高。

这说明前景效应对旅客的决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3.2 参照点对旅客满意度的影响参照点是前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影响人们的满意度。

在铁路通道内,旅客在旅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例如车辆晚点、乘客拥挤等。

根据前景理论,如果这些情况低于旅客的参照点,他们会感到满意;反之,如果这些情况高于旅客的参照点,他们会感到不满。

因此,为了提高旅客满意度,铁路管理者需要及时调整参照点,确保旅客的出行体验符合他们的期望。

4. 影响旅客出行行为的因素分析4.1 个体特征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包括旅客的性别、年龄、职业等。

在铁路通道内,不同的个体特征可能会对旅客的出行决策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第30卷 第11期25以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高总体出行满意度。

(2) 理解铁路旅客的出行决策机理,以关键影响因子为着力点,提升铁路客运组织水平,针对影响旅客出行决策的出行信息传递、售票组织等环节进行改进。

为了有利于旅客的出行决策,铁路客运管理部门应规划铁路综合出行信息平台,利用多种途径及时传
递出行信息[9],
特别是票务信息和客流信息。

同时,售票组织工作应以出行调查为依据,合理确定和调整客票预售期并及时告知广大旅客,科学规划代售点的布局方案,方便广大旅客提前购票。

(3) 深入研究和总结春运和节假日期间旅客出行
行为特性,尤其关注重点区域客运需求变动和客运组织方案的相关性,探索铁路客运需求管理的有效途径。

同时,对客运站高峰期的组织工作进行改进,通过信息传递消除旅客因候车晚点所造成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 谢如鹤,邱祝强,李庆云,等. Logit 模型在广深铁路客流分担
率估算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6,27(3): 111-115.[2] Gerard Whelan,Daniel Johnson.Modelling the im-
pact of alternative fare structures on trainovercrowd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portmanagement,2004,2(1): 39-46.
[3] 钟绍林,王修华,何宇强,等.北京西站客流集散特征调
查[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2): 37-39.
[4] 戢晓峰,刘 澜.The effectiveness of travel infor-
m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ransmis-
sion index[A].ICTE[C].Virginia: ASCE,
2007.753-758.[5] 史 峰,邓连波,霍 亮.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及
其效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 117-121.[6] 吴群琪,徐 星.旅客出行选择的机理研究[J].长安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 14-36.
[7] 刘 琦.影响铁路客流的因素及相关度分析[J].上海铁
道大学学报,1999,20(2): 41-51.
[8] Umberto Crisalli.User's Behaviour Simulation of
Intercity Rail Service Choices[J].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1999,7(3):233-249.
[9] 戢晓峰.城轨交通乘客出行信息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 21-23.
收稿日期:2008-09-17
责任编辑:林 欣


铁路旅客出行行为特性研究 陈章明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