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宝山(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宝山(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宝山(嘉定)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驾《雨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岂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这首词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人,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作者抒发了出猎时威武豪迈的壮志豪情。

B.作者抒发了出猎时不可一世的壮烈场面。

C.作者抒发了失意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D.作者抒发了得意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0题(9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古诗赏析汇编(15区全)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古诗赏析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这首词作者是______(朝代)人,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抒发了出猎时威武豪迈的壮志豪情。

B.作者抒发了出猎时不可一世的壮烈场面。

C.作者抒发了失意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D.作者抒发了得意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答案6.苏轼。

在密州打猎(2分,每空1分)7.C(2分)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6.词中“”一字表达了作者悲愤、不甘的情感。

(2分)7.下列诗句中与《诉衷情》所表达的感情最相似的一句是 (2分)A.可怜白发生。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欲说还秋,却道天凉好个秋。

D.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答案6. 空(2分)7. A(2分)虹口区(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_________。

(1分)7.本诗描写了诗人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 (3分) 答案:6.剩余,剩下(1分)7.登楼远望(登高远眺或登楼观景,2分)愁(1分)金山区(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不已,曰:..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之物而强假焉..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C.而惴惴焉摩玩..也..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讲解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带讲解
【1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概括。第一空加有引号,可见用原文词语回答;第二空结合文章人物的描写概括作答,“公乃易服,乘小驴,由他门入,谒太守。”“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可见王沂公谦虚,低调。
【点睛】参考译文
王曾善作文辞,咸平年间,高中状元,回到青州故乡。当地的府帅李继昌听说他回来,让城里的父老乡亲在近郊迎接他。王曾听说了这件事情,于是换了衣服,编了姓名,骑着一头小毛驴从另一个城门进了城。他谒见李知州时, 李继昌甚感惊讶,问道:“听说你来,我已派人迎接,可是城门那里没有回复,你怎么就来了?”王曾说:“我有幸及第登科,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因此改换了姓名,骗了远来迎接的人和门司来拜访您。“李继昌叹曰:“你才是真正的状元啊。”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____、处困顿而不_____、临诱惑而不____,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2018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静安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静安区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 几处早莺争暖树, 。

2. ,雪尽马蹄轻。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4.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5. ,佳木秀而繁阴。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6—7 题 (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鬓先秋”的意思是 。

(2 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觅封侯”用班超典故表达建功立业之志。

B. “关河”两句表明作者已长期不受重用。

C. “胡未灭”三句抒写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

D. “此生”三句表达作者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钱塘湖春行》 ) 《观猎》)《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论语 ?公冶长》) (《醉翁亭记》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0 题(8 分)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出师表》是(人名)在出师伐魏前向(人名)陈情言事的奏章。

(2 分)9.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 分)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作者追述二十一年经历,对其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A.希望后主效法先帝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B.说明创业艰辛,激励后主完成统一大业。

C.表明自己出身卑微并无野心,只求报效尽忠。

D.劝谏后主体谅老臣,兴复之事应交给有司负责。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区2018届初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题语文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诏令徒属曰B.神情与苏、黄不属C.属予作文以记之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上海普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

上海普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

上海普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陀区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3、,一览众山小。

«望岳»4、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青玉案元夕»5、学而不思那么罔,。

«孔孟论学»6、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历历〞的意思是。

〔2分〕8、以下理解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直接说明了此楼临江而建的特点。

B、颔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C、颈联写出了诗人放眼望去,江上的景色凄美动人,令人伤感。

D、尾联表露了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使诗意重归于开头渺茫的境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9、«陈涉世家»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1、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先交待吴广取得了众士卒的拥戴。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造化钟神秀,。

(《望岳》)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3、,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5、,盖以诱敌。

(《狼》)(二)阅读古诗词,完成第6-7题。

(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下列句子与划线句抒发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2分)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颈联具体地描绘了一幅的美丽画面,反衬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伤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节选文字出自课文《》,作者是。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10、下列对节选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介绍陈涉的身世,旨在体现他不甘命运安排的抗争意识。

B.‚苟富贵,无相忘‛说明陈涉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

C.末句中的‚太息‛,表达了陈涉对志短之人的强烈讽刺。

D.该段文字简洁,但事例典型,为下文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张溥 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

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5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

(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__________。

从文中画线句可以提炼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9、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 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

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①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注释】①亟(ji):赶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 欲将更弃之 ( ) (2)仆地不得行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张元见弃犬“收而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叔父“欲将更弃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13、从全文看,对叔父的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叔父哟仁心。

B.叔父懂得做人的道理。

C.叔父疼爱小辈。

D.叔父有感恩之心。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1分)将脚步放慢一点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

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

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

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界”。

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

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 )(细节、梗概)当做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 )(细节、梗概)。

④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⑤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大自然之美。

现代人旅行,从海南岛到哈尔滨,波音757只要几个小时。

旅行感都还来不及出现,旅客已经从夏季飞进了冬季。

可是,呼啸的飞行既看不清长江,也看不清泰山。

古人骑一头毛驴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个月。

他们不在乎哪一天抵达目的地,但他们说得出哪里草长马肥,哪里风高雪厚。

小桥流水,黄土高坡,( )一程一程地慢慢走过,人们( )能真正认识江山。

否则,我们只不过认识一张地图罢了。

⑥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在滚滚红尘中,离“心清自得诗书味”的境界越来越远了。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品尝文学经典的醇香。

阅读就像与一位慢条斯理的智者交谈,是急躁不得的。

读一本巨著是如此,读一篇美文、一首好诗亦是如此。

不细细品味,你如何能读出“煮酒论英雄”的那份豪情与智慧?不跟随陶渊明一路寻觅,你如何到达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不让心灵带着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领略得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韵?⑦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和自我灵魂的独白。

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

因此,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

然而,倾听是需要一种定力的。

心浮气躁的人,既无暇听清别人的心声,也很难静心聆听自我灵魂的独白。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

因此,我们不妨将脚步放慢一点,多多聆听心灵的激情呼唤或喃喃低语。

⑧亲爱的朋友,处在争先恐后的浮嚣尘世里,我们不要只顾手忙脚乱地往前飞奔。

“水流心不竞”,有时将脚步放慢一点,温习另一个久违的世界,我们会渐渐地平静,甚至大彻大悟。

14、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即使也B.只要就C.既然就D.只有才15、第⑥段中加点的“如此”指的是 (2分)16、结合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第③段横线处。

(2分)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游、快餐式的阅读,快餐式的家庭生活……还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过生活,往往会把 (细节、梗概)当作累赘抛掉,生活便仅仅剩下了 (细节,梗概)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5—⑦依次从(1) (2)(2) 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9分)18、下列两段文字,哪一段放在第⑦段更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5分)甲: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齐相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广开言路,聆听群臣的进谏,终于使齐国大治。

乙: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的一段知音情流传千古。

倘若钟子期当时步履匆匆,就不可能听清楚,更谈不上欣赏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也不会留下“高山流水逢知音”的佳话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柔软的父亲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

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

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

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bian______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

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

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

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

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

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

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

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

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

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

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

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

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⑪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

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原文)。

⑫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⑬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19、根据拼音写汉字:也不biàn_______解(2分)2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1) 中年壮汉在小区池塘边为孩子费力的捉蝌蚪;(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1、把第⑦段中的画线内容改成“一只手掌把握跟同学从蚊帐里摇醒,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后,表达效果没有原句好,请选择一个角度说说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