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國藩家訓語錄30條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茍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
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
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淩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淩我之身,或淩我之子孫。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里無有紀極,人于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則遇憂患橫逆之來,當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則遇榮利爭奪之境,當退讓以守其雌;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則不敢以功名自矜,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
夫如是,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
余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說,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此八本者,皆余閱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余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家训可谓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读他的家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他的名言,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启示。
一、勤奋与自律1.1 “无志者,常立志。
”这句话给人一种强烈的警醒。
没有目标,生活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一气。
我们得时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方向。
志向并不一定要宏大,但必须有。
就像打拼的青年,心中要有梦想,才能在风雨中不迷航。
1.2 还有一句“力行而不怠”。
这告诉我们,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实现梦想还得靠行动。
很多人都想当成功者,然而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
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虽说“滴水穿石”,但这水得不停地流。
二、修身与齐家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经典之语,真的是智慧的结晶。
个人的修养是基础,家庭的和谐是前提。
一个人若不先修身,那再大的抱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身教,平日里处事严谨,待人宽厚,家中和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2 说到齐家,咱们得明白,家庭就是小社会。
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成长。
和睦的家庭,就像温暖的港湾,给人支持和力量。
想想自己的家,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也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呢?2.3 当然,修身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要求。
还得注重内心的修炼。
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境中逆风飞翔。
曾国藩说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坚持与感悟。
面对挫折,心中不能有惧怕,反而要如猛虎般勇敢。
三、处世之道3.1 “待人接物,宜以和为贵。
”这句话简直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气生财,和睦生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想身边,多少因小事而结怨的人,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3.2 还有“宽容大度,胜人一筹”。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
真正的强者,不仅能忍受风雨,还能包容他人。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家训和名言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家训的名言名句:
1.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男子汉要独立自主,必须具备坚定不屈的品格。
2.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指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端庄的举止和谨慎的言辞。
3.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做事之前应先保持冷静,经过深思熟虑后,若大致有五六成的把握,就应当去做。
4.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指明了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免的三种无谓的争斗。
5.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说明了只有心怀平和,才能够经历世间各种险阻而屹立不倒。
6.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过度追求清高和和顺都可能损害仁义,因此应当追求中庸之道。
7.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持这样的乐观态度看待世界,能够激发人的善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8.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真正的柔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不需要显示强硬的强大。
9.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家庭的繁荣和个人的健康都离不开勤奋。
10. 侍亲以得欢为本。
——侍奉父母,让他们感到高兴是根本。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曾国藩的品格和家庭教育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生、家庭和道德的宝贵启示。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言
1. 教育为本:教育是提升个人和社会的根本,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培养,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成就。
2. 诚实守信:诚实和信用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有保持诚实和守信的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 勤奋努力: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4. 知行合一: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和价值。
5. 克己奉公: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只有克己奉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6. 勇往直前: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7. 忠诚正直:忠诚和正直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体现,只有坚守忠诚和正直,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8. 养性修身: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是人生的基石,只有通过养性修身,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曾国藩的家训经典箴言贵在简洁和实用,它们不仅是对曾国藩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后人的教诲。
这些箴言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曾国藩的智慧,将这些箴言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以成为更加优秀和有价值的人。
2024年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51、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52、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3、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5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55、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5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2、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3、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36、广其识则天下大。
3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38、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9、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4、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45、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4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40、勿过多怜悯。
4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个名字可真不陌生。
他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家训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言,看看其中的真谛。
一、修身齐家1.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简单易懂,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修身,首先得从自己做起。
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齐家,家庭和睦,才有力量。
一个人能把家里管好,才能想更远的事,像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1.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也是曾国藩很看重的一句。
交朋友得讲究品质,文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的碰撞。
朋友不仅是玩乐,更是互相支持、互相激励。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难能可贵。
二、勤勉与学习2.1 “不怕慢,就怕站。
”这句话很形象,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
很多人总想一蹴而就,然而成功往往需要耐心和坚持。
每一步都算数,每一点进步都值得欣慰。
只要你在前行,就不会离目标太远。
2.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曾国藩强调了学习的必要性。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塑造品格。
书本里藏着智慧,教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
2.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很合适。
学习的过程就像交朋友,有时需要“见面”。
今天的知识,明天就可能用得上。
把握时间,抓住机会,才不会让知识从手中溜走。
三、为人处世3.1 “言必行,行必果。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说话得有信用,做事要果断。
很多人说话大话连篇,却常常做不到。
这就容易让人失去信任。
而信任一旦失去,重建可就难了。
3.2 “德不孤,必有邻。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拥有良好品德的人,自然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
一个人若有真诚和善良,总能遇到那些温暖的力量。
做人就是要真诚,待人以诚,才能收获真情。
四、总结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虽是古人的智慧,却在现代依然闪耀着光辉。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精选)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的家训不仅对自己的家庭有着巨大影响,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启示。
下面是我精选的一些曾国藩的名言,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名言,感受到曾国藩的家训智慧和思想。
1.诚实守信,在家为人,出门为士。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还是身为一个士人,诚实守信都是我们最基本的准则。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广学博闻,博学多才。
曾国藩崇尚知识,认为广博的学问和多才多艺是一个士人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3.勤俭节约,厚德载物。
勤俭节约是曾国藩的家训之一,他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尊重。
只有勤俭节约,才能教育子女在充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德行和品质。
4.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曾国藩一直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坚信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这个思想也体现在他对自己家族的教导中,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用心努力,不断进取。
5.爱国为民,勤政为民。
曾国藩以身作则,注重自己的政治生涯,从事清廉政务。
他深知作为一个官员,应当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这种勤政为民的思想也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6.尊师重道,传承美德。
曾国藩非常注重师道尊严,他深信德性教化的重要性。
他教育子孙要尊敬师长,传承美德,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以此来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7.慎思明辨,审时度势。
曾国藩非常重视智慧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他教导子孙要慎思明辨,审时度势,不盲从、不轻信。
他强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8.勇往直前,勇于担当。
曾国藩认为勇往直前和勇于担当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不论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勇气和坚持都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他希望家族的子孙能够秉持这种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工作的种种挑战。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训语录
导读: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 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
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
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
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 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
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不特写字,凡
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9、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
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10、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1、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4、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5、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7、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1、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
22、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23、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
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24、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
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5、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
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26、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
礼义之旗帜也。
2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2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
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
君相之道,莫大乎
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
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0、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