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共89页文档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北京 天津 GDP(亿元)
苏州
上海 广州 重庆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
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国内先进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
重庆经开区 778亿元 85亿元 165亿元 8亿元
工业产值规模:3000-4000亿元左右,
地均工业产值:1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工业增加值规模:500-1000亿元左右。 地均GDP :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GDP)
形地貌较为破碎、起伏较
大。 场地整理代价较高,
土地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产
出的综合平衡。
1 自然本底条件
景观格局分析
河流湿地 保留山体
制高点
景观控制点 连续山脊线 垂直界面
“一江两河两山”的格局 肌理形成了未来片区的总体 景观骨架。
两河之间地带为用地范围 内空间层次最多,景观丰富 度最高的地区。 沿长江内河两岸地区从空 间尺度、水体功能、用地开 敞度、平整性、连续性上来 考察,均构成了区域难得的 滨水空间。
促进国家级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初 始 发 展 阶 段
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深化体制改革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着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切实推动城市化进程 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科 学 发 展 阶 段 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 集约发展,注重生态与节能 优化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统筹整体安排,推进区域联动
以发展产业为主 线,整体建设逐步 高端化、综合化。
快速发展阶段:“三为主,一致力”
• • 以引进外资为主,兴办工业项目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学发展阶段:“三为主,两 Nhomakorabea力,一促进”
96 中规院: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QQ

北京 天津 GDP(亿元)
苏州
上海 广州 重庆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
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国内先进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
重庆经开区 778亿元 85亿元 165亿元 8亿元
工业产值规模:3000-4000亿元左右,
地均工业产值:1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工业增加值规模:500-1000亿元左右。 地均GDP :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GDP)
形地貌较为破碎、起伏较
大。 场地整理代价较高,
土地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产
出的综合平衡。
1 自然本底条件
景观格局分析
河流湿地 保留山体
制高点
景观控制点 连续山脊线 垂直界面
“一江两河两山”的格局 肌理形成了未来片区的总体 景观骨架。
两河之间地带为用地范围 内空间层次最多,景观丰富 度最高的地区。 沿长江内河两岸地区从空 间尺度、水体功能、用地开 敞度、平整性、连续性上来 考察,均构成了区域难得的 滨水空间。
250 200 150 100 50 0 北京 天津 上海 广州 苏州 茶园 47 141 111 194 120 115
24.63 产值(亿元) 10.4 10.0 35.7 11.1 11.6
重庆大唐新数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泓浦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广益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
0.07 0.18 0.05 0.02 0.16
7.66 0.87 3.08 0.28 0.36 0.20 0.15 17.42 100.00
2 发展基础与用地需求
计划建设用地需求
重庆各区规划详细图

环境保护措施
推广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率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
Prt 05
重庆市各区规划效果预期
经济效果预期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规划实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经 济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规划实施后,居 民收入将得到提高,改善生活质 量
旅游景区规划
重庆洪崖洞:打造世界级旅游 地标,提升旅游品质
重庆磁器口古镇:保护历史文 化遗产,发展特色旅游
重庆南山风景区:优化生态旅 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
重庆长江索道:打造空中观光 线路,提升城市形象
Prt 04
重庆市各区规划实施措施
政策措施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障城市建设用地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财政投入:加 大财政投入,确保 规划实施的资金需 求
社会资本参与: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 拓宽资金来源
创新融资模式:探 索创新融资模式,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资金分配:合 理分配资金,确保 规划实施的均衡性 和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土地质量 鼓励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生态规划布局对重庆市发展 的影响
生态规划布局与城市规划的 关系
Prt 03
重庆市各区重点区域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渝中区:重点发展金融、商 贸、文化创意等产业
添加标题
沙坪坝区:重点发展教育、 科研、文化旅游等产业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__全

重庆两江新区最新规划图(全面解读) 2010年6月19日摘要: 市长黄奇帆认为,就目前重庆金融业的增速和辐射力来看,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既有现实可行性,又有长远的前瞻性。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 |, Y+ l+ t% Y9 h两江新区全球贸易版图重庆两江新区区位图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H0 Y- U3 Z6 q/ a* _/ ]9 W8 @7 X8 o% q. G新定位! Q" u: Y. g, w) \' A/ [6 v●城乡统筹先行区! ?6 y7 m* k$ S6 d& q9 t- P0 i; K9 `" I' `/ P重庆市将按照统筹城乡的基本要求,争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民工制度建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解读: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庆重任在肩,如何“啃”掉这个骨头,需要政策改革。
! l$ u+ _) h7 J# \/ ^/ K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实施,需要先在一个区域进行试验,以便为大面积的政策展开提供示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
: F- `/ ]! ~- }$ p7 ?“城乡统筹必须依靠城市化来推动,两江新区的设置,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承接东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两江新区能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这是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城乡统筹的现实路径选择。
”重庆大学教授蒲永健说。
9 ~/ `' M/ Y7 B3 B4 d' u! W$ l●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 _. v2 g. B# T9 L% a1 q) i/ @9 c7 o4 e! X3 O两江新区将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构架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集中打造鱼石片区万亿工业基地,建成西部会展中心,形成西部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开发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是指由政府设立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特殊区域。
它通常具有多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好的经济开发区规划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开发区规划应该明确发展目标。
规划者需要明确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例如区域的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目标产业。
这样可以使规划更有针对性,提高发展效益。
其次,经济开发区规划应该合理布局产业。
规划者需要根据地区的资源条件、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相关产业。
例如,可以将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规划为商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区,将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规划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区,将交通便利的地区规划为物流和贸易区。
再次,经济开发区规划应该注重公共配套设施。
规划者需要预留出足够的土地用于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如交通网络、电力供应、水资源、环境保护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经济开发区规划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规划者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等。
只有在环境可持续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经济开发区规划应该注重创新和科技支持。
规划者需要鼓励创新和科技发展,提供创新和科技支持的政策和机制。
例
如,建立创新孵化中心、提供科研资金等。
这样可以提高区域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总之,经济开发区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
开发区规划方案

开发区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发区的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开发区建设,提高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目标制定开发区规划方案,以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具体目标如下:1.制定开发区整体建设规划,明确开发区未来发展方向,加强规划指导作用;2.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开发区生产生活条件;3.提高开发区环保水平,加强生态保护;4.打造开放型经济主体,增加产业项目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5.提高开发区基层管理水平,增强规划实施效果。
方案开发区整体规划为了更好地推动开发区发展,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投资方向,注重前后照应,逐步实现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整体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定义开发区的实际用途和功能;2.确定开发区的总体规划范围以及在其中的具体位置;3.制定相应的用地规划,明确用地用途及用地面积;4.制定用地块的详细规划,明确用地块在整个开发区中的定位;5.制定整体建设的时间和方案,制定投资计划和资金来源,完善评估、监测、调整和路线图等管理环节。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规划方案中,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道路建设:制定合理的道路网络规划,建设适合于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道路,提高交通效率;2.供水、供气、供电和通讯设施建设:建设齐全、功能齐备的供水、供气、供电和通讯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3.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噪声控制等方面的建设,改善环境条件;4.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园、体育场馆、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学校等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环境保护开发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需要特别注重环保工作。
重庆市总体规划-精选文档22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END来自重庆市总体规划-精选文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2讲解

重庆市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的发展与关联一、重庆高新区、经开区、北部新区、两江新区简介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成为全国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
其管辖面积73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最早成立时分为南部园区和北部园区,分别地处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地区和北部新区经开园(见图1)。
(图1)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经重庆市市委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
最初规划面积136.6平方公里,分为经开园和高新园两个园区,分别全面委托经开区和高新区实施开发建设。
从此,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实行了“一面红旗、两架推土机”以及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
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成立,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二、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重庆两江新区的高速发展,得力于重庆市委、市府的远见卓识和驾驭重庆社会经济的政治智慧。
那么,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两江新区之间的关系呢?对外地投资者、打工者与商人,甚至对重庆本地人来说,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2007年,北部新区其年生产总值增长了13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成立之初提出的“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任务,而高新区和经开区在北部新区带领下,综合实力也得到提升。
由于三个区都各自有一套领导机构,而这样的体制在发展中遇到了障碍。
为了发展的需要,2007年底,高新区与经开区(含出口加工区)一起合并到北部新区,完成“三区合一”管理体制。
两江新区成立之初,拟将经开区和高新区都包括在其布局里,但为了不让其优惠政策被两江新区全部覆盖,市委、市政府经研究决定:北部新区与高新区、经开区分设,经开区南区和高新区分别移交南岸区、九龙坡区管理,开发区完成新一轮布局,合理分布后,有利于区域间竞相发展,最终推动主城核心板块的共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