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古诗赏析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这首词作者是______(朝代)人,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抒发了出猎时威武豪迈的壮志豪情。
B.作者抒发了出猎时不可一世的壮烈场面。
C.作者抒发了失意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D.作者抒发了得意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答案6.苏轼。
在密州打猎(2分,每空1分)7.C(2分)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6.词中“”一字表达了作者悲愤、不甘的情感。
(2分)7.下列诗句中与《诉衷情》所表达的感情最相似的一句是 (2分)A.可怜白发生。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欲说还秋,却道天凉好个秋。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答案6. 空(2分)7. A(2分)虹口区(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_________。
(1分)7.本诗描写了诗人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 (3分) 答案:6.剩余,剩下(1分)7.登楼远望(登高远眺或登楼观景,2分)愁(1分)金山区(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https://img.taocdn.com/s3/m/bd123af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f.png)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专业资料宝山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1分)跟着父亲读古诗XXX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②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③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繼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④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XXX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XXX、XXX,至少也会选XXX、XXX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⑤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
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⑥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XXX到底想说什么。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说还休,____________。
(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2. 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XXX《饮湖上初晴后雨》)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XXX《黄鹤楼》)4. __________,鸡犬相闻。
(XXX《桃花源记》)5.XXX远逝,。
(XXX《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把”可以解释为(2分)7.下列对诗句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主要描写皇宫寺人和随从的外在形象,“翩翩”一词形容轻松潇洒的样子。
B.第三四句用举措描写来施展阐发宫使穷凶极恶的举止,反衬卖炭翁所处的卑劣保存环境。
C.第五六句“惜”刻画了卖炭翁内心无尽的忧伤,从而写出卖炭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D.第七八句用白描的手法突出宫使的巧取豪夺本质,也对应了作者诗中的注:苦宫市也。
(三)浏览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XXX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XXX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5、,盖以诱敌。
(《狼》)(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句子与划线句抒发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颈联具体地描绘了一幅的美丽画面,反衬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伤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节选文字出自课文《》,作者是。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下列对节选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介绍陈涉的身世,旨在体现他不甘命运安排的抗争意识。
B.‚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
C.末句中的‚太息‛,表达了陈涉对志短之人的强烈讽刺。
D.该段文字简洁,但事例典型,为下文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张溥 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
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9分)塑料污染席卷海洋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
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
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3、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袓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文中加点的“随园主人”就是 (朝代)的(姓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归而形诸梦。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A.上文是随园主人就黄生来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B.第②段主要阐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C.第③段以自身经历来表达对有书不借者的谴责。
D.随园主人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希望黄生专心读书。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模拟考试二模试题201901022108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4月模拟考试(二模)试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6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
(《观猎》)2.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
(《爱莲说》)4.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
(《生查子·元夕》)(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人借“鹤口楼口”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
(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2分)7.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______(2分)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10分)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2018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作文试题

2018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作文试题第一篇:2018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作文试题2018年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作文试题汇编松江:这一路,值得回味闵行:有的事,总是要面对的静安:我又想起那一幕金山:我们是一家人普陀:留住这份美好黄浦:一张笑脸徐汇:我读懂了他(她/它)杨浦:致春天崇明:遇见你真好虹口:我的青春故事青浦:跨上那一个台阶嘉定、宝山: 记忆深处的那句话长宁:往事并不如烟浦东新区(暂未考)第二篇: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作文题)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海淀区】五、作文(共40分)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中国人在征服了南极、北极和珠峰高极之后,又成功地进入到地球最深极。
马里亚纳海沟:中国人来了!”这是报告文学《第四极》中的一段话。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第四极”,它或许是你某一方面的极限,或许是你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抑或是你最向往的某个地方……请以“第四极,我来了”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以“我有隐形的本领”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西城区】五、作文(共40分)29.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刷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如你是一个快递包裹,会有怎样的经历?从包裹的角度,会看到怎样的社会人生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朝阳区】写作(共40分)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奋斗,我幸福题目二:神奇的快递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风劲角弓鸣,______。
(《观猎》)(2)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
(《爱莲说》)(4)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不见去年人,______。
(《生查子•元夕》)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
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
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
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
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因一点小事儿闹别扭,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
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
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
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
以往人们常常会为送什么发愁,有时想用一些小礼物来回馈,又担心送不出手,怕人家当面拒绝了会很尴尬。
现在有了微信红包,不管是18元还是88.88元都是一份诚意的表示,所谓的“礼轻情意重”。
⑥微信红包的流行还在于它让人们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乐趣。
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收、发微信红包时会产生猜测和期待,并随之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
在微信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往往平均下来,每个人抢到的红包可能才一元多钱,甚至几毛、几分,但大家依然劲头十足、乐此不疲。
正如有人调侃,地上有一元硬币,很多人都不会弯下腰去捡起来,但在微信群里,为了几毛钱的红包却抢得大呼小叫,也司空见惯。
想想如果没有微信红包,“一分钱”显然是给不出手的,而微信红包的出现,让本来无法出手的“一分钱”,也变为了“一分也是爱”,甚至还有了专用表情。
其实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在于乐趣。
⑦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调查,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新兴的微信用户就增加了1000万个。
这些用户中,好友数量在200人以上的被访者比例近45%,其中好友数量达500人以上的用户占13.5%.这样庞大的人际社交网络为微信红包的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微信红包作为红包和人际社交网络两者的结合,产生于社交,服务于社交,它的发展、壮大就顺理成章了。
(文章有删改)(1)第④段“润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2)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
(3)联系全文,微信红包流行的原因有:①降低了交易成本: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微信红包的交易成本是指红包里的一切成本B.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已经被微信红包改变C.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在抢微信红包时有乐趣D.人际社交网络不仅产生于社交还服务于社交(5)有人认为第①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草帽面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 qí事: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
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草帽面。
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走,吃碗草帽面去!”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面没了!”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
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
草帽面好吃!香!比大闸蟹还香!且要去得早!草帽面出名了!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
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
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啥?这?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关系大了!你知道吗?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 qí______(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 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C.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 D.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3)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生意火爆→①______→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②______(4)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5)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人借“鹤______楼______”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
(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2)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______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1.0分)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
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
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
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
”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
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
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
”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
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______②无以致.衣食______(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______ ②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______A.练好眼光不盲从 B.能知节制不任性C.为人慷慨不吝裔 D.及时醒悟不固执五、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真正在“读书与行走”中感受不同地域、人文的魅力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某校要开展“跟着课本去行走一一爱我河山”的系列主题活动。
篇目:《饮湖上初晴后雨》【链接一】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三面环山,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傲塔隔湖相映。
它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篇目:《登泰山记》【链接二】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它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山”,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篇目:《秦俑漫笔》【链接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還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1)有学生在行走前,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知道【链接一、二】中“白堤”的取名跟①______(人名)有关,他的②《______》(教材内的篇目名)也跟“西湖”有关:“泰山”在杜甫《望岳》中的古称是③“______”。
(2)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图片之景的特点。
(链接中的文字除外,且不能重复。
)图一:西湖清婉秀逸图二:泰山______ 图三:兵马俑坑______(3)如果有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参观,你会推荐哪条线路,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