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类
苯甲酸类药物

+ 3NaOH
ONa
+ CO2 + H2O + Na2SO3 + HN(CH2CH2CH3)2
Na2SO3 + [O]
HNO3
Na2SO4+Ba2+
BaSO4
3.丙磺舒高温加热
SO2 (臭)
六、UV吸收光谱
UV吸收光谱为电子光谱,一般只有2~3个较 宽的吸收峰,分子结构中的微小改变,紫外吸收 光谱变化不大,故其鉴别特征不如IR光谱。 一般可利用紫外特征吸收光谱(最大与最小 吸收波长)及两波长处吸收度比值。
七、IR吸收光谱
IR 吸收光谱为分子的振转光谱,它比UV光 谱专属性好,因此多用于药物的鉴别。
图如下:
一、阿司匹林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主要项目有:游离水杨酸、溶液澄清度、易炭化物。
(一)合成工艺
ONa
COONa
COOH
CO2
COOH OH
ONa
H+
COOH
OH
+(CH3CO)2O
乙酰化
OCOCH 3
3、酸性较强。水杨酸酸性(pKa2.95)>阿司匹林 (pKa3.49)>苯甲酸(pKa4.25)>碳酸(pKa6.3)。 4、对氨基水杨酸钠有芳伯氨基,可用NaNO2法测定。 5、具有苯环和其他特征官能团,均具有UV和IR
特征吸收光谱。
6、芳酸酯类易水解,生产和贮存时注意防止水解。
二、苯甲酸类
COOH(Na)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一)间氨基酚杂质的产生 两种来源途径: (1)合成原料中反应未完全留下; (2)在贮藏时受热受潮脱羧(-CO2)产生。 (二)双相滴定法及检查原理 中国药典2000版(Ch.P2000)采用双相滴定法进 行。利用PAS-Na不溶于乙醚,而间氨酚易溶于乙醚 性质,在乙醚中加入水,用盐酸(0.1mol/L)滴定, 以消耗一定量盐酸滴定液来控制其限量。生成的盐 酸盐在乙醚中不溶,而溶于水中。
药物化学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二、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
药物名称
X
R1
R2
R3
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
CH
CH3
CH3
H
氟芬那酸
Flufenamic Acid
CH
H
CF3
H
甲氯芬酸 Meclofenamic Acid CH
Cl
CH3
Cl
单氯那芬那酸 Chlofenamic Acid
尼氟酸 Niflumic Acid
1.羟布宗的代谢
一、3,5-吡唑烷二酮类
1.羟布宗的合成
二、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
此类药物又称为灭酸类药物。邻氨基苯甲酸类衍生 物都具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 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 主要是胃肠道障碍,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 振等,亦能引起粒性白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嗜睡等
如过量服用Paracetamol,使肝脏中贮存的谷胱甘肽 大部分被消耗,毒性代谢物可与肝蛋白质形成共价加成物 ,导致肝坏死。此时,可服用解毒药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来对抗。N-乙酰半胱氨酸的作用类似谷 胱甘肽,可与活性代谢物轭合,使之失活。轭合物溶于水 ,可从肾脏排除。
三、吡唑酮类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二、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的合成
阿司匹林的合成中杂质
阿司匹林化学稳定性
阿司匹林的代谢
阿司匹林的作用
本品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和消炎抗风湿作用。临 床上用于感冒发烧、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痛经 等,是风湿热及活动型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本品是 花生四烯酸环氧合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结构中的乙酰基能 使环氧合酶活动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从而阻断了酶的催 化作用,乙酰基难以脱落,酶活性不能恢复,进而抑制了 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本品对血小板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 ,可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TXA2)的合成。而TXA2具有 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可引起血管收缩形成血栓,因此,本 品还可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三)杂质检查
色谱柱: C18 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
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
时间(分钟) 0.0 60.0
(3)检查原理:利用有无羧基——在碳酸钠试液中溶解行 为的差异
苯酚、酯类(无羧基) 阿司匹林(有羧基)
+Na2CO3试液
不溶(浑浊) 溶解
(三)杂质检查
2.游离水杨酸
(1)杂质来源: 阿司匹林在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 藏过程中水解产生水杨酸
水杨酸对人体有毒性,而且分子中的酚羟基在空气中被逐渐氧
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不得超过标示量的0.3% 不得超过标示量的1.5% 不得超过标示量的1.0% 不得超过标示量的3.0% 不得超过标示量的3.0%
(三)杂质检查
3.有关物质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结果判断: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水杨
酸峰外,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 面积(0.5%)
为什么阿司匹林难溶于水, 却可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 或碳酸钠溶液中?
(二)鉴别
1.三氯化铁反应
方法:
将溶液煮沸的目 的是什么?
取本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 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原理:
阿司匹林结构中无游离的酚羟基,其水解产物水杨酸 有酚羟基,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可与三氯化铁试 液反应
第六章 典型药物分析
典型药物分析
1 水杨酸类药物分析 2 芳胺类药物分析 3 巴比妥类药物分析 4 杂环类药物分析 5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6 糖类药物分析 7 维生素类药物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 2.熟悉典型药物中主要特殊杂质的来源及检查方法 3.了解典型药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 4.学会根据药品质量标准,对典型药物进行鉴别、检查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四、含量测定 •直接酸碱滴定法 •两步酸碱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谢 谢 / THANKS
制作人|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二)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OOH OCOCH3
+ Na2co3
COONa OH
+ H2SO4
COONa OH + CH3COONa + CO2
COOH
OH
+ Na2SO4
2 CH3COONa + H2SO4
2CH3COOH + Na2SO4
•反应现象:水杨酸白色沉淀析出,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 12HCl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2、芳酸酯类(如阿司匹林):需加热水解后与FeCl3反 应
方法:取本品0.1g 煮沸放冷 显紫堇色
加水10ml
COOH
加FeCl3 1d
OCOCH3 + H2O
COOH OH
+CH3COOH
COOH OH
+FeCl3
COOO-
Fe 2
Fe 3
+ 12HCl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二、鉴别试验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液
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四)其他方法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三、杂质检查(阿司匹林特殊杂质的检查)
ONa
CO2 加压,
ONa COONa
H+
水杨酸类药物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方法和结果
①水杨酸微晶的制备 称取商品水杨酸15g,溶解于 1mol·L-1NaOH溶液制成100ml溶液。加热到50℃,在 恒温并搅拌的条件下,逐滴加入硫酸二甲酯。在此温度下 硫酸二甲酯作为预沉淀剂,会发生水解反应,在溶液中均 匀地产生H+。水杨酸钠与生成的H+反应而沉淀,pH值 达到3时停止加入,继续恒温搅拌5min,并搅拌至溶液 到室温。用布氏漏斗抽滤,蒸馏水洗至硫酸根离子检验合 格。抽干,50℃干燥,即得水杨酸微晶,收率92%以上。 ②水杨酸微晶的形态及产品质量 取适量样品在扫描电镜 下观察,微晶呈针状,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 34μm。 产品检查 含量为99.7%,溶点为159.5℃,红外光谱 和标准品相符。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1995版)规定。
3. 讨 论 ①制备时氢氧化钠的浓度不宜过大。氢氧化钠浓度 过大时,消耗硫酸二甲酯量会增大,水解产生的 甲醇量会增多。水杨酸溶于甲醇,会导致水杨酸 溶解度增大,产量减少。 ②均匀沉淀反应的温度要适宜。温度超过76℃时, 水杨酸会升华;温度低于40℃时,硫酸二甲酯水 解速度缓慢。经对比实验50℃左右比较合适。 ③均匀沉淀法具有设备要求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选择适当预沉淀剂,均匀沉淀法也可用于其它药 物微粉的制备,在酸性条件沉淀的药物可用硫酸 二甲酯作预沉淀剂。 ④均匀沉淀法制备的水杨酸呈白色针状微晶,平均 直径34μm,大小均匀,较易分散,可用于多种 剂型的制备。
微晶。 结果:得到白色针状、平均粒径34μm的微晶。 收率为92%以上,各理化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 定。 结论:均匀沉淀法制备水杨酸微晶,具有设备要 求简单、易操作,产品粒度均匀的特点。
水杨酸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由真菌引起的多种 皮肤病。由于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1∶550),在用水杨酸配制膏剂、散剂等外用剂 型时,要把商品水杨酸制成细小的粉末微粒。常 用的方法有机械粉碎法、混合溶剂沉淀法和水杨 酸钠直接加酸沉淀法等。这些传统方法制备的水 杨酸微晶颗粒的大小不均。均匀沉淀法是现代材 料化学中制备超微粉的常用方法。此法通过预沉 淀剂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均匀沉淀,具 有颗粒细小、均匀,并且反应条件易控制等特点。 本文研究讨论以硫酸二甲酯为预沉淀剂制备药用 水杨酸微晶的方法。 1. 仪器与药品 超级恒温水浴,S55扫描电镜,药用水杨酸, 硫酸二甲酯,氢氧化钠化学试剂。
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水杨酸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抗炎、镇痛、退热等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和疼痛症状。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使用水杨酸类药物需要严格遵循禁忌情况。
本文将从作用机制、适应症和禁忌方面来探讨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
一、水杨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水杨酸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各个过程,包括痛觉传导和发热反应等。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有效减轻炎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水杨酸类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防止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
二、水杨酸类药物的适应症1. 抗炎作用:水杨酸类药物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它们可以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镇痛作用:水杨酸类药物对于轻至中度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牙痛等不适症状。
3. 退热作用:水杨酸类药物是常用的退热药,可以在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中使用。
它们通过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减少热量产生和提高散热效应,从而有效地降低体温。
三、水杨酸类药物的禁忌1. 过敏史:对水杨酸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过敏反应可能包括皮肤红肿、发痒、荨麻疹等,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和休克等严重后果。
2. 消化道溃疡:水杨酸类药物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加重或导致消化道溃疡。
因此,在溃疡活动期、消化道出血史、胃肠炎等情况下禁止使用。
3. 凝血功能障碍:水杨酸类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影响凝血机制的作用。
对于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4. 妊娠和哺乳期:水杨酸类药物对胎儿具有一定的致畸和致胎儿害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5. 肝肾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代谢和排泄水杨酸类药物的能力减低,容易发生药物积聚,导致副作用的增加。
什么是水杨酸

什么是水杨酸1、水杨酸(Salicylic Acid):能去除老化角质堆积,改善皮肤纹理;能渗透毛囊,有效地干燥面疱的化脓部位。
有许多抗痘产品都含有水杨酸。
相较于果酸,水杨酸对皮肤的刺激性较低。
2、敏感皮肤不要用,因为会过敏对皮肤有抗痘美白的效果。
3、水杨酸(Salicylic acid),又称为B氢氧基酸(BHA)、B柔肤果酸。
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状物,存在於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
Salicylic取自拉丁文Salix,即柳树的拉丁文植物名。
水杨酸具有优秀的「去角质、清理毛孔」能力,安全性高,且对皮肤的刺激效较果酸更低,因而成为保养品新宠儿。
水杨酸可以淡化色素斑、缩小毛孔、去除细小皱纹及改善日晒引起的老化等效果。
水杨酸在皮肤美容的历史最近常听到的广告流行语,像是:「老旧的角质去掉了,毛孔看不见了」、「我就是有办法白回来」等,让爱美的人士趋之若鹜。
而号称可以造成这些神奇效果的主角就是水杨酸。
虽然最近拜传媒之赐,大家开始对水杨酸耳熟能详,但事实上水杨酸是一种非常老资格的皮肤用药。
早期水杨酸是用来软化硬皮或溶解角质的药物,和美容一点也扯不上关系。
1997年Kligman医师在美国皮肤外科医学杂志上发表,以30%高浓度的水杨酸作为化学换肤的药剂,可达到和70%果酸换肤相同,淡化色素斑、缩小毛孔、去除细小皱纹及改善日晒引起的老化等多项效果。
从此以后水杨酸声名大噪,咸鱼翻身。
有别於果酸AHA的化学结构,水杨酸Beta Hydroxy Acid(简称BHA)以全新的名称-B柔肤酸,在美容抗老医学界掀起一阵不小的涟漪。
水杨酸英文名:salicylic acid,又称邻羟基苯甲酸,分子式C6H4(OH)(COOH),分子量138. 05,白色结晶,针状或粉状。
比重1.443,熔点156℃~159℃。
溶於乙醇、乙醚、丙酮、松节油。
水杨酸的衍生物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医学上常用的老药阿斯匹灵。
水杨酸的作用原理水杨酸可以溶解角质间的构成形物质(cement),使角质层产生脱落,所以能去除积聚过厚的角质层,促进新陈代谢。
药学专业知识: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药学专业知识: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水杨酸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邻羟基苯甲酸,由于羧基邻位的羟基取代,能与羧基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了羧基中氧氢键的极性,酸性增强。
今天对中水杨酸类药物进行分析。
(一)主要性质1.对氨基水杨酸钠溶于水,其他不溶。
2.由于本类药物均有较强酸性,均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
3.水杨酸酯类结构易水解生成游离水杨酸,游离水杨酸类受热易脱羧降解生成酚类,在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易引入各种降解产物。
(二)鉴别试验1.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pH4-6的条件下,与三氯化铁反应,阿司匹林呈紫堇色;对乙酰氨基酚呈紫红色。
2.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加热水解,加过量稀硫酸,析出水杨酸白色沉淀。
3.重氮化-偶合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胺基),产生橙红色沉淀。
4.红外吸收光谱:水杨酸、贝诺酯、对氨基水杨酸钠。
(三)阿司匹林的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1.杂质检查杂质来源:原料残存(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水解产生(贮存过程中水解产生)。
(1)溶液的澄清度:碳酸钠试液中的不溶物,碳酸钠试液中应澄清。
(2)水杨酸:水杨酸酚羟基与高铁盐作用生成紫堇色。
对色比较不得更深。
(3)易炭化物:检查被硫酸化呈色的低分子有机杂质。
药典规定片剂(0.3%),肠溶片(1.5%)以比色法控制水杨酸量,栓剂中游离酸(1.0%)以高效液相控制。
2.含量测定(1)中和法:直接滴定法。
(2)两步滴定法:用于阿司匹林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测定。
阿司匹林的两步滴定法是为了消除片剂中加入的少量稳定剂和水解产物,中国药典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含量,第一步为中和所有的酸性物质,包括阿司匹林结构中的羧基,第二步在上述溶液中加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使阿司匹林水解,再用硫酸滴定液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供试品中阿司匹林的含量由水解时消耗的碱量计算。
(3)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阿司匹林栓剂的含量测定。
(四)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特殊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1.间氨基酚杂质的产生及其检查方法:间氨基酚导致变色,有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滴定液实际浓度/滴定液标准浓度
T V f 供试品含量 100 % W
(2)两步滴定法 阿斯匹林片剂(酒石酸或枸橼酸)
① 步骤与原理
COOH COONa NaOH OCOCH3 OCOCH3 H2O
第一步:中和 第二步:水解和测定
0.1 1 杂质量 杂质限量 100 % 1000 100 % 0.1% 供试品量 0 .1
2 对氨基水杨酸钠杂质检查
NH2 -CO2 OH H2O COONa NH2 O OH HO O H2N OH O NH2
O HO O HO OH O OH
红棕色
杂质来源:①未反应完全的原料间氨基酚;②遇热受潮
KBrO3
5KBr
2KI
6HCl
Br2
3Br2
2KBr
6KCl
I2
3H2O
I2
2Na2S2O3
2NaI
Na2S4O6
结果计算
I2 2Na2S2O3
1 2KI Br I2 Na S4O62KBr I22NaI 2Na2 S 2NaI NaOOC 2O 2 2 3 3
1 0.1 175 .14 2.9187 6
COOH OCOCH3
COOH
+
H2O
OH
+
CH3COOH
含酚羟基
【鉴别】取药品约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 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C 对氨基水杨酸的鉴别(钠) 重氮化-偶合反应
HO NaOOC
HO HOOC NH3 NaNO2 2HCl
HO NH3 HCl HOOC
HO HOOC N2Cl NaCl H2O
(四)含量测定 (一)阿司匹林含量测定
1、酸碱滴定法 (1) 直接滴定法——阿斯匹林原料药含量测定 原理:阿司匹林具有游离羧基,具有酸性,以标准 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COOH NaOH OCOCH3 OCOCH3 COONa H2O
方法:
对指示剂显中性
中性乙醇20ml
取本品约0.4g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中性乙醇:溶解供试品,防止酯水解。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的滴定度为: 滴定度:
7、(R样= A样/A内 R标= A标/A内)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含量测 定
1、重氮化法(见芳胺类)
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
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此反应。
2、溴量法 原理:酚羟基邻、对位可与溴定量地发生溴代反应,
过量的溴利用碘量法测定,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 量可测定出供试品含量。
HO NaOOC NH3 3Br2 HO Br Br NH3 Br 3HBr CO2
二、鉴别
三氯化铁反应: R-OCOCH3 +H+ → R-OH + FeCl3→紫色
FeCl3反应
(酚羟基)
a 水杨酸鉴定
COOH OH
COO
-
pH 4 ~ 6 FeCl3
O
Fe Fe 2 3
酚羟基
紫堇色
【鉴别】 取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 显紫堇色。
b 阿司匹林鉴定
HO
Na2SNH 3 3Br2 4O6
硫代硫酸钠滴定度
T
2.9187 (V0 V ) f 供试品量 100% W 1000
第二节 苯甲酸类药物的鉴别
苯甲酸与三氯化铁产生赭色沉淀
【实例分析】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方法:(1)中和:取规格为0.3g/片的阿司匹林10片,精密称定4.3752g,研细,精密称 取0.4735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 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溶显粉红色,此时所有羧基均成为钠盐。 (2)水解与测定:于上步中和液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l,置水 浴上加热15min并间断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013mol/L)滴定至 红色消失,消耗硫酸滴定液22.24ml,,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硫酸滴 定液38.79ml。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阿司匹林的含量。
COONa
COONa NaOH CH3COONa OH
OCOCH3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②结果计算 氢氧化钠滴定度
1 T 0.1 180 .2 18.02 1
硫酸滴定度
T 2 0.05 180 .2 18.02 1
供试品标示量百分含量
T (V0 V ) f 平均片重( g) 100% W 1000 标示量(g)
OH C O O H
分子内氢键, 酸性增大 水杨酸>阿司匹林
均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1.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 吸收光谱,已为一些国家药典用于鉴别。 2.溶解行为:成盐者易溶于水(水杨酸二乙胺、对氨基水杨酸 钠),其他药物则微溶或几乎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3.酸性:水杨酸类药物的酸性受苯环、羧基和取代基的影响。 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酸或弱酸。 取代基(卤素、硝基、羟基)---能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 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氧氢键极性,较 易离解出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 取代基(甲基、氨基)---能增加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氧氢 键极性,使酸性较苯甲酸弱。 4.水杨酸:羟基与羧基有邻位效应,能形成分子内氢键,酸性 增强,酸性(pKa 2.95)比苯甲酸(pKa 4.26)强得多。阿司 匹林为水杨酸乙酰化物,酸性(pKa 3.49)较水杨酸要弱些, 但比苯甲酸的酸性强。 5.芳酸酯类药物易水解而分解,如阿司匹林、双水杨酯。
T (V0 V ) f 平均片重( g) 供试品标示量百分含量 100% W 1000 标示量(g)
0.05013 4.3752 (38.79 22.24 ) 18.02 0.05 10 100% 阿司匹林标示量百分含 量 0.4375 1000 0.3
1 阿司匹林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的合成:
ONa CO2 COONa ONa H COOH OH
COOH CH3COOH
(CH3CO)2O
OCOCH3
(1)溶液澄清度检查 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 酚类 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副产物)
(2) 游离水杨酸 来源: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产生。
NH3
NaCl
OH NaCl H2O N N
OH COOH
OH NaOH
橙红色
溴化反应
HO HOOC NH3
酚羟基
HO 3Br2 Br Br NH3 Br 3HBr CO2
对氨基水杨酸(钠)
白色
溴过量
黄色沉淀 【鉴别】 取本品与溴水作用,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溴水过量时转化为黄色沉淀。
(三)杂质检查
第一节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阿斯匹林
主要内容 一、理化性质 二、鉴别 三、杂质检查
四、 含量测定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一)水杨酸类药物主要理化性质 1 固体;除钠盐易溶于水外,其他在水中微溶或几乎
不溶,而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2 酸性 取代基:-X, -NO2,-OH, -CH3, -NH2, 水杨酸: 酸性增强 酸性减弱
水杨酸、阿司匹林、苯甲酸、对 氨基水杨酸的鉴别与区分
第二组
何火平
王飞
本类药物的性质 (一)、溶解度: 游离酸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碱金属盐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二)、酸性: pKa(酸度系数) 3~ 6 酸 + 碱 = 盐 酸 + 醇 = 酯
无机强酸﹥芳酸﹥碳酸(pKa 6.3)﹥酚(pKa 10)
生成间氨基酚,再被氧化成二苯醌型化合物
(1)间氨基酚检查原理 对氨基水杨酸钠易溶于水,间氨基酚溶于乙醚, 可用乙醚提取后用盐酸滴定,控制杂质限量。 (2)方法
溶解间氨基 酚盐酸盐
供试品3.0g用 + 水10ml 乙醚25ml提取 甲基橙1滴
盐酸0.3ml(0.02mol.L )
-1
杂质量 0.3 0.02 103 109 杂质限量 100% 100% 供试品量 3.0
原理:酚羟基的三氯化铁反应。 阿斯匹林无酚羟基,不与高铁反应; 水杨酸有酚羟基,与高铁反应生成紫堇色。
①检查方法 供试品0.1 g
促进水杨酸 溶解
乙醇1ml 加水至50ml 乙醇1ml
硫酸铁铵1ml
紫堇色
水杨酸0.1g 冰醋酸1ml 取1ml 水1000ml ②杂质限量计算
硫酸铁铵1ml
紫堇色
加水至50ml
2、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USP法,采用剩余滴定法,先加过量定量的NaOH溶 液与之反应,然后用H2SO4滴定剩余的NaOH,同时做 空白。
滴定当量 E = M/2
T=M/2 × 0.5=45.04 (mg)
3、HPLC法
1、阿司匹林栓剂采用HPLC 法测定含量 2、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 3、流动相:甲醇-二乙胺水溶液-冰醋酸 4、检测波长:280nm 5、内标准:咖啡因 6、计算:内标法求得 C样=(R样/R标)×C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