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完整版)新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欢迎阅读人教新课标模块3教材分析——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每个单(---采用发以上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解读。

下面,我们将从教材的使用者的角度,结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反应情况,主要针对模块教材整体,从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模块和单元内容发生发展过程,模块和单元知识学习意义,模块和单元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四个方面浅略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更好地掌握、运用好英语课程标准。

Ⅰ、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分析Unit 1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二)学习有关节日和民俗的词汇,如:have fun with , custom , religious 等;(三)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四)进一步复习、巩固运用请求及感谢的表达法;(五)掌握一些情态动词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

“热身”(warming up)部分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表格填充。

学生要在表格中的三个空行里填充中国的三个节日名称,日期(时间)、庆祝的内容。

“读前”(Pre-reading)部分通过若干个问题考查学生对节日的认识。

“阅读”(Reading)部分由五篇小短文组成,其中四篇带有小标题,它们分别介绍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要求容组成。

2选完尝“趣味阅读”Unit 2本单元涉及的要点是:(一)合理饮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二)如何给予劝告、提出建议;表达同意与不同意以及如何就医;(三)掌握情态动词ought to 的用法;(四)本单元所出现的词汇的用法;(五)如何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呈现探析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呈现探析

1382020年10期总第502期ENGLISH ON CAMPUS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用知识呈现探析文/周 丽 彭庆华【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对语用知识方面的要求。

在外语语境下,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材料,是高中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语言输入渠道,同时教材也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试图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进行呈现分析,以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合理使用,达到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英语教材;语用知识;呈现分析【作者简介】周丽(1976.05.31-),女,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2015级在职硕士研究生,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彭庆华,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语用知识指在特定语境中准确理解他人语意和得体表达自己语意的知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对语用知识教学的要求,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语用教学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英语教材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语用知识的主要教学资源。

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大多仍采用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学生考试得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们的英语教学过于侧重语言结构本身,老师关注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上。

对语言运用影响巨大的语用能力,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在教材中系统地出现。

此外,教师对英语教材中少量的语用知识的本质缺乏理解。

本文将对现在云南省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语用知识的呈现分析,帮助广大英语教师备课时从语用知识的角度出发,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二、语用知识的理论概述1.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最基本概念。

奥斯汀(1957)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语用学研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的学生赛尔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县 市 的 高 一 、 二 任 课 教 师作 了 调查 。 高
结果如下 : 1教 师 对 新 教 材 的看 法 : 据 统 . 根 计 结 果 发 现 .绝 大 多数 教 师 对教 材 的
求 目前农 村学 校普 遍存 在 培训 不 到
位 . 于形 式 . 有 针 对性 和 实 效性 等 流 没 现 象 。此 外 . 于地 域 特 点 , 些 偏 远 由 有 地 区学 校 课 改 工 作 缺 乏 上 级 业 务 部 门 经 常、 有效 的指 导 。 教师 在 岗前 培 训 而
3新 课 改提 倡 的 教 学 理 念 与教 师 . 的 实 际 做法 存 在 差 距 在 笔 者 的调 查 和 听课 过程 中 .几 乎 所 有 的教 师 课 堂 时 间 的 9 %是 花 在 语 法词 汇 的讲 解 和 O 练 习的 讲评 上 的 .不 管 上 哪个 类 型 的
进 高 中 时 就 感 觉 特 别 吃力 。2课 文 内 )
沃 放有



执 占
… ’
焦 聚 ∞ Q ( 3 D

人教版高中 英语新教材在西 部偏远 贫困地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甘 肃 省 玉 门 一 中 石金 涛


笔 者 发现 西 部 偏 远 贫 困 地 区 的 教 师在 对 新 教 材 的使 用 中存 在 各 种 各 样 的 问题 和 困惑 . 了解 新 教材 的使 用 现 为
识 、 力 等 多方 面都 提 出 了更 高 、 新 能 更
的 要求 但 农村 教 师素 质 普 遍 不 高 . 很
识 储 备 、教 学 水平 和业 务 能力 能 适 应 新 教 材 的要 求 但 近乎 9 %的 老 师认 0

高中英语_Unit3 Sports and Fitnes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英语_Unit3 Sports and Fitnes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必修一Unit3 Sports and Fitness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该文本选择了两位著名运动员:郎平和迈克尔乔丹。

这一中一外、一男一女两位运动员,不仅在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还具备很多闪光的个人特质与魅力。

郎平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取得过世界冠军,本文着重描述了她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迎难而上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飞人”乔丹是美国篮球联赛中的常青树,本文着重描述的是他不畏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

学生不仅崇拜这些体育明星,还应该从这些“模范”身上领会和感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这些都是这两个文段的主题意义所在。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渐渐形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关注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让他们学会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也让学生能给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加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课堂达成目标:1. T 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rough pictures and titles2. To develop ability of finding information and apply personal knowledge tostatements about sporting legends3. T o understand the sports spirit deeply教学重难点: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cooperation.教学辅助:Interactive whiteboard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A guessing gameShow brief introductions of four famous athletes. Students should guess their names.【设计意图】根据英文提示猜人物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引出主题“Living Legends of Sports”。

教师评价《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标实验教材》

教师评价《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标实验教材》

教师评价《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标实验教材》作者:李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12期【摘要】人教社0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是在中国使用范围最广的高中英语教材。

根据对国外主要的教材评价体系,既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价理论进行的梳理和归纳,本论文从该教材是否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本研究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NSEFC是否满足教师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教材评价教师态度课程标准高中英语【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92-02一、引言吉林省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采用人教社0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

本论文以McDonough 和Shaw的教材评价理论为基础,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NSEFC是否满足教师的需要。

根据研究发现,对NSEFC的使用加以探讨。

同时也为教材编撰者提供反馈信息,以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价体系McDonough & Shaw是国外较有影响的英语教材评价理论。

为了对NSEFC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本人通过对他们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制定出教师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McDonough 和Shaw 的评价细则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看待教材的,他们关注的是教材实际上能产生的语言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而教师被看作是调节整个过程的控制者,教材则充当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媒介。

通过观察教师和学习者如何使用教材,就可以确定该教材是否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学习中介的作用。

评价者可以简单核查教材是否实现了对语言项目和语言使用的特定输出,以及教材是否方便教师和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来自行改编(赵勇、郑树棠, 2006)。

关于高中英语课本真实材料的运用情况调查

关于高中英语课本真实材料的运用情况调查

1 5

3 3

3 6

1 8

8 2 2
1 3
被用于二语或外语教学 的材料。2 对现行 20 ) 03版 的反馈情况中总的来说无人选择 “ 常满意” 最 非 或“
不满意”2 %的教师选择“ ; O 满意” 6 %选择 “ ;3 比较 满意” 1%选择“ ; 6 不满意” 其具体对 听力 、 , 口语 、 语
宜昌 秭归 恩施 咸 丰 合计 七中 — 由 — 由 — 由 — — —
男教师 女教师
2 3 0 0
回收有效问卷 3 O份。1 对真实材料 的理解方面有 ) 着很大的偏差 : % 的教师认为真实材料就是本族 2 0
语者使用的 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材料;3 3 的教师 6 .% 认为真实材料是本族语者使用 的口头或书面的语言 材料 , 而且 被 用 于二 语或 外 语 教学 的材 料 ; 有 只 1. %的教师持有 和本文相 符的对 真实材料 的认 33 识, 即本族语者使用的 口头或书面的语言材料 , 且不
表二 : 听力 口语 语法 阅读 翻译
很好 6 %

写作
1% 0
6 % o 3 % O
的, 而不是通过改写或简写语 言材料来达到理解。 所 以我们认为“ 真实材料” 本族语者使用的 口头 是“ 或书面的语言材料, 而不是用于二语或外语教学 的
上决定了教和学的进展和质量。本文就高中英语现 行课本 (03 ) 20 版 中真实材料 的运用情 况做一 问卷
调查 , 旨在 了解 自交际法英语教学法推广以来 , 教师 们对真实材料在语言教学 中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 调查情况

四部分 ( 问题 1 ) 8 调查英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真 实材料的总的运用情况。全部 问卷采取选择形式 , 可多选 的地方 注明可多选 , 可表达不同意见的地方 给出空白。 ( 调 查结果。本次 问卷调 查共有 3 三) O份 , 共

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

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

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教师一新教材成功之处:.话题内容广泛,且贴近现实生活,高一模块()和()共有个单元;分别为:, , , , , , , .很有时代气息,例如:和这两单元,对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往往比较投入,上课效果也较好。

.每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情感目标和德育渗透。

例如:涉及到保护文化遗产和野生动物,则教育学生如何做个受人尊敬的人。

.内容丰富,多以开放型问题为主,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同时也给了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习时更有主动权。

例如:模块第五单元在中就有这样的问题“?”在中又有“?” 不同的同学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回答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往往这会使课堂气氛活跃。

.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反复渗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对单词的英语释义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语法项目相对集中,模块和用了四个单元来练习定语从句,而且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容易接受。

.单元中的听、说、读、写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功能为主线,并在和中都让学生得以锻炼。

不足之处.每单元词汇量过大。

以模块第三单元为例,单词表中就有个单词(不带三角符号)和个词组,且单词较长,学生记忆的确有困难。

.阅读后的内容不是十分与文章内容对应。

例如:模块第一单元 ,我们不能从已有的材料中得出答案。

模块第三单元若教师不做另外补充,学生根本不知流经的国家,这样让阅读的目的就体现不出,学生更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中有一个练习是对文中的重要单词和词组的活用,总觉得这个练习不自然,有些牵强。

模块第五单元 .其实以单词拼写的方式就可,每必要出现那么不自然的短文,反而模糊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听力太难。

虽然听力部分形式丰富,有填空,对或错,排列顺序等,但材料那么难,对学生要求太高。

例如:模块第一单元中的要完成的内容太多,学生根本不知怎样下手。

困惑:我们普遍认为新教材内容太杂,虽然它让老师自由重组,但我们也不敢将自己认为太难,或者不重要的东西删去,因为我们不知道高考会侧重什么,对高考我们谁也没底,我们也不知浙江省高考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结合到什么程度,而且,平时的练习还是与以前没。

人教版新旧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

人教版新旧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

人教版新旧课标高中英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一、引言随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内出现了多个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如新人教版、外研社版、牛津版、北师大版等等,打破了原来旧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些教材在遵循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突出了各自的特点,在各自采纳的教学区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反向。

由于人教社占据了传统垄断地位,掌握和积累了其他出版社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其组织编写的新版教材得到全国多个地方的采用,因此尤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影响大。

本文试图通过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旧版本教材在单元编排(unit arrangement/design)、语言输入(input quantity)和练习类型(practice design)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具体以SEFC B2B Unit 21 Music和NSEFC B2 Unit5 Music的比较)来探讨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和变化。

二、高中英语教材的改革背景于199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SEFC)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编写的,它借鉴了当时现代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满足了当时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需要,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趋紧密以及经过两轮的使用,其中暴露出来了许多的不足,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了。

其次,由于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于2000年根据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做了较大修改,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要求(如词汇增加了300词,语法增加了定语从句),因此高中英语教材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改,以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理念与之相衔接。

同时,在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环境下,人教社也于2003年推出了新的高中英语教材(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
教师一
新教材成功之处:
1.话题内容广泛,且贴近现实生活,高一模块(1)和(2)共有10个单元;分别为:Friendship,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Travel journal ,Earthquake, Nelson Mandela, Cultural Relics, The Olympic Games, Computers, Wildlife protection ,Music.很有时代气息,例如:Computers 和Music这两单元,对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主题,学生往往比较投入,上课效果也较好。

2.每个单元都有相对应的情感目标和德育渗透。

例如:Cultural Relics Wildlife protection涉及到保护文化遗产和野生动物,Nelson Mandela 则教育学生如何做个受人尊敬的人。

3.Warming up Pre-reading 内容丰富,多以开放型问题为主,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同时也给了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习时更有主动权。

例如:模块1 第五单元在Warming up 中就有这样的问题“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 in a great person?”在 Pre-reading 中又有“Which of them are great men and which are just important men ?” 不同的同学就
会有不同的标准,回答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往往这会使课堂气氛活跃。

4.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反复渗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对单词的英语释义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语法项目相对集中,模块1和2 用了四个单元来练习定语从句,而且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容易接受。

5.单元中的听、说、读、写都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功能为主线,并在Using language 和Workbook 中都让学生得以锻炼。

不足之处
1.每单元词汇量过大。

以模块2第三单元为例,单词表中就有36个单词(不带三角符号)和12 个词组,且单词较长,学生记忆的确有困难。

2.阅读后的Comprehending内容不是十分与文章内容对应。

例如:模块1第一单元Page3 Exercise 2No.5,我们不能从已有的材料中得出答案。

模块1第三单元Page 19
Exercise 2 若教师不做另外补充,学生根本不知the Mekong River 流经的国家,这样让阅读的目的就体现不出,学生更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3.Learning about language 中有一个练习是对文中的重要单词和词组的活用,总觉得这个练习不自然,有些牵强。

模块2第五单元Page 36Exercise 2.其实以单词拼写的方式就可,每必要出现那么不自然的短文,反而模糊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4.听力太难。

虽然听力部分形式丰富,有填空,对或错,排列顺序等,但材料那么难,对学生要求太高。

例如:模块2第一单元Page 5 Using language 中的Listening要完成的内容太多,学生根本不知怎样下手。

困惑:
我们普遍认为新教材内容太杂,虽然它让老师自由重组,但我们也不敢将自己认为太难,或者不重要的东西删去,因为我们不知道高考会侧重什么,对高考我们谁也没底,我们也不知浙江省高考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结合到什么程度,而且,平时的练习还是与以前没多大变化,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仍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不敢放得太开。

教师二
1.初高中教学缺乏衔接,导致教学困难.
学生普遍反映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学习上,尤其在听力、语法、词汇上很难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

高中英语教学在教材内容、
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

这些变化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学,往往赶上教学进度却不能达到核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如词汇方面,班上有一个英语中考106分的学生单词总是重默,问他原因,他说初中老师把词汇的用法在课文前讲得十分详尽,高中的词汇太多,老师说的不仔细,还有默写的方法不同,初中老师是读单词让学生听音默写的,而我是给句子缺词填空.阅读理解的速度和难度要求也有大的飞跃,学生感觉较吃力.
2.教学内容多、任务重与课时不够的矛盾突出,
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要求是否过高?最直接的问题是英语教材单元教学内容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又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给定的任务,从而造成教学困惑甚至焦虑,别是对教材的取舍上心里没底.如新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比较真实,语速,连读,吞音都接近native speaker的正常说话水平,上using language 部分的时候教材较难处理,听力的台阶很难放到学生的水平上,精读完成的较好,但泛读材料略过的很多。

3.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
必修1、2中有大量的任务型教学,特别是在warming-up, pre-reading,和post-reading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很值得商榷,往往演变成强者更强,而弱者更弱。

如何提高中下面学生的英语活动积极性,如何对小组活动有效监督和评价都很困惑。

4.教辅质量差或与教材不配套,影响了教学效度.
有的教辅虽然,封面设计新颖,然而内容却是陈旧的或练习高
于教学目标要求,甚至是取自高考模拟题,造成学生解题困难和时间精力的浪费。

5.学习方式问题:
教材所提倡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相当一部分的英语活动需要课前的准备,当堂完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口语教学推进的很慢。

教师三
1.与初中教材衔接问题(词汇量太大),建议在新高一开学初学习《初高中英语衔接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听力难:
对策:重新编写一些简单的题目或文章挖空,叫学生填写
3.写作任务较重,难以完成
对策:采用书本的话题和形式,但是题目改得简单些
4.录音磁带制作欠佳
对策:使用MP3
5.阅读教材有些文章不好
对策:简单疏理,补充“TEENS”中的文章(理科实验班)
困惑:
1教材整合过程中重点难点如何把握?如:删减法、扩充法、简化、调整、替换等。

2平时做大量的语法题吗?
3、课时不够
教师四
新教材的使用有些感触,但说不好,也没认真总结。

但总的说来,两点感触。

1.语法的教学还是比较传统。

如定语从句。

基本还是介绍语法点,加例句的做法。

这一点我个人觉得牛津英语做得比较好。

它会在对话或小故事中呈现一个语法知识。

2.每个单元后的summing up 对我们很多老师来说行同虚设,无法有效的把这部分利用起来。

(2007-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