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五个一(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三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第三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
”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A.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B.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C.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 D.实现了“大一统”局面25.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下表:材料说明,殷商时代A.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 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C. 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D. 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26.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
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
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思想格局的重大变化 B.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 D.面临重建封建信仰的任务27.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 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 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 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28.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 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29.1876年,《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
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
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
这—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政府枳极推行重商政策B. 工业文明的优势被认同C. 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 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30.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虽然作战失败了,但是……它改变了中日战略轴线……中国决心以更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
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
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3.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
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
……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
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4.“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5.“就像牛顿因为发观了支配宇宙中物体的定律而主导了17世纪的科学一样,他则因为发现了支配人类本身进化规律而主导了19世纪的科学。
”材料中的“他”是A.爱因斯坦B.达尔文C.伽利略D.普朗克6.“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试题(word版)

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针对目前的美债危机,有评论称:“美元用不断借钱维持的信用也是信用,如果它突然垮掉了,就好比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金融世界。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投资美国国债仍是较为可靠的投资选择B.美国经济形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C.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不可或缺D.金融安全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自由平等B.天赋人权C.分权制衡D.社会契约3.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4.《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就需要有备用货款以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
……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表明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②银行贷款是当时工厂扩大生产的唯一途径③金融资本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④垄断组织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5.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说:“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不断壮大,待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河北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2018年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1.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这主要说明当时()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2.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
这反映出()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3.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
下列选项中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观点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越名教而任自然”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4.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
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5.“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
”材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松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6.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
这反映出()A.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B.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D.科举选才公正公平7.《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12 $ H S ¶ & I x¶ ` Óô & K $ LMN )% 1Z ! )# $ # & Df D Þ Y 3 ' vu 7z]$ j & r I xH % ~ ' % L7^ ( & L7^ ( H¶ `ú= mI x f D ¶ Bx & û I x rf D ¶ Bx & 'L 7^ ) 12 $ µ]ýäå & n H I x = ¡ ø ¢ Æ H Ó ô & £¤ HIJ}¥DI ! *# & # & xH ¡ ø ¢ & £¤ ÂÉN [ = I 0 % ¦ § ÷' N[Å[¨©t8ª« & LMN ( % L ° ±( & % a·H ¬ ,S I 0 % ¦ ÷ ' ø®N[j ¯ ° S H I J ± ²' SI0¦a³´ $ L°± ( I© & ' L7^ ) 12 $ µ]ýäå µ ä & nIJUS ¶·¸ & k ` & Lz] ) ! +# & # & 12 $ 34 JK & £ W¹º % » ¼½ * äå ¾¿ * ìÀì{HÆé' abDéÛmÁ& K ! ,# $ # 7^ ( 56_`ab $ ¡ Hm & $ LMN ( % & L7z]$ j & ' L7^ ) 12 $ µ]56 ±Â ¹r h Å [ D Ã Ä f D & Ü Ý f D Y f Å f D& í «tu$ ! -# % # Æ ÃYf ÅÆ Ã+ 1 & ±Â ʹ ©ÇÈ ·¸ & ±Â p /ÉÊ © & % LMN ( & L7^ ( 7ʹ $ & 34Y % ËÌÍÎÏÉÊ Ûß ' im & 7^ ) $ L7^ ( % 12 $ ÐÑ 56 % â Ò ]D Ób ¶ Ó b Y Ô u ' Õ Ö S × Ø µ Ù Ú* µÛÙHÜÝÞß ! .# % # 9 là H ' n¶US áâ & K % LMN ) «â^Lã7z]3§ & 7^ ) 12 $ ½Â tu & é7 S â é H ã s & é P n l ä Q å H  æ& [ I && Â Þ ç ¢ )' L ( /# ' # z]3§ ) 12 $ 56ô K HS èé ÷t| êë H e \ /ì ßÉH1 ç & íàîïðñíá`òó ( !# ' # ÊË % ôäáõ ' êëöp; & L ° ±) è é ÷ t « § 7 ¨ = ø ò ó Y3& K% $ 7^ ) 12 $ ùú ¶ ¡û Høô & Rü D ã ßY ýª ßH ìþ & ÿ94H!"#$%E& è ( (# % # é ÷ & ÙÚDé ' H 45 & 9 () { U? () ò | * q U / ¥ + ` , & K % Lz]3§ ) 12 $ 56ýHÂÉS Ú lÂÉ & ^L $ z]3§ ) Û {ËÌ -. é / ø ® m y = b j ( "# $ # & 45 & 0 ] 1 H% 2 I v' rD Q R ¶ H % [ 3 4' }¿56H % L7^ ( & L 7 ^( / ÉÊËDÃH 7 / 6 X & ' L7^ ) 12 $ ÙF { C 8 mH35 & 9H:;é//Q»ûlHÂÞI&& <=Ù ( )# & # & L M N( F { n 1 7ø ln & û7 9 v Ù F { s ` Þ > n H ? Ü Þ à á & ( % L 7 ^( ) ÙF n µ 9@A ÷xB Æ §åYVWX & û7 9 | B ï & 7CH{iDÓ` $ L7^ ( «à[ & 7 9 v ÙF { E F ï× & ' L7^ ) ! " 7 C ûl ¨ I xר GH & ¨ IJ ר KL ) "#$%&' ( *# ! (! M¿Ixé KN O & P F¶ ç 2 ( ¤÷xH Q ( ( Å 4VÔ D H · R ) () )! *+&' IJ SJ t8 4VÔ D H V 4 Y Ó ô ( ¡ T U H m( M O - Ü H V b( ©ÆI JUH m ) ()*+&' )! ! " + M¿MO-Ü H R W ( XÔI J H Ù Ú( S V Y È ¡ û H m( } x ä å + l H 3 õ( ( Z É, [ xéEƹåDf D ) (),+&' +! ÙÚ m DIJ \] ( m D©Æ ^ ulm Høô ) ) ! !"#$ %&'()*+,- . 0 " /" ( /!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无答案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021届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级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和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地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地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
1. 子曰:“饭疏食饮水(吃粗食喝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材料反映了儒家A. “顺应自然”地价值观B. “积极人世”地实践精神C. 重“义礼”地道德原则D. “仁政无敌”地治国理念【答案】C【解析】材料大意是:吃糙米,喝冷水,弯曲胳膊把脑袋枕在上面,快乐也在其中了。
不符合道义就富有并且尊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地浮云一样。
反映了儒家重视“义礼”,C正确;A是道家思想,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积极人世”地实践精神,排除B;材料只是体现了儒家重视“义礼”地道德原则,“仁政无敌”程度表述不当,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联系儒家思想内容解答即可。
2.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据此可知,该思想家认为A. 贤者对社会发展无济于事B. “无为而治”乃治国良策C. 应以“仁爱”之心治天下D. 商品交流不利于社会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不尚贤……使民心不乱”大意是: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价格,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拨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
反映了道家“无为而治”地思想,故B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C是儒家思想,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地关键是对“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地准确理解,联系道家地思想分析解答。
3. 汉武帝时期,太学是最高学府,以《易》《书》《诗》《礼》《春秋》等为教学内容,而原来所设置地诸子传记博士皆被罢黜。
河北张家口市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券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的贵族普遍有着多妻的习惯,他们的婚姻,大体避循着一个戒条,便是“同姓不婚”。
贵族遵循此戒条A.不利于周文化的传播B.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原则C.是为了维持宗法次序D.形成了重男轻女的观念2.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等级,一律施教。
他的弟子现有事迹可考者,大都出身贫贱,如颜渊、子贡、子路等;贵族来求学的,则只有孟懿子等少数几位。
这种教育态度A.改变了世卿世禄的方面B.使“仁”成为儒学的主要思想C.开了学术平民化的先河D.终结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3.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病笃,立幼予弗陵为太子,并以霍光等人辅政。
他本有几位年长的儿子如燕王旦、广陵王胥等,他们多骄纵不法,而弗陵体健多智,因而立之。
他还事先赐死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汉武帝此举A.意在防止外戚干政B.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体现了“推恩令”原则D.提高了同姓诸侯王的地位4.汉代是少数人在宫廷里整理书籍,南朝则不论官私都拥有大量藏书,整理书籍并进而从事文化总结的不再局限于宫廷里的少数人,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成为一个醒目的文化现象。
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得益于1.隶书成为了通用字体 B.书写材料的革命性改进C.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D.传统文化进人总结时期5.唐朝延续秦汉明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的思想。
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与人的作恶有关,因此在灾害发生后,皇帝必须修行政德,回应天谴。
这反映了A.“黄老之学”根深叶茂B.“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皇权C.“敬天保民”思想出现D.秦、汉、唐治国理念一脉相承6.“形势户”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这部分人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偷逃税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太祖诏令“诸州府并置形势版簿,令通判专掌其租税”。
形势版簿单独设置,专人主管。
南宋时改为用红笔在税租薄中特别加注“形势”二字以作区别。
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A.通判以征收税租为主要职责B.大地产制发达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濒于解体D.田庄经济兴起7.据《泾县志》载,明初时地广人稀,人尚俭朴,丈夫力耕稼,女子勤纺绩蚕桑,“衣不过土布,士非达宦不得辄用纻丝”。
但到了成化、弘治之后,“生养日久,轻役省费。
民弥滋殖,此后渐侈”。
《吴江县志》载:“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被称为“僭越”。
该变化反映了明代A.南方人地矛盾日趋突出B.江南地区日益成为经济重心C.早期民主思想潜滋暗长D.经济发展冲击身份等级观念8.在中国古代,宗族有一套宗规,往往与儒家的道德教条相对应。
宗规还警戒一些越轨行为,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将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
虽然这种处置是非法的,但官府却很少干预宗族的判决。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宗族是基层的行政组织B.社会管理借助于人伦秩序C.政府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D.宗规族律凌驾于法律之上9.甲午战后晚清军事工厂设立情况表军事工厂地址开办年份军事工厂地址开办年份陵西机器制造局西安1894 贵州机器局贵阳1899奉天机器局沈阳1896 武昌保安大药所武昌1900湖北军火所武汉1896 黑龙江机器局齐齐哈尔1900 河南机器局开封1897 江西机器局南昌1901 新疆机器局乌鲁木齐1897 北洋机机器局德县1902 山西机器局太原1898 安徽机器局安庆1907 湖北钢药厂汉阳1898 伊犁枪子厂伊犁190S 广西机器局龙州1899这一时期清政府大力发展内地军事工业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西方列强对中国内地的入侵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C.新军势力发展壮大威胁中央集权D.国内军事安全意识的增强10.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钢)中指出:“皇帝该算是至尊极高、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特别是先进分子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表明辛亥革命A.推动了国人思想的大解放B.打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使民众成为了国家的主人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11.1922年1月中共中央创刊的《先驱)在《发刊词》中写道,“我们要知道那种不就客观的实际情形研究,而徒凭个人主现的思想改造社会的人,他们的罪恶在实际上与反动保守派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心迹)。
”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B.已正确地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C.已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D.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12.毛泽东预测:“1945年应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更大发展的一年,全国人民都希望我们解成区能够救中国,我们也有这样的决心与勇气。
”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自信体现出A.中国战场成为了二战的东方主战场B.国民党一党独裁不得人心C.土地改革赢得了农民对中共的支持D.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13.1948至1952年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侨汇收入简表1948-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0.65亿美元 1.18亿美元1.68亿美元1.7亿美元据表可推知A.华侨积极踊跃支持人民解放战争B.人民政府对华侨资本家进行了改造C.华侨为国民经济恢复作出了贡献D.侨汇收入解决了外汇收人拮据问题14.对亚非会议的召开,苏联发表声明表示支持。
但美国官方及其宣传工具不但贬低亚非会议的意义,散布会议不可能成功的论调,还试图以经济援助等手段拉拢分化亚非国家、挑拨这些国家同中国的关系。
这反映出A.亚非国家赞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B.大国强权主导国际关系C.中国尝试用多边外交解决国际问题D.美国和苏联争夺中间地带15.1977年11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在全省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农村的中心问题是把农业生产搞好。
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
”1978年4月20日,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特别提到:“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
”这反映出A.经济建设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B.经济体制改革已从农村起步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全党共识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16.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附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
”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B.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C.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其两党分歧的焦点D.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17.格里格·安德森在《雅典的试验》中指出:“是否举行陶片放逐投票的权利只属于公民大会,而且在任何一个确定的年份,要启动该程序,至少需要6000位公民的投票。
“这表明在古代雅典A.政治精英间的冲突难以化解B.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C.政治家需要向全体公民负责D.公民大会成为常设机构18.1710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要求下院议员必须拥有法定水准以上的收入,而这一水准之高,只有数千人才能达到,而这种收入大都来自地产。
这一状况得以改变是由于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宪法运动的兴起C.责任内阁制的准立D.两党政治的成熟19.格里高利历(现行公历)是1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位时颁布的。
后来格里高利历才逐渐为人采用,1752年为英国采用,1918年为俄国采用。
今天,中国、印度、阿拉伯世界,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多数民族都使用或承认格里高利历。
格里高利历的采用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B.使其他纪年法逐渐被淘汰C.说明基督教文明决定世界发展进程D.有利于全球经济文化交流20.英国经济学家达德利·诺斯对消费大唱赞歌,也认为人们对奇珍异品的追求,刺激了人们努力地工作,如果人们满足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就将永远生活在一个贫穷的世界里。
亚当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
二者的观点A.都主张政府操控经济事务B.反映了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C.关注的重点都是流通领域D.适应了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21.德意志社会史学派认为,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工业化发展迅速,但德国的资产阶级不但十分软弱,缺乏革命精神,而且还因为畏惧工人运动,转而与传统的政治势力结盟,出现了一种资产阶级的封建化倾向,使得德国无法实现真正的议会民主制。
该学派意在强调A.工人运动的发展令资产阶级心有余悸B.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相互制约C.德国经济、政治现代化未能同步进行D.容克贵族、官僚等掌握了统治权22.1928年,苏联政府从农村收购了1080万吨粮食,1929年收购了1600万吨.1930年粮食收购量猛增到2220万吨。
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比1930年下降16.8%,然而粮食收购量还是达到创纪录的2280万吨。
这表明A.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农业全盘集体化推动农业发展C.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D.苏维埃政权对农村的管控削弱23.1947年5月8日美国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演讲中称:“(欧洲)经济混乱是滋生极权主义的土壤,需要美国运用其经济和财政力量,维护自由和民主制度。
”该言论A.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意在推动美国政府对欧洲的援助C.力图遏制莫洛托夫计划的实施D.依现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精神24.下图反映了A.数字革命日益改变教育制度B.计算机革命改变了现代文化和教育的形式C.欧洲成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8~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卖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材料一宋明时期,士大夫通常只扮演政治角色。
清朝前期朝延严格限制各地科举考试中举人数的名额。
此外,清开国后形成了满、汉八旗贵族子弟垄断了相当数量官职的局面,只有进士才有望谋取一官半职,许多举人及其他低级科举功名的获得者只好另谋职业。
许多经济无法自立的学者,在不同官员麾下充任幕僚以维持生计,他们严肃认真地承担起编著经注、史书、方志的任务。
大批学者批弃科举功名,到书院及教学级别较低的学堂任教。
许多学者把毕生精力献给考证、研究和著述活动。
清代学者考据刊印的专著,只有学术价值。
没有商业效益,每一个学者都有一位财力雄厚、忠实可靠的赞助者。
18世纪,学术因商人的资助繁荣起来,书籍出版数量远超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