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人治疗探讨与健康指导
痛风病人的生活指导及护理

一、痛风病人的生活指导及护理饮食指导:1、制定膳食治疗卡限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取,以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于防止或减轻痛风急性发作,减轻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对住院病人的入院评估时,发现病人虽然病史较长,但对饮食治疗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迫切需要了解含嘌呤食物的种类及饮食治疗的知识。
为此,我们制定了膳食治疗卡,将病人经常食用的食物种类列入卡内,供病人参考。
具体内容根据食物含嘌呤的多少将食物分为3类:第1类为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 000 mg。
如肝、肾、心、脑、胰等动物内脏;肉馅、肉汤;鲤鱼,鲭鱼、鱼卵、小虾、蚝、沙丁鱼等;鹅,鹧鸪,此外还有酵母。
以上食物在急性期与缓解期禁用。
第2类为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90~100 mg。
如牛、猪及绵羊肉;菠菜,豌豆、蘑菇、干豆类、扁豆、芦笋、花生等。
第3类为含微量嘌呤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精白面、米、糖、咖啡、可可及除第2类所列菜类以外的蔬菜及水果类。
病人入院后,每人1份,涂得病人的好许。
2、急性期与缓解期膳食的选择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以免外源性嘌呤的过多摄入。
可选用第3类食物,以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以精白面,米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选含嘌呤低的蔬菜和水果,限制脂肪量。
缓解期:给予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和正常血尿酸水平。
由于蛋白质摄入能加速痛风病人尿酸的合成,每日摄入不宜超过1g/kg。
避免第1类食品,有限量地选用第3类食品,每周2 d选用第3类食品,5d选用第2类含中量嘌呤的食物。
应继续维持理想体重,避免体重增加,脂肪的限量要长期坚持。
曾有2例病人入院前,每次饮酒或进高嘌呤饮食,尤其是进食虾类后,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在家服用药物效果不好,入院后,仍给予入院前的药物治疗,按急性期的膳食要求进食,禁酒,5~7d后,关节疼痛很快缓解。
3、鼓励选食碱性食品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促进尿酸的排出〔1〕。
痛风性关节炎健康教育掌握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痛风性关节炎健康教育掌握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痛风性关节炎健康教育:掌握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和关节功能障碍。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关节炎的治疗。
一、饮食调节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发关节炎的发作。
其次,患者应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柠檬、橙子、草莓等,可以帮助降低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此外,适量饮水也能促进尿酸的排出,有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的松、利尿剂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红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可的松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但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利尿剂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有助于处理关节炎的发作。
然而,药物治疗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三、运动康复合理的运动康复对于关节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力量,降低关节的负担,减轻关节炎的疼痛。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温和的伸展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温和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
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关节的康复。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关节的负荷。
然而,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时应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关节炎的症状。
四、康复辅助技术康复辅助技术在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康复辅助技术包括物理疗法、按摩和理疗等。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和电疗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痛风的健康宣教

痛风的健康宣教1 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也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少患部受压。
待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
2 局部护理:手、腕或肘关节受累时,为减轻疼痛可用甲板固定制动,也可在受累关节给予冰敷或25%硫酸镁湿敷,消除关节肿胀和疼痛。
痛风石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发生,故要注意维持患部清洁,避免发生感染。
3 饮食护理: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肉类、菠菜、蘑菇、黄豆、扁豆、豌豆、浓茶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严禁饮酒,并指导病人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使尿液的pH在7或以上,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淀。
4 病情观察:①观察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间隔时间,有无午夜因剧痛而惊醒等。
②观察病人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和功能障碍。
③有无过度疲劳、寒冷、潮湿、紧张、饮食、饱餐、脚扭伤等诱发因素。
④有无痛风石的体征,了解结石的部位及有无症状。
⑤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有无发热等。
⑥监测血、尿尿酸的变化。
5 心理护理:病人因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即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伤,思想负担重,常表现情绪低落、忧虑、孤独,护士应向其宣教痛风的有关知识,讲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6 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①秋水仙碱对于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一般口服,常有胃肠道反应,必须严密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孕妇及哺乳期间不可使用。
此外静脉使用秋水仙碱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损害、骨髓抑制、脱发、肾衰竭、癫痫样发作甚至死亡,应用时须慎重,如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者禁用,静滴时切勿外漏,以免造成组织坏死。
②使用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者,可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使用期间嘱病人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等碱性药。
③应用NSAID时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发生。
痛风,如何吃药控制尿酸 (2)

痛风,如何吃药控制尿酸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高尿酸血症引起,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
饮食方面的调整、药物治疗、锻炼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痛风急性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痛风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地吃药控制尿酸。
一、痛风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痛风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降尿酸药、止痛药等。
其中,降尿酸药是治疗痛风的关键,既可以预防急性发作,也可以减轻症状。
常用的降尿酸药包括:(1)小苏打:适用于轻度高尿酸血症患者,能够通过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
(2)丙磺舒:适用于肾脏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减少血液中的尿酸,预防急性发作。
(3)别嘌醇:用于急性发作期治疗,能够减轻疼痛、红肿等症状。
(4)阿罗洛辛:适用于长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
2. 饮食控制饮食方面的调整对于控制痛风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饮食上应选择高纤维、低脂肪、低糖等健康饮食。
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肉类、内脏、海鲜、豆制品等。
3. 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同时能够有效减轻痛风的症状。
适宜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散步、游泳、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和瑜伽等,患者应根据身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制定健康的运动计划。
二、如何正确地用药控制尿酸1. 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药物治疗必须坚持使用,一旦停药,症状容易复发。
因此,在用药方面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2. 规律的药物管理在药物管理上,患者应该每天定时服用药物,避免漏服或者过量。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漏服了药物,尽快补药,不要随意改变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治疗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对于患者来说要特别关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症状,如果出现头痛、视力模糊、肌肉疲劳等严重的副作用,应该立即就医。
痛风健康宣教总结报告

痛风健康宣教总结报告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尿酸代谢紊乱造成的高尿酸血症所引起。
痛风患者常伴有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痛风患者对于健康宣教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本次健康宣教总结报告将主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痛风的基本知识和病因:为了让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我们向他们普及了痛风的基本知识和病因。
我们解释了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过程以及导致尿酸代谢紊乱的原因,使患者对于痛风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2. 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强调了饮食控制在痛风治疗中的重要性。
通过宣教,患者了解到高嘌呤食物、酒精饮料以及高糖饮食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应该尽量避免摄入。
同时,我们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适当的体重,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改变。
3. 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我们详细介绍了痛风的药物治疗,并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遵循医生的嘱咐。
此外,我们还就痛风发作时的护理方法进行了讲解。
例如,患者应该保持关节的休息和保温,适当提高患肢,避免受凉等等。
4. 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痛风患者由于疼痛和生活限制,常常伴随有心理负担和抑郁等问题。
因此,我们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健康的心态。
在宣教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讲解,提高了患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也组织了痛风康复小组,让患者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分享情感,并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希望提高患者对于痛风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对于健康管理的重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的恶化。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痛痹(痛风)的健康教育处方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新陈代谢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除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
一、生活起居1、生活有规律,按时起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紧张与激动,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
2、积极减肥,避免饥饿疗法,坚持适当的运动量。
3、间歇期病人应注意鞋子的选择,尽量穿柔软舒适的鞋子,避免足部磨损造成感染。
4、急性发作期必须严格卧床休息,并适当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避免关节负重,直至疼痛缓解72小时后开始适当轻微活动,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血液循环。
二、饮食指导1、饮食护理根据食物含有嘌呤量,对痛风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①急性痛风发作期禁食高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50~1000mg)如:动物内脏、浓肉汁、鱼皮、鱼干、牡蛎、海参等。
②缓解期可适当选择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150mg)豆类及其制品、肉类:鸡肉、猪皮、牛、羊肉、鱼类、菠菜、海带、金针菇、龙须菜花生、腰果等。
③痛风患者可随意选食,但要控制总热量(每100g食物含嘌呤<25mg)如:大米、面粉、(面类制品)、薯类、鸡蛋、白菜、番茄、茄子、泡菜、苹果、香蕉、桃子、苏打水、可乐、汽水茶等。
(1)湿热痹阻:宜食清热除湿之品,如:山药、薏仁、绿豆、芦根等。
食疗方:知母炖鹌鹑(2)湿热瘀阻:宜食清热化瘀之品,如:薏米红豆粥、冬瓜煲老鸭等。
2、饮水护理指导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
(1)饮水习惯:坚持每日饮一定量的水,不可平时不饮,临时爆饮。
(2)饮水时间:不宜饭前半小时内和饱餐后立即饮用大量的水,饮水最佳时间示两餐之间、晚间和清晨。
(3)饮水与口渴:痛风病人应采取主动饮水的积极态度,不能口渴明显四体内处于缺水状态,这时饮水对促进尿酸排泄效果较差。
(4)饮茶:痛风患者可以饮茶代替饮白开水,最好餐后1小时开始饮茶,以淡茶为宜。
痛风性关节炎的健宣教(2)

痛风性关节炎健康宣教痛风是因饮食失宜,皮肾不足,外斜痹阻,痰瘀沉积于关节周围,以第一跖趾关节,足背,足跟,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类疾病。
(一)生活起居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1)居室宜通风,干爽,秋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应戴手套,穿棉靴,且鞋袜宜宽大松软。
缓解期多沐浴,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若手腕关节受累侵犯时应制动,可减轻疼痛。
(3)要保护关节使用大块肌肉,如能肩部负重不用手提,能手臂者不用手指,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并经常改变姿势。
(二)饮食护理避免进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蘑菇,沙丁鱼,鱼卵,豆类和发酵的食物。
多饮水每日摄入量3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
(1)湿热痹阻证: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
鼓励多饮水,以清热祛湿利尿。
(2)瘀热阻滞证:多饮水及清凉饮料,肥胖者应适度控制饮食。
(3)痰浊阻滞证:饮食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食物,以免助湿生痰。
(4)肝肾阴虚证:进食调补肝肾之品,如枸杞粥等。
情志护理:应主动关心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避免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等诱发因素发生。
给予宣教痛风的相关知识,讲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并与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服用中药汤剂,并观察用药疗效及反应。
秋水仙碱时治疗畸形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药,一般遵医嘱用药至疼痛缓解,如出现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须及时停药,用药过程需定期化验血常规。
(1)湿热痹阻证:白虎桂枝汤,宣痹汤宜偏凉服用,药后观察下肢小关节红,肿,热,痛及发热口渴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2)瘀热阻滞证:桃红饮,身痛逐瘀汤宜偏凉服用,并观察关节肿痛,肿胀,屈伸不利,病灶硬块结节等进展情况。
(3)痰浊阻滞证:服用四妙散,茯苓丸期间,应观察患者面浮,目眩,足肿,以及胸脘痞闷及关节肿胀,酸痛等情况,注意疗效反应。
痛风怎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痛风怎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和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痛风会导致永久性关节损伤。
以下是治疗痛风最有效的方法。
1. 改变饮食习惯。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原因。
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可以减少尿酸的摄入。
建议减少红肉、肝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摄入。
2. 控制体重。
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减少体重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并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3. 增加液体摄入量。
增加液体摄入量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从而减少尿酸的水平,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4. 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可使尿酸排泄增多的利尿剂和降低尿酸合成的药物等。
不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5. 避免饮酒。
饮酒会增加尿酸水平,并激活痛风的发作。
要避免饮酒,特别是啤酒和烈酒等富含嘌呤的饮料。
综上所述,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增加液体摄
入量、使用药物治疗和避免饮酒等方法,可以最有效地治疗痛风,并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病人治疗探讨与健康指导发表时间:2014-05-22T08:55:39.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7期供稿作者:马慧[导读]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马慧(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医院中医科 015543)【摘要】目的探讨痛风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方法总结2010年-2013年45例痛风病人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及效果。
结果 45例病人均掌握了痛风健康干预和饮食注意事项,同时知晓了痛风致高危疾病的预防。
结论健康教育使痛风病人掌握了饮食原则,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及诱因,了解尿酸增高可促进高血压、诱发糖尿病、导致血脂异常等风险。
从而因其对痛风疾病的重视,有效控制尿酸。
【关键词】痛风病人治疗健康指导【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046-02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
防治原则有:迅速终止急性发作,止痛;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损害。
1临床资料2010年—2013年我院收治痛风病人45名,经精心治疗和护理,5例病人关节疼痛缓解;40例关键疼痛消失;45例检验指标正常,都掌握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事宜,同时了解了痛风潜在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2治疗与健康指导2.1治疗性沟通与指导临床医师要做好痛风病人治疗性沟通,其目的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医患关系,保证患者接受和配合治疗。
围绕病人问题所在和解决病人问题的主题交谈。
(1)生理问题(2)心理问题。
首先给患者讲解痛风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难治性和好转后复发性使患者病理改变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于生命的危险。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肾为人体的水火之本,生命阴阳之根,肾阴虚是痛风的初症,肾阴阳两虚是痛风的基本特征,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可用元参、生地、麦冬等滋阴补肾,杜仲、菟丝子温阳化浊。
关节疼痛剧烈,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抬高患肢,关节制动,避免负重,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疼痛缓解后3天,病人方可活动,可协助其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穴位按摩:风湿热型:大椎、曲池等。
关节可动范围的运动训练,伸张运动;增强肌力:①等张运动②等长运动日常生活训练原则:①锻炼后次日不感觉疲劳;②尽量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免患肢肌肉萎缩,导致关节畸形。
急性期趁早运用抗炎止痛药:马上选用一种非甾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戴芬或乐松等,关节症状消失后可停药。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宜饭后服用。
指导患者知晓,痛风分型:痛风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尿酸生成和代谢情况,又可进一步分为机体生成过多型和肾脏排泄减少型。
此降尿酸药物分成两大类:一类为促进尿酸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例如苯溴马龙服用此类药物须白天使用,并喝充足水分,以避免结石。
另一类为抑制尿酸在肝脏产生的药物例如丙磺舒时,须注意有无药物过敏(身上起疹子或皮肤痒)。
如有过敏应马上停药,并应回诊请医师做鉴定!上述两种药物使用的时机不同,应由医师根据病情及个人需要处方,才可使不必要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患者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不可随意更换。
使用激素类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并观察不良反应。
中药汤剂宜温服。
避免使用引起尿酸增多的药物。
定期查血尿酸,中老年人、肥胖者、痛风家族史者,都应定期查血尿酸,以防止痛风发作。
运动疗法,适当运动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性。
运动量一般以中等运动量为宜。
2.2饮食指导绝对禁止吃高嘌呤食物。
动物内脏如脑、肝、肾等;鱼虾类饮食如淡水鱼和大多数海鱼以及龙虾、贝壳类等;肉类(牛、羊、鸭、鹅、鸽),咸肉、咸鱼,菠菜、菜花和蘑菇及浓汤、肉汤等;豆制品如豆腐等。
也要禁用咖啡、煎炸食物和熏烤食物等。
饮食中严禁“三高”。
即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糖类,因食物中嘌呤常常与胆固醇和脂肪同时存在。
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它可促进尿酸排出,主食以大米、小麦粉、玉米、馒头和面条为主等。
多吃蔬菜,少吃主食。
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
少吃主食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低热量、低嘌呤、低脂肪、低盐饮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日 2-5克以内。
保持理想体重。
肥胖者应减体重。
减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平时应做适量的有氧运动,例如游泳、慢跑等。
一定要限制脂肪。
因多食脂肪常可导致肥胖,并可减少尿酸排出,忌暴饮暴食,大吃大喝。
冬季要少吃火锅,不喝火锅汤,忌辛辣和刺激性食品。
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2.5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出,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禁酒、限盐。
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并抑制尿酸排出,易加重痛风。
特别是啤酒,其中成分如啤酒花极易诱发痛风,故应绝对禁止。
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升高,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
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建议多喝含有矿物质的苏打水,以利改善患者体内的酸性环境。
2.3心理消除应激状态下的指导痛风患者因由于其难治性和好转后复发性使患者病理改变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于生命的危险。
患者大都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时易诱发痛风。
加强对痛风的知识宣传,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减少痛风患者心理负担,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辅助治疗减少病人心理压力:痛风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
精神压力可导致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痛风发生增加。
2.4针对知识缺乏的健康指导痛风病人大都缺乏相关知识,医生要告知其尿酸水平升高可诱发其他疾病,如尿酸水平高促进高血压发生,尿酸水平高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中尿酸酶增加5mmmol/L,高血压风险增加13%。
尿酸增高可诱发糖尿病,尿酸水平高对于有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有促进2型糖尿病的形成的作用。
尿酸水平增高易导致血脂异常,尿酸水平增高可促进脂肪分解酶活性降低,进而使血中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又可降低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反过来又可导致尿酸水平增高。
它们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高尿酸血症患是脑卒中直接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血液化验单上尿酸水平升高可,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少吃海鲜产品,减少尿酸形成;对于严重的尿酸水平升高者,要再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进嘌呤代谢的药物;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肥胖,避免受寒、劳累感染。
2.5健康指导形式针对病人情况如文化程度、职业等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课堂讲座、同病室查房时集中讲解,个别告知,发放宣传材料如:纸质宣传小册,热线咨询、以及传媒介绍,或在为其进行治疗或查房时“见缝插针”干预因知识缺乏而导致不正确的行为。
讲解相关知识后,要了解其掌握情况,让患者从“知道”到“做到”,对未掌握的知识,反复讲解,直到其掌握。
3讨论痛风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指导无论在痛风的治疗还是康复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80~90%痛风发作是由于肾脏对尿酸排泄下降,仅有10-20%来由于尿酸生成增多,正常血尿酸20%来自富含嘌呤的食物,80%来自体内嘌呤生物合成。
痛风患者的饮食指导至关重要,正常人在普通饮食的情况下每日的嘌呤摄入总量大150~200mg,而每日体内代谢生成的嘌呤总量大约为600~700mg,即使能严格限制嘌呤地摄入,血尿酸的水平最多下降15%~20 %代谢产生的嘌呤与从食物中摄入的嘌呤最终结局差异甚大机体代谢产生的嘌呤大部分合成核酸,被组织细胞重新利用,少部分分解成尿酸;而食物来源的嘌呤绝大部分生成尿酸,很少能被机体利用。
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水平,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严格限制嘌呤的摄人。
选择低嘌呤食物,禁食高嘌呤食物维持基本热量,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摄取充足的水分。
多食蔬菜、水果以供给丰富维生素B、C及矿物质。
尤其是碱性水果、蔬菜可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禁饮酒及食用刺激性食品。
限盐。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10g,以每天5~6g为好。
饮食要点:此期饮食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尿酸值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限制热量,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
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发现高尿酸血症时,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
及时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避免受寒、劳累感染、创伤和进高嘌呤饮食等诱发因素。
低嘌呤饮食,其目的是减少外源性尿酸生成,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
监测尿的pH值、尿酸排出量,保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
通过电话回访,45例检验指标正常,都掌握了预防痛风发作的相关事宜,同时了解了痛风潜高危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做好痛风健康指导,对其治疗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王强虎,张俊丽.痛风患者饮食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7-1 ISBN:9787509127056[2]蔡东联,现代饮食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36[3]孟昭亨.痛风性关节炎160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9(5):238-241[4]刘钢痛风关节炎概述[J].现代临床医学.2010年3期:153-154[5]张玉梅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健康文.2012,15-24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