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污染现状及解决措施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水污染问题愈发凸显。
农村水污染以农药、化肥、养殖废水等为主要污染源,并伴随大量土壤侵蚀和农田灌溉系统的失调。
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农田的安全生产和居民饮用水的品质,还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治理农村水污染迫在眉睫。
首先,了解农村水污染的现状至关重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农村水体的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人民对水污染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减少农业污染是治理农村水污染的关键。
在农田施肥过程中,应逐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等环保农业技术。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系统,避免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水源,减少土壤侵蚀,从根本上控制农业污染。
第三,建立健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农村人口众多,同时水资源也较为匮乏,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是治理农村水污染的重要环节。
可以引入城市污水处理的经验和技术,建造适合农村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并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对水环境造成影响。
第四,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同时,增加农村水资源保护投入,改善农村的供水设施和管网,确保居民有可靠的饮用水源。
最后,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同时,在农村学校、社区以及农村广播电视等平台开展环保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习惯。
综上所述,农村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健康生活。
因此,要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加强污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同时加强农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共同推动农村水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水环境污染对农民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以保护和改善农村水环境。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1. 农业面源污染大量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和饲料等农业化学品,这些化学物质经过农田排放、冲刷和渗漏,最终进入地下水和水体,造成水质污染。
此外,大量的畜禽养殖业也导致了农田和水体被新陈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污染。
2.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及不完善导致大量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严重污染了农村水环境。
此外,乡村旅游和农村人口密集区的污水排放也是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3. 农村垃圾与污泥处理农村缺乏有效的垃圾和污泥处理设施,导致大量的农村垃圾和污泥未经处理或不当处理,直接倾倒到河流、湖泊和农田中,进而引发水环境污染。
这些垃圾和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会进一步污染水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4. 其他农村产业污染农村产业污染主要包括农村工业废水、矿产废水和农村污染源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
这些产业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不仅严重损害水质,还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三、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治保障和处罚力度。
通过立法、修订法律和规章,建立健全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法规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执法措施。
2. 推广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产中应推进绿色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提倡科学施肥和绿色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量和排放。
鼓励和支持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 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生活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浅谈农村水污染现状及解决措施

传播疾病
污染的水体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 传播途径,如腹泻、痢疾等胃肠 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影响农产品质量
受污染的水源可能被用于农业灌 溉,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影响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04
农村水污染治理措施与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完善农村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
制定针对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和义 务。
水环境造成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地区畜禽养殖规模较大,畜禽 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引发蓝藻等水生生物暴 发。
农业废弃物污染
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在 农村地区随意堆放,长时间风吹雨 淋后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排放
农村地区存在大量乡镇企业,这 些企业往往缺乏环保设施,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 排放,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工业园区污染
一些农村地区建立了工业园区, 园区内企业集中生产,但环保设 施不完善,导致废水集中排放,
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非法排污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 取非法手段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湖泊等水体,严重破坏了水环
境。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
农村地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家庭、 学校、医院等场所,这些污水未经处 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 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农村水污染现状严重
农村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工业 废水等方面。
农村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大、农业活动频繁,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将分析农村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农田面源污染:农村地区农田灌溉和农药施用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容易被冲刷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2. 养殖废水污染:农村地区养殖业的发展,使得大量粪便和饲料残渣等废水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藻类繁殖,水体变绿并产生恶臭。
3.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不足:农村地区的乡镇行政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相对不完善,很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中,导致水体富含有机物和细菌等污染物。
二、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原因:1. 缺乏环保意识:部分农民对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环保意识,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没有治理和利用的思想。
2. 技术和设备滞后: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无法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3. 监管不到位:农村地区的环保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对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不够重视,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三、对策分析:1. 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意识到农村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污水随意排放做法。
2. 提升技术和设备水平:加大对农村地区水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水平,实现农村废水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3. 强化环保监管措施: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保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保监管制度,加强对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巡查和检测,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罚。
4. 推进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农村水资源污染是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对策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及对策农村环境污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污染问题及对策水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农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废水、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为了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村废水治理。
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企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 促进农田面源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设置植被带和农田湿地,减缓径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农田面源污染。
3.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水体的监测、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土壤污染问题及对策土壤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物质超标,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为了解决农村土壤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推广有机农业。
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通过有机肥料、生物制剂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
2. 加强土壤污染源治理。
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处理,采取土壤修复技术,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3. 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政策,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的监管责任,保障土壤环境质量。
三、大气污染问题及对策大气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中的又一个严重问题。
农村生产生活中的燃煤、生物质燃烧、农业活动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粉尘和有机物,导致大气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农村大气污染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促进清洁能源利用。
浅谈农村水污染现状及解决措施

浅谈农村水污染现状及解决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生产活动,使得农村的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农村人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制约。
因此,如何治理农村的水污染问题,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一、农村水污染的现状1. 污水处理不彻底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但由于污水处理设备的质量问题,污水处理不彻底,且没有集中处理的机构,导致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2. 农业施肥过量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们依赖化肥进行种植,导致农田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化肥使用过程中,一旦使用过量,就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从而严重影响水质。
3. 养殖业排放养殖业排放也是农村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场内养殖密度较大,饲料添加剂使用量较大,这些都会导致养殖场的排放量增加,进而严重影响周边水源的水质。
二、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措施1. 加强污水处理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对污水处理的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污水处理设备,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另外,对于一些无法接入中央污水处理设备的村庄,可以采用简易的处理方法,如缎带池和植物过滤。
2. 合理使用化肥为了减少农业施肥过量所导致的污染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方式,降低施肥量,提高施肥效率,并对广大农民进行科学耕作的宣传,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并减少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
3. 加强养殖管理为了避免养殖业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通过管理优化养殖场的排放口,降低污染量等措施,实现对养殖场的全面管控。
4. 加大经济压力经济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对那些环境违法企业给予较大的罚款和处罚,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引导并鼓励农民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
结语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保护水资源,治理农村水污染问题,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任务。
加强农村水污染的治理,需政府、农民和企业共同努力。
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1、水质污染
由于农村水源污染源通常是局部性的,造成水源相对落后,未及时受到治理,危害也更加严重。
此外,农村未来的近源污染源可能会增加,也可能加剧农村饮用水
污染的难度。
2、供水干燥
农村水资源不及城市充分利用,部分水资源使用不当,水质空间和时间分布、特
性聚集及特定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偏差。
3、污水未受有效处理
农村污水排放普遍满足不了《中国环境保护标准》,已存在污染源边缘排放及非法排放现象,污染源广泛分布,其中有许多排放无人问津,因此产生的污染未受到
有效的治理。
二、解决措施
1、完善供水结构
加大对农村饮用水的保护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综合多层次的饮用水取水权,强化针对不同地区的湖水、河水、地下水等的水资源配置,保证农村饮用水质量。
2、加强环境建设
建立龙头企业环境和污染源管控体系,强制企业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逐步提
高污染源技术标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环境保护质量,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
3、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
在处理污水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化学、生物、物理等多种方法,并重视易操作、经济、安全的技术。
建立规范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好地适应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提高污染排放效率,保护农村水资源安全。
4、加强农村水质检测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检测工作,制定细化的水质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前期监测控制措施,对农村饮用水的现状掌握情况,更好地保护农村饮用水安全。
农村生活水污染治理与防治

农村生活水污染治理与防治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一直以来都在享受着清新的空气、绿油油的田野和澄澈的河流。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生活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水资源,农村生活水污染治理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现状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村民缺乏环保意识和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排河道,导致河水被污染。
同时,农药、化肥等农业用品的过度使用也对水质造成了影响。
二、影响农村生活水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农作物生长、饮用水安全等方面造成了威胁。
严重的污染会导致水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甚至危害人们的健康。
三、治理方法为了治理农村生活水污染,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分级处理,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加强对农业用品的管理,宣传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方法,减少农业污染。
四、政策保障政府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上也应该加大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环保措施,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保护水资源。
此外,还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五、科技支持科技的发展为农村水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处理污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教育宣传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七、农村自治农村水污染治理需要倡导“农民自治、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度,推动农村水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村地区发展清洁产业,引导农民从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清洁、低碳产业转变,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九、社会组织参与加强与环保组织、公益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生活水污染治理工作,共同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健康。
十、监督执法加强对农村水污染源的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法进行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水污染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简述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成因,提出解决农村污水问题应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生态农业乡镇企业环保意识
Abstract :Summarize our country rural wate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sewage should follow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 zoology agriculture energetically, reasonable use water resource, make rural economy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coordinates development.
Keywords:Rural water pollu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引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防治农村水污染的任务既繁重又紧迫。
1.农村水污染现状
我国污水处理厂不断兴建,处理率不断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全国大部分农村的污水得不到处理,致使农村水污染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
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农村水污染成因
2.1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化肥和农药是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耕地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
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其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另外,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物是污染地表水和地下
饮用水源的最重要的因素。
它对水域生态系统将会带来长期和潜在的污染问题,从而引水环境的全面退化。
另外, 农村畜禽养殖业也会带来水环境的污染。
据调查, 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
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 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 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 导致大量的N、P 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 富营养化严重。
2.2乡镇企业生产的污染
乡镇企业在带动农村小城镇复苏和兴起的同时,使得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
近年来,污染的范围与程度均有迅速蔓延和加重的趋势。
而且,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
使其环境呈现出脏、乱、差的局面,流经乡镇企业区域的河流水质往往较差。
并且,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严重。
2.3农村生活方式和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2.4农村环境管理意识薄弱
人们的环境意识对环境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的环境意识常常指导人的环境行为。
只有人们整体的环境意识的加强,并将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二者充分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我们整个环境问题的根本突破口。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线长面广,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仅靠县级环保机构去抓去管,往往是无暇顾及。
我们应设置乡镇环保机构,专门管理环境问题。
3.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对策
3.1 发展生态农业
第一,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
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
第二,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肥利用效率。
第三,通过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置适当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在农田景观中适当增加湿地面积,在地形转换地带,建立适当宽度的树篱与溪沟以及实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合理搭配和不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轮作等,也可减轻非点源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从经济手段上采取某些措施,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对农用化肥、杀虫剂征税,以鼓励纳税人减少那些对环境有损害的工序或活动,还可以引导产业转型。
3.2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结合起来。
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
在这些活动中,政府的引导和督促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企业不会主动为环保去考虑布局,更不会主动投入太多的环保资金,这就要求政府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布局和城镇建设布局的同时,加大对环保的投入。
在合理规划乡镇企业的同时,政府还要注重小城镇建设规划。
应制定有利于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及能源政策,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有机的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3.3 加快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
提倡农村社区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以政府投资为主,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厂的建设。
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
其次,按排污者付费原则,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征收生活污水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保投入。
另外,我国目前对农村用水实行无偿使用原则,不像城市居民那样征收水费,这无形中鼓励了浪费用水。
所以,应当在普及自来水的较发达的乡镇试点实施征收水费,在经济上激励他们节约用水,减轻用水压力和水环境污染状况。
农村社区污水多为生活污水,可加以利用和资源化程度高,可以将污水处理生态工程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即可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又可增强土壤肥力。
由此可见,基于生态工程所独有的特点及我国农村现有的条件,生态工程将是一种非常适合农村社区污水处理的技术。
3.4加强环保教育宣传和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
基于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及地方政府领导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和对水污染防治知识的欠缺,应对他们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对地方政府的领导,应强化环保奖惩机制,增强他们的水污染防治的责任感。
由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像经济工作一样一抓就见成效,就能体现出领导的政绩。
所以,相当一部分领导就忽视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为水污染企业打起了保护伞。
鉴于此,应把环保工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另外,我国现阶段防止水污染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特别是农村水环境污染污染防治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还很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有些领域还存在法律上的空白。
所以,要加强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并严格执行法律,变软法为硬法。
4.结语
家在农村的我能亲身体验到农村的水污染问题,尤其是由于生活垃圾的堆积对村里河湾的污染,已经导致村里的两个河湾被填埋。
即使填埋,对地下水的污染仍然存在。
现在,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水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并且有日益恶化的现象,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尽快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遏止这种不利局面的恶化,努力去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祥禄.农村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J].华夏星火2003,5.
2.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9-121.
3.董维红.我国农村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J].世界地质.20(1)
4.杨明,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4-107 5.王宝贞.《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陈阜《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
7.黄山松《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防止对策》《工程与建设》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