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3)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及答案(3)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一、填空题(共15分)1、判断对错。

(3分)(1)39×22-39×2=39×22-2()(2)39×22-39×2=39×(22-2)()(3)39×28+39×72=39×28+72()(4)39×12=39×(10+2)()(5)39×12=39×(12-2)()(6)39×28+39×72=39×(28+72)()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分)436-279-21=436-(279 ____) 34×125×8=34×(___ ____)120÷5÷4=120÷(___ ____) a+(30+8)=()+3049×38+50×38+38=(49 ___ ___) ___45×=32×3、比大小。

(5分)4、修一条16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520米,第二天修了48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修?可列式为或。

(2分)5、(a+_____)×7=a×_____+12×_____.(2分)二、选择题。

(10分)1、101×76的简便算法是()A. 100×76+1B. 100×76+100C.100×76+762、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A. 交换律B. 结合律C. 交换律和结合律3、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4×30 B.a×b+a×C=a×(b+C)C.4×a×5=a×(4×5)4、101×125= ()A、100×125+1B、125×100+125C、125×100×15、986-297的简便算法是()。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一、填一填。

1.观察下面竖式,说说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18275+275验算+118393393验算时运用了()律48×2296961056计算时运用了()律2.一本书共46页,每页有22行,平均每行有25个字。

小莉已经读了40页,她一共读了()个字。

3.如果A×B=50,那么(A×8)×B=()。

如果〇-口=8,那么125×〇-125×口=()。

22m4.右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5.(72+36)÷9=72÷9+36÷9(121+22)÷11=121÷11+22÷112m观察上面的算式,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上面的规律:(二、选一选。

1.下面算式正确的有()。

①47+57+53=57+100③Q×102=Q×100+2⑤390÷78=390÷(39×2)A.①②③C.①②⑤)。

②25×36=25×4×9④418-33+67=418-(33+67)B.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2.小芳在计算“1872+134”时,横线上添加()不能使运算简便。

A.+128 C.+66B.-1872 D.+373.小溢用简便方法计算58×99时,误写成了58×100-1,他计算的结果正确的结果()。

A.多57 C.少57B.多98 D.少984.下图中能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是(),能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是()A.☆×〇=〇×☆5.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660÷12”,其中不正确的是()。

A.660÷6÷2C.(660×5)÷(12×5)三、算一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一、我会填。

1.230×5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用计算器计算“25×14”时,按ON/C键打开计算器,先输入(),然后再输入(),接着输入(),最后输入(),显示屏上出现的数就是计算的结果。

3.在里填上“>”“<”或“=”。

17×40170×4160×3016×400 22×5022×45 4.308×29的积的最高位是()位,个位上的数字是()。

5.估算198×51,可以把198看作(),把51看作(),结果大约是()。

6.一个坏水龙头每分要白白流走235克水,1时要流走()克水。

7.飞机半小时飞行401千米,1时约飞行()千米。

8.李叔叔每分可以打字153个,19分大约可以打字()个;一头小象每天吃69千克食物,30天大约吃()千克食物。

二、我会辨。

1.205×11的积约为3000。

() 2.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3.63个37相加的和是100。

()4.计算360×40时,可先算36×4,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

() 5.估算时直接把最高位数后面的数字省略掉。

()三、我会选。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位数。

A.三B.四C.五2.500×180的最简竖式是()。

3.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A.88×34=318B.350×70=24500C.58×18=45344.估计1千克黄豆有多少粒,下列方法中()比较准确。

A.先用手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有几粒,再用手抓一抓看1千克黄豆有几把,然后用一把的粒数乘把数来估计B.先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然后数一数有多少粒,再用10克黄豆的粒数乘100C.直接用眼睛看一看,然后估计有多少粒黄豆5.计算器上的四则运算键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 质量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 质量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甲×(乙+丙)=甲×乙+甲×丙表示()。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2.44×25的简便算法是()。

A.40+4×25B.40×25+4×25C.40×4×253.88×125可用下面()式子简算。

A.(80+8)×125B.(80×8)×125C.11×(8×125)4.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25+75×3=(25+75)×3B.461-(28+172)=461-28+172C.25×(40+4)=25×40+25×45.根据乘法分配律,xy+y可以写成()。

A.(x+y)y B.x+2y C.(x+1)y6.在下面算式中,与103×99结果不相等的是()。

A.100×99+3 B.103×(100-1)C.(100+3)×99D.103×100-103⨯+⨯=⨯+,这是根据()进行简便运算的。

7.469846246(982)A.乘法分配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8.与345÷1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345÷10÷5B.345÷5÷3C.345÷5×39.53+76+47=(53+47)+76这样简算的依据是()。

A.加法的交换律B.加法的结合律C.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0.下面的算式中,正确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A.125×16=125×8×2B.(38+25)×4=38×4+25×4 C.(6+4+5)×3=15×3D.13×(65+35)=13×65+35 11.25×8×4×125=(25×4)×(8×125)应用了乘法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中,∠1等于多少度?A.15°B.45°C.60°2.早上6:00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A.锐角B.直角C.钝角D.平角3.如图中∠1和∠2两个角相比,()A.∠1=∠2B.∠1>∠2C.∠1<∠24.量角器使用正确的是()A.B.C.5.下面的选择中,斜面是()时,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落得更慢些.A.10度B.25度C.40度D.65度6.度量一个角,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外圈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量角器内圈上“70”的刻度,这个角是()A.70°B.110°C.180°D.100°7.周军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角的一条边和内圈的0刻度重合,读数时他误读了外圈的刻度,读出75°,这个角的实际度数是()A.105°B.75°C.15°8.小王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误把外圈刻度当成了内圈刻度,读得度数是120°,正确的度数是()A.30°B.60°C.100°9.从3:15到3:30这段时间里,钟表的分针旋转了()A.120度B.90度C.30度D.360度10.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120”的刻度,这个角是()度.A.60B.120C.18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3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7时整,时针与分针较小的夹角是.12.如图∠1=°,∠2=°,∠3=°.13.钟面上的分针,走1小时,正好转成了一个周角.….14.量角步骤的第一步是把量角器的与角的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15.斜坡与地面成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16.已知∠1+∠2=125°,∠1=72°,那么∠2=°.17.钟面上,当分针走了1分钟的时候,秒针转动的度数是.18.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度,分针旋转了度.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35°的角..(判断对错)20.分针走半小时旋转180°.(判断对错)21.小马虎用量角器量角时,由于误把外圈当成内圈刻度,读出刻度数为150°,正确的度数应该是30°.(判断对错)22.一天中,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整时刻有4个..(判断对错)23.读角的时候,对照量角器内圈的度数读数就可以了..(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4.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画出与它们同样大的角.五.解答题(共8小题)25.量出下列各角的度数,想一想,量角时要注意什么?26.先量一量,在括号里填度数,再在O里填上“>”“<”或“=”.27.如图,已知∠1=60°,则∠2、∠3、∠4分别是多少度?28.把直角三等分.29.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把它的一角折叠过来,已知∠1=30°你能求出∠2等于多少度吗?30.求下面各个三角形中∠A的度数31.如图,∠1=40°,求∠2和∠3的度数.32.如图,∠4是△ABC的一个外角,你能想办法证明“∠4=∠1+∠2”吗?请你有根有据地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由题意得:∠1是两个三角板上60度角和45度角的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60°﹣45°=15°.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三角板上的角的度数.2.【分析】结合钟表,早上6:00时,时针正指着6,分针正指着12,两针成一直线.再根据角的定义判断是什么角.【解答】解:早上6:00时,时针正指着6,分针正指着12,两针成一直线,两针成一直线时所组成的角是平角.故选:D.【点评】此题是考查角的认识及应用.3.【分析】因为∠1+∠3=90°,∠2+∠3=90°,所以∠1=∠2;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3是公共角,∠1+∠3=90°,∠2+∠3=90°,所以∠1=∠2;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1和∠3互余,∠2和∠3互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先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另外,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一个是内圈刻度,一个外圈刻度,要看清角的一条边是和量角器的内圈的还是外圈的0刻度线对齐,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量角器的中心没有和角的顶点对齐,所以A不正确;B、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但量角器的另一条边和应该指向外圈的刻度,所以B不正确;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的掌握情况,注意要看清角的一条边是和量角器的内圈的还是外圈的0刻度线对齐.5.【分析】当木板与地面夹角越大,物体从斜面上向下滚动时就越快,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因为65>40>25>10,所以选项中木板与地面夹角是10度时最符合要求.故选:A.【点评】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本题是生活常识,比较简单.6.【分析】度量一个角,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外圈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量角器内圈上“70”的刻度,这个角的度数是180°与70°之差,即110°.【解答】解:如图度量一个角,角的一边对着量角器外圈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量角器内圈上“70”的刻度,这个角是110°.故选:B.【点评】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关键是量角器的正确、熟练使用.7.【分析】根据量角器的构造即可求解,注意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的和是180°,误把外圈刻度当成了内圈刻度,读得度数是75°,正确的度数是(180﹣75)度;由此选择即可.【解答】解:180°﹣75°=105°.答:正确的度数应该是105°.故选:A.【点评】考查了量角器的认识,是基础题型.8.【分析】根据量角器的构造即可求解,注意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的和是180°,误把外圈刻度当成了内圈刻度,读得度数是120°,正确的度数是(180﹣120)度;由此选择即可.【解答】解:180°﹣120°=60°.答:正确的度数应该是60°.故选:B.【点评】考查了量角器的认识,是基础题型.9.【分析】钟面圆周一周是360°,分针60分钟转一周,那么每分钟转:360°÷60=6°;又由于从3:15分到3:30分经过了:30﹣15=15分钟,形成的角是15×6=90度;据此解答.【解答】解:360°÷60=6°6×(30﹣15)=6×15=90(度)答:钟表的分针旋转了90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钟表上的分针所转过的角度计算,注意分针每分钟转动6°.10.【分析】因为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刻度“120”,说明从180度到120度之间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它们之间有180﹣120=60个小格,每个小格所对的角度是1度,60个小格就是60度,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80°﹣120°=60°.答:这个角是6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量角器的灵活运用,任意2个刻度之间的差就是2个刻度中间夹角的度数.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解答】解:3点整,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因此3点整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3×30°=90°;7点整,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12,因此7点整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5×30°=150°.故答案为:90;150度.【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利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12.【分析】由题意得:∠1和55度角组成直角,所以90度减去55度就是∠1的度数;∠3和55度角组成平角,所以180度减去55度就是∠3的度数;∠2和∠3组成平角,所以180度减去∠3的度数就是∠2的度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90°﹣55°=35°;∠3=180°﹣55°=125°;∠2=180°﹣125°=55°.故答案为:35;55;125.【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特殊角解答.13.【分析】依据钟面的特点可知,1小时分针旋转1圈,即为360°,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钟面上1小时分针就旋转1圈,即360°,所以形成的角是周角;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钟面特点以及角的分类.14.【分析】根据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可知,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解答】解:量角步骤的第一步是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故答案为:中心,顶点,重合.【点评】本题考查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15.【分析】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当斜坡与地面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当斜坡与地面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故答案为:4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16.【分析】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得∠2=125°﹣72°=53°,由此即可填空.【解答】解:∠2=125°﹣72°=53°,故答案为:53.【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17.【分析】依据钟面的特点可知,分针走了1分钟,则秒针旋转1圈,即为360°,据此即可进行解答.【解答】解:钟面上,当分针走了1分钟的时候,秒针转动的度数是360°;故答案为: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钟面特点以及角的度量.18.【分析】从3:00到4:00时针从3走到了4,走了5个小格,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60个小格,钟面上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60.据此解答.【解答】解:360°÷60×5,=6°×5,=30°,360°÷60×60,=6°×60,=360°,答:从3:00到4:00时针旋转了30度,分针旋转了360度.故答案为:30,36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时针和分针走的格子数,再根据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进行解答.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一副三角板,一个三角板的角有30°、60°、90°,等腰直角三角板的角有45°、90°,用它们进行拼组,看是否能得出135°即可.【解答】解:一副三角尺中的角的度数分别是30°,45°,60°,90°;45°+90°=135°,所以能拼组得到135°的角;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20.【分析】由对钟表的认识可知,分针走1圈是1小时,即分针1小时走360°,半小时走半圈,旋转了180°.【解答】解:分针走半小时旋转180°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及角的认识.21.【分析】根据量角器的构造即可求解,注意外圈刻度与内圈刻度的和是180°.【解答】解:180°﹣150°=30°.答:正确的度数应该是30°.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量角器的认识,是基础题型.22.【分析】钟面上被分成了12个大格,每格是360°÷12=30°,在3点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分针与时针相差3格,它们之间的夹角是30°×3=90°;当9点时,分针与时针相差3格,它们之间的夹角也是90°.而时钟一天走2圈,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当3点和9点时,分针与时针都相差3格,它们之间的夹角是30°×3=90°,又因为时钟一天走2圈;故一天中,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整时刻有2×2=4个.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对钟面的认识,以及有关钟面的计算问题.23.【分析】根据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可知,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内零刻度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内圈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同样角的一条边与外零刻度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外圈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此题得解.【解答】解:量角时,如果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内圈0°刻度线重合,要看量角器的内圈刻度,如与外圈的0°刻度线重合,要看量角器的外圈刻度.所以“读角的时候,对照量角器内圈的度数读数就可以了”此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的能力,关键是看清楚角的一边对齐的0刻度是量角器的内圈还是外圈.四.操作题(共1小题)24.【分析】用量角器量角时,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其中一边重合,与另一边重合的刻度所显示的度数就是该角的度数.用量角器画角时,先画一射线,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过量角器上某一度数的点画与原射线有一个公共点的射线,两射线所夹的角就是量角器所显示的角的度数.【解答】解: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画出与它们同样大的角.【点评】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关键是量角器的正确、熟练使用.五.解答题(共8小题)25.【分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是: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边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经过的量角器上所显示的刻度就是被量角的度数.【解答】解:【点评】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量角器的正确、熟练使用是关键.26.【分析】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组角的度数,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30°、<、40°,80°、<、130°.【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根据角的度量方法正确量出各角度数.27.【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四个角中,每相邻的两个角都组成一个平角,据此利用平角的度数和∠1=60°,即可分别计算出∠2、∠3、∠4的度数.【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2=180°﹣60°=120°;∠3=180°﹣120°=60°;∠4=180°﹣60°=120°;答:∠2是120°,∠3是60°,∠4是12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图形中的特殊角:平角的度数进行计算解答.28.【分析】(1)以点B为一顶点作等边三角形;(2)作等边三角形点B处的角平分线.【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29.【分析】根据折叠的方法可得:∠1=∠3=30°,因为∠1、∠2、∠3的和是90°,所以∠2=90°﹣30°﹣30°=30°.【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2=90°﹣30°﹣30°=30°.答:∠2=30°.【点评】抓住图中的特殊角,即90度的角,根据折叠的方法得出图中∠1=∠3,即可解答问题.3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特征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C=90°,∠ACB=60°.所以,∠BAC=90°﹣∠BAC=90°﹣60°=30°;∠A=180°﹣∠B﹣∠C=180°﹣135°﹣20°=2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特征.31.【分析】根据平角和直角的定义可求∠2的度数,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3的度数即可.【解答】解:∠2=180°﹣90°﹣40°=50°∠3=180°﹣40°=140°答:∠2的度数是50°,∠3的度数是140°.【点评】考查了角的度量,直角的度数是90°;平角的度数是180°.32.【分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所以∠1+∠2+∠3=180°,又因为∠3和∠4组成一个平角,所以∠3+∠4=180°,∠3没变,所以∠4=∠1+∠2.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证明:因为∠1+∠2+∠3=18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3+∠4=180°,(平角的特征)∠3=∠3,所以∠4=∠1+∠2.(等量代换).【点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平角的特征解答.。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带答案)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带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1.(本题5分)下午6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A.0°B.180°C.360°2.(本题5分)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的度数是()A.25°B.105°C.80°D.200°3.(本题5分)下列描述中可以看作射线的是()A.从起开始看一条100长的跑道B.课桌较长的边C.手电筒发出的光4.(本题5分)一个三角形是由三条()围成的.A.直线B.线段C.射线5.(本题5分)在如图中∠B=45°,∠A=()A.55°B.135°C.360°6.(本题5分)如图,下面四条线段中()最短.A.OAB.OBC.OD7.(本题5分)下面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的角是()A.105°B.15°C.135°D.110°8.(本题5分)下面角的度数中不能用三角板直接画出的是()A.15°B.45°C.135°D.80°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9.(本题5分)已知∠1=55°,∠2=____,∠3=____,∠4=____.10.(本题5分)线段有____个端点.是____线或____线的一部分.11.(本题5分)射线是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的____(判断对错)12.(本题5分)看图填空.(每格面积为1cm2)A图____cm2;B图____cm2;C图____cm2;D图大约是____ cm2.13.(本题5分)过一点可以画____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____条直线。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14.(本题7分)∠O=____15.(本题7分)画出65°、145°的角各一个.16.(本题7分)算一算.已知∠1=65°,求出:∠2、∠3、∠4的度数.17.(本题7分)画一个比平角小60°的角.(给出了角的顶点和一条边)18.(本题7分)直线可以向两端____,射线可以向____端无限延伸.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3.角的度量》-单元测试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分析得出:当下午6:00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30°×6=180°;故选:B.2.【答案】:B;【解析】:解:A、25°的角,不能用一副三角板拼出;B、105°的角,45°+60°=10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C、80°的角,45°+35°=60°+20°=30°+50°=80°,无法用三角板中角的度数拼出;D、200°的角,90°+90°+20°=200°,用一副三角板不可以拼出.故选:B.3.【答案】:C;【解析】:解:A、跑道有起点和终点(两个端点),所以不是射线;B、课桌较长的边,是线段;C、手电筒发出的光,有一个端点,是射线;故选:C.4.【答案】:B;【解析】:解: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可知:一个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故选:B.5.【答案】:B;【解析】:解:∠A=180°-∠B,=180°-45°,=135°.故选:B.6.【答案】:B;【解析】:解:因为OB是点O到AD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所以OB最短;故选:B.7.【答案】:D;【解析】:解:由分析可知,不是15°的整数倍的度数,就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四个选项中,只有110°不是15°的整数倍,因此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10°的角.故选:D.8.【答案】:D;【解析】:解:由分析可知,不是15°的倍数的度数,就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四个选项中,只有80°不是15°的倍数,因此不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80°的角.故选:D.9.【答案】:125°;55°;125°;【解析】:解:由图形可知:∠2=∠4=180°-55°=125°,∠3=180°-125°=55°.故答案为:125°,55°,125°.10.【答案】:两;直;射;【解析】:解: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都是直线或射线的一部分;故答案为:两,直,射.11.【答案】:√;【解析】:解:根据射线的含义可知: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故答案为:√.12.【答案】:4;8;8;10;【解析】:解:据图观察A图是4平方厘米,B图是8平方厘米,C图是8平方厘米,D图大约是10平方厘米.故此应分别填:4、8、8、10.13.【答案】:无数;一;【解析】:根据对直线的认识可知,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1.观察,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

2.观察,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从()面看到的是。

3.下面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面观察物体得到的?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

()2.观察,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

()3.观察,从右面看到的是,从前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看到的形状不同。

A.前面B.上面C.右面2.是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上面看到的是()。

A. B. C.3.有一个物体从前面和右面看,看到的都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的形状是()。

A. B.C.4.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A. B. C.四、涂色题。

1.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2.给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给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4.给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五、连线题。

1.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六、看一看,填一填。

1.从右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看到的形状是的有(),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2.从上面看,看到的形状是的有(),看到的形状是的有()。

3.从前面看形状是的有()。

七、解决问题。

1.红红、亮亮、聪聪分别用4块小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下面是他们从立体图形的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到的图形。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前面看到的是,右面看到的是,上面看到的是。

根据拼搭的立体图形,在后面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名字。

2.把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2)(3)3.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

(1)从上面看到的是。

四年级第三单元试卷数学

四年级第三单元试卷数学

四年级第三单元试卷数学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数由3个十亿、5个千万、4个万和6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2.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

3. 3003003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

4. 一个数的百万位、万位和百位上都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5.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约是6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 360×25的积的末尾有()个0;2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7. 70000平方米 = ()公顷;90平方千米 = ()公顷。

8. 一个数乘以10,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72,原来的数是()。

9. 一个数除以25,商是12,余数是13,这个数是()。

10. 由3个千万、5个十万和8个千组成的数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3. 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4. 一个数的近似数一定比原数大。

()5.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A. 50607080B. 50060780C. 56000780D. 50067800.2. 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 15°B. 20°C. 135°D. 150°.3. 在80□918≈80万中,□里可以填()。

A. 0 - 4B. 5 - 9C. 0 - 9D. 1 - 4.4. 一个数除以32,商是11,余数是可能中最大的,则被除数是()。

A. 383B. 352C. 362D. 353.5. 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万张纸的厚度大约是()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20分)
1、150×6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50的17倍是( ),108与30相乘,积是()。

3、370×30=37×3×()
4、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5、一头大象一天可以吃3512克的食物,大约是()克。

小强身高173厘米,大约是()厘米。

6、小明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286米,可写作()。

一辆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可写作()。

7、()×时间=路程
8、火车每小时可行210千米,6小时可行()千米。

9、根据65×18=117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65×36= 65×54= 65×9= 13×18=
10、在里填上“>”、“<”或“=”。

180×50 180×60 260×30 26×300
70×200 230×70 15×400 380×5
二、选一选。

(5分)
1、下面哪个不是速度的单位()。

A.千米/时 B. 米/秒 C. 千米 D.米/分
2、206×5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1 B.2 C.3 D.4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5倍
D.扩大5倍
4、278×6的积大约是()。

A.1668
B.1700
C.1670
D.1660
5、与560×3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56×30
B.28×600
C.560×300
D.112×6
三、算一算。

(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
30×70= 50×12= 75×40= 16×30= 40×40= 630+70= 15×30= 540-130= 350×2= 170×5= 300×20= 180×5= 1800-600= 521+66= 22×4= 19×300=
540-180×3= 3×280= 500×7= 18×50+231= 2、估算下面各题:(8分)
169×41≈ 154×28≈ 89×202≈ 508×58≈3、用竖式计算。

(12分)
430×56= 108×22= 520×27=
730×60= 30×209= 258×42=
四、列式计算。

(8分)
1、13个150相加的和是多少?
2、一个因数是20,另一个因数是340,它们的积是多少?
3、168的32倍是多少?
4、80乘500的积减去2965,差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第6题12分,其余每题5分,共37分)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5千米,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小丁每天早上跑步的速度是4米/秒,他5分钟能跑多少米?
3、四(1)班同学们参加秋游,汽车去时的速度45千米/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汽车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186米,用了23天修完了公路,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5、一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39人,硬座车厢一共可乘多少人?
6、下面是某电器商店7月份的部分电器销售情况:
(1)每种电器各卖了多少元?(5分)
(2)一共卖了多少元?(3分)
⑶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4分)
※数学思考:(10分)
1、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共有15道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扣4分,不答得0分。

小军得了88分,他有( )题未答。

2、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

□ 5 □
× 4 5
□□ 9 0
1□□□
1 1 □ 1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