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
水质自动站施工方案

水质自动站施工方案1. 简介水质自动站是用于监测水体质量的设备,通过自动采集、传输和分析水质数据,帮助环境监测部门了解水体的污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水质自动站的施工方案。
2. 构建要素水质自动站的主要构建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传感器传感器是水质自动站的核心组件,用于实时采集水体的各项指标,包括温度、pH值、浊度、溶解氧等。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监测需求和水质特征进行,常用的传感器有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2.2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
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
在选择数据传输系统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3 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可以选择使用云服务器、本地服务器或者边缘计算设备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此外,还需要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工具以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2.4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用于为水质自动站提供电力。
可以选择使用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供电方式。
在选择供电系统时需要考虑设备的耗电量和供电的稳定性。
2.5 防护措施水质自动站通常会安装在户外环境中,面临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的考验。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水、防尘、防雷击等,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
3. 施工步骤下面是水质自动站的施工步骤:3.1 确定站点位置首先,需要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站点位置,通常选择在水体附近的固定位置进行安装。
站点位置应尽量靠近监测对象,并避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
3.2 安装传感器根据预先确定的监测参数,按照要求安装相应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安装应按照设备厂商提供的指引进行,确保传感器与水体完全接触,并且能够准确测量水质指标。
3.3 配置数据传输系统根据选择的数据传输方式和设备特点,进行数据传输系统的配置。
如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需要预先布置好传输线路;如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需要进行设备的配对和配置工作。
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设计方案

设计实施方案-----成都水站目录1 项目概述 ................................................................................................................................................... 4 1.1 项目概况 ........................................................................................................................................ 4 1.2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要求............................................................................................................. 4 1.2.1 功能要求 .............................................................................................................................. 4 1.2.2 总体要求 .............................................................................................................................. 4 1.3 设计依据 ........................................................................................................................................ 52 系统详细设计 ........................................................................................................................................... 7 2.1 水质分析单元 ................................................................................................................................ 7 2.1.1 采水形式 ............................................................................................................................. 7 2.1.2 采水单元 ............................................................................................................................. 9 2.1.3 预处理单元........................................................................................................................ 10 2.1.4 配水单元 ........................................................................................................................... 10 2.1.5 反冲洗单元........................................................................................................................ 11 2.2 流量计 ......................................................................................................................................... 11 2.2.1 安装方式 ........................................................................................................................... 11 2.2.2 选址要求 ............................................................................................................................ 12 2.3 数据采集、传输及控制.............................................................................................................. 13 2.3.1 现场控制软件.................................................................................................................... 13 2.3.2 中心站控制软件................................................................................................................ 183 仪表选型及性能描述 ............................................................................................................................. 22 3.1 仪表选型基本原则...................................................................................................................... 22 3.2 仪表选型 ..................................................................................................................................... 22 3.3 仪表性能参数 ............................................................................................................................. 22 3.3.1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22 3.3.2 流量计 ............................................................................................................................... 27 3.3.3 水质五参数........................................................................................................................ 31 3.3.4 氨氮分析仪........................................................................................................................ 35 3.3.5 总磷总氮分析仪................................................................................................................ 354 项目验收 ................................................................................................................................................. 36 4.1 验收标准 ..................................................................................................................................... 36 4.2 测试和验收方法 ......................................................................................................................... 36 4.3 验收内容 ..................................................................................................................................... 36 4.4 验收方法 ..................................................................................................................................... 36 4.5 质控样考核 ................................................................................................................................. 36 4.6 比对实验 ..................................................................................................................................... 37 4.7 验收标准 ..................................................................................................................................... 385 培训和售后服务 ..................................................................................................................................... 40 5.1 技术培训 ...................................................................................................................................... 40 5.2 售后服务 ...................................................................................................................................... 406 自动监测站系统管理 ............................................................................................................................. 43 附件:福光水务水质自动监测站部分业绩.............................................................................................. 451 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水质自动监测站是设立在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观测点、 近岸海域等流域内的现场水质自动监测实验室。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方案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述 (1)1.1项目建设能力 (1)1.2项目建设优势 (1)第二章站房建设方案 (2)2.1设计规范及标准 (2)2.2站房选址条件 (3)2.3站房建设方式 (4)2.3.1土建站房 (4)2.3.2标准集装箱站房 (4)2.3.3户外一体化站房 (5)第三章水质自动分析仪 (6)3.1河流断面监测标准要求 (6)3.2分析仪器选型 (6)3.2.1分析方法 (6)3.2.2仪器基本功能 (7)3.2.3 分析仪器选型配置 (8)第四章系统集成方案 (14)4.1 系统概述 (14)4.1.1总体原则 (15)4.1.2设计依据 (17)4.1.3系统特点 (17)4.2 系统方案 (18)4.2.1总体设计 (18)4.2.2采样单元 (19)4.2.3配水单元 (19)4.2.4预处理单元 (19)4.2.5控制单元 (21)4.2.6视频监控单元 (22)4.2.7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22)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述1.1项目建设能力中兴仪器是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控股子公司。
中兴仪器自1999年开始致力于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制、生产、销售,环境监测网络设计、建设以及环境连续监测设备和监测网络的运营等业务。
产品涵盖了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污染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烟气在线监测系统、环境应急监测系统、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测系统、园区环境监控预警系统以及环境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在采用光学、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水质和气体在线监测应用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工程经验和技术优势,并获得了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证书。
中兴仪器是获得深圳市科工贸信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员单位。
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并获得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自动连续监测(水、气)和生活污水类别)。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方案

技术方案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录1 项目概述 (3)1.1项目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3)2.1标准规范 (3)2.2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1.1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工艺设计 (6)2.1.2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布局设计 (6)2.3站房建设方案 (7)2.3.1站房选址条件 (7)2.3.2站房建设方式 (7)2.4采水系统方案 (9)2.4.1采水方式 (10)2.4.2采水工艺设计 (12)2.4.3采水工艺功能 (13)2.4.4输水单元设计 (13)2.5配水系统方案 (13)2.5.1配水系统设计思路 (14)2.5.2配水单元 (14)2.6预处理设计方案 (16)2.6.1沉砂预处理装置 (16)2.6.2过滤预处理装置 (17)2.7控制单元 (17)2.7.1 控制系统设计 (17)2.7.2 系统管理软件 (18)2.8数据处理单元 (19)2.8.1数据传输方式 (20)2.8.2数据采集/控制 (20)2.8.3数据传输终端 (21)2.9辅助系统方案 (22)2.10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22)2.10.1视频监控点位布置需求 (22)2.10.2系统组成 (23)3仪表分析单元 (24)3.1水质四参数分析仪器单元 (24)3.1.1WS1501型COD CR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概述4(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 (4)(二)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组成 (4)(三)水源地自动站建设步骤 (4)二、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要求5(一)确定站房位置 (5)(二)站房主体 (5)(三)站房基础及外环境 (5)(四)站房仪器间 (6)(五)配套设施 (6)(六)站房给排水要求 (6)(七)防雷及其他电器设计要求 (7)(八)防火和防盗设施 (8)(九)站房建设经费 (9)三、分析仪器选项要求 10(一)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主要监测的参数项 (10)(二)通常标准监测项目 (10)(三)自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 (10)(四)在线监测仪器选型要求 (10)(1)水质五参数分析仪 (10)(2)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12)(3)氨氮分析仪 (12)(4)总磷/总氮分析仪 (13)(5)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13)(6)蓝绿藻分析仪 (14)四、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案15(一)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种类: (15)(二)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性能介绍 (16)(1)在线总砷分析仪 (16)(2)在线总铅分析仪 (18)(3)在线总铬分析仪 (21)(4)在线总镉分析仪 (23)五、小型浮标站在线监测方案26(1)概述 (26)(2)系统组成: (26)(3)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 (27)(4)数据采集系统 (30)(5)浮标特点 (31)(6)监控中心软件 (31)(7)建设周期 (32)(8)监测站的特点说明 (32)(9)产品主要应用 (33)六、美国哈希蓝色卫士水质分析方案 35(1)方案简介 (36)(2)蓝色卫士水质预警系统功能特点 (37)(3)蓝色卫士系统介绍 (37)(7)蓝色卫士功能特点 (38)(4)蓝色卫士模型简介 (39)(5)蓝色卫士模型参数选择 (40)(6)蓝色卫士本地数据库功能 (40)(7)SWMP地表水水质面板介绍 (41)(8)蓝色卫士应用情况 (42)(9)蓝色卫士源水水质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指标 (42)(10)蓝色卫士事件监视器技术指标 (42)(11)SWMP面板技术指标 (43)(12)SC1000控制器技术指标 (43)(13)LDO溶解氧分析仪技术指标 (44)(14)差分pH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5)感应式电导率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6)浊度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7)有机物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6)(18)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6)(19)ORP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7)(20)硝氮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7)(21)SWMP地表水水质安全预警面板安装示意图 (48)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要求 50(一)系统构成及性能要求 (50)(1)系统构成 (50)(2)系统说明 (51)(3)系统主要功能 (51)(二)控制系统及中心软件 (53)(三)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55)(四)水样预处理系统 (60)(五)数据采集及通讯系统 (62)(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72)一、概述(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是由自动在线监测仪表、工业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建筑工程综合在一起的科技综合体,是目前环境监测应用领域技术种类比较全面的技术手段。
水质自动站实施方案

水质自动站实施方案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质监测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监测水质情况,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制定了水质自动站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保障水质安全。
二、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水质自动站的建设和运行,提高水质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实施方案。
1.选址。
水质自动站的选址应当考虑到水域的主要水流方向、水深、水质变化情况等因素,选择在水域流经的关键位置建设自动站。
2.建设。
水质自动站应当配备水质监测仪器,包括PH值监测仪、溶解氧监测仪、浊度监测仪等,以及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运行。
水质自动站的运行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维护,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传输。
水质自动站应当配备数据传输设备,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以便监测中心及时获取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5.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布水质预警信息。
四、效果。
通过实施水质自动站方案,可以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时发布水质预警信息,保障水质安全。
五、总结。
水质自动站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积极推进水质自动站的建设和运行,为保障水质安全贡献力量。
六、致谢。
在制定本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附录。
水质自动站建设和运行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流程图等内容,请参照附录内容。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质自动监测站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污染源,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环境安全。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套完善的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建设目标1.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及时预警。
2.提高对水质污染源的监控能力,快速发现污染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构建一套全面、稳定、可靠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提高水质监测的智能化程度,自动采集、传输和存储监测数据,减少人工操作。
三、建设内容1.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根据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潜在污染源的分布,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购置先进的监测设备: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自动化功能的水质监测设备,包括PH、溶解氧、浊度、总磷、总氮等多个指标的在线监测仪器。
3.建设数据传输网络: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采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访问。
4.搭建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建设一套完善的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备份和分析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运维机制:建立一支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故障处理,并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四、建设流程1.前期准备阶段:确定建设目标和内容,编制建设方案,申请相关资金和技术支持。
2.设计阶段:确定监测点位、选择监测设备,设计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
3.采购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采购,并进行验收和安装调试。
4.建设阶段:进行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的搭建,并进行功能测试和调试。
5.运维阶段:建立运维团队,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关于做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通知》(环办监测〔X〕70号)和《关于加快推进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的通知》(X政办电〔X〕23号)要求,我市X —X、X—X断面列入国家考核断面清单,纳入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范围。
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市的事权上收任务,确保按时限要求完成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下称水站)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X水站。
X年5月底前,完成新建X水站固定式站房1座及配套采水系统;6至7月,配合国家进行水站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投入运行。
(二)X水站。
已建成投入使用,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及补齐、更新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增加总磷、总氮指标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标样核查系统设备以及废液回收系统;更新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五参数(水温、溶解氧、电导率、pH值和浊度)分析仪器设备,按要求实现水质自动监测指标全覆盖。
二、组织机构成立水站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X副组长:X成员: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统筹协调水站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同志兼任,常务副主任由X同志兼任。
三、职责分工(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协助项目建设方案(概算)编制与审批。
(二)市环境保护局:负责水站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进度报送,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全面推进建设工作;组织、指导市环保监测站具体承担水站建设工作。
(三)市财政局: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负责安排X水站项目建设配套资金、X水站设备更新和填平补齐资金,按进度及相关规定及时拨付。
(四)市水利局:负责协助建设项目涉水手续的报送与审批,监督水站建设工作。
(五)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协助办理水站土地使用手续。
(六)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指导、协助办理项目选址书、用地规划许可手续及工程招标相关事宜。
(七)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为项目提供招投标交易平台及交易过程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指导、协助办理工程施工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及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等审批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一、概述4(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 (4)(二)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组成 (4)(三)水源地自动站建设步骤 (4)二、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要求5(一)确定站房位置 (5)(二)站房主体 (5)(三)站房基础及外环境 (5)(四)站房仪器间 (6)(五)配套设施 (6)(六)站房给排水要求 (6)(七)防雷及其他电器设计要求 (7)(八)防火和防盗设施 (8)(九)站房建设经费 (9)三、分析仪器选项要求 10(一)水质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主要监测的参数项 (10)(二)通常标准监测项目 (10)(三)自动监测仪器分析方法 (10)(四)在线监测仪器选型要求 (10)(1)水质五参数分析仪 (10)(2)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 (12)(3)氨氮分析仪 (12)(4)总磷/总氮分析仪 (13)(5)总有机碳分析仪TOC (13)(6)蓝绿藻分析仪 (14)四、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方案15(一)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种类: (15)(二)水质重金属在线分析仪性能介绍 (16)(1)在线总砷分析仪 (16)(2)在线总铅分析仪 (18)(3)在线总铬分析仪 (21)(4)在线总镉分析仪 (23)五、小型浮标站在线监测方案26(1)概述 (26)(2)系统组成: (26)(3)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 (27)(4)数据采集系统 (30)(5)浮标特点 (31)(6)监控中心软件 (31)(7)建设周期 (32)(8)监测站的特点说明 (32)(9)产品主要应用 (33)六、美国哈希蓝色卫士水质分析方案 35(1)方案简介 (36)(2)蓝色卫士水质预警系统功能特点 (37)(3)蓝色卫士系统介绍 (37)(7)蓝色卫士功能特点 (38)(4)蓝色卫士模型简介 (39)(5)蓝色卫士模型参数选择 (40)(6)蓝色卫士本地数据库功能 (40)(7)SWMP地表水水质面板介绍 (41)(8)蓝色卫士应用情况 (42)(9)蓝色卫士源水水质安全预警系统技术指标 (42)(10)蓝色卫士事件监视器技术指标 (42)(11)SWMP面板技术指标 (43)(12)SC1000控制器技术指标 (43)(13)LDO溶解氧分析仪技术指标 (44)(14)差分pH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5)感应式电导率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6)浊度分析仪技术指标 (45)(17)有机物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6)(18)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6)(19)ORP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7)(20)硝氮在线分析仪技术指标 (47)(21)SWMP地表水水质安全预警面板安装示意图 (48)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要求 50(一)系统构成及性能要求 (50)(1)系统构成 (50)(2)系统说明 (51)(3)系统主要功能 (51)(二)控制系统及中心软件 (53)(三)水质自动站监测系统主要参数要求 (55)(四)水样预处理系统 (60)(五)数据采集及通讯系统 (62)(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72)一、概述(一)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概念水源地自动监测站是由自动在线监测仪表、工业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建筑工程综合在一起的科技综合体,是目前环境监测应用领域技术种类比较全面的技术手段。
(二)水源地自动监测站组成1.站房建设2.分析仪器3.控制技术4.运营维护组成(三)水源地自动站建设步骤1.前期现场勘查2.站房建设3.分析仪器选型4.总系统集成5.后期运营维护二、站房建设及配套设施基本要求(一)确定站房位置希望尽快确定站房所处的地理位置,选址时应考虑:1)站房地址应保证供水(自来水)、供电(附近的企业、村庄)道路畅通的合理距离,不适合供水、供电、道路太远的位置,应方便供水、供电。
2)确定站点的河流断面的代表意义,市-市交界、县-县交界、省界等。
3)确定2个备选建站地址并确定其地理名称,在地图中标出其比较准确的位置。
4)确定托管站的名称5)考虑城市、农村、水利等建设发展的影响,有稳定的水深和河流宽度,保证点位水质水位数据的长期连续;(二)站房主体1)站房仪器间基本配置为:45m2(其中净宽度大于5.0米);2)站房结构:砖混结构。
可以建成平房或者二层楼房机构,防滑瓷砖铺地;3)站房地面的高度:根据当地水位变化情况而定,站房地面标高(±0.00)够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易受洪水浸入的地方可以考虑采用高架式站房。
4)站房内净空高度为2.8米。
5)辅助设施:站房的避雷系统和地线系统以及采水设施和给水、排水等也与站房建设同步进行。
6)站房式样:外观美观大方,结构经济实用。
(三)站房基础及外环境1)站房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建设,做好地基处理。
2)站房外地面将做相应的平整,使周围干净整洁,有利于排水,并适当绿化。
3)站房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排入采水点的下游,排水点与采水点间的距离大于10米。
4)站房有防鼠害能力。
5)站房暖通:仪器间内有冷暖空调设备,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8-28 0C,湿度在60%以内。
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符合ZBY120-8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作条件的要求。
空调具有来电自动复位功能和除湿功能。
因站房为全封闭式结构,为了防止夏季因停电或空调故障而导致空内温度过高,将在站房侧壁增加换气扇,以减少仪器受高温的影响。
(四)站房仪器间1)室内地面防水、防滑,铺设地面砖,站房地面向有排水孔的方面有一定的坡度。
同时仪器固定架附近设有排水沟(深度150mm,宽度150mm)和地漏,可使室内积水排出。
2)仪器间内清洁水源采用自来水,管道接口(DN20),并装有截止阀。
不具备自来水的地方将考虑打井(加过滤设备)或增设水处理装置。
3)房内有实验工作台(桌),台上用于日常摆放便携仪器等功能,台下有工作柜,便于放置试剂。
房内备有上下水、洗手池等。
4)站房接地:在站房建设时同步考虑站房接地系统,在站房内设有接地的地线端子排。
(五)配套设施供电1)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供电电源是交流 380V(三相四线制)或220V,频率50HZ,容量 10KW;供电电源电压在接至站房内总配电箱处时的电压降小于1%;2)电源线引入方式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穿墙时采用穿墙管。
-施工参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电源引入线采用经过国家检定的合格产品。
4)设置站房总配电箱,箱中有电表及空气总开关。
在总配电箱处进行重复接地,确保零、地线分开,其间相位差为零;并在此安装电源防雷设备。
参见如下实物照片:5)根据仪器、设备的用电情况,在380V供电条件下总配电采取分相供电:一相用于照明、空调及其他生活用电(220V);一相供专用稳压电源为仪器系统用电(220V),另外一相为水泵供电(220V)。
同时在站房配电箱内还保留一到两个三相(380V)和单相(220V)电源接线端子备用。
6)在220V供电条件下总配电采取分路供电。
7)用电量:①仪器设备及控制用电为单相(220V),1路2KW(TOC),1路3KW(其他仪器);②仪器间空调及站房照明、生活用电为单相(220V):3KW;③水泵用电一般也为单相(220V):1~2KW。
8)如有其它用电需求,可适量考虑增加供电能力。
9)站房仪器间照明达到250 lm(至少配备40W日光灯4盏,采用节能灯具),且照明灯应配有控制开关;在空调安装的就近位置配备专用空调插座;同时在非仪器、设备安装墙面(距地面高250)设有2~3个220V多用插座,方便临时用电。
10)电源动力线和通讯线、信号线相互屏蔽,以免产生电磁干扰。
(六)站房给排水要求1)站房采水设施、采水装置应与站房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
2)站房建设时必须同步考虑采水方式(栈桥式、浮筒式、直埋式等)同步建设。
3)样品水:采用自吸泵将被监测水样采入自动监测站站房内供仪器进行分析。
采水管路室外部分采用护管直埋或地沟铺设方式,埋没深度在50CM以下。
4)采水管路进入站房的位置靠近仪器安装的墙面下方,并设PVC或钢保护套管(DN150),保护套管应高出地面5CM。
5)排水:站房内所有排水均汇入排水总管道,并经外排水管道排入相应排水点;排水总管径不小于DN100,以保证排水畅通。
考虑了防冻措施。
排水管出水口考虑了高于河水最高水位,并且设在采水点下游。
6)站房内设置一个供仪器设备专用的排水管道接口,采用DN100的PVC管或钢管,排水管道高出地面5CM。
7)自来水:站房内引入自来水,增设增压泵以备系统使用。
8)每次清洗自来水用量不大于1吨;对于无自来水的点位,拟定采用打井或增设水处理设备。
9)站房外区域有雨水排出系统,避免站房外地面积水。
办公用品10)仪器间配1个面积为(50 cm×250 cm)工作试验台;(七)防雷及其他电器设计要求防雷接地系统1)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参考规范《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GB3482-3483-83)《交流无间隙避雷器》(GB11032-89)《建筑防雷》(IEC1024-1:1990)《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IEC1312-1:1995)2)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基本内容A.建筑物雷电入侵防护建筑物依据有关标准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采用设置独立避雷针的方式。
参见附图4B.电力线雷电入侵防护:由于站房电力供给多是由架空线路引入的,对于站房电源系统的防护重点是总配电系统。
采用雷击电源保护器组成多级保护对配电系统进行防雷保护。
参见附图5C.通信线路雷电入侵防护在无线通讯设备与控制柜连接线路上安装串口防雷保护器。
D.接地系统①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共设两种地线:电气接地、仪表接地、避雷带接地;独立避雷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电气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仪表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若电气接地接地与仪表接地接地共地则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在站房仪器间内适当位置设置电气接地接地排和仪表接地接地排;在适当位置设置接地电阻检测箱。
②均压等电位连接站房建设时,将站房基础、底部圈梁焊接在一起,构成屏蔽网,并与接地装置相连,构成均压等电位体;在仪器间适当位置设置等电位接地排。
(八)防火和防盗设施3)设计方案参考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5-23-19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4)七氟丙烷自动灭火装置设计说明A系统组成:参见附图61、火灾探测部分:火灾探测部分采用传统的烟感报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