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内含答案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内含答案)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
(错)19、适度的焦虑可降低人的警觉水平,不利于人们适应环境。
体育运动心理学——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试卷(含答案)

体育运动心理学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心理健康强调,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它是一种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和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o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 , : 、、、O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12.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使消极情感,使____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和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o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o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o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它在比较重要; 二是,它主要应用于o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 或,或,或O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和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o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他们设计了一种的量表用于测量锻炼成瘾。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O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B.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C.上班时骑自行车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 3.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参考资料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
(错)19、适度的焦虑可降低人的警觉水平,不利于人们适应环境。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五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5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体育锻炼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由于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触发和增加神经肽的释放,激活中枢阿片系统(Thoren,1990),从而影响大脑分泌β-内啡肽。
”这一假说为:A.单胺假设B.心境状态假设C.神经肽假设D.心血管健康假设2.“体育锻炼可以通过促进5-羟色胺释放,有效地增进心理健康”这一假设是:A.单胺假设B.心境状态假设C.神经肽假设D.心血管健康假设3.灵魂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__________。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B.精神控制了大脑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4.“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
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
”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B.健康信念理论C.计划行为理论D.跨理论模型5.关于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研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从降低焦虑的效果来看,短期锻炼比长期锻炼的效果更好B.有规律锻炼比无规律锻炼者更少出现焦虑情绪C.特质焦虑状况的减轻可能是因为体育锻炼的效应抵消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D.体育活动较低焦虑与活动增加了肌肉的紧张度有关。
6.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体现在__________。
A.运动员的智力高于一般人的智力B.小强度的体育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C.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相同D.体育活动对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不产生影响7.“即使一个人对活动有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认识,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或足够的机会去锻炼,那么他/她的活动意图将会变得薄弱。
”该观点符合__________。
A.社会认知理论B.健康信念理论C.计划行为理论D.控制理论8.突生二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__________。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 (1)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
(错)19、适度的焦虑可降低人的警觉水平,不利于人们适应环境。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测试试题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作者:————————————————————————————————日期: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心里健康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里健康试题及答案体育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缓解压力B. 提升自信C. 增加社交焦虑D. 改善情绪2.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心理技能训练?A. 目标设定B. 正念冥想C. 消极自我对话D. 放松技巧3. 长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个体的哪种能力?A. 抗压能力B. 依赖性C. 逃避现实D. 自我封闭4. 在团队体育中,良好的沟通对于以下哪项最为重要?A. 个人技能展示B. 团队协作C. 个人荣誉感D. 竞争对立5. 体育心理学中的“流状态”是指个体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的哪种心理状态?A. 焦虑不安B. 高度专注和沉浸C. 情绪低落D. 精神恍惚6. 运动员在比赛前感到紧张,以下哪种策略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A. 避免准备B. 深呼吸和放松C. 过度训练D. 忽视紧张感7.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心理健康的组成部分?A. 情绪管理B. 自我效能感C. 社交回避D. 动机激发8. 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帮助运动员从失败中恢复B. 提高训练效率C. 促进消极情绪的积累D.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9.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哪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表现下降?A. 自信B. 焦虑C. 决心D. 专注10. 以下哪项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A. 运动技能的生物力学分析B.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C. 运动器械的设计D. 运动服装的材料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帮助改善抑郁症状。
()12. 所有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会感到紧张,这是不正常的。
()13. 正念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专注力和减少分心。
()14. 团队凝聚力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个人关系无关。
()15. 运动心理学只关注专业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16. 运动成瘾是一种心理障碍,需要专业治疗。
()17. 运动员的动机水平越高,其运动表现一定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一、判断题1、锻炼是一种娱乐活动,能使人的头脑从担忧以及其他紧张思维活动中解放出来。
(对)2、托马斯认为真正的健康应该是一种平衡完整的生存状态,自我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理健康。
(错)3、紧张过度是由于负担过重,使得机体神经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
(对)4、应激反应是一种包含有应激源、个体对应激源的评价以及个体的典型反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5、一般来说,有规律的生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积极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保证。
(错)6、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
(错)7、体育锻炼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具有控制、调节和治疗的作用。
(对)8、研究证明,运动愉快感是使运动的生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错)9、体育锻炼的内容没有固定的模式,亦没有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对)1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
(对)11、运动训练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发泄出去,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错)12、精神压力,在医学上称作“应激”,是指机体对那些可以引起体内平衡失调的刺激的反应。
(对)13、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原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对)14、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就不能作出适当的判断与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对的失败,致使情绪反应接踵而来。
((对)15、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客观因素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对)16、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意外事件、个体生理条件、心理素质以及对挫折的耐受性。
(错)17、心理健康的人应是智力正常,有充沛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并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18、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状态。
(错)19、适度的焦虑可降低人的警觉水平,不利于人们适应环境。
(错)20、强烈的情绪反应严重干扰人的认知活动,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
(对)21、适度的焦虑伴随交感神经的适度激活,有益人们适应环境。
(对)22、情绪反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愤怒与激动,另一种表现为忧郁、悲伤、失望等。
(对)23、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称作自我防御反应。
(对)24、癌症患者得知病情后,在强烈的焦虑和惊恐情况下,开始怀疑医生的诊断是一种自我防御反应。
(对)25、经常采用自我防御反应,不会给个性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错)26、大学生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心身疾病。
(对)27、有氧运动包括散步、体操、保健体操、举重等。
(错)28、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29、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应以中高等强度为宜。
(错)30、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对)31、焦虑是情绪波动的一种表征,是导致更深刻情绪波动的一个根源。
(对)32、个体生理条件指与生俱来的身材、智力、能力和心理缺陷等。
(错)33、体育锻炼中经常产生的应激主要是情绪波动、沮丧、过度紧张、心理压抑和焦虑。
(对)34、沮丧是指某人在实现某一目标受到阻碍时,在生理上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反应。
(错)35、“超觉静思”也称“闭目而思”。
(对)36、表象训练是无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所有感觉在脑中对过去经历的事进行重现或再创造的过程。
(错)37、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放松技术是表象训练。
(错)38、体育锻炼能使大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内啡肽。
(对)39、情绪波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但情绪波动过大会对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对)40、应激源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
(对)二、多项选择题1、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等10个方面。
A、有充分的安全感B、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C、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D、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2、罗伯特.莱克把身体与环境相互协调一致的平衡状态称之为“最佳状态”。
A、情感与心理B、环境与社会C、身体与健康D、精神与社会3、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因素有。
A、喜爱体育锻炼并能从中获得乐趣B、体育锻炼以有氧活动为主C、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D、运动负荷以中高强度为宜4、大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有。
A、抑郁症B、神经性厌食C、肥胖症D、慢性湿疹5、有氧运动有。
A、跳绳B、游泳C、骑自行车D、举重6、表象训练能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其具体方法有。
A、表象转移B、回想成功的情景或经历C、模拟训练D、技能表象训练7、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实质环境有。
A、风俗习惯B、意外事件C、地理条件D、家庭关系8、环境的应激源有人口膨胀等。
A、噪音B、污染C、兴趣D、洪水9、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有。
A、神经性皮炎B、神经性呕吐C、抑郁症D、紧张性头痛10、生理的应激源有。
A、冷B、热C、饥饿D、睡眠不足11、美国专家布拉姆把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生活方式以及保健设施四类。
A、心理调控B、环境因素C、刺激过度D、生物因素12、表象训练又称。
A、模拟训练B、念动训练C、想象训练D、心理演练13、超觉静思法分为三个阶段。
A、静坐B、调息C、念动D、真言14、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0个方面。
A、马斯洛B、布拉姆C、麦特曼D、卡渡维奇15、大学生常见的消化系统身心疾病有。
A、神经性皮炎B、神经性呕吐C、习惯性便秘D、口吃16、我国心理学家傅连璋将心理健康标准规定为等。
A、精力充沛B、思想集中C、意志坚强D、精神愉快17、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
A、发掘大脑潜力,促进智能发展B、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C、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D、减缓应激和增进心理健康18、精神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情绪反应。
A、焦虑B、自我防御反应C、个性完整和谐D、精神贯注19、排除悲观情绪,需要个人进行心理的积极调适,具体做法有。
A、莫过于挑剔B、学会躲避挫折C、不当欲望的蠢人D、学会偶尔屈服20、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技巧有等。
A、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B、学会放松和休息C、对周围的环境要敏感D、学会偶尔屈服三、单项选择题1、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10个方面。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有。
A、神经性皮炎B、神经性呕吐C、支气管哮喘D、胃溃疡3、癌症患者得知病情后,在强烈的焦虑和惊恐情况下把对医生的不满转向挑剔伙食等,采用了。
A、转移机制B、否认机制C、退化机制D、定向机制4、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的社会环境有。
A、意外事件B、风俗习惯C、地理条件D、疾病5、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有。
A、神经性皮炎B、偏头痛C、胃痉挛D、口吃6、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心率最好控制在最大心率的之间。
A、50%—60%B、60%—70%C、60%—80%D、70%—80%7、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有。
A、甲状腺机能亢进B、晕厥C、心律失常D、座疮8、体育锻炼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每周3次或3次以上,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A、10分钟B、10—15分钟C、15—20分钟D、20—30分钟9、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放松技术。
A、模拟训练B、念动训练C、自生训练D、表象训练10、由于精神压力引起的皮肤系统疾病有。
A、肥胖症B、胆结实C、冠心病D、斑秃第二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试题答案一、判断题(40题)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对8、错、9、对10、对11、错12、对13、对14、对15、对16、错17、对18、错19、错20、对21、对22、对23、对24、对25、错26、对27、错28、对29、错30、对31、对32、错33、对34、错35、对36、错37、错38、对39、对40、对二、多项选择题(20题)1、ABCD2、AD3、ABC4、ABCD5、ABC6、ABD7、BC8、ABD9、CD 10、ABCD 11、BD 12、BCD 13、ABD 14、AC 15、BC 16、ABCD 17、ABCD 18、AB 19、ABCD 20、ABD三、单项选择题(10题)1、D2、C3、A4、B5、B6、C7、A8、D9、C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