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园林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它涉及到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园林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首先,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水资源等。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在选择植物时,我们应该考虑它们的生长习性、适应性以及它们与其他植物和动物的互动关系。

其次,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选择多样性的植物物种,以吸引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昆虫。

这样可以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第三,园林生态学强调的是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它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避免过度破坏土壤,例如过度耕作或使用化学肥料。

相反,我们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覆盖物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含量。

此外,园林生态学还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节约水资源,如收集雨水、合理安排灌溉系统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植物物种,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最后,园林生态学还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园林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应该提供一个与自然互动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景观,以促进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综上所述,园林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关注园林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园林生态学复习材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绪论1•提出生态学定义的(判断)(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l, 1866)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3)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2•园林生态学的含义(名解)研究以人工栽培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和自然的或半自然的植物群体等共同组成的园林植物群落与其相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研究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3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对象(1)造园(2)园林绿化(3)大地景观第二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1. 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

2. 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3.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4)城市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

4.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5. 环境污染: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量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环境容量时),环境就会恶化,对人体健康、动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该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6. 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7. 影响城市环境容量的因素1)城市自然环境因素。

2)城市物质因素3)经济技术因素。

8. 生态因子作的一般特征 1.综合作用2.非等价性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4.阶段性(简答或选择) 5.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9.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生长不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的影响,而受那些处理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

10. 生态幅: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与规律的学科。

2.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中人工栽植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等组成的植物群落内各种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及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研究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机理的科学。

3.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

4.生态园林: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设柜台系统。

二、填空1.英美学派的主要成就是(关于群落的动态演替和演替顶极学说)。

2.法瑞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对群落结构的研究)。

3.北欧学派的主要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瓦尔明在植物地理学方面的工作)。

4.前苏联学派则主要在(生物地理群落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三、选择题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A.理论生态学B.草原生态学C.环境生态学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生态学2. 园林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A)。

A.生态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树木学3.最先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A)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4.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C)首次提出来的。

A. 海克尔B. 奥德姆C. 坦斯利D. 林德曼四、简答题1.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答:分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

2.简述园林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

答:(1)造园阶段(传统园林阶段):主要服务于以皇帝为首的贵族阶层,主要为营建宫苑\庭院\花园等范围较小.(2)城市绿化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园林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广大的城市居民,园林服务范围扩大到公园和整个城市绿地系统.(3)大地景观规划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园林从城市扩展到郊区,进而影响到大地综合体。

3.园林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主要研究:(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园林植物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与机理(2)城市植被的恢复重建,生态过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3)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城市生态平衡的维持(4)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生态管理(5)园林生态设计与生态工程技术问题4. 园林生态学的研究进展?(1)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2)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3)城市区域绿地网络研究(4)城市植被恢复重建与生态过程研究(5)生态规划设计与生态过程研究(6)园林生态工程技术研究第二章城市环境、生态因子与园林植物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是指园林与生态学领域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园林植物与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以下是园林生态学的复习资料。

1. 园林生态系统园林生态系统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等生物要素与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开放性:园林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

- 稳定性:园林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够维持一定的物种组成与生态功能。

- 多样性:园林生态系统内物种多样,生态功能丰富。

2.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生态系统的基础要素,园林植物在园林生态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园林设计与管理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选择适宜物种:考虑到园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需要,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适宜物种进行绿化。

- 追求生态效益:在绿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如积极吸收污染物质、促进微生物活动等。

3. 城市生态园林生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园林生态系统能够促进城市生态功能的提高,例如:- 缓解城市气候:园林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周围空气的流通,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现象。

-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园林植物的引导,采集城市降雨,实现水资源的利用。

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在自然生态破坏或退化的地区,利用生态学原理与技术手段进行疏导、改造和重建,以恢复和改善原有生态系统。

园林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之,园林生态学是园林设计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园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创力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原创力 《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原创力《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个体生态学总论环境的概念按其性质,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納境。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

生境:特定生物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不可替代性:对生物作用的因子虽不是等价的,但都很重要,缺一个都不行,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补偿性: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时,可依靠某一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而获得类似的生态效应。

最小因子定律(木桶原理):生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

限制因子:某一数虽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由于不能满足生物生长的需要,不仅限制了生物的生长,而且也将限制其它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态因子发挥作用,这一生态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每个物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耐性定律的补充原理:① 任何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② 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

③ 由于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生物对其他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将会缩小。

④ 对多个生态因子耐性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其地理分布范围也很广。

⑤ 同一生物种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其耐性范围会发生变化,产生生态型的分化。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时,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在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了相应的生态变异。

生活型,不同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或人为培养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所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自考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自考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

自考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园林生态学复习资料一、识记题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论和系统理论。

2下列原理中,不属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是景观叠加原理。

3下列要素中,不属于景观要素类型的是交点。

4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障碍作用。

5廊道的重要特征有弯曲度和连通性能。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景观多样性指标的是可及度。

7不同的森林类型的结构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地境系列,另一个是时间系列。

8下列特征中,不属于网状景观的空间特征的是网的面积。

9在影响景观形成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降水是更为重要的气候地理因素。

10植物可以根据其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

11人类对斑块结构的影响有:斑块类型,斑块大小,斑块形状和斑块密度。

12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因素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

13植物的运动地靠散布来实现的。

14景观变化的作用力之一是自然力,自然力又分为物理力和生物力.15根据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强度,景观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它们是波动,恢复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16景观内部的开放性,异质性和物种以及遗传多样性是保持景观稳定的因素。

17土地的综合分类是考虑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各种属性。

18城市景观是人为干扰最为明显的景观类型。

19水土流失属于物质流。

20湖南的主要地貌类型是山地地貌。

21我国土地等级系统分为三级,包括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组。

22走廊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具有连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障碍作用。

23土地能力分类的类别方法是根据若干土壤和立地性状的临界值将土地归纳成若干不连续的类别,其数目通常不大于10。

24连续运动的动物对该景观的影响很大。

25环境资源斑块是稳定性最强的斑块。

26土地能力分类的参数方法包括加法系统,乘法系统和复合系统。

26开发利用阶段不属于土地评价基本阶段的是。

27中等干扰假说认为,一个群落经历的干扰呈某种中等水平时,种的丰富度最大。

28管理景观种景观类型是人们对天然植被进行管理和利用。

园林生态学复习

园林生态学复习

园林生态学复习一、识记环境因子建群种Shelford 定律生态位生态因子群落演替园林生态学生态型长日照植物陆生植物二、理解1、植物的日长生态类型。

1、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2、植物的光强生态类型。

3、植物群落的演替类型。

4、优势种和建群种。

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6、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7、基础生态位与际生态位的区。

8、季相最明显的森林群落。

9、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10、食物链的种类。

11、植物演替的类型。

12、植物的“三基点” 。

13、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

偏害作用异种抑制三、分析1、阳性植物与阴性 下,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所示。

根据培养产生的结果分析。

A 、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有b 存在,a 就不能生存B 、 在绝大多数自然条件下, a 和b 能够共存,但b 的数目 肯定多于aC 、 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b 的生存能力肯定强于 aD 、 在该实验培养条件下,a 和b 的生存关系变得相互依赖 3、在一个150公里的草原中,猎豹种群密度是 0.15/km 2,鬣 狗种群密度是15/km 2,蝗虫种群密度是15000/km 2。

对此现象 作出解释。

A 、 能量从鬣狗流向猎豹的效率为 1%B 、 猎豹和鬣狗属于同一营养级,猎豹体型大于鬣狗C 、 蝗虫属于第一营养级,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含能最多D 、 猎豹与鬣狗存在捕食关系,所以两种生物种群密度不同植物的光补偿点 2、将a 、b 两种草履 虫分别单独培养和混 合培养,环境、营养等 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 单敎培养 混合培养4、右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试作解释。

A、随着外界干扰增强,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大B、随着外界干扰增强,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大■ ■ 4- —- 八」、C、流入兔体内的能量至少占绿色植物总能量的10 %D、流入兔体内的能量包括兔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5、图11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口、川、W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 i、E代表能量的形式。

园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园林生态学 复习提纲(含答案)

《园林生态学》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稳定性最低的生物群落是()A.落叶阔叶林B.北方针叶林C.温带草原D.荒漠2、下列属于非生物因子的是()A.互利共生B.寄生C.风D.开采资源3、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在其论著《普通生物形态学》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

A.奥德姆B.海克尔C.马世俊D.辛柏尔4、植物在其生长发育阶段,抗低温能力最强的时期是()A.萌芽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休眠期5、长日照植物在连续光照条件下()A.不开花B.开花延迟C.开花提前D.正常开花6、23.以下东北树种对大气粉尘污染抗性较弱的是()A.臭椿B.油松C.银杏D.家榆7、拟寄生现象属于下列哪种种间关系()A.寄生B.捕食C.竞争D.共生8、荷花属于()植物。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9、能分泌杀菌素的树种是()A.核桃楸B.火炬树C.白杨D.旱柳10、藻类常附着在甲鳖等甲壳动物上,既不从栖主获取食物,也不伤害栖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偏害共生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原始协作二、多项选择题11、在生态学巩固时期涌现了多个学派,其中有()A.欧美学派B.北欧学派C.法瑞学派D.英美学派E.前苏联学派12、园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体现在()A.乔灌草结构B.自然式结构C.规则式结构D.多层结构E.混合式结构13、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按其功能可划分为()A.植物B.生产者C.动物D.消费者E.分解者14、影响植物分布的温度因素主要有()A.极端高温B.极端低温C.年平均温度D.最适温度E.积温15、水生植物的特征有()A.根系发达B.叶片大、柔软C.发达的排水器官D.通气组织发达E.生殖方式多样三、填空题16、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17、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18、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

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
1.生态学经典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根据生态学研究的性质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园林生态学也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4.从园林的发展历史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造园阶段(又称传统园林阶段)、城市绿化阶段以及大地景观规划阶段。

5. 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

6. 城市的物理环境,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部分。

城市生态环境也可分为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
7.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8. 根据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谱段,光可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部分。

可见光谱依据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
9.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三大生态类型。

10.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划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11. 水生植物类型很多,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三类。

12. 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可进一步划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三种类型。

13. 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分成三个主要类型:1.生物个体层次上的物质循环2.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3.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14.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15.大气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种。

16.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内对植物产生毒害。

22. 粗略地可将土壤有机质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大类。

17.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可划分为三个类型:沙土类、壤土类、黏土类
18. 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9. 森林群落,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20 引起群落演替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21. 蒋高明(1993)认为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是城市植被的主要类型。

2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根据性质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3、水生植物类型很多,根据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可划分为:、、
三类。

24、森林群落随着光照强度渐减,依次发展为、、、
和地被层等层次。

25、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指大气圈的
、、、和,又称为全球环境。

26、植物群落的结构单元为和。

27、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将植物分为、、。

28、举例出娄底2种抗逆性较强的树种:、。

29、氮肥、、是植物需要量较多的肥料。

30、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去描述,即:、、
、。

31、陆生植物指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可进一步划分为、、。

32、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分成三个主要类型:、、。

33、根据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光谱段,光可分为和两部分。

可见光谱依据波长从长到短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

34、举例出2种短日照花卉:、。

35、城市中大阳辐射不均匀,造成树木的不对称生长,出现明显的现象。

36、土壤质地有:、、三种类型。

红壤土和黄壤土是湖南省主要的土壤类型,它们的土壤质地为。

37、在大气组成成分中,对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和。

38、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

二、解释名词
1.环境因子:
2.生态因子:
3.生境:
4.环境容量:
5. 体内环境:
6.生态幅:
8. 光污染:9. 光周期现象:10.冷害:11.冻害:
12. 中生植物:13. 根际:14. 根际效应:Chap.715. 植物种群:
16.生态位:17. 植物群落:18. 优势种:19. 建群种:20. 群落季相:21. 裸地:
22原生裸地:23.次生裸地:24. 食物链:25、.生境:26、生态位:27、生态地面
28、生活型29、植物群落30、生态因子31、环境容量:32、建群种:
33、植物群落34、城市热岛效应
四. 简答题
1.城市环境的特征
城市环境的自我调节净化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危害。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 主导因子的含义是什么
4.简述耐受性定律的内容
5.根据住屋对光照程度的要求,描述植物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园林植物配置上的注意点
6. 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7.菌根的作用特点
8.请用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简述自然生物群落的特点
9. 简述宫胁法植被恢复的方法和步骤
10.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特点
11.判断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2、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成因?
13、如何理解生态园林的涵义?
14、主导因子的含义是什么?
15、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16、试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

17.简述耐受性定律的内容
1、试用物质循环原理分析清除城市植物群落枯枝落叶的弊端及对策。

2、简述城市环境(光照、温度、土壤)的特点。

3、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植物可分为哪些类型?描述不同类型的特点及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的注意点。

4、根据经验可从哪些方面来判断树种的耐荫性。

5、简述城市土壤的特点及其改良措施。

6、简述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的特点?如何采取一些方法来平衡与调控城市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