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扬州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卷 语文试题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注意事项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

3.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必须用书写字迹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3分) A.绮丽 涟漪 风光旖旎 倚马可待 掎角之势 B.契约 楔子 兰亭修禊 锲而不舍 提纲挈领 C.唆使 皴裂怙恶不悛逡巡不前日月如梭 D.拜谒 偈子 不可遏止 残碑断碣 粗衣短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 教材的难易程度是评判教材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B. 打击和防范暴恐活动,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社会的整体防控,打一场反暴恐的人民战争;另一方面要高举法治旗帜,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C. 在组织今年科技周活动过程中,在展览内容、活动形式和宣传推广等多方面都力求出新出彩,以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力。

D. 智联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用人企业不会优先录用“海归”,用人成本太高、容易跳槽是用人者拒绝“海归”的主要原因。

3.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下面划线句子的深意。

(不超过25字)(4分) 对科学的追求常被比喻成攀登一座很高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山峰。

我们当中有谁能够奢望(即使是在想象中),在一个天气晴朗无风的日子里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并达到它的顶点,在宁静的空中,纵览那在雪中白得耀眼的一望无涯的喜马拉雅山脉呢? 4.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检测高三语文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非常喜欢《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特别是易中天先生与那些爱出风头、喜欢的人不同,他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三国确实是让人神往的,文人向往的是三国时代,民众喜欢的是三国故事。

易中天对三国故事了如指掌,讲得,对三国的研究非常深入,对一些学术问题。

A.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B.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C.夸夸其谈头头是道侃侃而谈 D.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头头是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

B.商家尽管在“禁卡令”影响下遭遇销售冷门,但多数市民对这一禁令持支持态度,认为公款应该用在正当地方,无需浪费,应提倡节约。

C.中国古代家训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的宝典。

D.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④4.请选出与上联对仗最工整的一项( )①倭寇屠城②满城血雨③雨花石上凝碧血④伟业煌煌大梦圆⑤祭三十万亡灵⑥民魂奋振⑦莫再坑前空拭泪⑧含悲以砺⑨九州锐志华人⑩鲜花为祭英魂上联:卅万同胞血证,勒石为铭、国耻不忘,长江滚滚怒潮起下联:A.⑤①②⑦B.⑨⑧⑥④C.⑨⑥⑧④D.⑩①⑥③5.下面是四种不同情境的讲话,且都与“笑”有关。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安土重迁游刃有余昙花一显骄奢淫逸B . 囊中羞涩飞扬跋扈学负五车高山仰止C . 庖丁解牛拨乱反正青面獠牙洋洋洒洒D . 一杯黄土狂放不羁欺世盗名众目昭彰2. (4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2023年扬州市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扬州市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扬州市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题卷2023-0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除夕晚上,非遗南音火了。

在2023年央视春晚开场不久,歌手谭维维、赖多俐与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携手,创造性地演绎了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立刻点燃全场,并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百鸟归巢》全曲由黄昏意象构筑,变化丰富,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群鸦投林时的鸟啼声,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配合妙曼的曲词,勾勒出一幅异彩纷呈的生动景象。

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2009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由曲项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

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

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

追溯这绝世之音的历史渊源,会发现与成都有着深厚的联结——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

泉州与成都,一个处在东南一角,一个位于西南一方。

孟昶最远也只到过开封汴梁,他为何就成了泉州南音的始祖?作为后蜀王,孟昶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

孟昶每次创作新词,都要谱成乐曲,一首新曲刚谱成,六宫就会传唱开来,编成舞蹈。

由孟昶令赵崇祚整理的《花间集》,不但是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也是唯一传世的燕乐歌词集。

南音的前期基础是燕乐,倡导燕乐的孟昶被推崇为南音始祖,也就不奇怪了。

据传,宋灭蜀国后,孟昶与花蕊夫人二人被押往汴京,其精心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师139人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成为传承盛唐和五代音乐的中坚力量。

宋朝南迁以后,很多文人与乐师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时承接了来自蜀地的音乐,逐步将其融入当地的音乐风格当中,南音由此逐渐成形。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鞭挞.(dá)霰.(xiàn)弹熟稔.(rěn)徇.(xún)情枉法B.勾.(gōu)当菲.(fěi)薄打烊.(yàng)熠.(zhě)熠发光C.侪.(chái)辈羞赧.(nǎn)埋.(mán)怨便.(biàn)宜行事D.应.(yìng)届倥偬.(cōng)晕.(yūn)厥奸狡诡谲.(jué)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提倡迂回婉转地进谏,并不是让人学会曲意逢迎、奴言媚骨,而是做到棉里藏针,确保事半功倍。

B.成群结对的快递小哥,在马路上飞弛,有的甚至在车流中穿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城市路况平添了交通隐患。

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中包括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教养,恪守为人之道,而绝不是无底线的对他人卑恭屈膝。

D.徜徉于江南水乡,看斜晖脉脉水悠悠,那与水相邻的农家与蜿蜒于林下的通幽石径、古朴的白墙砖瓦构成西溪有序的整体。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来都不平坦。

刚刚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有改革深水区的克难攻坚……我们要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定着人们()困难的信心。

A.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战胜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战胜C.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挑战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挑战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不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我”放到了首位,凡事都先想到“我”。

,,,,。

因为现实不可能总是以“我”为中心去发展。

扬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扬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扬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2. (15分)(2016·盐城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依我看则大可不必。

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超一流”,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

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破相”,那就超人一筹了。

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凌波微步”,就到处能“逃之夭夭”;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

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裂变、聚变”,威力无穷了。

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我是谁”,超出了一切有“我”之人,尤其是那位大“我”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

这只是“无我”的一解。

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么最高深的了不起理论,不过是参禅的一个“话头”法门,但在小说中就是“超凡入圣”了。

阁下仿佛总想在小说中不讲而讲一点什么道理。

这些见解未必“超凡”,但进入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就大大“脱俗”了。

无言胜有言,不武胜武,愚而智,弱而强,似佛似道,所以能迈过前人难有后继,虽有败笔,仍卓然自成一家。

江苏省扬州zx2023-2024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zx2023-2024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限时训练高三语文2024.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

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

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

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

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

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

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

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

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

江苏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当前形势下,教师资格学历标准偏低、教师资格认定缺乏严格把关机制等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师德建设出现滑坡等问题。

B.数据表明数字支付和移动钱包使用量呈火箭般青云直上....,尤其是在18岁到34岁之间的年轻人之间,“出门只带手机”已成为常态。

C.依据《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滑行工具上路行驶,处10元罚款,但有些人对此置若罔闻....。

D.中国每年有近4万名留守儿童死于意外伤害,49.2%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刻不容缓....。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要有的自觉。

文化遗产为我们弘扬华夏文明、繁荣中华文化提供。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增强自觉,把它当作自己的职责,切实保护好老祖宗的宝贵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还要有责无旁贷的担当千百年来,文化遺产历经岁月更逸,穿越烽火硝烟至今,本身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珍视、守护、传承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高三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三下·龙泉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仪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

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

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

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

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

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

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

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国学的优美价值。

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

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

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

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汉学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B . 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C . 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 . 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 . 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C . 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D . 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 . 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C . 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 . 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5分)2. (11分)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B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C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D .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

B . 金,先秦甚至秦汉时期,白银还没有成为货币,“金”就是铜。

C . 祖,此处指临行时祭祖先,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D . 变徵,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樊於期因为家境贫困受到太子丹的接济,所以当太子丹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以便完成刺秦计划时,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B . 荆轲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表现了荆轲为国分忧的思想品质。

C .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早点动身,这一情节表现了太子丹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

D . 易水诀别的场面,作者通过“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等细节描写,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②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 (8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 首联写诗人一大早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幅别有情趣的图画。

B . 颔联写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

这两句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线索。

C . “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

D . “飞泉挂碧峰”一句,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E . 本诗构思精巧,曲折有致,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句中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2)说说诗中诗人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 (6分) (2019高二上·乌兰察布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蕴含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暂歇后,深藏在心底的哀愁和怨恨却油然而生,效果却更胜演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在意外界评价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20分)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善人老舍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

她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