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线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要求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要求

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要求可见性要求:道路交通标线的主要目的是引导驾驶员行驶,因此可见性是标线设计的首要要求。

在夜间或低亮度环境下,标线应能够通过反射光线提供足够的可见性。

标线所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能,并且能够在不同亮度条件下提供足够的对比度。

标线宽度要求:标线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道路上的直行车道和左转车道的标线宽度应为12厘米至15厘米,而右转车道的标线宽度应为8厘米至10厘米。

另外,双黄线、双白线和实线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颜色要求:道路上常见的标线颜色有白色、黄色和蓝色。

白色标线主要用于引导车辆行驶,黄色标线则用于警示和分隔,在需要高强度警示的地方,可以使用蓝色标线。

不同颜色的标线应有明确的含义,以便驾驶员能够准确理解和遵守。

标线形状要求:道路交通标线的形状应与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相对应。

例如,在直行道路上,应使用直线标线;在曲线道路上,应使用弯线标线。

交叉口和连接道路上的标线形状应能够清晰地指示行驶方向和转弯要求。

标线间距要求:标线之间的间距应根据交通流量和车速来确定。

一般来说,标线之间的间距应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辨认标线,并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转弯和变道。

在高速公路上,标线之间的间距应适当增大,以提供更长的反应时间。

标线持久性要求:道路交通标线是一种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设施,因此其持久性至关重要。

标线所采用的材料应具有耐候性和耐磨性,能够抵抗紫外线、酸雨和高温等因素的侵蚀。

标线的颜色和反光性能在使用寿命内应保持不变。

标线与其他设施的一致性要求:道路交通标线的设计应与其他交通设施相一致。

例如,道路上的标线应与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等设施配合使用,形成统一的交通指示系统。

总结起来,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要求良好的可见性、合适的宽度、明确的颜色和形状、适当的间距、持久的耐候性、一致的配合以及符合交通流量和道路类型的要求。

通过满足这些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公交专用道设计说明

公交专用道设计说明

公交专用道新式标线方案说明
1.路段地面文字及logo
✧汉字沿行车方向由近至远顺序竖向排列,数字按由左至右顺序横向排列;
✧汉字:字高3米,字宽1米,间隔1米;
✧时间:整体字宽1.6米,字高1.5米,字间间隔0.5米,与logo间隔1米;
✧公交车logo:宽1.6米,高1.2米,与汉字间隔1米。

2.路段标线
✧公交专用车道标线为黄色虚线,黄色虚线线宽0.3m,虚线长4m,线段间隔4m;
✧交叉口公交专用车道起点处,宜设置斜率为1/4的黄色过渡区;
✧在道路沿线出入口,宜设置与车道分界线夹角为30°的黄色过渡区;
✧交织段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线宽0.2m,线长2m,间隔4m;白色虚线内侧施划简化黄色网状线,线宽0.15m,与白色虚线间
隔0.05m。

3.公交站台
✧公交停靠站内放汉字公交车,字宽1米,字高2.5米,间隔2米;
✧公交站台内侧设置黄色虚线,线宽0.3米,虚线长4m,线段间隔4m;
4.标志牌
✧公交专用道提示牌尺寸:1.4米*1米,时间提示牌1.4米*0.25米;
✧公交站新街口北站北侧附近机非分隔带改造为路面处,增加右转提示牌,其尺寸为1.4米*1米;
✧进入交叉口时允许社会车辆借用最右侧一根直右车道,故在进入禁止变换车道线区域前设置交织区和“允许借专用道右转”标志
(可附着现有路口车道指示牌安装),标志尺寸:1米*2米。

高速标线说明

高速标线说明

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标线设计说明一、概述广三高速公路贯穿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东连广佛高速公路,往西通过三水大桥与广肇高速公路连接,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粤西北的重要通道。

本项目建成后,广三高速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对解决“西部通道”的交通瓶颈,实现将佛山市建成“广东省第三大城市”,改善交通条件,增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辐射能力,加快粤西北经济发展,促进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广三高速公路是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广佛、广肇、珠二环和广州环城等多条高速公路。

起点与广佛高速公路在雅瑶立交相接,往西通过三水大桥与广肇高速公路连接。

按双向四车道设计,于1996年建成通车。

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连接粤西北、粤西和大西南的重要通道。

自1996年全线建成开通以来,广三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量迅速增长,未来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广三高速公路使用性能正在逐年下降,服务水平逐年降低,需进行扩建改造。

广三高速公路扩建起点(K3+000)与广佛高速公路在雅瑶立交相接,定于雅瑶枢纽收费站处,途经雅瑶枢纽、松岗、狮山、穆院、跨越大布河,经大涡塘、狮中、狮岭、三水西南,终点(K33+529) 止于三茂铁路东侧。

路线长约28.529km,全线设置沥北、松岗、佛山一环、银狮、小塘、健力宝以及塘九共7座互通立交(其中小塘互通立交不在本工程范围内),全线为双向八车道,K3+000(起点)至K6+500路段设计车速为80km/h,其余路段设计车速为100km/h,路基全宽41m。

由于广三扩建将取消穆院互通立交、服务区及主线收费站,相应标线及其他实施也将根据主体最终方案调整。

本次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图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规定及依据如下:(1)施工图文件(主体工程送审稿);(2)粤交基[2007]1902、1937号文《关于广州至三水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初步设计预评审意见》;(3)粤交基[2008]649号文《关于广州至三水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7)部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8)部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9)国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0)国颁《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02);(11)国颁《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00);(12)国颁《碳素结构钢》(GB700-88);(13)部颁《隔离栅技术条件》(JT/T374-1998);(14)部颁《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JT/T600.1-2004-JT/T600.4- 2004);(15)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二、图纸分册编号广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图设计图纸编号:SII-1-01 安全设施第一分册交通标志SII-2-01 安全设施第二分册安全护栏、防眩设施、轮廓标SII-3-01 安全设施第三分册交通标线及其他设施SII-4-01 安全设施第四分册桥上标志基础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内容(一)、交通标线1.布设原则标线、导向箭头的布设应确保车流分道行驶,起导流作用,保证昼夜的视线诱导良好,车道分界清晰,线形清楚,轮廓分明。

交通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标线设计说明

交通标线设计说明1.设计原则(1)路面标线标划的车道宽度、车道位置和车道数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

(2)应根据道路设计、交通特性、交通组织管理、其他交通设施、周边路网情况等因素,合理利用道路有效面积,设置标线。

(3)标线和突起路标的布设应确保车流分道行使,起导流和指示车道的作用,保证昼夜的视线诱导,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

(4)路面标线线型流畅、规则,符合车辆行驶轨迹的要求,路段和出入口标线及平交路口标线衔接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引导交通流的功能。

(5)突起路标和标线配合使用,颜色应和标线颜色一致,选用定向反光型。

目前常用的道路标线材料有:热熔型标线涂料、加热溶剂型标线涂料、常温溶剂型标线漆等。

三种标线材料比较表见下表。

道路交通标线材料比较表经比较,热熔型标线涂料在反光性能、施工工艺和使用寿命上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且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普遍采用该种道路标线涂料,结合本公路的特点,选用热熔型标线涂料。

并在涂膜表面撒布≥25%反光玻璃珠,施工前应对标线材料及玻璃珠进行检验,符合规范规定的指标后方可大面积施工,施工应尽量避免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天气进行。

2.标线、突起路标设置全线标线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等规范为基础,全线设置必要的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突起路标等。

(1)普通路段1)主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白色热熔反光振动标线,线宽为 20cm,标线厚度为 2mm;车道分界线采用白色热熔反光 6-9 虚线,线宽为 15cm,标线厚度为 2mm;2)全线车道边缘线,每隔 15m 设 5cm 宽的排水缝,以利排水;3)连接线上车道中心线为黄色虚实线,实线长 4 米,空档长 6 米,线宽 15cm,视距不良路段采用实线。

(2)特殊路段1)ETC 车道地面标线包括:双实线、虚实线等多种组合型式,并可配合双组份黄色标线、视觉标线、警示桩等辅助设施。

城市道路标线实施方案范本

城市道路标线实施方案范本

城市道路标线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标线作为道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规范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城市道路标线实施方案,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和意义1. 规范交通秩序:通过标线的设置,明确车辆和行人的行驶和通行规则,提高交通秩序。

2. 提高交通效率:合理设置标线,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3. 减少交通事故:通过标线的设置,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三、实施方案1. 标线设置原则(1)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车行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等标线,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2)在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口,加强标线设置,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3)标线颜色、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清晰明了,便于驾驶员和行人识别。

2. 标线设置内容(1)车行道标线:根据道路宽度和交通流量设置单向或双向车行道,标明车辆行驶方向和车道限速。

(2)非机动车道标线:在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明确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

(3)人行横道标线:在人行横道处设置明确的标线,并配合交通信号灯,保证行人通行安全。

3. 标线设置管理(1)定期检查维护:对已设置的标线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修复破损和褪色的标线,保证标线清晰可见。

(2)标线设置调整:根据道路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情况,及时调整标线设置,提高交通管理效果。

(3)标线设置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和行人对标线设置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四、实施效果评估1. 交通秩序:通过标线设置的调整,观察道路交通秩序的改善情况,减少违章行为和交通拥堵现象。

2. 交通效率:观察标线设置后的道路通行效率,统计通行时间和车辆通行速度,评估交通效率的提高情况。

标线施工组织设计

标线施工组织设计
思想保证 我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各工种承包人、全体职工,都必须树立质量 意识,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自己的“饭碗”。 组织保证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也直接反映了 该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立保证管理体系,成立以公司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组 织机构,并制定各级人员的岗位质量责任制,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明确 自己承担的质量保证责任,工作内容和标准,才能达到对施工质量实行 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做到级级有人管理,事事有人抓,层层能落实,使 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实施动态管理,统一协调的措施,确保本工程施工所需的各 项资源畅通无阻。
二、总工期的确定及关键项目的安排
我们在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工程量、工程现场实际条件,结合我们 在类似工程的经验,并考虑气候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经过细致周密
的计划安排,预计开工日期为:2012年5月20日,最后交工日期为2012 年8月10日。施工总工期为83天。附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火车站然后由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进场人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1
何恒
项目经理
2
蒋家学
项目总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岳 明 合同、计划负责 人
4
王树强
交安设施工程 师
5
肖 颖 试验检测工程师
6
孟 军 安全环保工程师
7
赵寅涛
安全员
8
旷平洋
安全员
主要机械设备表

规格、
备 规格、功率 单 数 设备

功率及
数量
名 及容量 位 量 名称

容量
第六章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1)以确保工期为核心。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强协调,减少 干扰,争创精品,安全产生为目标。充分利用工程特点,充分发挥我公 司各项资源优势,千方百计扩展工作面,尽量采用平行作业法和传统方 法施工。

包白线交通设计说明

包白线交通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图为标志标线设计,道路总长1518.106m。

设计中标志分别用到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共15块,标线有车道中心线(双黄色实线)、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停止线和人行横道线,标线总面积为1329.13㎡。

2、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相关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3、现行相关的国家和地方规程、规范和标准。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4)《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D82-2009。

3、设计概要3.1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风速:30m/s2)基础设计的承载力特征值:fa≥150MPa3)设计车速:80km/h3.2 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原则城市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应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和快捷,且应符合下列设计原则:1)清晰、醒目地展现标志和标线所固有的外部形态特征,以充分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

2)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应统一考虑,总体布局。

标志布设应做到连贯性、一致性,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全面的道路交通资讯,满足各种道路交通信息的需要。

3)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确保车行安全、快捷、顺畅。

标志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4)正确、简明、立体地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

信息量应不过载,不缺失。

5)标志和标线在所表达的内容上应互补,在所处的空间位置上应相互呼应或递进,传递给道路使用者一个全方位的、协调的、无矛盾的、不易产生歧义的信息链。

6)对同一信息由多种表达方式时,应优先采用有明确含义的方案,其次采用明确的数符,再采用文字。

7)道路交通标志的位置应根据标志的类别,并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对标志感知、识别、理解、行动的特性、根据速度和反应时间确定合适的设置地点。

第十节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

第十节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

第十节. 道路工程标志标线设计实例讲解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引导道路使用者有序、安全地使用道路,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一起构成公路的立体交通语言。

交通标志通过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公路使用者传递信息。

按作用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类。

主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作业区标志、告示标志,按上述顺序编排。

辅助标志设在主标志下,对其进行辅助说明。

交通标线由施画或安装在公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及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等构成。

交通标志与标线传递的信息不应矛盾,互相补充。

在设置时应结合周边路网、交通、社会和自然环境条件来进行设置。

10.1道路的交通标志设计10.1.1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的大小与设计速度的关系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表2.2.6-1)汉字高度与速度的关系(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中的3.7.2表2)汉字字高和字宽相等指路标志的汉字或其他文字的间隔、行距等宜符合GB5768.2-2009中的3.7.5表5的规定 文字的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案例]主动发光标志应确保在夜间具有( B )以上的视认距离。

A.100m B. 150m C.200mD.250m[解析]按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中的3.11.3.2规定选B10.1.2标志版面中的文字高度标志版面中的其他文字高度与汉字高度的关系表(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表2.2.6-2)注:①在设计交通标志版面时,英文小写字母的字高按1/2h考虑,实际制作时,应根据每个字母的实际高度来确定。

②表中对数字高度的规定适用于“公路编号标志中的字母标识符、数字及出口编号标识中的数字”以外的数字,对字宽的规定主要用于版面设计。

如条件允许,宜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中阿拉伯数字的正体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陵路(中华路—长江路)改一、概述本工程为桂陵路(中华路—长江路)交通设计,全长950米。

桂陵路(中华路—长江路)规划为城市次干道。

桂陵路路按城市次干道设计,机动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40。

二、设计依据1、桂陵路路道路施工图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37-2012)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152-2010)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5768-2009)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手册三、交通标线设计道路交通标线的颜色为白色、黄色、蓝色或橙色,路面图形标记中可出现红色或黑色的图案或文字。

根据道路横断面车行道布置方案用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或中心双黄线、中心单黄线等标线划分车行道;在港湾式公交车站位置划设港湾停靠站标线。

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标线包括:人行横道线、停止线、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分界线、导线箭头。

在平交路口范围内根据需要划设左弯造提升工程标志标线设计说明待转区线、左转弯导向线、导流线、中心圈、网状线等。

3.1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禁止跨域对向车行道的车行道分界线有双黄实线、双黄虚线和单黄实线三种类型,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并禁止双方向或一个方向车辆越线或压线行驶。

一般设在道路中线上,但不限于一定设在道路的几何中心线上。

双黄实线作为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时,禁止双方向车辆越线或压线行驶。

一般施划于单方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实体中央分隔带的道路上,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弯(或掉头)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可采用振动标线的形式。

黄色实线线宽一般为15 ,特殊情况下可降低至,两标线的间隔一般为10cm~30cm。

3.2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为白色虚线,用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设在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上。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允许车辆短时越线行驶。

同一行驶方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行道,并允许车辆变换车道或短时跨越车行道分界线行驶时,应划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

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一般线宽为10 或15 ,设计速度小于60 的道路,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200 和400 。

3.3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边缘线用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

用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界时,也可称作机非分界线。

车行道边缘白色实线用于指示禁止车辆跨越的车行道边缘或机非分界。

双向四车道及以上道路除出人口、交叉口及允许路边停车的特殊路段外,所有车行道边缘上应设置车行道边缘白色实线。

车行道边缘白色实线一般线宽为15 或20 ,车行道边缘白色实线可采用振动标线的形式。

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用以指示车辆可临时越线行驶的车行道边缘。

跨越边缘虚线行驶的车辆应避让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

在出人口、交叉口及允许路边停车路段等允许机动车跨越边缘线的地方,可设置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

城市道路相邻出人口间距小于等于100 m 时,车行道边缘虚线可连续设置。

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的一般线宽为15 或20 ,车行道边缘白色虚线的虚线线段及间隔长分别为200 和400 。

3.4路口导向线在平面交叉口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或交通组织复杂,车辆寻找出口车道困难或交通流交织严重时,应设置路口导向线,辅助车辆行驶和转向。

路口导向线为虚线,实线段200 ,间隔200 ,线宽15 。

连接同向车行道分界线或机非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为白色圆曲(或直)虚线;连接对向车行道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为黄色圆曲(或直)虚线。

3.5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又称斑马线),既标示一定条件下准许行人横穿道路的路径,又警示机动车驾驶人注意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

道路交叉口和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中无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过街设施时,应施划人行横道线;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指示标志。

人行横道线一般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特殊情况下,其与中心线夹角不宜小于60。

(或大于120。

),其条纹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人行横道线的最小宽度为300 ,并可根据行人交通量以100 为一级加宽。

人行横道线的线宽为40 或45 ,线间隔一般为60 ,可根据车行道宽度进行调整,但最大不应超过80 ,人行横道线的设置间距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路段上设置的人行横道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50 m。

3.6停靠站标线停靠站标线包括港湾式停靠站标线和路边式停靠站标线两种:港湾式停靠站标线:标示车辆通向专门的分离引道的路径和停靠位置,由渐变段引道白色虚线、正常段外边缘白色实线或白色填充线组成。

港湾式停靠站正常段的长度一般不小于30 m,两侧渐变段引道的长度一般不小于25 m。

港湾停靠站标线为白色虚线和实线部分组成,线宽为45,设置形式详见《港湾停靠站标线》。

3.7停止线表示车辆让行、等候放行等情况下的停车位置。

可施划于交叉路口、铁路平交道口、左弯待转区的前端、人行横道线前及其他需要车辆停止的位置。

停止线为白色实线。

双向行驶的路口,停止线应与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

停止线的宽度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行驶速度的不同选用20cm、30cm或40cm。

停止线应设置在有利于驾驶人观察路况的位置。

设有人行横道时,停止线应距人行横道100cm~300cm。

3.8减速让行线减速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应减速让干道车辆先行。

设有“减速让行”标志的路口,除路面条件无法施划标线外均应设置减速让行标线。

减速让行线为两条平行的虚线和一个倒三角形,颜色为白色。

双向行驶的路口,白色虚线长度应与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白色虚线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

虚线宽20cm,两条虚线间隔20cm。

倒三角形底宽120cm,高300cm。

减速让行标线应设在有利于驾驶人观察路况的位置。

如有人行横道线时,减速让行线应距人行横道线100cm~300cm。

3.9 导向箭头导向箭头的颜色为白色,可根据实际车道导向需要设置,组合使用时不宜超过2种方向。

交叉路口驶入段的导向车道内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距路口最近的第一组导向箭头在距停止线3 m~5 m处设置}第二组在导向车道的起始位置设置,箭头起始端部与导向车道线起始端部平齐;第三组及其他作为预告箭头,在距第二组箭头前30 m~50 m间隔设置,预告箭头指示方向应与前方导向车道允许行驶方向保持一致。

3.10 导流线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

导流线应根据交叉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进行设计。

导流线的颜色为白色,与道路中心线相连时,也可以为黄色。

标线形式可分为单实线、V型线和斜纹线三种。

外围线宽15或20,内部填充线宽为40或45,间隔100,倾斜角为45°。

四、交通标志设计道路交通标志是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

交通标志应结合道路及交通情况设置。

通过交通标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引导,使道路使用者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促进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

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布局合理,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

信息应连续,重要的信息宜重复显示。

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在道路行进方向右侧或车行道上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左侧,或左右两侧同时设置。

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个支撑结构(支撑)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个;分开设置的标志,应先满足禁令、指示和警告标志的设置空间。

4.1道路交叉口在体南路上,沿机动车行驶方向,距交叉口停车线120m~150m左右位置设置指路标志和车道行驶标志。

在距交叉口停车线25m~28m左右位置设置电子警察设施。

在交叉路口的四个道弧处的适当位置设置标志性建筑物指示标志,在交叉路口中央分隔带上的双臂信号灯上设置路名指示牌。

在交叉口出口处设置专用车道标志。

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的中央驻足区端点处设置指右标志。

交叉路口处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间隔带顺着车行驶方向的起始端点处设置机动车靠左侧行驶、非机动车靠右行驶的标志。

4.2人行横道体南路沿线沿车量行驶方向在距离人行横道线50米处,提前设置人行横道警告标志,在人行横道线两端设置人行横道标志,指示行人此处为人行横道。

4.3道路沿线及车辆出入口在道路沿线上的单位、小区出入口处右侧设置停车让行和右转标志。

在道路沿线上公交站台处均设置出租车停靠站标志。

在体南路沿线遇前方有路口,且未设置交通信号灯的地方,在距此路口前30米处设置T形交叉警告标志。

六、交通标线技术要求1、路面标线材料使用热熔型涂料(路标漆),其技术指标应满足《道路标志和标线》(5768-2009)要求。

施工前提供足够的样品用于试验检验,当检验合格后,监理工程师予以书面批准后方可使用。

2、标线施工前应将材料样品、施工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并喷涂一段试验标线,以此检验涂(漆)料配方是否满足图纸要求,施工机具和工艺是否合适。

3、标线位置以道路中心线为基准进行检查,对于人字线要先按设计图纸在路面放大样图,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动工。

4、喷涂油漆之前,道路表面上的污物,松散的石子和其他杂物应予以清除,喷漆时,道路表面应干净和干燥,喷漆工作应在油漆与路面可获得均匀粘结的情况下进行。

5、认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标线在施工完后,要对其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

七、施工注意事项1、本工程中的标志牌的版面设计,立柱(横梁)表面喷漆样式由建设方提供,本设计不做说明。

2、其它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