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教子名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38条教育子女名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38条教育子女名言1.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2.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
何也?见善不明耳。
3.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5.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8.事以急败,思因缓得.9.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1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经典语录1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6.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17.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
全慎全得,全忽全失。
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
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8.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1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0.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1.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1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23、智慧愈苦而愈明。
1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47、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48、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4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50、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5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52、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83、人伦明,则礼乐兴。
8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8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8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8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88
、人要为善,
先要明善始得。
1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曾国藩学贯古今,见多识广,不仅齐家堪称典范,而且在教子育人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经验和完整的理论。
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教之以其法”。
那么,曾国藩有哪些成功的教子经验呢?他的一套教子经验,对于今天年轻的父母们有什么借鉴意义呢?曾国藩的教子之道,我们把它归纳为:三句教子格言,五条教子原则。
一、三句教子格言格言一: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
所谓“成龙”,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做官或发财。
但是,做官与发财是不可求的,不是你想做官就做官,你想发财就发财。
做官与发财,首先靠本人的基本素质,即才智和能力;但是光靠才智和能力还不够,还要靠机遇,没有机遇,你才能再高也是枉然。
用哲学原理说,就是“内因”加“外因”。
“读书明理”的过程就是造就良好素质、增强才智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也就是改善“内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实现的;然而“外因”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它是客观存在,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
所以说,曾国藩对子女“只求读书明理,而不求做官发财”的期望是明智的,恰当的。
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进身入仕的阶梯。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把它看得相当重。
他的儿子纪泽、纪鸿参加考试的时候,他总是去信说:“或中或不中,都无甚关系”。
父亲的这个态度,无疑会给孩子减轻许多压力。
“只求读书明理,不求做官发财”,这也包含着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必过高、应当恰如其分的意思。
这一点也很值得今天的家长们学习。
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比较迫切,家长们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不管孩子的天资如何,也不管孩子的学习基础怎样,一心巴望孩子能考进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将来好出人头地,就不恰当地给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施加过重的压力。
然而,物极必反,当孩子感到家长的要求过高,管束过于苛刻时,就会消极抵制,阳奉阴违,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第一,要读经典。
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
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
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
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
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
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
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
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
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
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
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
曾国藩的教子六字经

曾国藩的教子六字经 >>淘宝网实惠入口<<
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பைடு நூலகம்勤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勤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俭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日常饮食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穿戴就是一件青缎马褂,而且一穿就是三十年。子女婚姻,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无所依靠,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谦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仁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为此他告诫子弟: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子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名言名句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4、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8、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 ——曾国藩9、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曾国藩10、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曾国藩1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曾国藩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14、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曾国藩15、人生莫惧少时贫。
——曾国藩16、【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曾国藩最经典家训

曾国藩最经典家训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之一”。
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的成就,也注重家庭教育,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家训。
曾国藩最经典的家训包括以下几点:
1.勤俭节约,不浪费。
曾国藩认为,浪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和每一分每一毫的财富,做到勤俭节约。
2.教育子女,注重品德。
曾国藩非常注重子女的品德教育,他认为,孩子的品德是决定其一生命运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出高尚的品德,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3.重视家族传统,继承家风。
曾国藩的家族传统非常重要,他认为,家族传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继承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长远发展。
4.尊重父母,孝顺长辈。
曾国藩非常注重家庭关系,他认为,尊重父母、孝顺长辈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家风。
以上就是曾国藩最经典的家训,这些家训不仅适用于曾国藩的家庭,也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是一种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
- 1 -。
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教子名言
1、“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侍亲以得欢为本”。
3、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4、“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
7、“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
8、“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
9、“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
10、“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
1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
12、“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
13、“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
14、“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
15、“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
16、“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
1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
1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
19、“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
20、“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
2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22、“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
2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
2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
2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
26、“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
27、“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
2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
2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30、“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
3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
32、“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
3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
34、“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
3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
36、“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
3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人该顺时,不可趋时。
”
3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
3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40、“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