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与顶管法
盾构法与顶管法

第二章盾构法与顶管法盾构就是在软岩与土体中进行隧道施工得专门机具,使用盾构机开挖隧道得方法称为盾构法。
顶管法就是将分节预制好得地下管道(或小型隧道)在土层中顶进,穿越障碍物得一种施工方法。
盾构法与顶管法就是软土地层中隧道暗挖施工得两类主要方法。
盾构法隧道前进就是依靠设在盾尾得一组千斤顶克服盾构机重与周围土体产生得正面与侧壁得摩阻力,千斤顶支撑在已拼装好得环形隧道衬砌上,每拼装一环管片,千斤顶向前推进一个衬砌环间宽度。
理论上,盾构法施工隧道,前进阻力不受隧道长度增加而增加。
顶管法得推力来自始发工作井内作用在后背井壁上得分组千斤顶,千斤顶将装有切口与支护开挖装置得工具管顶出工作井井壁,以工具管为先导,逐步将预制好得管节按设计轴线顶人土层中,直至工具管后得第一个管节进人目标工作井。
顶管法推进得阻力随管道长度得增加而增加。
为了克服长距离顶管顶进力不足,常在管道中间设置一个至几个中继接力间或采取其她减少摩阻力措施。
这两类工法得共同特点1)除竖井外,地面作业很少,隐蔽性好,因噪声、振动引起得环境影响小;2)隧道及管道施工费用与技术难度基本上不受覆土深浅得影响,适合建造覆土深得隧道;3)穿越河底或湖、海底时,隧道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得影响;4)穿越地面建筑群与地下管线密集得区域时,周围环境可不受施工影响;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安全。
在施工工艺上,两种工法也有许多共同特点:l)都必须先在地面建造始发工作井,进出工作井得封门与土体加固技术;2)开挖工作面采用土压、气压、泥水或机械平台平衡开挖面得技术;3)挖土、土渣材料得运输方式;4)防排水及安全保护措施;5)地面沉降,对环境得扰动。
顶管法一般用于修建排水管、敷设煤气管、输油管、动力电缆与通讯电缆得管道、地下交通隧道及桥梁得墩台等,这些管道得内径一般都在2~3m。
内径太大与太小得管道顶进都较困难,因而都就是目前顶管技术研究得方向。
口径超过4石m得管道,一般自重过大,且在市内输送时超过限量规定,故常在现场预制;口径超过3m得较长距离顶管综合经济效益不如盾构法施工;直径小于0、6m得顶管,人员不能到达工作面,必须借助电视等实行远距离操作、自动控制,习惯称为微形顶管。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前言隧道洞室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管理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三种常见施工方法入手,详细介绍隧道洞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二、矿山法施工1. 施工前期准备(1)安全生产方案编制:在进行任何施工之前,必须编制安全生产方案,并经过专家评审。
(2)人员培训: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矿山法施工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3)检查设备:对所有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施工期间措施(1)通风系统:在隧道内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2)排水系统: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和泥浆等物质。
(3)支护系统:对于已经开挖出来的洞室,在其周围设置支护系统,以防止坍塌。
(4)监测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内的地质情况、气体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施工后期措施(1)清理洞室:在洞室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彻底清理,保证通风和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2)整治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整治,保持环境卫生和安全。
三、盾构法施工1. 施工前期准备(1)安全生产方案编制:在进行任何施工之前,必须编制安全生产方案,并经过专家评审。
(2)人员培训: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盾构法施工的危险性和防范措施。
(3)检查设备:对所有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施工期间措施(1)通风系统:在隧道内设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
(2)排水系统: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和泥浆等物质。
(3)支护系统:对于已经开挖出来的洞室,在其周围设置支护系统,以防止坍塌。
(4)监测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内的地质情况、气体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施工后期措施(1)清理洞室:在洞室开挖完成后,对其进行彻底清理,保证通风和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人防工程施工方式

人防工程施工方式人防工程,即人民防空工程,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确保战争期间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防护工程。
人防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战争时期的防护效果,因此,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至关重要。
人防工程施工方式主要有明挖法、暗挖法、明暗结合开挖法等。
一、明挖法明挖法是指在地面上开挖基坑,然后进行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
这种施工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明挖法施工优点是施工方便、进度快、成本低,但缺点是对地面交通和环境的影响较大。
明挖法又可分为浅基坑无支护开挖和深基坑支护开挖。
浅基坑无支护开挖适用于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5米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只需对边坡进行加固。
深基坑支护开挖适用于开挖深度大于5米的基坑,施工过程中需采用挡土结构和支撑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
二、暗挖法暗挖法是指在地面上不进行开挖,而是在地下进行开挖和施工。
这种施工方式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暗挖法施工优点是对地面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小,但缺点是施工难度大、进度慢、成本高。
暗挖法主要包括钻爆法、盾构法和顶管法。
钻爆法是通过钻孔、装药、爆破开挖岩石的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
盾构法是通过盾构机进行开挖和施工,适用于地下管道和地铁等工程。
顶管法是通过顶管机进行开挖和施工,适用于地下管道工程。
三、明暗结合开挖法明暗结合开挖法是将明挖法和暗挖法相结合的一种施工方式。
根据开挖和施工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全逆作法、半逆作法、盖挖逆作法等。
这种施工方式综合了明挖法和暗挖法的优点,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减少了了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人防工程施工中,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防护可靠:人防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其在建筑、结构、通风、给排水、电气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防护要求,确保防护可靠。
2. 坚固耐用:人防工程要求在战时和和平时期都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工程防水抗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平战实用:人防工程要平战结合,满足战时功能要求的同时,降低造价,为平时使用提供方便。
盾构法与顶管法施工工艺改进设想

盾构法与顶管法施工工艺改进设想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地面可利用空间逐渐缩小的现象,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地被提上议程,因此地下空间施工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纵观现有的地下管道、隧道施工技术,盾构和顶管法施工是比较常见的两种。
盾构技术适用于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项目,成本高工期较长,相比之下顶管技术适用于中小型地下管隧道施工,成本低工期较短,但是使用效率比较低。
这两种技术上的主要矛盾体体现在工期与成本、效率与质量上,因此本文重点要讨论解决或者减缓这种矛盾的可能性以及对这两种施工工艺的一些改进设想。
关键词:盾构技术;顶管技术;成本效率;技术改进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major cities in the inevitable emerg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ground can be gradually reduced the use of spac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so the underground space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roused concern. Throughout the exist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hield and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re common two. Shield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a large underground works project, the high cost of longer duration, compared with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s applicable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underground pipe tunnel construction, low cost, short duration, but relatively low efficiency in the use. These two technical main contradic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duration and cos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so this article focuses to solve or mitigate this contradictory possibilities, and bot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discuss a number of improvements envisaged.Key words: Shield technology;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cost-efficiency;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中图分类号: U455.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正文:一、盾构与顶管法的特点及局限性盾构法施工运用在大型地下工程时,其断面一般有圆形、矩形、半圆形、马蹄形等多种形式,最常用衬砌的断面形式是圆形。
隧道开挖方法及适用条件

隧道开挖方法及适用条件隧道开挖是指在地下岩土体中开挖出一条通道,为地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等提供通道。
隧道开挖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主要的几种隧道开挖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一、盾构法盾构法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掘进技术,主要适用于交通运输、给排水、地铁等地下建筑工程中。
盾构机在进行盾构作业时,先把掘进面掏除,然后在掘进面前方放置一块钢模板,使地面承受压力。
挖掘面前置一环铸钢壳,装机壳内承载有后续隧道衬砌所需的构件,随着推进掘进机的前进,钢模板的支持自由地推压壳体,移动推进机,同时进行衬砌工作。
适用条件:1. 地质条件:不适用于软质土壤和岩溶地区,对于稳定性差、地层不均匀和控制难度大的地层也不适用。
2. 施工空间:盾构机尺寸大,施工空间要求较高,因此适用于较宽敞的地下空间。
3. 过境环境:盾构机施工过程比较稳定,不产生噪音和震动,适用于过境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二、新奥法新奥法是一种适用于大断面隧道的掘进法,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循环的前进掘进过程,掘进周期较长。
具体来说,先在掘进面挖开一个近似于圆形的空间,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挖掘爆破法炮孔,炮孔中装载爆炸物,然后进入爆炸松动时期,地质松散的物质破碎,又因采用了一些生、死、缩、膨道等措施,控制爆破范围,同时进行支护,随后出渣,完成一个循环。
1. 地质条件:适用于软、中硬岩石、粘土质岩层等地质条件。
2. 隧道断面:新奥法适用于较大断面的隧道施工,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
3.深埋条件:新奥法适用于深埋隧道施工,如城市地下铁路建设等。
三、钻爆法钻爆法是隧道开挖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先在掘进面挖掘出炮孔,然后在炮孔放置爆炸物,引爆炸药进行爆破,炸出空间,接着进行清理和支护,然后继续进行下一步掘进。
2. 施工空间:钻爆法的施工空间较小,适用于需要进行精确控制的地方。
四、手挖法手挖法是一种传统的隧道开挖方法,即通过人力或机械将挖掘面上的土方或岩体逐层清理,然后按照一定设计方式进行支护。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地下交通隧道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常见。
为了保证隧道洞室工程的安全施工,采用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成为了常见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采用这些施工方法时的安全管理措施。
矿山法安全培训与教育矿山法是一种利用传统的矿工经验和工具进行地下隧道开挖的方法。
在采用矿山法施工时,重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之一是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施工队员必须接受培训,了解并熟悉工作区域的地质情况、设备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等知识。
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并确保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风险。
检测与监控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地质预测和地质监测。
地质勘探和地质预测可以提前判断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监测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工程的地质变化和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盾构法工序规划与控制在盾构法施工中,施工期间的工序规划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每个工序的时间和顺序。
其次,需要对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通过检测和监控,确保每个工序的合格。
在工序控制中,还需要注意施工人员的数量和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拥挤和混乱。
应急预案与演练在盾构法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地质灾害、设备故障等。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应对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
通过定期演练,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及时处置紧急情况。
顶管法安全防护措施顶管法是一种在地下开挖时,在顶部贯通超前作业的方法。
在顶管法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其次,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明确工作区域和非工作区域。
另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安全巡查制度,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暗挖法详解(一)

地铁施⼯过程中的暗挖法详解(⼀)暗挖法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挖开地⾯,全在地下进⾏开挖和修筑的施⼯⽅法,在施⼯的时候,⽔准点标志是常⽤的测量标志。
暗挖法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盾构法、新奥法、浅埋暗挖法、钻爆法、掘进机法、顶管法、沉管法等,下⾯我们就具体了解⼀下这⼏种⽅法:
1.盾构法:它适⽤于地铁线路穿越河道的地段,这种地段围岩结构较为松散、饱⽔,地质条件较差,因此要⽤盾构机施⼯,在盾构施⼯之前,应该修建⼀竖井,在竖井⾥⾯安装盾构,使开挖出来的⼟体能够由竖井通道送出地⾯。
盾构法具有稳定可靠、效率⾼,安全环保等优点,在我国地铁建设⼯程中得到了⼴泛的运⽤,⽽且它不影响地⾯交通,降低了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量少,施⼯不受⽓候条件的影响,具有较⾼的经济优越性。
2.新奥法:地铁线路在穿越基岩阶段的时候,⼀般会采⽤新奥法施⼯,即采⽤喷射混凝⼟和锚杆作为⽀护⼿段,发挥围岩的承载作⽤,让其和⽀护结构成为⼀个完成的隧道⽀护体系,并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对原设计进⾏合理调整。
新奥法⼜被称为新奥地利隧道施⼯⽅法,是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基本⽅法,它对地⾯的⼲扰⼩,投资⼩,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因⽽被⼴泛运⽤在⼭岭隧道、城市地铁、矿⼭巷道等地下⼯程建设中。
通过上述介绍,相信⼤家对于地铁施⼯中的盾构法和新奥法都有了⼀定的认识,不管采⽤哪种⽅法,⽔准点标志的选择都是不容忽视的。
⾄于剩下的浅埋暗挖法、钻爆法、掘进机法、顶管法和沉管法,湖北谢天祥将会在下⾯的篇章中为⼤家接着讲述。
关于非开挖技术中盾构法和顶管法在城市地下建设中的应用 - 副本

关于盾构法和顶管法在城市地下建设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城市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对基础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
城市地下管网已不局限于燃气、电力、供排水、电讯、热力管道等截面积较小的市政设施。
以地铁为代表的地下交通设施迅猛发展,地下设施建设向距离超长、断面尺寸超大化发展。
目前,城市地下管网的发展规模、管线铺设维修和更换过程中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及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干扰,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传统的开槽埋管的地下施工技术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使本来就拥挤的城市地上交通如雪上加霜一般,同时给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交通拥挤的地区以及不许开挖的地段,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开槽挖沟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形式的需求。
不过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非开挖技术迅速发展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非开挖技术中比较典型和应用较多的是盾构法和顶管法。
盾构法(Shield Method)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盾构的基本构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盾构机壳体、推进部分、拼装部分。
盾构机壳体由切口环、支撑环、盾尾、水平隔离板组成,并由外壳钢板连成一体。
切口环在整个盾构机的最前端,起到开挖和挡土的作用。
支撑环是承受荷重的核心部分,刚性较好的圆环结构。
在支撑环外沿布置由盾构千斤顶,中间布置拼装机及部分液压设备、动力设备、操纵控制台。
当切口环压力高于常压时,在支撑环内还要布置人行加、减压舱。
水平隔离板起到了增加盾构机刚度,水平承受拉力,竖直承受压力。
盾尾主要用于掩护管片的安装工作。
推进部分是盾构重要的组成部分,盾构机掘进的动力室靠液压系统带动千斤顶的推进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盾构法与顶管法盾构是在软岩和土体中进行隧道施工的专门机具,使用盾构机开挖隧道的方法称为盾构法。
顶管法是将分节预制好的地下管道(或小型隧道)在土层中顶进,穿越障碍物的一种施工方法。
盾构法和顶管法是软土地层中隧道暗挖施工的两类主要方法。
盾构法隧道前进是依靠设在盾尾的一组千斤顶克服盾构机重和周围土体产生的正面和侧壁的摩阻力,千斤顶支撑在已拼装好的环形隧道衬砌上,每拼装一环管片,千斤顶向前推进一个衬砌环间宽度。
理论上,盾构法施工隧道,前进阻力不受隧道长度增加而增加。
顶管法的推力来自始发工作井内作用在后背井壁上的分组千斤顶,千斤顶将装有切口和支护开挖装置的工具管顶出工作井井壁,以工具管为先导,逐步将预制好的管节按设计轴线顶人土层中,直至工具管后的第一个管节进人目标工作井。
顶管法推进的阻力随管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克服长距离顶管顶进力不足,常在管道中间设置一个至几个中继接力间或采取其他减少摩阻力措施。
这两类工法的共同特点1)除竖井外,地面作业很少,隐蔽性好,因噪声、振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小;2)隧道及管道施工费用和技术难度基本上不受覆土深浅的影响,适合建造覆土深的隧道;3)穿越河底或湖、海底时,隧道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的影响;4)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时,周围环境可不受施工影响;5)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安全。
在施工工艺上,两种工法也有许多共同特点:l)都必须先在地面建造始发工作井,进出工作井的封门和土体加固技术;2)开挖工作面采用土压、气压、泥水或机械平台平衡开挖面的技术;3)挖土、土渣材料的运输方式;4)防排水及安全保护措施;5)地面沉降,对环境的扰动。
顶管法一般用于修建排水管、敷设煤气管、输油管、动力电缆和通讯电缆的管道、地下交通隧道及桥梁的墩台等,这些管道的内径一般都在2~3m。
内径太大和太小的管道顶进都较困难,因而都是目前顶管技术研究的方向。
口径超过4石m的管道,一般自重过大,且在市内输送时超过限量规定,故常在现场预制;口径超过3m的较长距离顶管综合经济效益不如盾构法施工;直径小于0.6m的顶管,人员不能到达工作面,必须借助电视等实行远距离操作、自动控制,习惯称为微形顶管。
顶管法施工与盾构法施工相比有突出的优点:1)管段整体预制,结构强度易保证;2)管段制作、养护工艺在工厂完成,混凝土管壁可有较好的水密闭性能;3)与盾构法隧道相比,接缝大为减少,容易使接缝达到密闭防水要求;4)管道纵向受力性能较好,能适应地层的变形;5)不需要二次衬砌,工序简单;6)内壁光洁,作为输水隧道时,流水阻力减小。
第一节 盾构法施工一、盾构机的组成与分类盾构掘进机一般由盾构壳、推进千斤顶、正面支撑机构、挖土及运输组、衬砌拼装机构、液压系统、操作系统、注浆系统和盾尾装置等组成。
盾构机的盾壳是由钢板焊接成壳体,在盾壳掩护下,进行土体开挖、衬砌拼装等隧道施工的工序。
盾壳可分为切口环、支承环和盾尾三部分,见图2-1。
1.切口部分。
它位于盾构的最前端,施工时切人地层,掩护开挖作业。
切口环前端设有刃口,以减少切土时对地层的扰动。
切口环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支撑、开挖方法的挖土机具和操作人员回旋余地大小。
大部分手掘式盾构切口顶部比底部长,就像帽檐一样,有的还设有千斤顶操纵的活动前檐,以增加掩护长度。
网格式盾构在切口环上装有钢网格,正面支承千斤顶和活动帽檐,机械式盾构则前端装有刀盘和铲斗。
在局部气压、泥水加压和上压平衡式盾构中,其切口部分的压力高于隧道内部的常压,故切口与支撑之间需用密闭隔板分开。
2.支承环部分。
支承环紧接于切口环后,位于盾构的中部,是一个刚性较好的圆形结构。
地层土压力、所有千斤顶的顶力以及切口、盾尾、衬砌拼装时传来的施工荷载均由支承环承担。
支承环的外沿布置盾构推进千斤顶。
拼装机用于拼装管片衬砌,主要设备有举重臂、真圆保护器等。
大型盾构占用空间较大,所有液压动力设备、操纵控制台、衬砌拼装器(举重器)等都往往布置在这里,中小盾构则可把部分设备移至盾构后面的车架上。
当切口环内压力高于常压时,在支承环内要布置人行加压和减压闸。
3.盾尾部分。
盾尾一般由盾构外壳钢板延长构成,主要用于掩护隧道衬砌的安装工作。
盾尾末端设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水、土及注浆材料从盾尾与衬砌之间进人盾构内。
盾尾密封装置损坏时,还要在盾尾部分进行更换,因此,盾尾的长度要满足以上各项工作的进行。
盾尾厚度从结构上考虑应尽可能减薄,但盾尾除承受上压力外,遇到隧道纠偏及弯道施工时,还有一些难以估计的施工荷载,受力情况复杂,所以其厚度应综合上述因素来确定。
4.盾壳外径与衬砌外径间的建筑空隙,在满足盾构纠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
盾尾密封装置要将经常变化的空隙加以密封,因此材料要富有弹性,构造形式要求耐磨损、耐撕裂。
以往采用过橡胶板或橡胶板两面加弹簧钢板的复合板,还试用过充气车胎、尼龙毛刷等,但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特别是盾尾压注水泥浆的盾构,密封装置更易损坏。
目前除了摸索新的密封形式外,一般采用多道、可更换的盾尾密封装置,如图2-2所示。
当前多采用多道弹簧钢板和钢丝刷组成的密封装置,图 2-1 盾构的构成 图 2-2 盾尾密封装置同时在钢丝刷上涂满油膏。
油膏在盾构推进中有损耗,需不断补充。
盾构机可分为以下四类1.手掘式盾构手掘式盾构构造简单,配套设备较少,因而造价低。
其开挖面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全部敞开,也可以采取正面支撑随开挖随支撑。
在某些疏散的砂性地层,还可以按照土的摩擦角将开挖面分为几层,这时,就把盾构称为棚式盾构。
手掘式盾构的主要优点:(1)正面是敞开的,施工人员随时可以观察地层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应付措施;(2)当在地层中遇到桩、孤石等地下障碍物时,比较容易处理;(3)可以向需要方向超挖,容易进行盾构纠偏,也便于在隧道的曲线段施工;(4)造价低,结构设备简单,易制造。
它的主要缺点有:(1)在含水地层中,当开挖面出现渗水、流砂时,必须辅以降水、气压或地层加固等措施;(2)工作面若发生塌方和沼气爆炸事故时,易引起危及人身及工程安全的事故;(3)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进速慢,在大直径盾构中尤为突出。
手掘式盾构尽管有上述不少缺点,但由于简单易行,目前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工程中仍广泛应用。
2.挤压式盾构挤压式盾构分为全挤压及半挤压两种,前者是将手掘式盾构的开挖工作面用胸板封闭起来,把土层挡在胸板外,这样就比较安全可靠,没有水、砂涌人及土图2-3 挤压式盾构图2-4 网格式盾构1-盾构千斤顶(推进盾构用); 2-开挖面支撑千斤顶;3-举重臂(拼装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衬砌用); 4-堆土平台(盾构下部土块由转盘提升后落入推土平台); 5-刮板运输机,土块由堆土平台进入输出; 6-装配式钢筋混凝土衬砌; 7-盾构钢壳; 8-开挖面钢网格; 9-转盘; 10-装土车体坍塌的危险,并省去了出土工序;后者是在封闭上局部开孔,当盾构推进时,土体从孔中挤人盾构,装车外运,劳动条件比手掘式盾构大为改善,效率也成倍提高,见图2-3。
挤压式盾构仅适用于软可塑的粘土层,适用范围比较狭窄。
全挤压施工由于有较大隆起变形,只能用于空阔的地段或河底、海滩等处;半挤压施工虽然能在城市房屋、街道下进行,但对地层扰动大,地面变形也很难避免,这是挤压式盾构的缺点。
网格式盾构是一种介于半挤压和手掘式之间的盾构形式。
这种盾构在开挖面装有钢制的开口格栅,称为网格。
当盾构向前推进时,土被网格切成条状,进人盾构后运走如图2-4。
当盾构停止推进时,网格起到挡土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开挖面坍塌。
这种盾构对土体的挤压作用比挤压式盾构小些。
网格式盾构也只适用于软可塑的粘性土层,地层含水时,尚需辅以降水、气压等措施。
3.半机械式盾构半机械式盾构系在手掘式盾构正面装上挖土机械来代替人工开挖。
根据地层条件,可以安装反铲挖土机或螺旋切削机。
如果土质坚硬,可安装软岩掘进机的切削头子。
半机械式盾构的适用范围基本上和手掘式一样,其优缺点除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外,均与手掘式相似。
4.机械式盾构机械式盾构是手掘式盾构的切口部分,安装与盾构直径同样大小的大刀盘,以实现全断面切削开挖。
若地层能够自立或采取辅助措施后能自立,可用开胸机械式盾构,如果地层较差,则可采用下列几种阔胸机械式盾构。
(1)开胸机械切削盾构。
当地层能够自立,或采用辅助措施后能够自立时,在盾构切口部分,安装与盾构直径相适宜的大刀盘,以进行全断面开胸机械切削。
星形的刀盘辐条后面没有胸板封闭(2)局部气压盾构。
这种盾构(见图2-5)系在开胸机械式盾构的切口环和支承环之间装上隔板,使切口环部分形成一个密封舱,舱中通人压缩空气,以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力代替在隧道内加压的全气压施工。
这样衬砌拼装和隧道内其它施工人员就不在气压舱内工作,无疑有很大的优越性。
局部气压盾构的一些技术问题,目前尚未很好解决。
例如,从密封舱内连续出土的装置,还存在漏气和寿命不长等问题;盾尾密封装置还不能完全阻止气压舱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开挖面经外壳从盾尾泄露;管片接缝漏气等,故目前世界各国应用不多。
在江、河、海底进行盾构法隧道施工,如果覆盖土层薄,为防止塌顶和地表水涌人,采用压缩空气支撑开挖面常常是必需的。
(3)泥水加压式盾构。
局部气压盾构的技术难题是连续出土和压缩空气的泄露问题。
地层在同样压力差及同样间隙条件下,漏气量要比漏水量大80倍之多。
因此,若在上述局部气压密封舱内改通入泥水(泥浆),既可大大减少盾尾的漏气,同时刀盘切削下来的土,还可利用泥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地面处理,这就解决了从密封舱内连续出土的问题,这些优点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泥水盾构的配套设备多,首先要有一套自动控制和泥水输送的系统,还要有专门的泥水处理系统,所以泥水加压盾构的设备费用较大。
以5m 直径的中型盾构为例,假定泥水盾构本身的投资为100,则其控制系统的投资也需100,地面泥水处理的投资还需100。
设备投资比一般机械化盾构高,这是它的主要缺点。
(4)土压平衡式盾构。
这种盾构又称削土密闭式或泥土加压式盾构(见图图 2-5 局部气压盾构 1-气压内出土运输系统; 2-皮带运输机; 3-排土抓斗; 4-出土斗; 5-运土车; 6-运送管片单轨; 7-管片; 8-管片拼装器; 9-伸缩接头2-6),是在上述两种机械化盾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种盾构的前端也有一个全断面切削刀盘,盾构的中心或下部有长筒形螺旋运输机的进土口,其出土口则在密封舱外。
所谓土压平衡,就是用刀盘切削下来的土,如同压缩空气或泥水一样充满整个密封舱,并保持一定压力来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力。
螺旋运输机的出土量(用它的转速控制)要密切配合刀盘的切削速度,以保持密封舱内始终充满泥土,而又不致过于饱满。
这种盾构避免了局部气压盾构的主要缺点,也省略了投资较大的泥水盾构所需的输送和处理设备,因此,是一种发展中的最新型盾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