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及《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
受、体验、认识、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2、通过了解古典时期西方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贝多芬,认识维也纳古典乐派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3、初步懂得古典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及奏鸣曲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第九交响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案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一、学习目标:(一)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音乐历史贡献。
(二)通过聆听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演唱《欢乐颂》来感受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内容安排:(一)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及《热情奏鸣曲》为重点内容,再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表现,风格特征,理解内容方面进行细致的赏析。
(二)了解贝多芬创造的背景,作品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三)在教师的引领下,欣赏并分析第四乐章《欢乐颂》。
(四)充分发挥学生特长,通过指挥,歌唱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情绪活跃气氛。
三、重点、难点:重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交响曲,奏鸣曲的音乐特征。
四、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同学们拿出双手,模仿老师以下拍打的这段节奏。
预备起X X x︳X XX︳x x ︳X —‖刚才你们在模仿的时候,是模仿听到的声音还是模仿眼睛看到的动作呢?做个试验吧,接下来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以下这段节奏。
XXXX XX︳XXX x‖师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这段节奏表达的情感是强烈的还是轻柔的呀?生:强烈的。
师:对的,它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
接着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聆听老师接下来拍打的节奏。
你们能分辨出刚才这段节奏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吗?XXXXXXXXXX(没有声音的节奏学生无法分辨)师;同学们都非常疑惑。
当我们听不到声音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表情吗?(感受不到)这说明音乐听觉的艺术(非常棒)。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家们都要有一对非常灵敏的耳朵,如同画家失去了眼睛一样,音乐家失聪了,你们能想象这种致命的痛苦吗?可是有一位伟大的失聪的作曲家却在200年前创造了音乐史上的神话。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贝多芬)对,他就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划时代音乐家路德维奇.凡.贝多芬。
高中音乐教案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多媒体平台、cd音乐、贝多芬的音乐资料
教 学 过 程 预 设(附另页)
备忘及反思:交响乐应该分段欣赏和分析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生成记录
环节一:导入设计
方式:五指模仿练习
问题:3345543211233223345543211234
学生上来弹奏
媒材:欢乐颂音乐
环节二探求新知
步骤(问题、媒材):
1、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和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魅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宽阔的胸怀
2、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激发听交响性音乐的兴趣,从而更加关注他的作品,提高其审美情趣及鉴赏古典音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谈话、讨论、体验等手段,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和作品内涵
备注:
环节三实践练习
完成的聆听《第九交响曲》
并提示学生是否感受到,每个片段的提示。
提问学生聆听后的感受。
贝多芬承受的失聪的折磨,却创作出这样为了人类自由和欢乐的做品,因此被人们成为“乐圣”。
环节四探索与拓展
内容:欣赏片段贝多芬钢琴曲第二十三首奏鸣曲《热情》
维亚纳古典乐派还有一些什么作曲家: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三大音乐巨匠。
环节四小结
当你发现,贝多芬的交响乐里面一切都各得其所,一切都合乎逻辑时,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真正美好的情感。——世界著名指挥家(奥)卡拉扬
2、运用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了解音乐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技能,掌握交响曲的知识
2、引发想象和联想,培养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赏等能力,对贝多芬的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方案

1、抽学生简述自己了解的贝多芬
2、教师总结,并以PPT形式详细列出贝多芬当时的状况
3、按奏鸣曲式结构,分段聆听《第二十三奏鸣曲》,结合音乐要素、背景,讨论,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音乐情绪,感受贝多芬对时代进步的信心,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对个人生活的热情。
4、总结奏鸣曲式结构特点及音乐要素特点
教学活动3
四、拓展与研究个人经历,作品特点能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查阅,课上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贝多芬及其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热情;
2、通过了解贝多芬生平,作品创作背景等,感受贝多芬对民主、自由、平等的渴望,学习贝多芬在逆境中顽强抵抗的坚强意志。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布置以小组形式“搜集与贝多芬相关的事迹”“聆听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作业;
教学内容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科目
音乐
年级
高二
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大部分学生都热衷于流行音乐,缺乏对古典音乐的经典、伟大之处的发现、挖掘,音乐的教化意义更无从谈起。但经过前几个章节的教学,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有一定的提升,也逐步主动参与到课堂,因此,本科在设计上,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既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过程等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聆听并分析作品。
2、通过多媒体欣赏贝多芬的代表作,让学生感受其作品情绪和特点;
3、通过问答和讨论,分析贝多芬的作品特点,艺术成就等。
三、知识和能力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代表作;
2、通过聆听《第二十三奏鸣曲》,感受作品情绪,掌握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
3、结合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特点,分析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设计思想:1.从传统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研究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终身研究的愿望。
3.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研究___音乐作品的兴趣,参与了解、认识、评价___的研究活动。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___的资料,在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过程中提高音乐审美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___《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内容:《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材分析:《第九交响曲》是___在法国革命理想被摧毁的时期创作的,体现了他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作品中回到了英雄斗争的主题,最后一乐章使用了人声歌唱___的《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以使尽可能多的听众更明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让学生集体演唱一首流行歌曲来体会其曲风。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速度、风格、歌词等特点。
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搜集有关___的资料,进行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判断能力。
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钢琴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作品的音乐形式和结构。
总结:回顾研究过程,激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
分析。
这首钢琴曲是___的早期作品,与《欢乐颂》的风格截然不同。
它更加轻快、灵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可以说,《热情》是___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同学们可以听一下这首曲子,感受一下它与《欢乐颂》的风格对比。
可以发现,虽然两首曲子风格不同,但都充满了___的个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总之,___的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染力,它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生平,感受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贝多芬的音乐生平,代表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2. 难点:对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作品特点。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3. 分析法: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创作意图。
4. 互动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3. 作品欣赏: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4. 作品分析:对播放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及意图。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六、贝多芬早期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了解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分析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欣赏贝多芬早期的代表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贝多芬早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对早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七、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理解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分析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之处。
欣赏贝多芬中期的经典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特点。
对中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作者:李彦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7期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了解、认识、评价贝多芬。
2.通过引导,学会自主理解、分析音乐作品。
3.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音乐家、钢琴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肖邦、柴可夫斯基……)(二)贝多芬为何被称为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与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关系“不可超越的大师”“音乐之父”巴赫是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是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
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是大海!”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钢琴之王”李斯特是贝多芬嫡传的一脉。
肖邦等浪漫派音乐家对贝多芬推崇备至,他们把贝多芬中期的作品那种自由奔放的情感表达作为自己的先驱和榜样,寻求动力性的和声与结构,力求使得作品激动人心。
贝多芬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贝多芬代表了音乐从古典式向浪漫式的转变。
被称为“划时代的音乐大师”(三)作者简介贝多芬:(1770 -1827)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代表作有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合唱》交响曲;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钢琴奏鸣曲《月光》《春天》等。
贝多芬自幼便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五岁就会弹奏羽管键琴,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誉。
十岁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
十一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十二岁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开始了他的“音乐仆役”生涯。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学习内容分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这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通过对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在聆听《第九交响曲》时,自主分析和理解音乐内容。
《欢乐颂》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旋律,因此要让学生演唱这首歌曲。
二、学习目标(一)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二)通过了解古典时期西方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贝多芬,认识维也纳古典乐派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三)初步懂得古典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及奏鸣曲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第九交响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外国音乐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足以证明音乐独特的迷人风采与强大的生命力。
如何让学生了解外国优秀音乐,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开阔学生视野。
要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多欣赏外国优秀音乐作品。
高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古典音乐作品无法沟通和理解,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的浅易的作品,或给学生讲一些音乐家的童年故事。
当然,这样的话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此,我感到任重而道远。
2、音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它的作用是重大的。
因此学校应当重视音乐教育,给音乐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学校是两周一节音乐课,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同时,我也坚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每一堂音乐课做起,外国优秀音乐一定会得到学生的青昧与喜爱,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音乐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热情奏鸣曲》的音乐片段,感受、体
验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2、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情感——体会作曲家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参与鉴赏的积极性,理解作品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归纳法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出勤
二、导入
请同学说出上课之前播放音乐的名称,并感受音乐表现的是强烈的还是轻柔的,(说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大家可以想象的到,一位音乐家失去听觉几乎就是致命的打击,可是有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却在200年前创造了音乐史上的神话,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引出课题——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三、新课教学:
1、介绍古典主义时期及音乐风格
a、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20年左右)
b、音乐风格(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形式严谨、语言通俗、以简洁、明快的主调音乐为主的风格)
2、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情况
教师总结:A ( 无趣的童年),b (失意的青年),c (失聪的晚年) d(不修边幅的形象)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被人们尊称为“乐圣”。
3、介绍贝多芬的作品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九部交响曲,还有钢琴协奏曲和歌剧、弦乐四重奏等音乐作品。
3、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主题之一
(1)简单介绍作品(见P110分析)
(2)让学生聆听作品片段,思考音乐表达怎样的情绪?
(3)教师总结:这部作品中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典型的贝多芬风格。
4、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作品简介(见P111分析)
(2)介绍《第九交响曲》手稿
(3)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出示作品结构示意图
A、聆听作品,教者在聆听过程中讲解乐曲发展脉络。
B、聆听过程中思考问题,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谈你对这部交响曲的感受?
总结:作品表现出贝多芬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C、作品体验教师钢琴伴奏,请同学们集体演唱《欢乐颂》
5、音乐知识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奏鸣曲式——快板乐章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时加尾声)
•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作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
四、拓展与探究(一)讨论: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在哪里?(1、艺术成就2、思想)
总结: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
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自由、平等、博爱”。
拓展与探究(二)维也纳“三杰”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大音乐巨匠。
海顿被誉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贝多芬被誉为“乐圣”。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收集海顿和莫扎特各一部音乐作品,并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做简单的比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他一生贫穷、孤单、残疾,命运没有给他带来欢乐,他却带给大家欢乐的世界,贝多芬没有被命运所厄倒,他用顽强的生命谱写着一部部不朽之作。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执着顽强的精神,好好学习,珍惜今天,命运就在你们手中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