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近代机械发展史及现代机械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中国机械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崛起。

本文将从中国机械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机械发展的历程中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可以追溯到解放前的历史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了对机械工业进行重点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机械工业主要以农业机械为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时期,中国机械工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推动了机械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

中国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目前,中国机械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20.6万亿元,占全球机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中国机械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越来越大的份额。

中国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支持政策的落实。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支持机械工业的发展,通过提供财政补贴、优惠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二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三是技术进步的推动。

中国机械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中国机械工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国机械工业仍然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有待提升。

二是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机械生产模式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三是国际竞争的加剧。

随着全球机械工业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机械产品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未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

一方面,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中国机械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机械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之后,中国机械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中国机械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中国机械发展历程中国机械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

当时,由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机械设备需求巨大,为此中国政府推行了全国性的机械工业化战略,鼓励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机械制造企业相继兴起。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机械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家持续加大了对机械行业的投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了中国机械产业的快速升级。

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机械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大潮中,机械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国机械产业在建设基础设施、制造电子产品、农业机械设备、汽车设备等领域表现出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和出口国,其机械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范围涵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中国机械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中国机械产业整体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机械产业正在经历着结构性的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端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机械行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机械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措施,积极推动机械产业的变革与升级。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提质增效,加速转型升级的进程将为机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机械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球机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机械制造技术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在形态、工艺和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从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人类利用石器工具进行狩猎、采集和生产活动,是最早期的机械制造技术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掌握了金属冶炼、铸造和加工等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水平。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20世纪以后,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和革新。

数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制造技术不断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能性。

如今,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涵盖了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结构分析、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当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在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之中。

数控技术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进行控制的自动化工艺,它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操作,具有高效、精确和灵活的特点。

数控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零件的加工更加精细、稳定和高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现代机械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

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在机械制造领域,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加工、智能检测、智能调整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材料技术的进步也为机械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如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高温合金等,机械制造的材料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使用范围更广。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技术一直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未来几年,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程度高随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也将呈现智能化程度高的趋势。

智能化生产线的出现将对传统机械生产方式做出重大影响,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将大幅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实现机械设备的生产自动化。

二、高精度、高效率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设备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标配。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也将呈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发展趋势。

利用现代数控技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密加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高精度、高效率的机械设备还将促进制造业向着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三、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方向。

未来,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致力于开发和生产绿色环保型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四、模块化发展在各个领域,不同型号的机械设备的应用需求各有不同,为适应市场需求,模块化发展将成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通过模块化设计、生产和装配,生产企业能够实现机械设备的大规模定制和快速交付。

五、自主研发能力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是我国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将注重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加强技术共享和技术合作,推进我国机械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竞争力。

总之,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程度高、高精度、高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块化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强。

未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将朝这些方向快速迈进,实现机械制造产业的持续发展。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了解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了解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工程机械行业概况了解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关键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本文将介绍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发展历程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国外公司引进技术,国内生产的规模还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开始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

国内一些龙头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崭露头角,并开始寻求国际市场的发展机会。

此时,国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该行业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创新,质量和性能逐渐提高。

同时,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出口额大幅增加。

二、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机械行业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设备将更加先进、高效、节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2. 环保可持续: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工程机械行业也将朝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推动新能源的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国际合作: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国际合作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国内企业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国际市场合作,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提高全球市场竞争力。

4. 服务升级:未来工程机械行业的服务将更注重于用户体验。

企业将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方案,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同时,售后服务将更加完善,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总结起来,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并且面临着更广阔的未来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的创新、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合作的加强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工程机械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展望

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展望

机械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展望一、机械发展的历程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漫长且复杂。

从最初的石制工具到现代的自动化机器,机械工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自动的演变。

在古代,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制造出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工具,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这些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械工程逐渐向更复杂、更精密的方向发展。

人们开始制造出更加复杂的机械工具和设备,如水车、风车、钟表、织布机等。

这些设备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工程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设备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随后,电力的发现和应用又为机械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时期,机械工程逐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进入20世纪,机械工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机械工程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系统和设备,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机械发展的现状当前,机械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专业和技术。

在制造业方面,现代机械工程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高效化。

智能制造则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在能源领域,机械工程通过优化能源设备的结构和性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性能。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

中国机械发展以及展望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机械制造业的重要一员。

本文将从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发展历程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机械工业起步较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国机械工业开始崭露头角。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机械工业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有外销的转变,开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从那时开始,中国机械工业在技术水平、产能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二、现状分析1. 产能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机械工业的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机械制造国之一。

2. 技术水平提高:中国机械工业在技术水平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在高铁、航空航天、汽车和能源等领域。

3. 市场销售额增长:中国机械工业的市场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品牌影响力提升:中国一些机械制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三、未来展望展望未来,中国机械工业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1. 技术创新:中国机械工业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2. 绿色制造: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机械工业应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制造。

3. 国际合作:中国机械工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整体水平。

4. 创新服务模式: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机械工业可以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中国机械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未来,中国机械工业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绿色制造、国际合作和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机械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方向

浅谈机械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方向

浅谈机械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方向广州大学机械4班梁成轩 1007200135 2010年10月24日摘要本文以一名大学新生的角度出发,浅谈机械工程的发展史以及机械发展的未来方向,浅述了从古到今的机械的一些发展史,从古观今,阐述了一些对未来发展的憧憬。

【关键词】机械工程发展历史目录1.1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机械发展史1.2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发展史1.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机械发展史2.1机械生产工具的发展2.2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发展3.1现代机械的发展的成功3.2世界机械工业展望前言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为了好好学习这一科目,我们就必须研究这一门科目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方向。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机械发展史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就是制造工具。

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

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

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发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

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

最早的人造材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

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逐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

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近代机械发展史及现代机械发展趋势
作者:陈泽鹏张玉然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2期
摘要: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虽然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但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起步就先天不足,缺钱、缺人、缺技术、缺工业协调,因而进步缓慢。

直至30年代初期,连一些稍为精密的零件加工都困难,例如纺织机的锭子和钢领都要仰赖于人。

当时又面临日本军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这就迫使中国不得不努力仿制机器,以求生存.在现代机械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现代机械呈现出机械智能化、自动技术化、虚拟技术化、绿色环保化。

本文对中国近代机械的发展现状、发展不足的原因以及中国近代机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机械;现代机械;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中国近代机械发展状况
洋务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近代机械工业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并且开设了机械制造学和机械制造工厂。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中国的机械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到了民国时期,中国自己开办的工厂也有了较好的设备,基本上可以仿制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民营机械厂也迅速发展,中国的机械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在之后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上都处于一种战争的漩涡之中,但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机械文明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鸦片战争之后诞生的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取得了在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

为了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外商首先在中国建立了船舶修造厂。

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廣州黄埔设立的柯拜船舶厂,是中国领土内最早的一家外资机械厂。

185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外商英美商人并纷纷在华东设立船舶修造厂,其中较大的有英商办的上海祥生船厂、耶松船厂和和丰船厂。

至19世纪60年代末,外商在广州、上海、厦门、福州等沿海口岸建立的大小船舶修理厂已达22家。

外商在中国经营的机械工业除船舶修造厂外,还有铁路车辆修理厂,如1880年英
国人在唐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铁路车辆修理厂,1901年德国人在青岛四方村建立的青岛铁路工厂,都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企业。

日俄战争后,在南满地区,开办了一批机械工厂。

到20年代已有较大的铁路、造船、矿山机器等机械制造厂20多家。

1919年,美商在上海曾建立专为装配机器的慎昌工厂。

已有了初步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机械工业发展不足的原因
到了近代由于特别是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

发明者的聪敏才智得不到连续发展,犹如县花一现而已。

士大夫们长期视机械学问为“雕虫小技”,视机械成品是“层巧奇物”,终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演化中,有反对机械文明的糊涂观念,生产力只能缓慢发展,未能形成机械文明这一历史阶段,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不幸。

三.中国现代机械发展状况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机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

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推动了机械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

我国不但很快能够自行设计和制造飞机、汽车、轮船,机车等现代机械,而且改变了旧中国以修配为主的状态,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工业体系。

机械工业部门具备了研制和生产重型、大型机械以及精密产品和成套设备的能力。

全国基础工业部门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我国自行制造的,为电力部门提供了许多大型设备,改变了重型机械一片空白的面貌。

我国的机械科技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建国后建立了机械科学研究院,电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并陆续建立了机床、工具,通用机械、仪表,电气传动,汽车、轴承、内燃机等一系列专业研究设计机构。

现有六百多个科研院所。

建国以来出现了许多科研成果,解决了不少机械工业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如在钢管轧制理论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另外,机械工程教育在这广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自己养培了大批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近三十年来,中国机械相比于世界机械强国,我国的产品还比较落后,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期机械水平的不过世界机械强国的百分之十左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则更少。

这是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的,特别是十年动乱使机械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机械工业方面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机械工业和机械科技的发展重新走上正轨。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还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四.中国未来机械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保留传统制造工艺积极要素的同时,不断融入当今最新的研究发展技术而成,并在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过程中广泛渗透。

1、机械智能化与机器人
目前提出了多种新型智能化技术。

在现代的制造行业中,数控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它将信息处理、微电子、计算机、数控检测等高科技技术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具备了一定的精确度。

这些革新对制造行业中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传感、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

自1956年机器人产业诞生后,经过近60年发展,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智慧新能源等高新产业。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2、自动技术化
自动化技术在制造系统中主要表现在集成技术、系统技术、柔性制造技术、人机一体化等各个方面,自动化技术向高科技方向纵深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所在。

3、虚拟技术化
虚拟制造技术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机械虚拟样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工程设计的传统模式,其广泛应用前景,必将成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4、绿色环保化
制造机械产品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问题也越发严重,已经大大超出了环境的负荷。

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能源趋紧,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绿色、环保、节能的机械产品的研发已是迫在眉睫,它不仅能做到人机和谐,还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洋,浅析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02;
[2]冯国华、谢杰、钟鑫,浅析人性化的绿色环保机械设计,《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19期;
[3]祝慈寿,中国近代工业史,重庆出版社,1989,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