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和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3.doc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29 劳山道士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
登一顶,有观.()宇,甚幽。
(2)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
(3)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解析:对于陌生的汉字,不能够凭偏旁或认识的一部分就断定字的读音,要认真查字典,准确掌握字的读音。
如(3)诩“xǔ”,不能只读半边。
答案:(1)jí guàn(2)ànɡ jiàozūn(3)xǔ bó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头触硬壁,蓦然..而踣:(2)授.以斧,使随众采樵:(3)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4)乃尔..寂饮:(5)不堪其苦,阴.有归志:(6)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解析:(5)阴,与我们现在“阴天、阴暗、阴险”等的词义相差很远,要根据语句的含意来确定词语的含义。
这里“阴”的含义是由“暗”这个意思发展而来的。
参考答案:(1)突然。
(2)交给。
(3)夸耀。
(4)却,如此。
(5)私下里。
(6)不见踪影。
3.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别号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记忆考查题,所以要准确记忆有关的文学常识。
答案:聊斋志异蒲松龄柳泉居士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B.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
”C.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D.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
解析:A项“辉”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屋子里非常明亮。
B项“师”各词作动词,“拜……为师”。
C项“樵”名词作动词,“打柴”。
答案:D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今阅.两三月()(2)弟子在家,未谙.此苦()(3)俯首骤入,勿逡巡..()解析:(1)是本题中较难回答的词语,“阅”,一般使人联想到的是“读”,但“阅”的后面跟的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于是便要考虑这里的“阅”指的是“过了”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6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七单元2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畎.亩()(2)傅说.()(3)胶鬲.()(4)行拂.乱其所为()解析:特别要注意多音字“说”“拂”,准确读出这些字音,有利于理解词语的含义,进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答案:quǎn yuè gé fú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假字的识记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要有正确的答题格式:通假字——本字——解释。
在答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参考答案:(1)曾增增加(2)衡横阻隔(3)拂弼辅佐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恒:__________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__________任: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句子中的词语时,必须注意整个句子的语意,把词放在句子里解释。
参考答案:(1)国内在国外常常(2)所以责任、担子这样的4.积累填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___________,这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_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他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和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孟子及其作品的评价,要做到准确记忆。
答案:《孟子》孟子思想教育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选自《孟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01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第二单元5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矜.()持信.()守风度翩翩.()噙.()住申.()办解析:掌握文中生字的读音。
答案:jīn xìn piān qín shēn2.解释下列词语。
信守:矜持:风度翩翩:噙住:解析:能够掌握上题中的词语的意思,解释时也可结合语境。
参考答案:信守:忠诚地遵守。
矜持:竭力保持端庄严肃的态度。
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噙住:(眼里)含。
3.请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解析:消息虽然简短,但是六要素要完备。
参考答案:时间:2001年7月13日地点:莫斯科人物:中国事件发生的原因:中国申请奥运会举办权经过和结果:经过两轮投票,中国北京以其强大的实力以及对承办奥运会的信心和决心,最终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4.这篇课文是一则消息,消息是______________。
这则消息的副标题、导语以及主体部分都用了数字,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解析:明确消息的特点,运用数字是为了更有力地说明北京的优势。
参考答案:短小精悍、内容单一、完全用事实说话的最灵便的报道形式这样写的作用是为了凸现重要信息,如强调了申奥成功的时间和两轮投票,中国北京明显的优势,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显示出来。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了!”这个“该”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解析:“该”字表现了一种盼望而喜悦的心情。
参考答案:“该”字显示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巨大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北京承办奥运会的实力的强大信心。
2.仔细阅读课文,再联系课后附文,结合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大阪等城市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反应,谈谈你对北京申奥成功原因的分析。
解析: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相应的信息。
参考答案:北京申奥成功,是中国整体实力增强的一种表现,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实力的肯定,同时也是“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的一种体现。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12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8 苏州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幽凝.(nínɡ)参.差(cān)魅.力(mèiB.怀疑.(yí)佳肴.(yáo)老趼.(jiǎnC.恬.美(tián)弹.词(tán)拙.劣(zhuD.涵.养(hán)小巷.(xiànɡ)巷.道(hànɡ)提示:A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洗练疲劳忧伤熙攘B.冲撞崭新娇嫩范畴C.时髦刺绣铁锈顷倒D.豪情温雅挑战骇浪提示:C答案:C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强颜:勉强做出(笑容)。
B.C.亵渎:轻慢,不尊重。
D.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大。
钧:重量大。
提示:答案:D4.王蒙,_______作家。
20世纪50年代,因发表_______引起广泛关注,毛泽东曾多次提及并给予好评。
已发表文学作品近1 000万字。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
答案:中国当代著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答案:qiǎng jiàng qiáng tán dàn mòméi2.答案:意赅骇浪恬美聒噪洗练冼星海诱惑绣花拙劣相形见绌亵渎赎罪3.(1)轻慢,不尊重。
((2)勉强做出笑容。
((3)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4)恬静、优美。
()(5)汹涌而险恶的浪涛。
比喻险恶的环境或激烈的斗争。
()答案:(1)亵渎(2)强颜欢笑(3)老态龙钟(4)恬美(5)惊涛骇浪4.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
苏州的莱肴,明亮的喜悦。
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
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
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
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
提示:参考答案:细致、温和、柔韧的心态、习性和生活的方式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结合在一起。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1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 短文两篇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涩.(sâ)溺.(nì)济.(jì)B.卬.(ánɡ)嗜.(shì) (fù bǎn)C.踬.朴(zhì)艾.(ài)辄.(zhã)D.魁.然(kuí)黜.(chù)一氓.(mánɡ)提示:“氓”应读“mãng”。
答案:D2.填空。
柳宗元(773~819),字_______,_______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又在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的散文,与_______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_______、_______等六人并称为_______。
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
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蝂传》《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
《黔之驴》中的成语几乎尽人皆知。
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家、文学家,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答案:子厚唐韩愈欧阳修苏轼唐宋八大家黔驴技穷思想3.辨字组词。
答案: 嗜嗜好徙迁徙魁魁梧敝敝帚自珍鳍鳍鱼徒徒弟槐槐树蔽一言以蔽之4.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1)为去其负:(2)以厚其室:(3)日思高其位,大其禄:答案:(1)“负”,动词作名词,背负的东西。
(2)“厚”,形容词作动词,增加。
(3)“高”“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提高;使……优厚,加大。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永之氓》中的“一氓”溺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提示:仔细阅读原文即可。
答案:腰缠千钱,游不动。
2.从文中______________语句能看出来,如果这个人舍弃他腰中的钱,能逃生。
提示:从他的同伴的话中可以看出来。
答案:“永之氓咸善游”“汝善游最也”3.“不应,摇其首。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2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0 诗词五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观刈麦》的作者白居易,是唐代早期著名诗人,字乐天。
B.《过零丁洋》这首诗是其作者——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所囚禁的船经过零丁洋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
C.《己亥杂诗》选自《定盦全集》,作者龚自珍,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D.《山坡羊》是明代张养浩所作的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
解析:A项中对白居易所处的时间把握不准,他是唐朝中晚期的诗人。
C项中的出处应该是《龚自珍全集》。
D项中的错误在于对作者所处的朝代把握不准,张养浩应该是元代散曲家。
答案:B2.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刈.麦(yì)荷.(hè)箪.食(dān)B.岁晏.(yǎn)折戟.(jǐ)C.定盦.(ān)璱.(sè)D.踌.蹰(chóu)宫阙.(jué)解析:B项“晏”应读“yàn”;C项“盦”应读“àn”;D项“阙”应读“què”。
应注意声调的正确性。
答案:A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童稚:小孩子。
壮:青壮年男性。
B.岁晏:年底。
零丁:孤苦的样子。
C.落红:落花。
浩荡:无边无际。
D.照汗青:照耀史册。
四周星:四周都是星星。
解析:“四周星”指“四周年”。
答案:D4.《赤壁》诗中“周郎”“二乔”分别指谁?答案:周郎指周瑜,二乔是指当时出名的两大美女——大乔、小乔。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对杜牧《赤壁》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18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7 生命之舟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簰.洲湾()溃.口()障碍.()肆虐.()迂.回()搜.寻()穿梭.()靠拢.()解析:本题考查对生字以及常用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要注意标调的位置。
答案:pái kuì ài nüè yū sōu suō lǒng2.辨字组词。
舵()嘱()逐()苟()陀()瞩()遂()荀()解析:形近字的组词,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
答案示例:舵手陀螺嘱咐瞩目逐渐遂愿苟且荀子3.解释下列词语。
奉命:___________________ 感人至深:___________________率先:___________________ 肆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释词语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结合文章表达的意思,再进行理解记忆,比较容易掌握。
参考答案:奉命:接受命令;感人至深:非常感动人;率先:带头;肆虐:任意侵扰或残害。
4.这是一则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_______包括__________、字幕、图表等,_________包括解说、____________和现场效果。
解析:了解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根据书下的注释填写内容。
答案:画面声音画面图像声音同期声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面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施救人员在呼唤,有人吗?有人吗……B.人们发现第一个营救目标——空军高炮五团二二五营战士。
C.冲锋舟一步一步向小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D.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这些舟船为——“生命之舟”。
解析:A项应当在呼唤后用“:”,代表同期声录下的人的话语。
C项在词语之间应当用“、”分隔而不能用逗号。
D项“为”和“——”表达的意思一样,所以应当删去“——”。
答案:B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测试题2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3 想北平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单摆浮搁.()什.刹海()辜.负()赐.给()菜圃.()答案:gēchàgūcìpǔ2.找出体现北京方言特色的词语,体会老舍先生“京腔京味”的语言风格。
答案:整个儿、差点事儿、挤得慌、白霜儿等。
3.(1)论说巴黎的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2A.布置揭露C.部置揭露B.布置暴露D.布置解释答案:提示:正确理解近义词。
“布置”一般指布置事物。
“部置”指答案:A4.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_,字_______,满族。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代作家。
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的作品很多,他一生中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可以说是一位文学大师。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舒庆春舍予《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揭露.暴露.露.水寒露.B.什刹.海一刹.那刹刹.间刹.C.匀调.风调.雨顺调.令调.D. 僻.静偏僻.开僻.譬.如提示:A项,“揭露”“暴露”的“露”读作“lòu”,“露水”“寒露”的“露”读作“lù”;B项,“什刹海”“一刹那”“刹那间”的“刹”读作“chà”,“刹车”的“刹”读作“shā”;C项,“匀调”“风调雨顺”的“调”读作“tiáo”,“调令”“调查”的“调”读作“diào”。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单摆浮阁揭露黏合B.俊伟辜复静寂C.僻静便宜亨受D.雄伟整顿刺激萧索提示:A项中“阁”应为“搁”;B项中“辜复”应为“辜负”;C项中“亨受”应为“享受”。
答案:D3.(1)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和解析八年级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题及答案和解析 2 周庄水韵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参差()()谛听()摇曳()娴熟()屋脊()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拼读,如“参差”,也考查了生字的拼读,如“娴熟”。
“脊”字的读音只有一个,但容易读错。
答案:cēncī dì yè xián jǐ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吗?如果有请将它标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文。
()(2)在阳光下,积雪正在溶化……()(3)随着一声声轻脆的爆炸声……()解析:(1)和丝织品有关的通常用“纹”,而“文”表示的是文字。
(2)“融化”表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溶化”表示在液体中化开的过程。
(3)表示声音用“清脆”,而没有“轻脆”这个词。
参考答案:(1)文――纹(2)溶――融(3)轻――清 3.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相同()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 A.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C.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D.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 解析:本题需要同学们具备辨析拟人和比喻修辞的不同的能力。
例句是一个拟人句,A项也是一个拟人句,它将竹子赋予人的特点――潇洒;B、C、D三项中分别有标志性的比喻词:像、仿佛、是,因此都为比喻句。
答案:A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中字的本义。
注意“相看两不厌”中的“厌”不是讨厌的意思。
答案: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根据课文,填写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内容。
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
前两次到周庄,第一次时值“_______”,“天下着小雨”,春雨蒙蒙,给作者留下的印象“_____________。
”第二次游周庄是_________,写小雪后的景色。
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鲜明对照,“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课文要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能够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按照时间来安排叙述的,并且要认真读本题,在题目中加入引号则表明要求用原文来回答,这就需要较熟课文,并且找出重点句。
参考答案:仲春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冬天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2.在空缺的①②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①___________,阳光已经穿破云层②___________大地。
解析:本题既要求对课文熟悉,能背诵,同时也考查了拟人修辞的运用。
参考答案:①覆盖②抚摸 3.按原文给空缺处填上一组排比的词语。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解析:本题考查排比修辞的运用和默写。
参考答案: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 4.文中写作者第二次到周庄的感受,作者把这次所见到的景物说成是“版画”,而将第一次比喻为“水墨画”,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么写?解析:本题考查比喻的作用。
喻体要生动表现本体,就要能描画出本体的特点,又让人觉得很贴切。
第一次给人的感受是灵空优美,水墨画更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第二次要表现颜色亮丽的美,版画则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更能体现本体。
参考答案:两者韵味不同。
水墨画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灵空优美;版画则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这样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意境美。
5.对下面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A.比喻、排比 B.拟人、比喻 C.比喻、拟人、通感 D.拟人、通感解析:在一个句子中可能运用了多种修辞,本句中水声“如诉如泣”就是把水的声音描摹成人的行为,是拟人的写法;又把这种声音比喻成“江南丝竹”;同时声音是听觉,用“柔情”的感觉来写为通感。
答案:C 快乐时光风景最美某人非常喜欢爬山。
一次,他去瑞士度假,请了一个当地人作向导一起去爬一座高山。
在他们通过一处险要的地方时,向导对他说:“小心点,先生,这里挺危险的,很容易掉下去。
不过,如果你掉下去时,别忘了向右看,那儿的风景最美。
”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
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
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光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1.这段文字主要以空间为顺序写景,请按要求填空。
先写岸上的楼房、小街,再写_______,描绘_______景色,然后写_______,再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_______。
解析:能从文中找出写作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答案:河中水中朦胧拱桥古镇的欢呼 2.文中写“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一句,对后文写焰火起了什么作用?解析:这句话写的是“静”的感觉,这和下文中写“闹”形成了鲜明对比,能更好地表现周庄多彩的美丽,同时也更加衬托出后面所写景色的绚丽。
参考答案:以幽静暗淡的环境,衬托出节日礼花的七彩斑斓、摇曳生辉。
3.“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这句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比喻的作用。
要明确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摇曳生辉、光华四射”。
参考答案:从水中的倒影写天空的礼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礼花的辉煌美丽表现得形象而生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江南小镇周庄在距离苏州三十多千米的地方,还有一个最能体现江南特色的小镇――周庄。
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的街巷穿行时,使人恍若走进人间仙境一般。
在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江南小镇中,镇子周围被湖和河流包围,镇子里的小河呈“井”字形,全镇共有十多座桥梁,大部分的住宅都建在河边,镇子里无法通行汽车,还保留着许多有四百年到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1984年,著名画家陈逸飞在那里画了一幅《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的画廊中展出。
这幅画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
这幅画被哈默用重金买下,并送给邓小平同志。
这样才使周庄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地区。
那里的人们说,在八十年代,镇子里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桥塌掉了,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古桥的价值,就将其拆掉,建了一座新桥。
现在提起这件事,人们还非常后悔。
现在那里新建住房的高度和式样都要体现明清民居的特色,并要经过批准才能兴建。
4.为什么说周庄是“最能体现江南特色的小镇”?将答案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
解析:阅读文本,从中提取中心句子。
参考答案:“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又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这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江南小镇中,镇子周围被湖和河流包围,镇子里的小河呈‘井’字形,全镇共有十多座桥梁,大部分的住宅都建在河边,镇子里无法通行汽车,还保留着许多有四百年到八百年历史的古桥”。
5.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驳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平时对词语的积累,也可通过对上下文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参考答案:bó,货船停泊装载的码头。
mì,安宁、平静。
huǎng,仿佛、好像。
6.用一句话概括周庄成为著名旅游地区的原因。
(不超过25个字。
)解析:阅读文本从中找到关键词语,组合成一句通顺的话。
参考答案:因为1984年画家陈逸飞所画的《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展出。
7.作者为什么要插叙1984年的事?解析:插叙是叙述一段和主要事件相关的一件事,插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体事件,或是为了作解释说明,本文的目的显然是前者。
参考答案:从侧面表现周庄的美丽和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周庄的价值。
8.文中最后一段说:“现在提起这件事,人们还非常后悔”,为什么会后悔,你是怎样理解的?解析:本题是要回答“你”如何理解“人们后悔”了,而不能脱离本文,枝蔓开去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