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关于诚实的名人故事

关于诚实的名人故事“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
小编搜集了关于诚实的名人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诚实的名人故事 1. 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推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照实向真宗汇报,并恳求改换其他习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扬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慎重,正是东宫官适宜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比照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
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愤慨,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
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
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3.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比照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恩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作文素材]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
![[作文素材]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cec939e1a6c30c2258019eb2.png)
[作文素材]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
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
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
有一个叫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的卫国人,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官,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但没有得到重用。
商鞅便来到秦国,托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
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
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
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
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
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
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
”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铜),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
诚信主题班会

五、想一想,说一说
令人 钦佩
考试成绩不理想
不小心弄坏了班级的物品
同学偷了家里的钱,让你保密 买东西别人多找了50元钱
诚 实 面 对
六、诚信与我
你认为在你身边,有 哪些不诚信的现象?
中学生常见的不诚信习惯有哪些?
借钱不还。 拾到别人遗失的钱或物品不还。 损坏公物逃之夭夭。 做错事不主动认错。 不守诺言。 包庇犯错误的同学。
一、 看图片猜成语
看图片 猜成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诚信 什么是诚信?
二、 听故事
: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
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 “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 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 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 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 纪小,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 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 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 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 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
通过这三个小故事,请同学 们说一说,什么是诚信?
品德的试金石——诚信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niè)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民无信不立--孔子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 的归宿--高尔基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 克林三、图片与视频 社会与诚信
城这 请 则 市漫 你 提画 为 建说 青 议明 岛 了 !什 创 建 么 ? 诚 信
诚信危机
请 你 给 这 两 幅 漫 画 起 个 恰 当 的 名 字
社会上还有这么一类人
坚守诚信 社会清音
----理发店老板因肺癌给顾客 办理退卡
四、思维小拓展
中国古代管理故事

再如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归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拜他为扬武将 军,并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力战有功,后又击破袁谭,曹操论功行 赏,增邑二千户,其他“诸将未有满千户者”
然而,曹操对于人才的恩惠、友谊和礼遇、宽大等都直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他 的目的很明确,笼络人心、以让人才为其所用;一旦达不到这一目的,或者过去 倚仗的人才对其产生了异心,那么就毫不留情地加以剪除。
“烽火戏诸侯”
•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 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 侯”的闹剧。
•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 sì), 为博取她的一笑, 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 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 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 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 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 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 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 也被俘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都江堰万里长城的修建严谨的工程计划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有效的分工制都江堰水利工程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
中国古代管 理故事
猴王与孙子
从前,有个在树荫下卖草帽的人,叫卖得十分疲惫,靠着树 干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一堆帽子不见了,抬 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戴着一顶草帽。
•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 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 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 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 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 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 也叫"机制创新".
国学故事-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400年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sì),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智慧小语: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诚实守信的短小故事

诚实守信的短小故事诚信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是听着诚信小故事长大的,比如“一诺千金”、“立木为信”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故事,供大家参阅!故事1:尼泊尔的少年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
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
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
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
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故事2:汽修店的故事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关于诚信的励志故事3:桥下之盟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尾生,一天这个小伙子遇到了一位姑娘并且喜欢尚了她,于是和这位姑娘约定第二天在长桥相会。
第二天尾生如约到了长桥,但姑娘没来,于是尾生便在长桥尚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现,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很多个时辰过去了,姑娘都还没来,这是天上下起了暴雨,不一会桥底的水久漫过了桥墩,渐渐的淹没了尾生的身体,但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约,不能失信于人,终于没有跑走,最后他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诚信是金备课人:王婷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2、号召同学们以“诚信”为做人原则,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学会倾听,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习惯养成训练点:养成学生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听一个《九色鹿》的神话故事,。
(播放课件)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交流)二、诚信故事会1、课本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两则故事,出示《立木为信》、《烽火戏诸侯》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由读)1)谁能起来说一说你读的是什么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什么?故事对自己的启发是什么?2)个人交流。
3)教师总结: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信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带来了吗?1)在小组内讲一讲故事,同时说一说自己的故事是从哪里搜集来的及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2)每个小组选一名讲得最好的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3、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又了解了很多诚信的人和事。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只有恪守诚信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因此同学们要从小做一个诚实受信的人。
4、那么在生活中,你是否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呢?。
这样吧,把你讲信用的故事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请同桌来讲对方的小故事(学生互相交流)5、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诚信小故事(2、3个人)6、“假如没有诚信”会怎样?师补充一些视频新闻资料:安徽省阜阳市不合格奶粉带来的危害:和孩子们所担心的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人与人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他像金子一样宝贵,不,他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人们常说(板书:诚信是金),生齐读。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28 古文二则讲解与例题 (新版)语文版

第七单元28.古文二则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作家作品简介:徐珂,近代(生卒年不详)人。
字仲可,原名昌。
浙江杭州人。
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
是南社重要诗人。
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
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
段玉裁(1735—1815),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
字若膺(yīng),号懋(mào)堂,江苏金坛人。
他是戴震的学生。
背景资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清稗类钞·敬信》。
《清稗类钞》一书,广泛采录清人笔记和报刊记载,记录了清代268年间的社会轶闻,其中以晚清反帝反封建的故事最为突出,与所辑《晚清祸乱稗史》相得益彰。
全书共四十八册,约三百万字,民国初年出版。
旃,读zhān。
亡友,死去的友人。
《戴震难师》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勉旃.(zhān) 诺.责(nuò) 愕.然(è) 车辇.(niǎn) 蕴蓄.(xù) 就傅.(fù) 私塾.(shǔ) 奖券.(quàn) 敦.厚(dūn) ★形似字辨析 ⎩⎪⎨⎪⎧傅师傅搏搏斗博博学⎩⎪⎨⎪⎧塾私塾墅别墅垫铺垫★文言字词古今异义 (1)而.翁知我 而:你,你的。
今常用于连词。
(2)是.年 是:这,代词。
今常用于表判断。
(3)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去:距离。
今常用于从哪儿出发到哪里。
几何:多少。
今常用于几何学的简称。
词类活用 (1)而翁知.我 知:活用为意动,“以……为知”。
(2)卒辇.而致之 辇: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车子运”。
(3)日.数千言不肯休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一词多义亡⎩⎪⎨⎪⎧亡.何不其人亡.死亡言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400年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bāosì),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智慧小语: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