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

滨水景观设计说明(共五则)第一篇:滨水景观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基本概况:此设计是城市滨水文化广场,临近松花江,该广场规划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广场东西长度90米,南北长度60米,广场为四边形。

广场是由一个上升的空间到一个下沉的空间是由一个河流联系而成,在空间上形成高低的变化提升广场韵味,广场在城市格局中是与道路相连,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在广场中采用步行的交通手段,满足人们的生活活动需要。

二、设计主要思想:该广场是以满族文化为设计理念,主要体现满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三、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广场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滨水、绿化为主”,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水景以水池、喷泉的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植物造景,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广场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滨水地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本文将围绕滨水景观设计方案展开探讨,从设计理念、功能区划、植被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计理念滨水景观设计的理念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从而打造一处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两个方面。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方面,可以利用滨水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水景,如人工湖、喷泉、瀑布等。

在植被选择上,可以考虑种植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芦苇、莲花等,以营造出自然而生态的氛围。

2.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方面,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滨水地区的历史建筑和文物,结合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引入传统建筑风格、雕塑、碑文等元素,以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

二、功能区划滨水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功能区划,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根据滨水景观的不同功能,可以将设计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健身区、文化交流区等。

1.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以设置长椅、亭子等休息设施,提供人们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同时,可以规划游乐设施、草坪、露天剧场等,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2.健身区健身区是提供人们运动和锻炼的场所。

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等,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3.文化交流区文化交流区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可以设置露天剧场、文化艺术展示区等,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植被选择植被选择是滨水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可以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视觉享受。

1.水生植物滨水区域常年湿润,适合种植水生植物。

如芦苇、荷花、莲花等,这些植物既能提供文化景观的装饰效果,又能为湿地提供保护和净化功能。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详细设计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方案详细设计

休息设施 凳、椅、桌等
公共服 务设施 设 施 景 观 工程设

卫生设施
信息设施 照明设施 台阶、坡

边界设施
卫生箱、垃圾箱、洗手器、饮水器 等 广告栏、宣传栏、指示牌、路牌等 庭院灯、景观灯、草坪灯、地灯等
考虑无障碍设计
围栏、围墙、护坡、挡土墙、道路 缘石、车挡等
排水设施 排水渠、雨水井等
七、意向图
七、意向图
意向图主要包括小品景观意向、设施景观意向以及植物景 观意向等三个方面。 1、小品景观意向
园林小品 小
亭、廊、花架、景墙、 树池、花坛、园路、铺装等
品 景
雕塑小品
设于各环境空间的组合雕塑、单体雕塑、 场景雕塑等

装饰小品
主要起到观赏点缀作用, 如造型块石、 水车、风车等
七、意向图
2、设施景观意向
六、水位图
2、枯水位图。 枯水期水位降低,通过植物造景形成的软质驳岸,对比硬质驳 岸的生硬,湿生植物更能体现其阿罗多姿自然优美的景观。
六、水位图
3、丰水位图。 丰水期,水体水位上升,部分景观台阶、亲水平台被水淹没, 部分湿生植物长于水中,更有一番风味,形成另一层次的景观。
六、水位图
4、汛期水位图。 汛期、大部分低矮的灌木、地被被淹没,只剩下较高的乔木, 又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意向图主要包括小品景观意向、设施景观意向以及植物景 观意向等三个方面。 3、植物景观意向
植 物
植物景观
景 观 植物品种
植物配置效果、植物与各类设施配置效 果等
乔木、灌木、地被等植物品种
八、设计概算
设计内容各个方面的概算汇总,包括园建、绿化、水电三 个方面的内容。
• 这个知识点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1.1 背景
1.1.1 城市发展需求
1.1.2 环境保护意识
1.2 目的
1.2.1 提升城市形象
1.2.2 增加居民休闲空间
1.3 意义
1.3.1 促进经济发展
1.3.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概述
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保护和人居空间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来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绿地和水系逐渐减少,城市面临着空间紧张和环境恶化的问题。

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应运而生,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发展需求
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为城市增添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和投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通过打造优美的滨水景观,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的
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滨水景观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同时,优美的景观也将为周边的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人气和商机。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优质的城市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他们在美丽的滨水景观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更是为居民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以浦东川杨河唐镇段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以浦东川杨河唐镇段为例

园林与景观设计 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4期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滨河景观设计——以浦东川杨河唐镇段为例史仲维(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摘要: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进入深水区,近郊区域居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也逐渐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提高。

滨河景观设计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居民幸福感、城市宜居度。

城市更新视角下对于川杨河唐镇段原有的滨河防护带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再次考虑,从设计和业态更新方面进行引导改造,以期带来富于魅力和温度的滨河绿地。

关键词:城市更新;滨河景观;活力场地;川杨河[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7.42The Design of Riverside Landscap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 —— A Case of Tangzhen Section of Chuanyang River in PudongShi Zhongwei (Shanghai Pudong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1206, China)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entering the deep water area,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ts in suburban areas for urban landscape are gradually impro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design of riverside landscape grea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happiness and livability of urban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renewal, the use function and spatial layout of the original riverside protection belt in Tangzhen section of Chuanyang River were considered again, and the guidance and transformation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business form renewa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iverside green space rich in charm and temperature.Key words: urban renewal; riverside landscape; dynamic site; Chuanyang River1引言2020年,《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在市、区两级总规指引下展开,地处浦东中部的唐镇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滨水景观——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滨水景观——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

浅谈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摘要:城市建设在设计规划滨水风光带景观时,应该综合考量包括文化历史、人情风土和城市地理在内的多方面因素,以便在城市特色风貌展现程度上做到最大限度化。

通过对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情况做出概述,并探讨如何设计规划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再结合具体实例,使整体设计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更为丰富实用。

关键词:城市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规划1 概述城市滨水带绿地发展史所谓城市滨水带的定义,是指毗邻海洋、湖泊、河流的特定城市区域,组成部分通常为陆域、水际线和水域。

作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它的空间特点有方向性强、开放、自然等;它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因素、功能复杂以及较多的公共活动等。

滨水绿地是城市滨水带的一部分,也称河滨绿地,隶属的范畴在城市公共绿地内,通常位于城市河道中间陆地或两侧,是人工仿造并结合,或造景而成的城市绿地景观的一种,也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将城市河滨的条状或零碎块状土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环境达到景观、文化和城市生态的要求。

上世纪中叶,外国的城市滨水带改造开发运动就已经开始了,诸如横滨MM21地区、悉尼达令港、加拿大维多利亚港和巴尔的摩内港的建设和改造等,其获得的成功都是巨大的。

虽然国内较晚才启动滨水带绿地建设项目,不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出现,比如武汉、深圳、长沙以及珠海情侣路滨水地带的二次改造,建设浦东滨江大道等等,可以说我国滨水带绿地开发的巨大序幕已经正式拉开了。

2 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设计规划的方法2.1 突出生态性城市社会人居环境在今天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其环境的生态性,同时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以及强烈意愿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因此城市滨水带绿地作为公共绿地之一,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作用备受关注。

植物是组成城市滨水带绿地景观的主要部分,植被不仅仅是对营造城市生态环境所做弥补的一种手段,同时亦在设计滨水带绿地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绿地,它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社交交往的场所之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何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城市滨水绿地,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1. 滨水绿地的定义滨水绿地指的是城市中河岸、湖滨、海滨等水域与陆地之间的绿地带。

它是城市公共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休闲和社交的场所。

滨水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滨水绿地的意义2.1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滨水绿地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防止城市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

2.2 优化城市景观滨水绿地是连接城市和水域的桥梁,它不仅可以提供开阔的视野,还可以打造更为优美的城市景观,增加城市魅力和形象。

2.3 促进社交与交往滨水绿地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场所,促进社交与交往,强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2.4 增加城市经济效益滨水绿地的建设可以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3.1 生态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保持其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不仅要考虑植被的种植和密度,还要关注底泥的清理和水质的处理。

3.2 社会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求,注重场地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3.3 文化性原则滨水绿地需要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与周边建筑和景点相融合,增加场地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3.4 经济可行性原则滨水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其后期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同时要考虑景观的经济效益,为周边商业活动提供支撑和带动。

4.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4.1 滨江道公园滨江道公园是位于浙江杭州的一条滨江绿带,总面积约为13.15公顷。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城改造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1引言
历史上城市的选址也多以江、河、湖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作为首选,同时利用水的屏障起到保护城市的作用,巢湖市就是这样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

环城河作为巢湖老城的母亲河养育了这座城市,也给它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河道日渐退化,水资源的使用功能也在慢慢削弱,人、水、城的距离在逐渐疏远,因此,开展河道综合提升改造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城市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向建设“文化传承、舒适宜居”的城市水环境努力,是现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巢湖市老城区中心区域,设计范围由西坝口开始,沿环城河经草城街至洗耳池结束,总长4.1km,河岸宽度15~70m不等。

总设计面积不含水面约2.1×105m2。

巢湖市是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圈内重要的生态旅游度假城市。

环城河更是巢湖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形象展示带,地位不言而喻。

3设计主题
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以“城水相融•文化绿袖”为主题,旨在打造巢湖市首个以老城记忆为主题,集休闲健身、历史文化、特色商业于一体的滨水绿廊。

为打造主题性、美观性、实用性的滨水景观空间,项目从文化发掘、功能完善、手法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挖
掘。

依据巢湖环城河的特点及场地特质,结合周边城市的用地性质、景观视廊等要素对沿河区域进行梳理,形成“一核、两翼、八景”的景观结构:“一核”———以卧牛山为核心的景观制高点;“两翼”———以东、西环城河为依托的2大景观片区;“八景”———以历史文化元素提炼的巢湖“新八景”。

4设计策略
策略一:立足环城河区域文化基底,充分挖掘历史文脉,打造滨水历史文化景观线。

古巢城的环城河依巢湖入江河流(今裕溪河)之上段即今环城河南段而分别向北疏浚,再顺其势作环城之状开挖,这便有了缘城而绕的环城河,总长约7km。

环城河内部城区自古至今便是人口稠密之地、市井繁华之所,城内明清、近代的城市建设均有保留,且局部地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市井生活,格局依旧、风貌尚存、街巷肌理基本清晰。

设计充分调研老城历史资料,通过对原“古巢十景”的考证与梳理,以及历史文化故事的提炼与表达,在环城河沿线重塑“巢城新八景”,分别为“云阁揽胜”“板桥落日”“西门柳岸”“望牛踏歌”“草城新绿”“城东诗韵”“古巢烽烟”“朝阳卧波”。

设计手法包括对历史建筑、构筑的恢复及景观化处理、对当地名贤故事、诗词歌赋的艺术化展示、对历史事件的场景化再现等[1]。

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出环城河的历史积淀,赋予环城河文化灵魂。

策略二:对环城河周边局部地块进行合理开发,进行艺术化改造,注入商业元素,激活水岸空间。

东环城河北端与人民路之间2.3ha的地块内,现状老旧建筑以2~6层为主,建筑质量差或一般,大部分已不满足消防、日照等基本生活
需要,并侵占、破坏古城墙遗址。

结合旧城拆改,在该地块内恢复部分历史古城墙,及北门、小东门、魁星楼等重要历史遗迹,并以明清时期的巢湖古城为蓝本,采用传统江淮建筑风格,在区域内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营造水岸绿野悠悠、游人熙熙攘攘的生活场景,力图将特色古街打造为老城区商圈新的增长点。

策略三:秉持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因地制宜,改善水质,丰富水岸空间,创造丰富亲水体验。

针对环城河水体流速慢、有外来污染、水质不佳的问题,在设计中提出实行彻底的雨污分流,在水体中采用人工曝气增加水体溶氧量、定期投放生态噬泥菌改善水体微生物环境、种植利于改善水质的水生植物等措施,以提升水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2];改造将原先部分硬质垂直驳岸进行改造,针对不同空间采用生态草坡、石笼台阶、亲水平台等手法柔化水岸关系,改善沿岸生物交流环境,拉近人与水的距离,也营造出更加丰富优美的水岸空间。

在绿化建设中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

结合现有已形成的绿化空间,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在保证两岸通行能力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多栽植绿色植物。

在乔木选择上,尽量选择分枝高、冠幅大的常绿树种,既不影响通行又能有效提高两岸的绿化遮阴率,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策略四:强调全民健身,配备完善健身休闲设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户外休闲需求。

在环城河沿线区域内设置连贯慢行系统,打造沿河4km绿道系统,与社区公园建设相结合,构成统一的城市绿地系统,扩展绿道网的覆盖范围,将社区活动通过公园系统引到河边,营造一个社区市民愿意出门参与公共活动的和谐氛围。

沿绿道布置小型休憩节点与健身设施,
使滨水景观带充满健康与活力。

在与市政路平交口设置行人优先系统,让人们安全无忧地畅游环城绿廊。

通过对沿河开放空间的梳理,设计在环城河东西两侧毗邻居住区且空间充裕处,设置全龄化活动场所,解决老城区休闲活动设施不足、健身手法单一的问题,满足环城河周边居民不同年龄居民的休闲健身需求。

总之,通过对东西环城河的改造,力争打造一条自然纯朴、秀美宜人的城市休闲绿带,为老城更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为环城绿带注入新的灵魂,成为一处可观、可品、可玩、可思的复合型功能的滨水空间。

这般美好的生态生活画卷,定会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精彩。

5结语
对巢湖市东西环城河两岸的改造,充分尊重了巢湖的历史演进过程,不仅侧重于对原有文化机械地复原和模仿,更注重时代性,对古巢文化景观进行挖掘和提炼,结合当代文化的发展机遇和社会发展趋势,强调人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滨水空间对于水循环、水体净化和微气候调整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项目,不但再现了古巢城往昔的灿烂文化,同时改善了老城的环境风貌,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千年巢城必将成为巢湖畔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丁园.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郭永久,赵鸣.城市生态性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宝鸡市渭河河道规划设计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6):64-69.
作者:田建中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