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粘合剂

合集下载

第7章 色谱分离技术

第7章  色谱分离技术
(4) 酚-醛型树脂 主要由水杨酸、苯酚和甲醛 缩聚而成,水杨酸和甲醛形成线状结构,苯酚作 为交联剂。
2. 按树脂骨架的物理结构
(1) 凝胶型树脂 (2) 大网格树脂 (3) 均孔树脂
3. 按活性基团分类
1) 阳离子交换树脂 活性基团为酸性, 对阳离子具有交换能力。
(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超临界流体色谱—流动相是在接近它 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工作的液体
三、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的附着方式分类 —固定相装在圆柱管中—柱色谱 —液体固定相涂在纸上—纸色谱(平板色谱)
—固定相涂敷在玻璃或金属板上—薄层色谱
三、色谱法的分类
按分离机理不同,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 分配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 凝胶色谱法 亲和色谱法
第7章 色谱分离技术
一、色谱分离技术的概念 色谱(chromatography)分离技术是 一类分离方法的总称,又称色谱法、层析法、 层离法等。它是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在 两相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而进一步分离的技 术。
二、色谱分离系统的组成
在色谱法中,表面积较大的固体或附着 在固体上且不运动的液体,静止不动的 一相(称为固定相 ;自上而下运动的一 相(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
展开剂
常用溶剂极性次序为:己烷<环己烷<四 氯化碳<甲苯<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正丙醇<乙醇<甲醇<水<冰醋酸
(2)柱色谱的吸附剂与洗脱剂
吸附剂的选择
一般地说,所选的吸附剂应有最大的比 表面积和足够的吸附能力,它对欲分离 的不同物质应该有不同的解吸能力;与 洗脱剂、溶剂及样品组分不会发生化学 反应;还要求所选的吸附剂颗粒均匀, 在操作过程中不会破裂。

第七章-增稠剂

第七章-增稠剂
w (carrageenan, 角叉菜胶,角叉胶) w 从海藻中获得的多糖类。含有卡拉胶基本结
构的红藻品种多达80余种,用于商业化生产 的10余种。根据其来源、分子结构和分子连 接方式的差异分有7种类型,常用3种,即κ、 λ、ι -卡拉胶。
w 由硫酸酯化D-半乳糖和3,6-脱水-D-半乳糖 缩合而成的直链分子。
二、分类和种类
1、分类:三种分法 -按来源分:
天然
植物 动物
植物渗出液 植物种子、海藻
微生物
半合成
以淀粉为原料 以纤维素为原料
-按组成分 可分为多肽类和多糖类两大类。我国批准使用的 50多种增稠剂中,仅明胶是多肽蛋白质类。
-根据其主要作用分 分为增稠剂和胶凝剂。
主要用于 增加粘度
主要用于 形成凝胶
1、胶凝条件
每种增稠剂都有它自己的凝胶 形成条件。在保证胶浓度的条件 下,有些增稠剂需先加热后冷却才 可形成凝胶,有些需有离子的存在 才可形成凝胶。 明胶:5%以下不能形成
海藻酸钠:Ca2+等
2、热可逆与热不可逆凝胶
(1)热可逆凝胶:有些增稠剂的凝 胶,加热时熔化成溶液,溶液冷却时 又形成凝胶,这类热熔冷凝的凝胶称 为热可逆凝胶。它具有明显的凝固点 和熔点,且随条件而改变。
五、常用增稠剂的特性与使用
各种食用胶对琼脂凝胶特性的影响
五、常用增稠剂的特性与使用
3、安全性: LD5011g/kg.bw,ADI无需规定, GRAS。
4、使用标准:GB2760-2007,可按需添加在各类 食品中。 可作增稠剂、胶凝剂、稳定剂、乳 化剂、防干燥剂、悬浮剂。
(三)卡拉胶
1. 来源与组成
-适宜pH为3-3.5。 pH过小,胶体粘度下降,不易凝胶; pH值接近7时,粘度增大,凝胶组织不细腻。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

《非织造学》课后习题答案(复习题)

《非织造学》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答:非织造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后整理。

2、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并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答:技术特点:1)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过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

3)产速度高,产量高。

4)应用纤维范围广。

5)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非织造材料的特点:1)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

2)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3)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等。

3、试按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定义。

答:国标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4、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答:(1)按成网方法分:1)干法成网(包括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答:1)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

2)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

3)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

4)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熔粘合成分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纤维特性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2)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4)表面光滑程度: 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针刺力等。

第七章 胶粘剂

第七章  胶粘剂

橡胶型:氯丁胶,丁苯胶,再生胶,丁晴胶 树脂型 热固型: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热塑型:聚氨酯、聚酰胺、聚醋酸乙烯 混合型:酚醛—氯丁胶,环氧—氯丁胶等
2.按形态分类
溶液型 水溶型 溶剂型
树脂分散液→乳液 橡胶分散液→ 胶乳
乳液型
胶粘剂 固体型
粉末型
膏糊型
薄膜型
3.按固化形式分类
挥发、渗透型 胶粘剂 反应型 单组分 双组分 多组分 溶剂型 乳液型
促 进 剂 D M
白胶浆的配方
原 料 名 称 天 硫 然 胶 磺 重量份数 100 2.4 0.4 0.4 0.6 原 料 名 称 重量份数 氧 化 锌 硬 脂 酸 碳 酸 钙 立 德 粉 汽 油 2.6 1 132 10.4 适量
促 进 剂 D 促 进 剂 M 促进剂 DM
单组份硫化汽油胶配方
胶接接头的破坏
(a )
(b)
()
(d)
被粘物 内聚破坏
界面破坏 混合破坏
二、被粘物的表面层结构和性质
内外不同 高低不平 形态不同 易污染
表面层
三、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
液体在固体表面接触面自动增大的过程
浸润
粘接作用的形成 粘接力
1.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
γL
γL
O
θ γsL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浸润
(6)接枝型氯丁胶胶粘剂
氯丁胶 100 甲基丙烯酸甲酯 70~100 过氧化苯甲酰(BPO) 1~1.5 对苯二酚 1 甲苯 600~630 防老剂D 1~1.15 增粘树脂 70~120
CR/MMA接枝胶粘剂应用
PVC人造革 PVC底 PU底 TPR底 SBS底 EVA泡沫底
+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七章 溶液聚合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七章 溶液聚合

介质pH值
pH<4,NaSCN易分解,生成的硫化物有阻聚和链转 移作用,pH>7,CN水解,生成NH3,又会与聚 丙烯腈作用生成共轭双键并形成脒基而显黄色,故 控制pH值在4.8~5.2。
引发剂和分子量调节剂
常用偶氮二异丁腈,分子量调节剂异丙醇,用量为 0.2%~0.8%和0~3%。
浅色剂二氧化硫脲
7.5.2 聚丙烯腈结构、性能和应用
• 白色粉末,密度1.14g/cm3,大分子链中丙烯腈以头 -尾相连。由于主链强极性侧基-CN的相互作用, 分子呈无规结构,不易结晶,一般认为有三种不同 的聚集区域,非晶的低序区、非晶的中序区和准晶 的高序区。
• 聚丙烯腈具有独特物理和化学结构,呈某些特性。 热弹性
聚合时间与温度
聚合时间的长短会影响聚合转化率,聚合物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温度的影响也极大。 温度低,引发速度慢,温度高,则产物的颜色 太深。同时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转化率和分子 量。通常聚合时间为1~2小时,聚合温度控 制在35~55℃。
添加剂及杂质
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可提高聚合反应的初速度。 “NaClO3-Na2SO3”体系聚合时,加入Fe2+可 加速聚合。氧等杂质起到阻聚作用。
= Xn0
+ CS [M]
7.2.3 溶剂对聚合物分子结构、形态的影响
• 在无溶剂存在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随单体转化 率增高和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自由基向已生成的 大分子链进行链转移的几率增多,因此产生支链 结构。在溶剂存在的反应体系中,可降低向大分 子进行链转移的机会,从而减少大分子的支链, 降低支化度。
二氧化硫脲的加入量为0.5~1.2%,可改善聚合物色 泽。
7.5.1.3 聚丙烯腈水相沉淀溶液聚合工艺
• 水相沉淀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非织造课件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非织造课件

8.分散剂
能使粘合剂组分均匀地分散在介质中的物质,属表 面活性剂范畴,是水分散型粘合剂所必需的。
9.络合剂
能与被粘材料形成电荷转移配价键,增加粘合剂粘 结强度的物质。常用的有8-羟基喹啉、邻氨基酚等。
10.引发剂
再生型—再生橡胶。
复合型 — 酚醛-聚乙稀醇缩醛,酚醛-氯丁橡胶,环氧-酚醛, 醋酸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羧基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等.
可分为天然粘合剂和合成粘合剂。
天然粘合剂,就是其组成的原料主要来 自天然,如虫胶、动物胶、淀粉、糊精、 甲壳质以及天然橡胶等。
合成粘合剂,就是由合成树脂或合成橡 胶为生产原料配制而成的粘合剂,如环氧 树脂、酚醛树脂、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等。
粘合剂干燥快,初期粘 合力大。
热固型树脂:酚醛;脲醛,聚丙烯酸双酯 等。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稀酸酯, 纤维素,聚氰基丙烯酸酯,饱和聚酯。
橡胶:丁苯,氯丁,晴基橡胶。
以水为介质,无毒,不 热塑型
燃烧,蒸发水后成膜形 乳液或乳胶 成粘接,可在乳液中加
填充剂而不影响乳液稳
树脂: 热塑性树脂:聚醋酸乙烯,聚丙烯 酸酯,环氧
特殊功能粘合剂
功能
粘合剂主体成份
特殊填料、副料及添加剂
导电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丙烯酸树脂、聚氨酯、聚酯
导热 一般以液体丁腈橡胶改性环氧树脂
石墨粉、炭粉、金属粉(银、 铜、铝金)
金属粉(银、铜、铝金)、氧化 粉(氧化铍)
导磁 环氧树脂等
羰基铁粉、铝粉等
耐高温
有机硅聚合物、含芳杂环聚合物及无机 物(氧化铜)
第七章 化学粘合工艺和原理
§7-1 粘合剂的种类与作用 §7-2 粘合剂与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关系 §7-3 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机理 §7-4 纤维表面性质与界面粘结 §7-5 化学粘合工艺与产品性能 §7-6 烘燥工艺

聚合物工艺学第七章_聚合物改性工艺

聚合物工艺学第七章_聚合物改性工艺

3. 乳液共混(胶乳混合法)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 共混,然后再经凝聚、分离、干燥而得到共混聚合物 的方法。与熔融混合法比较,此法在较低温度和低剪 切场下进行。凝聚后胶乳颗粒可以良好的混合。 在橡胶的共混改性中,可以采用两种胶乳进行共 混。如果共混产品以乳液的形式应用(如用作乳液型 涂料或粘合剂),亦可考虑采用乳液共混的方法。
2. 溶液共混(溶液浇铸混合法)
与熔融共混不同,溶液共混主要应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该方法 具有简便易行、用料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数量少或不适于 加热熔融的聚合物的共混,特别适合于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某些基础研究工作。在实验室研究中,通常是将经溶液共 混的物料浇铸成薄膜,测定其形态和性能。需要指出的是, 经溶液共混制备的样品,其形态和性能与熔融共混的样品 是有较大差异的。另外,溶液共混法也可以用于工业上一 些溶液型涂料或粘合剂的制备。
♦聚合物共混物中的“均相”概念: 在聚合物共混中形成的均相体系,不同于小分子混合 时可能达到的均相体系。在高分子领域,即使是在均聚物 中,亦会有非均相结构存在。对于聚合物共混物,不可能 实现绝对的“均相” 。 聚合物共混物的均相体系判定标准:
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 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
3. 增韧塑料 有些塑料如聚苯乙烯为脆性材料,抗冲性能较低, 为了增加韧性提高其抗冲强度,采用橡胶与之共混或共 聚的改性方法。橡胶改性塑料是橡胶相域分散在塑料母 体中的物料体系。橡胶相域的大小与混合方法有关。熔 融混合所得聚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混聚合物的相域 约0.1μm、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共混聚合物的相域尺寸 为1μm左右。相域时常是多相的,微小的塑料相域包埋 在橡胶相域内。其形态学与混合方法大有关系。 橡胶增韧塑料提高抗冲性能的原因在于它受到冲击 后,靠近橡胶颗粒赤道附近形成许多银纹,这些银纹增 长遇到障碍物(如橡胶颗粒)为止,并且使应力均匀分散 而达到提高抗冲性能的目的。

幻灯07:第七章:矿物质饲料(全)

幻灯07:第七章:矿物质饲料(全)

价 保存时间
值 粘合剂:遇水后溶胀,有粘结性(钠基膨润土),提高
颗粒饲料成品率
可延缓饲料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四、稀土元素(Rare Earth)
15种镧系元素和钪、钇等 17种元素的总称 铈48%,镧25%,钕16%,钐2%,镨5%,其它4% 无机稀土和有机稀土 无机:碳酸稀土、氯化稀土和硝酸稀土 有机:氨基酸螯合剂、有机酸稀土和维生素C稀土 生理激活剂,激活动物体内的促生长因子 促进酶的活化,改善体内新陈代谢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加速动物生长和生产
硫酸亚铁稳定性差,暴露空气中亚铁变三价铁降低利用率,游 离硫酸根与料中其他物发生反应
七水硫酸亚铁绿色结晶渐变为褐色表明二价铁转变成三价铁愈 多,利用率愈差
硫酸亚铁效价高,价格低廉,但易潮解、不易粉碎、贮久易结 块,先烘干再粉碎备用。
柠檬酸铁铵、DL-苏氨酸铁、富马酸铁等有机铁盐,生物学效 价很高,因价格高而尚未普及。
碳酸氢钠含钠27%,生物利用率高,优质钠 源
缓冲作用,调节饲粮电解质平衡和胃肠道pH 值
添加0.5%~2%调节瘤胃pH,防止精料型饲 粮引起代谢性疾病,与氧化镁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夏季添加0.5%可减缓热应激
(三)硫酸钠
又名芒硝,分子式为Na2SO4,为白色粉末 含钠32%,含硫22%,利用率高,既补钠又补 硫 家禽饲粮中可提高金霉素的效价 有利于羽毛的生长发育,防止啄羽癖 可预防羊脱毛,增加羊毛弯曲度
以下了解了解
第三节 天然矿物质饲料资源的利用
非金属 矿物
天然矿物饲料
营养、吸附、粘结剂、 防结块、净化剂等
沸石 麦饭石 稀土 膨润土 海泡石 凹凸棒 泥炭
一、沸石 (zeolite)
天然沸石有40余种,常用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制淀粉粘合剂
制备工艺过程:10kg淀粉放人反应釜中,然 后 加 入 30 L H20 , 搅 拌 制 成 淀 粉 乳 液 。 将 0.12kg KMnO4溶于10kgH2O中,将此溶液加入 到反应釜中。搅拌15min使之与淀粉乳液混合 均匀,然后加入12.5L NaOH溶液,在充分搅拌 条件下 反应 20 ~30min ,然后 加入硼 砂溶液 (2%的Na2B4O7溶液),反应体系凝冻而无法 搅拌时停止搅。拌,静止2h或更长一点时间凝 冻自动解开,侍体系均匀即制成淀粉粘合剂。
糊精是将淀粉加热(例180℃)使其分子分解而制得。它的 分子也是(C6H10O5)n。,只不过n的数字比淀粉分子的 小。糊精不仅可溶于热水中,而且还可溶于冷水配成 各种浓度的粘结剂。一般用45~50%浓度的糊精水溶 液,作为纸张粘结剂。糊精粘结剂干燥后很脆,附着 力并不强,如漆布和纸板使用糊精粘结剂粘结,则干 燥后很容易从糊精胶层揭开。
氢氧化钠溶液(27B℃) 20kg
硼矿液(3kg硼砂+30kg水) 33k8

454kg
此种粘结剂具有初粘性好、粘合牢固、不凝胶、不 发霉、含碱量低、防潮性能好等特点。
5.阿拉伯胶(桃胶)
呈白色至深红色硬脆固体,相对密度在1.3~1.4之间, 溶解于甘油和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6.海藻酸钠
①淀粉。纯白色颗粒状,是主要粘合物质,其分子式为 (C6H10O5)n,淀粉不溶于水,但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膨胀, 然后即破裂而糊化。不同类型的植物中淀粉结构有直链, 支链之分,只是量多少不同。
②交联剂(固化剂)(可以防潮):硼砂,提高粘结剂的耐 水性,加入量为淀粉量的0.1~0.5%
③碱(NaOH)与淀粉中的羟基结合,破坏部分氢键,使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因而降低了糊化温度。氢氧化钠还 能起到被粘纸材表面处理的作用。经验证明,碱性淀粉粘 合剂对粘合某些纸材是有利的。但用量不能过大,否则会 使粘合剂pH值上升,影响瓦楞纸板的质量。
⑥交联剂,是指能通过与大分子主链或支链上的基团反 应,在大分子之间形成化学桥键.而成为不溶不熔的 网状或体型结构的不饱和或多官能团的物质,这种物 质可以提高粘结强度。
1. 粘合剂的组成:
⑦促进剂及着色剂。 在热固性粘结剂中,凡能 加速固化反应或降低固化反应温度一类的物质 叫固化促进剂,如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常用的叔 胺、酚类、硫脲等。
从植物中提取的胶质多数是葡萄糖衍生物,其分
子式与基本结构如下: CH2OH
H H
H O
(C6H10O6 )n
OH H O
H
OH
n
具体包括:淀粉﹑糊精﹑阿拉伯胶及海藻酸钠等。 而在包装中应用最多的是淀粉粘合剂。淀粉粘结剂 广泛用于包装工业中,特别是纸制品加工。例纸袋、 纸盒、瓦楞纸板箱的粘结等。
(一)淀粉粘合剂原料和制备
(2)氧化法
对淀粉进行氧化处理是对淀粉进行改性,淀粉 氧化的目的,是使淀粉分子链的糖甙键裂解断 链(即有一定的大分子链的断裂),通过氧化剂 的作用将淀粉分子中的羟基氧化,改变淀粉的 分子结构,生成新的官能团,如—CHO(醛基)、 =CO(羰基)、有的可进一步氧化成—COOH(羧 基)。这些官能团可阻止淀粉分子间的缔合, 从而改善淀粉粘合剂的稳定性,提高了粘合能 力和对纸板的亲和性及对纸板纤维的渗透性并 且使粘合剂具有较好的防潮性和防腐性。
第二步是制备主体淀粉(生淀粉),向主体罐中
加 入 1516L 的 水 , 再 加 入 14.5kg 的
N拌a直2B至4O全7·1溶0H,2O然或后11加.4入kg4的54Nkga2淀B4粉O,7·5搅H2拌O ,混
搅 合。
直到完全分散均匀,将第一步制得的载
体淀粉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第二步制得的 主体淀粉中,充分混合搅拌20~30min, 炎热的天气还要加入少量防腐剂,如甲 醛(1L)或五氯酚钠(0.9kg)。这样制得的成 品用泵输送到粘合剂贮槽备用
3. 丙烯酸酯及其衍生物
R
——CH2—C————
n
COOR´
(二)溶剂型粘合剂 1. 聚乙烯(PVA)
溶剂:水,主要用来粘结纸-纸,纸和铝箔等。
2. 聚醋酸乙烯(PVC)
讨论:
A )若θ =0(接触面积最大),即液体完全 附着在固体表面(液体全面展开),表示 完全润湿;
B)若θ <90°,表示可以润湿,且θ 越小,润 湿性越好;
C)若θ >90°,表示不易润湿,且θ 越大,润 湿性越差;
D)若θ =180°,表示完全不润湿。
粘附结合力:(微观上)化学键力或极性键力
2.淀粉粘合剂制备方法
(1)斯坦霍尔法。
第一步是制备载体淀粉(熟化淀粉)。首先向载 体罐中加入588L水,然后加入91kg淀粉,搅拌 3 min 后 , 边搅 拌 边缓 慢 加人 氢 氧化 钠 溶液 (15.4 kg的NaOH溶于38L的H2O中),注意加碱 要慢,加完后搅拌15-30min,使淀粉熟化成透 明的载体。
⑧消泡剂。消泡剂用来防止在制备粘合剂时产生 气泡,或者防止粘合剂在使用时产生气泡。
⑨其它。
2.粘合剂的分类
3. 粘结机理
一 粘结的产生
粘合力
粘附力:粘结剂和被粘物之间的力 内聚力:粘结剂层(胶层)内部的力
注意:粘合力由粘附力和内聚力中最小的一个决 定。内聚力又由粘合剂本身来决定,如粘结剂的性质 ﹑组成﹑配比和固化工艺等。

②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制淀粉粘合剂:
氧化法所用的氧化剂有过氧化物、次氯酸钠、 高锰酸钾等。
用次氯酸钠作氧化剂制淀粉粘合剂的方法因有 毒气体的析出污染环境和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 康已被淘汰。目前在我国适于小纸箱厂生产瓦 楞纸板所用的淀粉粘合剂是采用
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冷制法制备的。其配方是:
0液.1玉 )2, kNga米(2溶B4于淀O170粉k5gHL102(Okg中2%,)溶,液NHa2)OOH30kg12,.5L(K10M%nO溶4 上述配方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缩小。
例如:大豆蛋白等,粘结力比葡萄糖衍生物强,但耐 水性差。
(二)酪朊
又称酪素和干酪素,主要成分:含磷蛋白。 性质:无色无臭,白色或黄色,溶解于碱液或浓酸,在 弱酸中沉淀,不溶于水﹑醇类,有吸湿性,在常态下具有很 强的粘合力。例如:木材—金属﹑木材—木材等的粘结。
(三)骨胶或明胶
骨胶属于硬蛋白,加水分解便转化为明胶。明胶除纯度 高﹑品质好以外,与骨胶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满足粘合条件的情况下,涂层越薄越好。因为 涂层越厚,缺陷越多。涂层薄,缺陷少,利于粘结剂 分子的定向作用,也能充分发挥粘附力的作用,节约 用胶量。
3. 粘结机理
(1) 吸附原理(表面润湿)
①粘合剂与被粘物体表面之间有最大的接触。 ②在接触面上,粘合剂对被粘物体表面有良好的亲和性。
在液体和固体相接触的地方,液面发生弯曲,液面的 切线与固体表面形成夹角θ →接触角
三 其他天然树脂粘合剂
松香(松香酸﹑天然热溶胶)﹑ 虫胶 沥青(石油附属品)﹑ 生漆(漆树)
四 无机粘合剂(硅酸钠粘合剂,又称水玻 璃或泡化碱)
由硅石与苛性钠共混﹑融溶制成的粘稠液体,无色, 无臭呈碱性,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包装用:氧化钠:二氧化硅=1:2.9~3.5 不同用途的硅酸钠粘合剂的特性参见表4-2,P262。
淀粉粘合剂开始变稠,即粘合剂原料中生淀粉逐渐熟 化而显示粘合性质的温度为胶化温度。
3.粘合剂的质量控制
③固体含量 粘合剂的固体含量,可用下式来表示: W%=(g1/go)×100% 式中;W%为固体含量; g1为干燥后粘合剂重量(g) go为湿粘合剂重量(g)
4.糊精粘合剂
n
COOCH3
性质:微酸,溶于有机溶液,遇浓酸碱会分解,溶 于稀酸,有一定的防水性。
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乳液胶膜能耐寒、耐酸、耐碱、对氧、臭氧和 紫外线较稳定,与其他树脂相容性好,无毒、储存期较长, 低温成膜性较好,可用于粘合纸板盒加工纸、纸箱的封合、 缠管、贴标签、贴包装盒开窗薄膜以及塑料薄膜、无纺布、 铝箔等的粘结。
2.淀粉粘合剂制备方法
目前,耗用量最大、最重要的是制造瓦 楞纸板用的淀粉粘合剂,其制造方法有 种,即斯坦霍尔(Stein—Hall)法和氧化法。
(1)斯坦霍尔法。现代化大型瓦楞纸箱生 产厂用淀粉粘合剂都在本厂自制。这种 粘合剂保存时间不长。制备方法分一步 法和二步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二步 法。图8—2为二步法制备淀粉粘合剂的 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三节 合成树脂粘合剂
合成树脂粘结剂是当今产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 最广﹑影响最大的粘结剂。
合成树脂粘合剂
热塑性粘合剂
乳液型 溶剂型 热熔型
热固性粘合剂
复合型粘合剂
一 热塑性粘合剂 (一) 乳液型粘合剂
典型的为白乳胶。乳液是聚合物的微粒在水中的分散 体。 1. 聚醋酸乙烯酯 其结构为:
——CH—H2——
1 天然粘结剂及无机粘结剂
天然粘结剂是人类应用最早的粘结剂,按 来源可分为动物胶、植物胶和矿物胶等, 而按化学结构则可分为葡萄糖衍生物、 氨基酸衍生物及其它天然树脂等。
无机粘结剂也称为无机胶,例水泥、石膏、 水玻璃及其它无机粘结剂都有非常广泛 的应用范围。
第二节 包装常用粘结剂
一 葡萄糖衍生物粘结剂
第七章 粘合剂
粘合剂:将两种同类或不同类的固体物质连接在一起的 物质,又称粘接剂﹑胶粘剂或直接称为胶。
1. 粘合剂的组成:
①基料(粘合物质) 基料是粘结剂的主要而必须的成分。它又 称为基体,也称粘结剂的骨架。
②固化剂。 又称硬化剂或熟化剂。它能使线型分子形成网 型或体型结构,从而使粘结剂固化 。
③填料。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粘结剂的弹性模量,降低线膨 胀系数,减少固化收缩率,增加粘度、抗冲击韧性,提高使 用温度、耐磨性能、胶接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