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专题突破5  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物质的推断、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江苏专用)(打印版)

《物质的推断、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江苏专用)(打印版)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I________。
(2)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G与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17.(2019江苏镇江中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电解A的实验,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2)B俗称_________,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的澄清溶液通常用来检验__________气体。
(4)D在农业上可用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___________肥。
(5)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__色。
12.(2018江苏常州中考)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3.(2018江苏镇江中考)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H2 H2O H2CO3
B.Ag AgCl AgNO3溶液
C.Ca(OH)2溶液 Ca(NO3)2溶液 CaCO3
D.NaCl NaHCO3 Na2SO4溶液
(2)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B中通入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18.(2019江苏镇江中考)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A、B、E、F、G均为气体,B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退色,E、F组成元素相同,且F有毒,G是一种最轻的气体;乙、丁均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反应④是工业炼铁的原理;反应②是光合作用。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项练习(word版,含答案)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专项练习1.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A. C→COB. H2O2→O2C. BaCl2→Ba(OH)2D. NaCl→NaNO32.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第2题图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3.甲、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如图所示,甲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乙有两种途径,乙发生一步反应转化为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3题图A. 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B. 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C. 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D. 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①和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4. A~G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S、O、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C和E 都是黑色粉末,D的溶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G、F都是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4题图(1)物质的化学式:A,C。

(2)D和E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填“增加”、“不变”或“减小”)。

(3)写出一个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的一种用途。

5.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Na、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A由三种元素组成,B俗称小苏打,J是紫红色固体;D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5题图(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J。

(2)A曝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

(3)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和I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苏州专用)(附答案)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详解(苏州专用)(附答案)
体中考二模)对于“甲+乙→丙+丁”这个反应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B.若丙、丁分别为CO2和H2O,则反应条件一定是点燃
C.若丙、丁分别代表盐和水,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酸
D.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且丙为不溶性碱,则反应物中一定有可溶性的盐
【答案】D
(1)写出化学式:G_______;J________。
(2)写出F—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E—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C— D反应的微观变化是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与原子的转化
②原子与离子的转化
③离子转化为分子
【答案】Fe2O3Cu(OH)2(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合理即可) ②
【解析】根据A-J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G、H由两种元素组成,C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C是铝,D为紫红色固体,所以D是铜,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氧化铁,I和J物质类别(指酸、碱、盐)相同,但颜色不同,C会与F反应,F会转化成铜,所以F可以是铜盐,F会与I反应,会转化成J,I也会转化成J,所以F可以是硫酸铜,硫酸铜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I可以是氢氧化钠(无色),J可以是氢氧化铜(蓝色),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均为碱,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E会与氧化铁反应,会转化成硫酸铜,所以E是硫酸,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氧化铁都会转化成H,H由2种元素组成,所以H是水,也可以是二氧化碳(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硫酸会转化成B,B转化成的A会与硫酸反应,所以B是氯化氢,A是氯化钡,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推导正确。

13.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练习)(原卷版)

13.物质的推断与转化(练习)(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推断与转化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推断一、选择题1.(2023·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说法与图示关系不符..的是A .甲不能是碱B .丙不能是单质C .甲乙可以都是氧化物D .甲乙丙可以是不同类别的物质2.(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 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若甲是H 2O ,则乙可能是CaCl 2B .若甲是CO 2,则丙可能是H 2C .若甲转化为乙是置换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置换反应D .若甲转化为乙是复分解反应,则乙转化为丙不可能也是复分解反应3.(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一定是()2Ca OHB .Y 可能是钠盐C .X 与Y 不可能都是盐D .X 与Y 反应能生成NaOH4.(2023·贵州·中考真题)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特征。

甲、乙、丙、丁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能一步实现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甲为2H ,则丁可以是Fe 或2H OB .若甲为2H ,则丁→甲不可以是复分解反应C .若甲为2CO ,则丙可以是水D .若甲为NaOH ,则丙可以是()33Fe NO5.(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

专项五物质的转化与推断(word版习题)类型1物质的转化1. (2021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第1题图A. C、CO2、COB. H2O2、O2、H2OC. CuO、Cu、Cu(NO3)2D. NaOH、NaCl、NaNO32. (2021泰安)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第2题图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2021徐州)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

A是大理石的要紧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

下列判定错误的是()第3题图A. A的化学式为CaCO3B. D物质不属于盐C. 表中未涉及的差不多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D. 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4. (2021曲靖)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一种物质能够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第4题图(1)若A、B、C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其中一种物质是单质,则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物质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实验室检验C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金属,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 _________(用A、B、C表示)。

类型2物质的推断考向1网络图型5. (2021云南)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请依照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第5题图(1)B的化学式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

中考化学练习【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中考化学练习【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专题四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一 一步转化型1. (2019乐山)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A .Fe 2O 3―→ FeCl 2B .KMnO 4―→ MnO 2C .Fe ―→ Fe 3O 4D .CuSO 4―→ Cu(OH)22. (2019苏州)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B )A .S ――→O 2点燃SO 3――→H 2O H 2SO 4 B .CaCO 3――→高温 CO 2――→C 高温CO C .Cu ――→AgNO 3溶液Cu(NO 3)2――→稀H 2SO 4 CuSO 4D .Na 2SO 4――→K 2CO 3溶液 Na 2CO 3――→Ca (OH )2溶液NaOH3. (2018河南)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C )A .C 、CO 、CO 2B .H 2O 2、H 2O 、O 2C .KOH 、K 2CO 3、KNO 3D .Fe 2O 3、FeCl 3、Fe(OH)34. (2019天门)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相互转化的是( B )类型二 5. 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A +B ―→ C +H 2O(2)C +KOH ―→ D ↓(蓝色)+E(3)B +D ―→ C +H 2O(4)E +BaCl 2 ―→ F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__CuO__;B.__H 2SO 4__;C.__CuSO 4__;D .__Cu(OH)2__;E.__K 2SO 4__F .__BaSO 4__。

6. A 、B 、C 、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A +B ―→ C +D 。

(1)若A 是硫酸,B 是氢氧化钠,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分解__反应。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word版有答案)

福建省中考化学必刷题《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请回答下面问题:(1)物质I的化学式是;物质E的化学式是.(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物质F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4)物质C的用途有(写一点即可).(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解:(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A、B高温会生成C、D,所以B是氧化铁,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D是铁,氧化铁和E会生成G,所以E是酸,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氢氧化铁,G是硫酸铁,F是氢氧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I是Fe(OH)3,E是H2SO4;(2)通过推导可知,反应②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通过推导可知,F是氢氧化钡,属于碱类物质;(4)物质C是①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5)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1)Fe(OH)3,H2SO4;(2)复分解反应;(3)碱;(4)灭火;(5)Fe2O3+3CO2Fe+3CO2.2、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提示:下列是两个不同的小题](1)若A是一种常见的含钙元素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①则D物质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②A→B+C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A常温下是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固体.①则B物质的化学式是.②C+D→A+E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解: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1)若A是一种常见的含钙元素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B 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钙,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物质是氢氧化钙,在农业生产中作用是:改良酸性土壤;A→B+C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CaO+CO2↑;(2)若A常温下是无色液体,E是紫红色固体,所以E是铜,A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C和D反应生成水和铜,所以D是氧化铜,C是氢气,B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化学式是O2;C+D→A+E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H2+CuO Cu+H2O.故答案为:(1)改良酸性土壤;CaCO3CaO+CO2↑;(2)O2;H2+CuO Cu+H2O.3、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红棕色固体,反应①为冶金工业的重要反应,且B、D组成元素相同,C、F为金属单质,其它物质为化合物,其中F为紫红色,H为白色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物质的转化与推断归纳题型解法【解题步骤】(1)审题:全题兼顾,找到题目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

(2)分析:根据找到的题目突破口,结合物质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进行顺推或逆推,把能推出的物质尽量先写在题目上,进而全面推出结果。

(3)检验:把推出的结果放回原题去进行检验,确定结果的正确性。

(4)解答:根据题目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回答相应的问题。

类型一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方法技巧】掌握常见固体、溶液、沉淀的颜色1.溶液的颜色。

(1)浅绿色:含Fe2+的盐溶液,如FeCl2、FeSO4、Fe(NO3)=的溶液。

(2)蓝色:含Cu2+的盐溶液,如CuCl2、CuSO4、Cu(NO3)2的溶液。

(3)黄色:含Fe3+的盐溶液,如FeCl3、Fe2(SO4)3、Fe(NO3)3的溶液。

(4)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

2.固体的颜色。

(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

(3)KMnO4为暗紫色(紫黑色)。

(4)硫:淡黄色。

3.沉淀的颜色。

(1)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2)蓝色沉淀:Cu(OH)2。

(3)红褐色沉淀:Fe(OH)3。

(4)可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Mg(OH)2。

例1 (20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白色固体,E为黑色固体(一种金属氧化物),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2015·)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1)气体B的化学式是。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 继续实验。

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方法技巧】(1)常用作灭火剂的是CO2。

(2)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熟石灰)。

(3)工业上用于金属除锈的为盐酸和稀硫酸。

(4)人体胃液中用于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

(5)可用作调味品的是氯化钠。

(6)用于治疗胃酸的是Al(OH)3。

(7)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固体CO2)。

(8)可用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CaO、NaOH,液体物质为浓硫酸。

(9)可用作补钙剂的是CaCO3。

(10)用于造纸、玻璃、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是Na2CO3。

(11)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为CO2。

(12)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O2。

例3 (20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方法技巧】物质的特殊性质主要有:(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3)具有还原性的是C、CO、H2。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

(5)与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6)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显碱性。

(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

(8)能与碱反应生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气体的物质是铵盐。

(9)能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盐或碳酸盐。

(10)具有吸附性的物质是木炭或活性炭。

(1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NH3、HCl和SO2等。

(12)有毒气体是CO和SO2等。

(13)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例4 (2015·日照)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相互发生反应。

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类型四多种突破口相结合【方法技巧】 1.常见的物质。

(1)常见的酸:HCl、H2SO4等。

(2)常见的碱:NaOH、Ca(OH)2等。

(3)常见的盐:NaCl、CaCl2、Na2CO3、CaCO3等。

(4)常见的金属:Fe、Cu。

(5)常见的氧化物:H2O、CaO、CuO、Fe2O3等。

(6)常见的气体:H2、O2、CO2等。

2.物质之最。

(1)最轻的气体:H2。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3)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5)最常用的溶剂:H2O。

(6)未来最理想的燃料:H2。

(7)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Cu。

(8)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3.元素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4.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H2O和H2O2、CO和CO2、Fe2O3和Fe3O4、金刚石和石墨。

5.特殊反应条件。

(1)通电:水通电分解。

(2)高温:碳酸钙分解、C+CuO、C+CO2、CO+Fe2O3。

(3)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H2+CuO、CO+CuO。

(4)催化剂:氯酸钾、过氧化氢分解。

6.物质的主要成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例5 (2015·株洲)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 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例6 (2015·)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D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F、H为气体,且H有刺激性气味。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反应可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铵态氮肥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F转化为C的反应,名称为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用F 和H合成尿素,反应中F和H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类型五以物质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为突破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水、过氧化氢、氧气之间的转化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NaOH及钠盐之间的转化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例7 (201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

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

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

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

请回答:(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_(写名称)。

专题提升演练类型一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1.(2014·)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在工业上常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2.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1)溶液X是(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3.(201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