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一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 现代科学理论B 中医基础理论C 中医中药理论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 五十二病方B 雷公炮炙论C 炮炙大法D 修事指南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A 炒法B 炙法C 煅法D 提净法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A 枇杷叶B 金樱子C 骨碎补D 鹿茸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3%~6%B 15%C 7%~13%D 25%以下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A 荆芥B 地榆C 槟榔D 白茅根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A 5公斤B 20~25公斤C 30公斤D 10~15公斤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A 生姜汁B 甘草汁C 黑豆汁D 炼蜜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A 酒蒸法B 清蒸法C 水蒸法D 醋蒸法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A 大黄B 醋大黄C 熟大黄D 酒大黄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 极薄片B 薄片C 厚片D 段E 丝1 白芍宜切(薄片)2 大黄宜切(厚片)3 麻黄宜切(段)4 陈皮宜切(丝)5 黄柏宜切(丝)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D 凉血止血E 补血止血6 地黄(B)7 熟地(C )8 鲜地黄(A )9 生地炭(D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A 山楂B 炒山楂C 焦山楂D 山楂炭E 麸炒山楂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A 表面焦黄色B 表面焦褐色C 内部颜色加深D 内部焦褐色E 有焦香气味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A 降低毒性B 缓和药性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A 净制B 切制C 原药材质量D 辅料炮制E 加热炮制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A 炒黄B 蒸法C 煮法D 煅法E 燀法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中药炮制学-1(总分50, 做题时间90分钟)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柏子仁制霜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B.增强疗效•C.缓和药性•D.减少副作用•E.利于贮藏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解析] 柏子仁宁心安神,生柏子仁有滑肠通便的副作用,服后可使患者发生腹泻,将柏子仁压去油脂制成柏子仁霜,以消除其副作用。
2.半夏经白矾、生姜制的作用是( )•A.缓和药性•B.增强疗效•C.矫臭矫味•D.降低毒性•E.利于贮藏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D[解析] 半夏经白矾、生姜制后,能消除或减低毒性。
3.临床多用醋制品的是( )•A.延胡索•B.当归•C.半夏•D.大黄•E.黄连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A[解析] 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但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经醋炙后,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煮时易于溶出。
4.蒲黄炒阿胶长于( )•A.疏肝助脾•B.止血安络•C.益肺润燥•D.破血逐瘀•E.滋阴补血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解析] 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
多用于阴虚咯血,崩漏,便血。
5.砂炒马钱子的最适宜温度是( )•A.180~200℃•B.200~220℃•C.230~240℃•D.220~250℃•E.240~250℃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C[解析] 当温度在230~240℃、时间为3~4分钟时,士的宁转化了10%~15%,马钱子碱转化了30%~35%,而此时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异型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最高。
炒后增强开胃消食作用的是( )•A.酸枣仁•B.麦芽•C.瓜蒌仁•D.紫苏子•E.栀子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1答案:B[解析] 麦芽生用消食,兼能疏肝。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题库和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题库和答案(一)A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麸炒的目的(C)A.增强疗效B.缓和药性C.破坏酶D.矫臭矫味E.便于服用2.苍术中对人体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为“燥性”的成分是过量的(C)A.苷类B.生物碱类C.挥发油类D.鞣质类E.有机酸类3.麸炒枳实能缓和峻烈之性,减少对肠道平滑肌刺激的原理是B()A.黄酮苷含量减少B.挥发油含量降低C.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含量降低D.产生香味E.麦麸的协调作用4.米炒党参的作用是(C)A.增强益气生津B.增强补中益气养阴C.增强和胃健脾止泻D.增强补脾益肾E.增强补阴生津5.米炒斑蝥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其原理是(D)A.斑蝥素分解B.斑蝥素氧化C.斑蝥素还原D.斑蝥素升华E.斑蝥素中和6.用低浓度的药用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斑蝥,其原理是使斑蝥素在虫体内转化成(E)7.土炒的主要目的是(D)A.增强补中益气B.增强健脾补胃C.增强补阴生津D.增强健脾止泻E.增强滋阴降火8.白术经炒制后可缓和燥性,减少对胃肠的刺激作用,是因为炒后使(A)A.挥发油含量降低B.内酯类含量降低C.有机酸含量降低D.脂肪油含量降低E.鞣质含量降低9.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C)A.协同作用B.中和作用C.中间传热体作用D.吸附油性作用E.吸附毒性作用10.制鳖甲的作用是(B)A.养阴清热,潜阳熄风B.人肝消积,软坚散结C.补肾健骨,滋阴止血D.活血止痛,通经下乳E.补肾强骨,续伤止痛11.龟甲煎液中,总氨基酸含量和总含氮量顺序为(A)•砂炒醋淬品>砂炒品>生品B.砂炒醋淬品>生品>砂炒品C.砂炒品>砂炒醋淬品>生品D.砂炒品>生品>砂炒醋淬品E.生晶>砂炒品>砂炒醋淬品12.具有疏肝助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痛的鸡内金是(E)A.鸡内金B.炒鸡内金C.焦鸡内金D.砂炒鸡内金E.醋鸡内金13.砂烫马钱子最佳条件是(C)A.200℃~250℃,3~4分钟B.200℃~250℃,5~12分钟C.230℃~240℃,3~4分钟D.230℃~240℃,5~12分钟E.240℃~260℃,3~4分钟14.砂烫马钱子水煎液中哪种元素含量大大降低(E)A.锌B.锰C.钙D.磷E.汞15.砂烫狗脊的作用是(C)A.祛风湿,利关节B.接骨,强骨C.补肝肾,强筋骨D.补肾纳气E.通络,散结止痛16.哪一项不是阿胶珠的成品性状(D)A.圆球形B.质松脆C.外表灰白色D.外表焦褐色E.内部蜂窝状17.蛤粉炒阿胶,降低了滋腻之性,矫正了不良气味,善于(D)A.滋阴补血B。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CA .雷敩B .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2 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BA.甘草梢B.生甘草C.炙甘草D.麸炒甘草3 下列关于含甙类药材炮制的叙述,何为错误的 BA? 黄芩饮片变绿色是因黄芩甙类水解所致。
B 槐花炒炭止血作用增强与芦丁增加有关。
C? 杏仁入煎“后下”是破坏苦杏仁酶保存其甙。
D? 商陆醋炙降低毒性与商陆皂甙甲减少有关。
4 去芦的药物有 AA.党参B.补骨脂C.麦冬D.五味子5 蛤粉炒法应用的药物范围是 AA.胶类药B.动物药C.有毒药D.植物药6 炮姜的功能偏于 DA.解表散寒B.温胃止呕C.行水消肿D.温中止血7 醋制芫花的目的是 BA.引药入肝,疏肝理气B.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C.增强活血止痛功能D.便于调剂与制剂8 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CA.表卫不固的自汗B.血热妄行C.气衰血虚之证D.痰热咳嗽9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C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B.煅至红透,趁热进行,反复操作C.密闭缺氧化D.高温煅至黑色10 甘草水煮远志的主要目的是 AA.减其燥性,协同补脾益气,安神益智作用B.增强宁心安神作用C.增强祛痰开窍作用D.增强化痰止咳作用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A.从制B.反制C.相畏制D.相资制E.相恶制1 酒制阳起石属于 D2 麸炒枳实属于 E3 白矾制半夏属于 C4 盐制益智仁属于 B5 胆汁制黄连属于 AA.醒脾和胃、食积不化、脘腹胀满B.健胃消食作用增强C.消食化积力强,治食积泄泻D.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E.化痰止咳,消食积6 神曲炒焦后 C7 神曲生用 D8 神曲麸炒后 A9 半夏曲生用 E10 半夏曲麦麸炒后 B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制备姜汁的方法有 ABDA.鲜姜捣碎取汁B.鲜姜加水共煮取汁C.干姜加水捣碎取汁D.干姜加水共煮取汁2 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因受热最易造成哪些变异现象 ABCDA.挥散(发)B.气味散失C.泛油D.粘连3 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A.净制B.切制C.酒炙D.土炒4 半夏的处方用名有ABCDA.生半夏B.姜半夏C.法半夏D.清半夏5 煨肉豆蔻可用辅料包括ABDA.麦麸B.滑石粉C.蛤粉D.面粉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相畏为制: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中药炮制学试题答案 (DEMO)

中药炮制学试题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C2 B3 C4 B5 C6 A7 D8 C9 A 10 D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B2 C3 D4 E5 E6 B7 C8 A9 D 10 E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A B C D2 A B C E3 A C E4 A B D E5 A B C E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3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辅料: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五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1 炒黄炒焦炒炭2 净度片型及破碎度色泽气味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有害物质卫生学检查包装检查3 刷除砂烫筛选风选挑选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 性味既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
通过炮制《1》可以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制栀子,可降其苦寒之性。
《2》可增强药物的性味,如胆汁制黄连,可增黄连的苦寒之性。
《3》可改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
如生地制成熟地后,其性由甘寒转为甘温。
2 如砂烫马钱子。
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3 同为加固体辅料,操作方法也基本相似,加辅料方式辅料量受热程度受热时间相异:加辅料先加,冒烟时投药小高短煨法同加大低长4 采用明煅法操作。
取净白矾,敲成小块,置煅锅内,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泡呈白色蜂窝状固体,完全干燥,停火,放凉后取出,研粉。
操作时应注意,一次煅透,中间不得停火,不可搅拌。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中药炮制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中药炮制学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关于制首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作用增强B、游离蒽醌增多,通便力提高C、制首乌用的辅料是黑豆D、成品色泽为黑褐色或棕褐色正确答案:B2、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A、防水标志B、警告标志C、以上都是D、防火标志正确答案:B3、快速发酵法的优势不包括A、耗工少B、出品率高C、易老化D、周期短正确答案:C4、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A、补骨B、续断C、黄柏D、益智正确答案:C5、炒炭止血的药物是A、麻黄B、紫苏C、防风D、荆芥正确答案:D6、炮制用辅料的好处是A、不与主药起反应B、不影响主药的吸收与含量测定C、不影响主药的释放D、影响主药的疗效正确答案:D7、炮制后可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的是()A、法半夏B、胆南星C、姜半夏D、制南星正确答案:B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B、规范企业的行为C、规范劳动者行为D、规范劳动力市场正确答案:A9、需要去皮壳取仁的中药是A、草果B、杜仲C、厚朴D、枸杞正确答案:A10、自然铜煅淬后A、增强收敛生肌作用B、增强收湿止痒作用C、增强散瘀止痛作用D、缓和药性正确答案:C11、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A、现代医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中医中药理论正确答案:D12、要求去栓皮并盐炙的是()A、杜仲、黄柏B、黄柏、知母C、杜仲、肉桂D、黄柏、厚朴正确答案:A13、《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动物类药物中所含的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不得超()。
A、0.03B、0.04C、0.02D、0.05正确答案:A14、蒸制熟地的质量标准是质地柔软易切。
A、色黑如漆、味甘如饴B、外表黑色、内部棕黄色C、质变柔润、色褐D、质地柔软易切正确答案:A15、炒炭止血的药物是A、麻黄B、荆芥C、防风D、紫苏正确答案:B16、净制设备有A、干式表皮清洗机B、循环水洗药机C、以上都是D、洗药池正确答案:C17、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药物,用麦麸A、10~15公斤B、30公斤C、5公斤D、20~25公斤正确答案:A18、炒炭的主要目的是A、止血B、止呕C、止泻D、止痛正确答案:A19、蒲黄炒炭应用中火炒至A、焦黄色B、表面焦黑色,内部深黄色C、棕褐色D、黑色正确答案:C20、杜仲盐炙的炮制要求是()A、文火炒干B、中火炒至断丝而不焦C、中火炒至黑褐色D、火炒至焦黑色正确答案:B21、生产中关于防暑措施不正确的是A、给患者和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并让病人服些人丹或十滴水B、迅速将中暑者扶起,并用凉水冲洗C、病人晕倒,可用手指掐压病人的人中穴或针刺十指指尖的十宣穴。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 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C
A .雷敩
B .陶弘景 C.缪希雍 D.陈嘉谟
2 长于化痰止咳,泻火解毒的甘草是 B
A.甘草梢B.生甘草C.炙甘草D.麸炒甘草
3 下列关于含甙类药材炮制的叙述,何为错误的 B
A? 黄芩饮片变绿色是因黄芩甙类水解所致。
B 槐花炒炭止血作用增强与芦丁增加有关。
C? 杏仁入煎“后下”是破坏苦杏仁酶保存其甙。
D? 商陆醋炙降低毒性与商陆皂甙甲减少有关。
4 去芦的药物有 A
A.党参B.补骨脂C.麦冬D.五味子
5 蛤粉炒法应用的药物范围是 A
A.胶类药B.动物药C.有毒药D.植物药
6 炮姜的功能偏于 D
A.解表散寒B.温胃止呕C.行水消肿D.温中止血
7 醋制芫花的目的是 B
A.引药入肝,疏肝理气B.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C.增强活血止痛功能D.便于调剂与制剂
8 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C
A.表卫不固的自汗B.血热妄行C.气衰血虚之证D.痰热咳嗽
9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C
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B.煅至红透,趁热进行,反复操作
C.密闭缺氧化D.高温煅至黑色
10 甘草水煮远志的主要目的是 A
A.减其燥性,协同补脾益气,安神益智作用B.增强宁心安神作用
C.增强祛痰开窍作用D.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从制B.反制C.相畏制D.相资制E.相恶制
1 酒制阳起石属于 D
2 麸炒枳实属于 E
3 白矾制半夏属于 C
4 盐制益智仁属于 B
5 胆汁制黄连属于 A
A.醒脾和胃、食积不化、脘腹胀满B.健胃消食作用增强
C.消食化积力强,治食积泄泻D.健脾开胃,并有发散作用
E.化痰止咳,消食积
6 神曲炒焦后 C
7 神曲生用 D
8 神曲麸炒后 A
9 半夏曲生用 E
10 半夏曲麦麸炒后 B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制备姜汁的方法有 ABD
A.鲜姜捣碎取汁B.鲜姜加水共煮取汁
C.干姜加水捣碎取汁D.干姜加水共煮取汁
2 药物在贮存过程中,因受热最易造成哪些变异现象 ABCD
A.挥散(发)B.气味散失C.泛油D.粘连
3 当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ABCD
A.净制B.切制C.酒炙D.土炒
4 半夏的处方用名有ABCD
A.生半夏B.姜半夏C.法半夏D.清半夏
5 煨肉豆蔻可用辅料包括ABD
A.麦麸B.滑石粉C.蛤粉D.面粉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相畏为制: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2 抢水洗:对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类药材,采用快速洗涤的方法,缩短药材与水的接触时间,以免损失
药效。
3 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
4 蒸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辅料(酒、醋、药汁等)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至一
定程度的方法。
5 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去除杂质的方法有(挑选 ,筛选, 风选, 水选)等几种。
2许多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用(止血)。
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草性温,能(补中益气)。
3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
4 传统中药理论认为,当归不同部位作用不同,当归头止血,当归尾破血,当归身补血。
5水火共制法包括(蒸法煮法火单法)
6干馏法温度较高,一般裂解温度蛋黄油在(280℃)左右,竹沥油在(350℃~400℃)左右,豆类在(400℃~450℃)左右。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炮制对药物升降浮沉有何影响?
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
黄芩酒炒可增强上清头目之热的作用。
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
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常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
2 麻黄可分离成哪些药用部位?各部位功效有何不同?
根与茎。
根为收敛止汗药,茎为辛温解表药。
3薏苡仁的炮制工艺和作用如何?
炮制工艺:薏苡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略鼓起,表面有突起,取出。
麸炒薏苡仁先将锅烧热,撒人麦麸即刻烟起,再投入薏苡仁迅速拌炒至黄色,微鼓起,取出,筛去麦麸即得。
每100kg薏苡仁,用麦麸15kg.
炮制作用:生品偏寒凉,长于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
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痹痛,筋脉挛急及湿温病在气分。
薏苡仁炒或麸炒后寒凉之性偏于平和,长于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纳少腹胀。
4简述醋炙的主要操作方法及其适应的药物。
(1)先拌醋后炒药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即得。
此法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如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等。
(2)先炒药后喷醋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动物粪便类)时,喷洒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取出后继续翻动,摊开晾干。
此法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5简述复制法的操作注意事项。
复制法操作方法复杂,辅料品种较多,炮制一般需较长时间,故要注意:一是时间可选择在春、秋季进行,避免出现“化缸”;二是地点应选择在阴凉处,避免曝晒,以免腐烂;三是如要加热处理,火力要均匀,水量要多,以免糊汤,并可加入适量明矾防腐。
七问答题(10分)
叙述麦芽各炮制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质量要求各是什么?
炮制方法:
(1)麦芽:取新鲜成熟饱满的净大麦,用清水浸泡6~7成透,捞出,置能排水容器内,盖好,每日淋水2~3次,保持湿润。
待叶芽长至0.5cm时,取出干燥即得。
(2)炒麦芽:取净大麦芽,置预热之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棕黄色,鼓起并有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3)焦麦芽:取净麦芽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呈焦褐色,鼓起并有焦香气时,取出晾凉,筛去灰屑。
炮制作用:
生麦芽具有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的功能。
用于消化不良、乳汁郁积、乳癖,对食积化热者尤宜生用。
经炒后性偏温而气香,具有行气、消食、回乳之功。
炒焦后性偏温而味甘微涩,增强了消食化滞、止泻的作用。
质量要求:本品出芽率不得低于85%,芽长不得少于0.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