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2018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的函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2018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的函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2018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18.12.25•【字号】青科农函〔2018〕179号•【施行日期】2018.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报送2018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的函科技部农村司:按照《关于报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的通知》(国科农函〔2018〕79号)要求,我省及时组织各市(州)科技局及相关部门进行了2018年度“三区”科技人员工作的专项统计和总结,并形成了青海省2018年度“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和相关调查表,现将我省“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和相关统计表报上,请审阅。

附件:1、2018年“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doc2、2017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对象服务效果统计表.doc3、2017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培养工作成效统计表.doc4、2017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际选派人员情况汇总表.doc5、2017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际受培人员情况汇总表.doc2018年12月25日附件1.2018年“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总结按照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农〔2014〕105号)和《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中西部地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函》(国科农函〔2018〕13号)精神,我省高度重视,及时动员组织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农业推广部门开展了青海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
(单位盖章):年月日
受援单位
本单位同意接收同志开展科技服务,并按照《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 边疆民族地区
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方案》,执行相关规定,提供相关保障。
(单位盖章):年月日
地方科技主管
部门
本单位冋意按照《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
技人员专项实施方案》,做好选派单位和受援单位的沟通衔接,协调受援单位为冋志提单位名称所来自区县联系人联系电话
受援单位
单位名称
所在区县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主宫业务
服务期
服务方式及内

预期目标
科技人员
本人自愿赴,按照本协议,开展科技服务,并达到预期目标。
(签字):年月日
派出单位
本单位冋意选派冋志赴开展科技服务,并按照《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 边疆民族地
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方案》执行。
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并做好相关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单位盖章):年月日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
根据《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 计划实施方案》和《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 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方案》相关规定,派出单位、受援单位和派出科技人员达成 如下协议:
科技人员
姓名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专业
职称/职务
派出单位

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的实施及效果

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的实施及效果

45云南科技管理2020年第4期科技扶贫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的实施及效果严 娟,郑红梅,茶本平,龚力波(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1)摘 要:为做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工作,云南省科技厅联合有关部门制订了《云南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在科技扶贫、带动农户、培训技术骨干、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建立示范基地等方面成效明显。

关键词:“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实施效果中图分类号:G 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168(2020)04-0045-03收稿日期:2020-06-29基金项目:云南省“三区”人才管理服务创新机制研究(2019RD014)作者简介:严 娟(1984-),女,云南宣威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0 引言为加快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将“三区”科技人才计划作为 12 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由中央组织部等10个部门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

为做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工作,云南省科技厅及各州市相关单位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1.1 精准制订实施方案,确保工作到位云南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等5个部门,于 2014年7月印发了《云南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科技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原则、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等,指导我省“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工作有效实施。

各州市以及选派单位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较为细致的选派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激励办法,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在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以保障选派人员在服务工作中的权益。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3.11.06•【字号】•【施行日期】2023.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做好2024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各州(市)科技主管部门,有关单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024年计划选派1800名科技人员赴省内89个“三区”县开展科技服务。

为做好选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派要求(一)派出单位1.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单位;2.省直有关事业单位、有关企业;3.州(市)级有关事业单位、有关企业;4.非“三区”县(市、区)有关事业单位、有关企业等。

(二)选派对象及条件1.选派对象主要为能够解决受援地区科技需求的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生态、环保、信息化等行业的科技人员,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与服务农业农村相关,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职业资格),自愿为受援地服务对象提供科技服务或到受援地开展科技创业。

2.2022—2023年已认定的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以及已申报2024年云南省科技特派员的人员此次暂缓申报。

3.在征询本人意愿基础上,将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主动认定为“三区”科技人才。

参与多个国家特派团工作的团员按1人次予以“三区”科技人才经费支持。

(三)服务对象1.优先选派“三区”科技人才服务云南省三区三州和边境三区县。

2.89个“三区”县内经过认定的云南省优质种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以及其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园区、产业园区、星创天地等。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l-VELOPING“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理德吴春荣宋达成韩森慧赵赫然吴昊郭春秀“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指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包括5个子项,其根本意义就是通过人才选派、急缺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等手段解决基层生产、建设、教育等过程中存在的“软件”短板,满足基层民众需求。

如何使“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在总量和结构上满足、适用于基层尤为关键。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使用都是由人在劳动中完成,即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是专业科学技术人员。

因此,人才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和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2013年开始,国家正式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旨在通过派遣和培养等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辅助,增加硬78发展|2019.03件投入、软件配套,解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落后地区在基层生产、建设、教育等方面存在的“软件”短板。

各地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比如:云南省镇沅县秀山村委会农业发展现状进彳亍调研,就其橡胶产业等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推荐橡胶新品种、新技术、新割胶设备,并就秀山橡胶等热作产业发展提出专业性建议。

贵州省就“三区”计划项目的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机制、社会工作认可度提升机制、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社会工作持续性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关研究。

安徽省自2014年起,对“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所遇5啲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罗岭等人针对西安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政策及问题方面进行了研究,李来运等DEVELOP IN(;针对新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所删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作者从事“三区”科技人员专项工作三年以来,发现甘肃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共性问题。

如何抓好基层需要的“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立地”人才,进一步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服务良性发展的长效路径。

山西三区科技人才项目计划

山西三区科技人才项目计划

2017年山西省“三区”科技人才项目计划山西省科学技术厅2017年5月编制说明2017年山西省“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行动计划,认真贯彻科技部关于开展“三区”科技人才计划的精神,按照《山西省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年度“三区”人才科技扶贫计划的部署,与我省科技扶贫行动“三大工程、五项任务”总目标紧密结合,在58个“三区”县有效开展创建星创天地、三区科技人才服务、产业技术转化引导、科技信息平台服务、科技精准扶贫示范。

以服务产业扶贫为主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培养乡土人才,扶贫环境创优,引进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扶强县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扎实推进科技扶贫行动有效实施。

本年度计划项目148项。

本批计划财政支持资金2278万元,国家和省级各占50%。

本批计划选派“三区”人才1000名,培育乡土人才116名,培训区域产业科技人才1200人。

项目覆盖到全省58个贫困县(区)农业产业领域。

计划项目涉及种植业21项,林果业34项,经济作物23项,蔬菜业26项,养殖业33项,其他11项。

涉及粮田面积36.5万亩,林果面积48万亩,蔬菜面积37万亩,经济作物12.5万亩,食用菌120万平米,草原45万亩;涉及养牛24.3万头,驴0.35万头,养羊36万只,养猪30万头,蛋鸡1300万只。

增产粮食1400万公斤、林果2.1亿公斤、菜2亿公斤、药菌1200万公斤、畜产品980万公斤,总增收节支9.88亿元。

目录(一)种植业2017Sz01无公害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 (1)2017Sz02谷子提质增效生产集成技术 (1)2017Sz03旱地作物集约化生产技术 (1)2017Sz04标准化谷子示范基地建设 (2)2017Sz05无公害红芸豆出口基地建设技术示范 (2)2017Sz06黑丰一号苦荞种植与加工 (2)2017Sz07小杂粮提质升级与示范推广 (3)2017Sz08小杂粮产品商品化开发 (3)2017Sz09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3)2017Sz010生物肥料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 (4)2017Sz011小杂粮提质增效技术推广 (4)2017Sz012杂粮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及产业化开发 (4)2017Sz013特色玉米套种瓜菜技术 (5)2017Sz014春播玉米抗旱耐低温高产技术 (5)2017Sz015谷子全产业链开发及加工技术 (5)2017Sz016沁州黄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6)2017Sz017杂交谷子增产增效综合开发技术 (6)2017Sz018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6)2017Sz019绿色富硒谷子种植及加工技术 (7)2017Sz020酿造专用高粱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7)2017Sz021汾黄沿岸轻简高效植棉技术........................................................ 7 (二)林果业2017Sl022矮砧苹果高效集约化栽培示范技术 (8)2017Sl023苹果高效增质技术示范 (8)2017Sl024旱地SH系矮砧密植苹果示范技术 (8)2017Sl025苹果无公害防治技术 (9)2017Sl026优质核桃综合管理 (9)2017Sl027核桃新品种改良增效与推广 (9)2017Sl028‘玉露香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10)2017Sl029玉露香梨集约化栽培示范技术 (10)2017Sl030玉露香梨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 (10)2017Sl031山区玉露香梨优质栽培集成技术 (11)2017Sl032红枣裂果灾害防控集成技术 (11)2017Sl033核桃高接换优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11)2017Sl034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技术 (12)2017Sl035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集成技术 (12)2017Sl036核桃经济林丰产管理 (12)2017Sl037核桃经济林丰产管理技术 (13)2017Sl038核桃谷子提质增效立体栽培技术 (13)2017Sl039旱地苹果园微润灌溉技术试验及推广 (13)2017Sl040核桃提质增效集约化管理技术 (14)2017Sl041核桃高密种植园改优技术推广 (14)2017Sl042红枣保鲜储存技术示范 (14)2017Sl043葡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15)2017Sl044红枣栽培管理与加工 (15)2017Sl045海红果、红枣低糖蜜饯加工技术 (15)2017Sl046山楂优质丰产栽培及贮藏技术 (16)2017Sl047杏树增产增效集成技术 (16)2017Sl048白水大杏产业化优质高产技术 (16)2017Sl049山桃林高接扁桃关键技术 (17)2017Sl050优质枣苗快繁技术 (17)2017Sl051绿化苗木栽培种植技术 (17)2017Sl052优质苗木的培育、种植、示范 (18)2017Sl053日光温室优质苗木新品种试验示范 (18)2017Sl054槐米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 (18)2017Sl055优质花椒高产增效管理技术 (19)(三)经济作物2017Sj056平菇优质高产成套栽培技术 (19)2017Sj057食用菌大棚栽培技术 (19)2017Sj058反季优质香菇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20)2017Sj059灵芝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 (20)2017Sj060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 (20)2017Sj061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 (21)2017Sj62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21)2017Sj063胡麻油及系列产品开发与推广 (21)2017Sj064香菇栽培新技术示范 (22)2017Sj065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22)2017Sj066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技术 (22)2017Sj067黑枸杞开发种植及科学栽培技术 .............................................. 23 2017Sj068潞党参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 (23)2017Sj069柴胡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技术2017Sj070恒山黄芪新品种选育 (24)2017Sj071芦芽山野生黄芪抚育与规范化种植技术 (24)2017Sj072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 (24)2017Sj073中药材仿野生及标准化栽培 (25)2017Sj074山西地道药材连翘标准化种植技术 (25)2017Sj075连翘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25)2017Sj076贫困山区连翘产业扶贫模式开发与示范 (26)2017Sj077林下中药材种植 (26)2017Sj078优质牧草高效种植技术 (26)(四)蔬菜业2017Sc079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高产技术 (27)2017Sc080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技术推广 (27)2017Sc081马铃薯一级种薯繁育与艺机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 (28)2017Sc082马铃薯淀粉残渣利用技术 (28)2017Sc083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28)2017Sc084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治及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29)2017Sc085马铃薯无公害高产技术 (29)2017Sc086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9)2017Sc087马铃薯旱地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30)2017Sc088马铃薯脱毒种薯及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30)2017Sc089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30)2017Sc090马铃薯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 (31)2017Sc091山区设施农业生物防控技术 (31)2017Sc092农村产业区域科技示范工程 (31)2017Sc093旱地西红柿优化种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 (32)2017Sc094高寒区大白菜高效栽培技术 (32)2017Sc095有机生态型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32)2017Sc096特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示范 (33)2017Sc097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33)2017Sc098冷凉区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33)2017sc099露地蔬菜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4)2017Sc100设施蔬菜综合管理技术 (34)2017Sc101PG专利日光节能温室生产技术 (34)2017Sc102反季节日光节能温室增产增效综合技术 (35)2017Sc103温室大棚提质高效栽培技术 (35)2017Sc104有机农产品种植与加工技术 (35)(五)畜牧业2017Sy105规模化养猪场母猪优质高产技术 (36)2017Sy106集约化高效育肥猪饲养关键技术 (36)2017Sy107规模化猪场兽医生物安全控制新技术 (37)2017Sy108现代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37)2017Sy109规模化猪场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承包 (38)2017Sy110生猪集约化育肥技术 (38)2017Sy111母猪标准化增效技术 (38)2017Sy112规模化猪场高效繁育及养殖配套技术 (39)2017Sy113牛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 (39)2017Sy114奶牛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39)2017Sy115高端肉牛育肥综合集成技术 (40)2017Sy116现代肉牛高效繁育与快速育肥技术 (40)2017Sy117肉牛育肥技术 ............................................................................. 40 2017Sy118良种肉牛科学养殖配套技术承包项目 . (41)2017Sy119规模化肉牛高效养殖技术 (41)2017Sy120优质肉羊舍饲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41)2017Sy121山羊高效养殖集约化技术研究 (42)2017Sy122晋岚绒山羊扩繁技术 (42)2017Sy123舍饲养羊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42)2017Sy124肉羊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43)2017Sy125晋岚绒山羊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43)2017Sy126肉羊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 (43)2017Sy127舍饲肉羊高效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 (44)2017Sy128规模化高效舍饲养羊技术 (44)2017Sy129绒山羊高效繁育技术示范 (44)2017Sy130高寒区设施养殖及饲料加工技术 (45)2017Sy131提高规模化蛋鸡养殖效益的配套技术 (45)2017Sy132标准化蛋鸡养殖及示范推广 (45)2017Sy133蛋鸡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46)2017Sy134蜜蜂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 (46)2017Sy135成熟蜂蜜高产技术 (46)2017Sy136山区黄粉虫高产养殖集成技术 (47)2017Sy137山东黑驴科学养殖 (47)(六)现代农业2017Sq138管涔山山地草甸类草地生态治理综合技术 (47)2017Sq139农业循环园区建设示范 (48)2017Sq140温泉资源型农业观光示范园建设 (48)2017Sq141特色果蔬菌资源开发与示范 (48)2017Sq142小杂粮、草食畜产业化技术开发 (49)2017Sq143马铃薯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49)2017Sq144核桃、肉牛、肉羊产业技术开发 (49)2017Sq145“三区”科技人才信息平台建设 (50)2017Sq146山西省“三区”人才管理及科技特派员培训 (50)2017Sq147山西省“三区”人才计划项目及乡土人才培训工程 (50)2017Sq148科技扶贫信息服务与文化建设 (51)编号项目名称承包内容承包单位主要承包人三区人才(省级)三区人才(其他)经费(万元)(一)种植业(21项)2017Sz01无公害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2017年1月-12月,在垣曲县解峪乡和毛家镇实施10000亩无公害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承包,主推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谷子化控间苗技术、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及配套轻简化生产技术等。

三区人才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三区人才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决策部署,提高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培训工作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受训人员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三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2.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三区”提供智力支持。

3.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三区”产业发展。

4. 加强“三区”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人才保障。

三、培训对象1. “三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 “三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 “三区”基层干部和农牧民;4. “三区”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优秀人才。

四、培训内容1. 政策法规: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产业发展规划等;2. 专业技能:各行业专业技能培训,如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3. 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理念、商业模式、市场营销等;4. 综合素养: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心理素质等。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学习、视频讲座、远程辅导等;2. 线下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3.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4. 案例教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案例讲解,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训实施1.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2. 建立培训师资库,选拔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水平的教师;3. 加强培训质量管理,确保培训效果;4.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3. 完善培训设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八、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培训工作计划方案,力争在“三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以下成效:1. 受训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2. “三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3.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4. “三区”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推动。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规划科技人员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规划科技人员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附件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加快建设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提升“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2万名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每年为“三区”培养2500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积极推动“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围绕“三区”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 1 —二、工作原则(一)中央指导、地方实施。

科技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中央财政承担的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

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落实地方财政应承担的选派、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落实选派和培训任务。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

结合科技对口援疆、援藏、援青、东西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实施。

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深入推进,探索优势科技资源向“三区”流动、促进“三区”内外科技人员互相交流的长效机制。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从“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由受援县(市、区、旗、团、场,以下统称“县”)提出需求,结合派出单位的成果、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派出优秀科技人员,切实提高受援地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
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
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加快建设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本土科技人才和农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提升“三区”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支持“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制定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自2014年至2020年,每年选派2万名科技人员到“三区”提供科技服务、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每年为“三区”培养2500
—1—
名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积极推动“三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围绕“三区”支柱产业大力引导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二、工作原则
(一)中央指导、地方实施。

科技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负责规划指导,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落实中央财政承担的选派和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

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党委组织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扶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落实地方财政应承担的选派、培训科技人员工作经费,落实选派和培训任务。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

结合科技对口援疆、援藏、援青、东西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实施。

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深入推进,探索优势科技资源向“三区”流动、促进“三区”内外科技人员互相交流的长效机制。

—2—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从“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由受援县(市、区、旗、团、场,以下统称“县”)提出需求,结合派出单位的成果、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派出优秀科技人员,切实提高受援地科技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创业能力。

三、基本要求
(一)实施范围。

以县为单位,主要是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困难团场。

(二)科技人员选派及工作程序。

1. 选派对象与条件。

选派对象主要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和省内其它县、市能够解决受援县科技需求的、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农村环保、信息化等行业科技人员。

选派对象需自愿到受援地服务,同意本方案中有关规定。

2. 选派范围与方式。

以就近就便、本省(区、市)范围内调
—3—
配为主,引导选派对象到本省受援地服务。

同时,鼓励通过东西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援疆、援藏、援青等机制渠道组织跨省服务。

3. 服务内容与形式。

选派对象围绕受援地支柱产业的科技需求,提供公益专业技术服务,或者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企业等,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并为受援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服务时间不少于1年。

4. 选派数量要求。

每年计划选派2万人。

5. 按照“制定计划—分配指标—选派到位—开展服务—考核验收—总结评价”的程序选派科技人员到受援地开展服务,主要过程如下:
(1)科技部根据各省提出的选派需求,制定当年选派计划;
(2)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落实选派计划,指导选派单位、受援单位与选派对象签订选派协议,经受援地县级科技主管部门汇总报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审定、备案;
(3)选派对象按照选派协议和有关要求,为受援地提供科技服务;
—4—
(4)选派对象完成1年服务后,由受援地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对其工作绩效和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5)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对本年度选派对象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送科技部;
(6)科技部汇总各省情况后对本年度专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部际协调小组报告。

(三)科技人员培养及工作程序。

1. 受培人员。

受培人员包括受援地工作突出、表现优秀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等。

2. 长期培训。

组织受培人员到本省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参加3个月、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培训或岗位锻炼。

3. 短期培训。

组织受培人员到本省或发达地区相关单位参加培训,或由培训机构组织专家在当地开展培训,培训时间为10天至30天。

4. 培训机构。

根据受培人员特点和培训工作需求,各省按照
—5—
就近就便原则,选择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等单位开展培训,承担具体培养任务。

5. 培养数量。

每年计划培养2500人。

6. 按照“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发布计划—组织培训—考核评价—总结验收”的程序开展培养工作,主要过程如下:(1)科技部汇总全国培养需求,编制当年培养计划;
(2)省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落实培养计划,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养工作协议;
(3)培训机构按照培养工作协议和有关要求,为受培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受援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县受培人员的报名参训工作;
(4)培训机构完成培养任务时,对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决算,并报送省级科技主管部门;
(5)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培养工作协议验收培训机构的培养工作,对本年度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并报送科技部;
(6)科技部汇总各省情况后对本年度专项计划实施情况进—6—
行总结并向部际协调小组报告。

四、组织管理
(一)本专项计划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文化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单位)联合组成的部际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科技部牵头制定总体方案,各省(区、市)科技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二)在中央组织部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负责计划的总体设计和统筹管理,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导意见,审核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方案及选派和培养计划,指导检查实施方案及选派和培养计划的推进落实。

(三)省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统筹规划和管理本地区选派和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具体实施办法,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本地区方案实施的协调管理工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确保本地区选派、培养工作顺利开展。

—7—
每年定期向科技部提交当年任务完成情况及下一年度选派和培养计划。

(四)受援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提出本地区受援和培训需求,做好选派单位和受援单位的沟通衔接,协调受援单位为选派对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组织选送本地受培人员参加有关培训项目,并做好相关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五)培训实施机构要认真落实培养任务,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好培训内容,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做好日常管理和培养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反馈受培人员所在单位,作为受培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对选派到“三区”服务且考核合格的选派对象,除享受国家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三区”发展所制定的有关人才政策外,还可享受以下政策:
1. 选派对象在选派期间人事、劳动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工资—8—
福利待遇不变,选派期满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2. 对表现优异、做出重要贡献的选派对象以及对执行本专项计划成绩突出的单位,由国家或地方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或项目申报倾斜支持。

3. 其它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按照《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组发〔2011〕23号)执行。

(二)经费保障。

选派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标准补助,培养工作经费按照每人每天120元标准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

中央财政分别负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50%和100%,东部地区自行负担。

中央财政对选派对象和受培人员的补助,统一以受援县所在省份划分。

为保证选派、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中央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采用计划内据实结算方式审核下达。

选派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支付选派对象到受援地的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保险和培训费用等。

—9—
培养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开展教育培训和补助受培人员食宿。

省级财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对财政专项经费的监督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政策,明确使用范围,严格拨付程序,强化审计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附:1.“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和培养需求计划表
2.“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对象推荐表
3.“三区”科技人才受培人员推荐表
4.“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对象情况汇总表
5.“三区”科技人才受培人员情况汇总表
6.各省份“三区”县分布情况一览表
7.“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联系单位及人员名单
—10—
附1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和培养需求计划表
(试用)
省份:
—11—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对象推荐表
(试用)
—12—
“三区”科技人才受培人员推荐表
(试用)
—13—
—14—
附4
“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对象情况汇总表
省份:填表人:联系电话:
注:若选派对象为省际间调配,请在表格相应处注明“从何省调配”。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