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曾国藩经典语录 精品

合集下载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2、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7、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8、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9、总是必须脚踏实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见功效。

10、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

——《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3、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4、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

望两君日以斯言训做之。

——《曾国藩书信》。

15、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16、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

——《曾国藩家书》17、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曾国藩家书》18、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曾国藩家书》19、名望所在,是非于是乎出,赏罚于是乎分。

——《曾国藩家书》20、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做人做事的经典语录

曾国藩做人做事的经典语录

曾国藩做人做事的经典语录
1. “做人一定要像棵大树,深深扎根,才能枝繁叶茂。

”就像曾国藩,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比如他在官场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定地走下去。

2. “做事要脚踏实地,别总想着一步登天!”想想曾国藩,他当初也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呀,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呢。

3. “待人真诚,才能换来真心。

”曾国藩就是这样啊,他对朋友真诚相待,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这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4. “遇到挫折可不能趴下,要咬牙挺过去!”曾国藩在人生中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可他哪次不是顽强地站起来了呢?
5. “别小瞧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

”就如同曾国藩,他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你看看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
6. “要时刻反省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曾国藩可是经常自我反省的呀,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吗?
7. “承诺的事就要做到,这是做人的根本。

”曾国藩就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啊,这一点多值得我们学习呀!
8. “保持谦虚,别以为自己了不起。

”曾国藩那么厉害的人物都很谦虚,我们有什么资格骄傲呢?
9. “做事要有耐心,急于求成可不行。

”想想曾国藩平定叛乱,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有耐心啊!
10. “无论何时都要有信念,它是前进的动力。

”曾国藩不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才走到最后的吗?我们也应该这样啊!
我觉得曾国藩做人做事的这些道理真的太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了,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

曾国藩名言语录(精选165句)曾国藩名言语录篇1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曾国藩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曾国藩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曾国藩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曾国藩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曾国藩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曾国藩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曾国藩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曾国藩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曾国藩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曾国藩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曾国藩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25、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曾国藩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曾国藩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曾国藩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30、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走路一样,你总不能一直回头看走过的路吧,得专注于脚下的路,也别去瞎想前面还有多远,这样才能走得稳啊!例子:当你在为过去的失败懊悔时,想想这句话,别留恋啦,赶紧专注于现在要做的事呀!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啊!你大方点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宽容些,再以身作则,那还愁没人跟随你吗?例子:看看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不都是这样做的嘛!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哎呀呀,这说得太对啦!懒惰能毁掉一个人,骄傲也能啊!例子:你身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不就是因为懒嘛,还有那些有点本事就了不起的人,最后不也栽跟头了。

4.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就好像分蛋糕,大家一起分才开心嘛,做决策人多了反而乱套啦!例子:在团队合作中,利益共享,决策时少数有能力的人定就好啦!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真诚和踏实多重要啊,那些虚伪和取巧的早晚会露馅!例子:那些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都能成功,那些耍小聪明的,最后不都栽了。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总是浮躁的人哪能有深沉的见识,总是胆小的人怎么会有高明的见解呢!例子:你看那些毛毛躁躁的人,能做成大事吗?肯定不能啊!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不经历贫穷怎么能磨炼品格,受不了委屈怎么能做成事呢!例子: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各种磨难啊!8. “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和大家在一起时别乱说话,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守住内心,这多重要啊!例子:在人多的场合,乱说话可会惹麻烦的,自己一个人时也得坚守正道呀!9.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这就跟哄小孩一样嘛,先夸夸再讲道理呀!例子:你要劝别人,先夸夸人家,人家一高兴就容易听进去啦!10.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说过的两句话

曾国藩说过的两句话

曾国藩说过的两句话1. 曾国藩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我那朋友阿强,之前做生意亏了一大笔钱,要是一直陷在过去的失败里,整天唉声叹气的,那还有什么用呢?他就明白这个道理,过去的就过去了,不去留恋。

现在呢,也不被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干扰,就专心做新的小买卖。

至于未来,还没到呢,先把眼前的事儿干好。

你说,要是老纠结过去或者老担心还没发生的事儿,这人能轻松吗?2. 曾国藩讲过:“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我有个同学小花就是这样。

她打算考公务员,那可真是全身心投入啊。

周围有人劝她也去试试别的工作,她就跟人家说:“我现在就专注这一件事,就像爬山,我不能爬着这座山,还老看着别的山高,那我永远到不了山顶。

”她从早到晚都在学习相关知识,一点也不懈怠。

这要是换成那些三心二意的人,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能做成啥事儿呢?3.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咱就说隔壁老王吧。

他本来脑子挺聪明的,也有点小才华。

可是呢,这人特别懒。

找了个工作,每天就想着怎么少干点活,回到家就躺着玩手机。

时间一长,工作上老出错,最后被开除了。

你想啊,这就像一辆车,本来性能挺好的,但是不加油,它能跑吗?这懒惰啊,真是把好多人的前途都给毁了,真的是太可惜啦!4. 曾国藩提到:“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我邻居家的小孩小辉,那就是个读书的好榜样。

他有志气,从小就想当科学家,这就是有志。

而且他知识面可广了,看各种各样的书,这是有识。

最重要的是,他有恒心。

每天不管多忙,都要读一个小时的书,雷打不动。

这就好比盖房子,有志就是有个蓝图,有识就是有好的建筑材料,有恒就是天天去添砖加瓦,缺了哪一样能把房子盖好呢?5. 曾国藩说:“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我以前工作的公司有个项目,奖金特别丰厚。

我们小组的组长就特别明白这个道理。

奖金下来了,他没有独吞,而是按照大家的贡献分了下去。

2024年曾国藩名言名句

2024年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曾国藩名言名句1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5、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2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0、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

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3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3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7、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个名字可真不陌生。

他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家训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言,看看其中的真谛。

一、修身齐家1.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简单易懂,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修身,首先得从自己做起。

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齐家,家庭和睦,才有力量。

一个人能把家里管好,才能想更远的事,像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1.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也是曾国藩很看重的一句。

交朋友得讲究品质,文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

朋友不仅是玩乐,更是互相支持、互相激励。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难能可贵。

二、勤勉与学习2.1 “不怕慢,就怕站。

”这句话很形象,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

很多人总想一蹴而就,然而成功往往需要耐心和坚持。

每一步都算数,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慰。

只要你在前行,就不会离目标太远。

2.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曾国藩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品格。

书本里藏着智慧,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2.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很合适。

学习的过程就像交朋友,有时需要“见面”。

今天的知识,明天就可能用得上。

把握时间,抓住机会,才不会让知识从手中溜走。

三、为人处世3.1 “言必行,行必果。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说话得有信用,做事要果断。

很多人说话大话连篇,却常常做不到。

这就容易让人失去信任。

而信任一旦失去,重建可就难了。

3.2 “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拥有良好品德的人,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人若有真诚和善良,总能遇到那些温暖的力量。

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以诚,才能收获真情。

四、总结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虽是古人的智慧,却在现代依然闪耀着光辉。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的100句至理名言,以修身、勤学、交友、治家和为政五个方面分门别类,精炼而全面地涵盖了曾国藩一生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一、修身篇:君子之大过人处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二、勤学篇:学问之道无穷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经典语录经典语录一居心不净,动辄疑人。

人自无心,我徒烦扰。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

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血气盛,则克治难。

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服金石酷烈之药,必致损命。

即坐功服气,往往损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

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

静在心,不在境。

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

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

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去其不善而勉进于善,是谓之善学。

为己之学,成己所以成物,由本可以及末也。

为人之学,徇人至于丧己,逐末而不知反本也。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

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学者能高众也,毋以胜人,行标俗也,毋以绳人,免矣。

学贵有常,又贵日新。

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经典语录二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

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

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

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

物交物,则知之非也。

今之所谓博闻多能者是也。

德性之知,不假闻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

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古代学习的人为了完善自我而学习,最终成为知名人物;今天学习的人为了知为知名人物而学习,最终丧失了自己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

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学习和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为学从切实际出发,自不落空。

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

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

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

人莫不刚愎自信,刚愎自信,即是自绝,谁敢语以至道。

凡人有才气而复虚己问者,实大难得。

君子之学也,忧不得乎实,不忧名之不得也。

君子之仕也,忧不崇其德,不忧官之不崇也。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

不患立言之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

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

欲胜名而饵利,不亦惑乎?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是学,今之学者,离行言知,外事言学。

心理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此四者,可以言学矣。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或师或友,皆宜常存敬畏之心,不宜视为等夷,渐至慢亵,则不复能受其益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善而不敢为恶,下愚憨不畏祸,故肆为恶而无所忌惮。

一毫善行皆可为,勿徼福望报;一毫恶念不可萌,当知出乎尔者反乎尔。

士能寡欲,安于清澹,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所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矜名誉,畏讥毁,自好也。

忘检制,肆偷惰,自弃也。

自好者,中人也,可导之使为善也。

自弃者,民之为下矣。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

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

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

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经典语录三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

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君子直不发人所不白;清不矫人所不堪;刚不绝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强人所不胜。

乍得勿与,乍失勿取,乍怒勿责,乍喜勿诺。

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

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行事常思退一步。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见人耳语,不可窃听。

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

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曾国藩经典人生哲理语录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

寡合则非涉世之道。

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

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

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

一使气,但坏事。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

寡合则非涉世之道。

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

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经典语录四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

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

一使气,但坏事。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居。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甘苦自得。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经典语录五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经典语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