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上海市静安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望岳》)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

(《钱塘湖行》)4.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

(《临江仙》)5.文中直接表达两难情况下作者选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二)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6-9题(12分)【甲】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乙】曹刿论战1十年,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3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这两篇作品都与作战相关。

甲词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_(姓名),词牌名是________。

乙文选自史书《_______》。

(3分)7.以下对两篇作品中描写沙场作战的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所占篇幅都不多B.都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C.都刻画了明君和忠臣的形象D.都强调了勇气是作战取胜的关键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既克,公问其故。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 百草丰茂2. 吹面不寒杨柳风3. 铁马冰河入梦来4. 欲说还休5. 把酒临风6. 阡陌交通【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六个小题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难度不大。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参考答案】7. B (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8.迟暮萧瑟,明朗绚丽【详细解析】7小题中的曲描写的是秋景,AD为春景,C为冬景,B为秋景。

所以选B。

8小题只要看原词,共有两句,前句描写的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特点较为明显,萧瑟、凄凉,而后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截然相反。

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从头脑中想出合适的词语来概括曲中的景物特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2年语文中考二模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3分,共15分)1.D(A赝品yàn;C在燕然yān,草木长zhǎng;B诘问jié。

)2.B(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已,停止、控制。

)3.A(“不是”“而是”“这时候”对这几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强的提示作用。

)4.C(此题涉及到病句的三种类型:A“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养成,属搭配不当;B “通过”和“让”,去其一;D项关联词语误用,“只要·就”“只有·才”。

)5.B(B应为“假设关系”。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6.A(A除“薄暮冥冥”“义薄云天”,“日薄西山”的“薄”也是“迫近”之意。

B“期在必醉”的“期”意为希望、期望,同今义;“期年之后”的“期”意为“一周(年、月)”,读jī,古代也写作“朞”。

C“衡”虽均通“横”,但前一个“横”与“竖”相对,用的是本义;后一个“横”用的是引申义,梗塞、阻塞、不顺。

故C项不是这个题目的最佳选择。

D前一个“诣”意为“报告”,后一个“诣”指“学问等所达到的境界”。

)(2分)7.你太不聪明了!(汝、惠各0.5分,“甚矣”倒装后的强调意味1分。

)(2分)8.山高且大;移山人数少;路途遥远;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下;旁人讽刺(不能用原文,一点1分,能任意答出两点即得满分。

)9.①说话的方式不同:愚公妻是“献疑”,即担心又关心;智叟是“笑而止之”,讽刺嘲笑加阻止。

②对愚公的称谓不同:愚公妻称“君”,语气尊敬;智叟称“汝”,语气很不尊重。

③即使说同样的话气不同:愚公妻是民存疑虑,“如太行王屋何”;智叟是语含挖苦,“其如土石何”。

④对愚公的评价不同:愚公妻没说愚公不明智,智叟讽刺愚公“甚矣,汝之不惠”。

⑤对愚公能力的评判不同:愚公妻只是指出事实,愚公个人人能力不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智叟则故意强调“残年”和“毛”,语带讥讽。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金山区2012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6、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译文: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太祖喜曰:“此言甚善.。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

它们令人愉悦、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③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

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

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⑤这就是才华。

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

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

柴可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

2012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 答案

2012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 答案

【文言文】(一)默写(18分)1.脉脉不得语2.阴阳割昏晓3.会挽雕弓如满月4.一点飞鸿影下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6.醉翁之意不在酒(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7.愁(2分)8.D(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9.口技(1分)清(1分)10.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3分关键字:虽、其、端)11.C(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12.(1)评定(2分)(2)同“悦”,喜欢,高兴(2分)13.C(3分)14.忠;直(2分)15.(说明:这句话主要写群臣谄媚之态,用以反衬任座和翟黄两人。

)答案①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阿谀奉承来反衬出任座的耿直。

答案②要点:这句话通过写群臣的只知阿谀奉承反衬出翟黄巧借赞美魏侯之名救下任座的机智。

(3分,写到反衬或对比1分,概括出任座或翟黄的形象1分,概括出群臣形象1分)【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 题(23分)16.(1)疚(2)zhào(2分)17.不能(1分)。

首先这几段依次运用了有关照片、图画、名字的事实论据,和第⑥段开头这几个词语的顺序相符;其次,这几段从位于完州的Bibi-Hill村写到全州再写到韩国各地,地域范围在不断扩大。

(4分,写到一点给3分,写到两点给4分,大意对即可)18.更美好的生活、更美丽的世界是所有公益组织与公益事业努力的最终目标(摘录准确并能转换句式得3分;摘录准确但未转换句式2分;涉及答案但摘录过多且未转换句式1分)。

19.(1)从画面看,在简陋的条件下,这群孩子追逐篮球的身影充满生命力/活力;从标题看,重点落在“我们懂得快乐”,这里有一种乐观/自信/坦然(3分,写到一点给2分,写到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2)否(1分)。

②—⑤段的事实论据是关于韩国的,而第⑩段则是关于中国的;②—⑤段的事实论据是讲别人的所为,第⑩段则是以作者本人的亲历亲为作事实论据(两点中写到任意一点即给1分,写到两点给2分)。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

(《绝句》)3.夜闹卧听凤吹雨,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大祖喜曰:“此言甚善。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

”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2.4学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造化钟神秀,。

(《望岳》)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6.,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这首词主要围绕一个“”字展开。

(2分)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上片“伫倚”句写主人公久久地伫立在一座破旧的楼台上极目远眺。

B.上片“草色”句以西风、衰草、夕阳烘托出一种凄美、孤单的氛围。

C. 下片“拟把”句写主人公豪饮放歌,起初十分痛快,但渐感索然无味。

D.下片“衣带”句以“衣带渐宽”写消瘦之状,以“终不悔”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以上语段节选自课文《》,作者是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描写口技艺人的摹声由细弱至洪大,由简单至混杂。

B.第①段描写宾客信以为真的失态场面,表现其对表演的由衷赞叹。

C.第②段虽无一字描写口技艺人的摹声表演,却令读者久久回味。

D.选文完整地展现了口技表演“静——动——静”的变化过程。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

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

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

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

‛文侯不说.,知于颜色。

任座趋而出。

次及②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

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

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

‛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③其忠,而不敢远其死。

座殆尚在于门。

‛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

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燕:通‚宴‛,宴请。

②次及:依次轮到。

③毕:竭尽。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皆令诸大夫论.己()(2)文侯不说.()1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B.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像个君王。

C.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D.您得到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而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我因此知道您不是个贤明的君王。

14.本文中任座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为和两个字。

(请用原文回答)(2分)15.请具体分析一下“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这句话对于塑造任座或翟黄形象的作用。

(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1 题(23分)公益是展示悲苦的代名词么(有删改)顾远①前不久我去了趟韩国进行访问。

五天的行程里被安排去了很多地方参观,其中有一个村庄尤其有特色。

②位于完州的Bibi-Hill村据说曾经是个‚穷得活不下去‛的地方,全村有四十多户、八十几口人,其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

前任村长眼看着村庄凋敝村民又纷争不断,因而愧jiù自杀。

公益组织‚希望制作所‛受政府委托,前来实施乡村发展计划。

他们一心想发动村民,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来改变家乡面貌,然而村民们已是‚哀莫大于心死‛。

③‚希望制作所‛没有灰心。

他们召集了一批专业摄影师来到村庄拍下许多风景照,再做成图片展出。

村民们突然发现,村子里那些早已熟视无睹的事物原来可以是这样美的。

村民们的信心开始恢复,村子里的那些从未被重视的‚资源‛也被一一发掘利用。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村头的田地上,一群前‚不良奶奶‛们(这是以前外人对她们的称呼)正在开心地劳作。

田地被用石块精心地围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小块区域,既方便老人边做农活边聊天,也给这片土地平添了许多生趣。

④在完州的‚乡村发展中心‛,一楼的墙壁上全都是当地孩子绘制的图案,斑驳绚烂;而二楼的墙壁上张贴的是当地村民绘制的几幅乡村规划图。

他们没有学过专业的工程绘制技术,却用最形象最质朴的方式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家乡的未来图景。

⑤遍布韩国各地的公益机构不少都拥有一个有趣的名字。

名字也许最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一个机构的‚精气神儿‛来。

知道‚给自然大地做针线活儿‛是家什么机构吗?他们是一家社会企业,用废旧衣服上的材料制作婚礼上用的婚纱和礼服,又别致又环保,同时还倡导了‚节约型婚礼‛的理念。

⑥照片、图画、名字,这些点滴细节看起来好像只是些小技巧小情趣,然而透露出的却是一种对‚美‛的习惯性追求。

用‚美‛来激励公益的参与者——不管你是助人还是受助,公益活动的过程也成为一个不断发现‚美‛的过程,而更美好的生活、更美丽的世界不正是所有公益组织与公益事业努力的最终目标吗?⑦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公益于是变得苦情、悲情、滥情,好像只有痛苦才最打动人,只有沉重才最真诚,只有苦难才最民间。

⑧我相信如果换另一群人来帮助那个叫做Bibi-Hill的村子,他们可能会选择拍下村民们满是皱纹的愁苦面容与干涸荒芜的土地,来唤起外界的同情心和援助。

就像我刚刚收到的一段来自某爱心捐助机构的宣传短片,其中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不少孩子的故事,他们居住在偏远的农村,个个家境贫寒,只要有爱心人士的一点点捐助,他们就能吃饱穿暖,从此过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日子……⑨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被打动。

但我也知道,过多地面对苦难,爱心也会变得日渐麻木和枯竭。

如果一味地用渲染苦难来博得同情,最终只会使公益变成一场展示‚谁比谁更苦‛的竞赛,当真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⑩几年前,我曾去藏区做过一次助学调查,拍下了很多照片。

尽管我接触的那些孩子大多数来自单亲家庭或是孤儿,我还是选择拍下了他们的笑容而不是满是冻疮的手。

在一张照片里,这群孩子在尘土飞扬的一小片空地上追逐着一只抛向天空的篮球。

我给照片起的标题是:我们不懂篮球,可我们懂得快乐。

○11很多时候,打动人的,正是这平凡日子里一点点对‚美‛的追求。

16.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2分)(1)愧jiù()(2)召.()集17.本文第②—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5分)18.第⑦段中的“这一点”所指的是这一观点。

(3分)19.(1)请阅读第⑩段,从画面和标题两方面分析一下这张照片“美”在何处?(3分)(2)前文已经有了第②—⑤段的一组事实论据,那么第⑩段的这则事实论据是否有些重复?为什么?(4分)20.本文采用的论证结构是(2分)A.总分式B.并列式C.层进式 D.对照式21.以下对本文论点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呈现悲苦不应成为公益宣传的方式。

B.公益就应该用“美”来激励人们的参与。

C.打动人的往往是平凡日子里一点点对“美”的追求。

D.公益同样可以用“美”来吸引公众的视线。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25分)吴孟超:以心灵温暖心灵(节选)陈青①吴孟超的办公室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政楼二楼。

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集办公、会客、会诊于一体,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不够明亮。

最初我一直以为是办公室所处楼层不高,又朝北,光照不好所致。

直到有一次,我带着一位北京来的病人去找吴老会诊,同样是这间办公室,却大放光明,我这才发现办公室不够亮堂的真正原因。

②其实,吴孟超的办公室里有两盏灯,平时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办公时,他只开头顶的那一盏,如果有客人或病人来,他才将两盏灯都打开。

③‚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

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

‛这是90高龄的医学大师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④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妇女。

手术后五六天,吴孟超去查房。

他仔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半晌没吭气。

那时,在场的人都很紧张,‚看样子,‘老爷子’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来了。

‛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廊里,劈头便问道:‚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6号?还是进口的?‛⑤值班医生答道:‚作为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

‛⑥‚什么‘大家’‘大家’?‛吴孟超一听火了,大声说道:‚现在有的医院、有的医生不好好给人治病,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

你不要学他们!‛⑦值班医生有些委屈:‚吴老,我没有啊……‛⑧‚没有就好‛,吴老严肃地说,‚你知道医疗费用对这样的病人和家庭是多么大的经济负担!没有明显的感染,术后又很稳定,为何不用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过去我们常用,而且效果也不错,又便宜。

要为病人多考虑考虑才对呀!‛⑨平时,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

在为病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带来的片子能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⑩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

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次缝合器械,‘咔嚓’一声1000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学费用啊!我吴孟超用手缝线,分文不要。

‛○11凡是看过吴孟超门诊的病人,都会对他那特殊的打招呼方式留下深刻印象。

看见病人坐下,他会笑呵呵地紧紧握住病人的双手,有时还拍拍病人的肩膀。

外人乍一看,还以为他在接待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12对于这种特殊的打招呼方式,手术室护士长程月娥曾求教过吴孟超。

‚老爷子‛告诉她:‚跟病人握手,用双手,是一种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至少可以有三个作用:一是可以展示医生对病人的关心,让病人心里感到踏实;二是肝病患者一般都伴有一定程度低烧,双手一握,对病人的发烧程度,自己也能掌握个八九分;三是双手一握,顺势可以把手滑到病人的脉搏上,给病人切脉,有助于病情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