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发展史
公元前5000年至今的机械发展史

公元前5000年至今的机械发展史来源:百度百科➢公元前~公元元年公元前5000年,中国出现原始耕地工具——耒耜。
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开始使用青铜器。
公元前2800年,中国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留存锡青铜铸成的铜刀。
公元前2500年,伊拉克和埃及用失蜡法铸造金属饰物。
公元前2400年,埃及出现腕尺。
公元前2000年,中国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留存经过冷锻的红铜刀、凿。
埃及等地出现树木车床。
中国开始制造以圆木板为行走部件的车辆。
公元前1600年,中国用天然磨料磨制铜器和玉器。
公元前1400年,中国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县留存经过热锻的铁刃铜钺。
公元前1400年,中国河南安阳殷墟留存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方鼎。
中国河南安阳殷墟留存经过再结晶退火的金箔。
中国出现象牙尺。
公元前1400年,小亚细亚的古国赫梯王国开始使用铁器。
公元前1300年,中国始用铜犁。
中国用研磨方法加工铜镜。
公元前1000年,中国出现带铁犁铧的犁。
公元前1000年,中国发明冶铸用鼓风机。
公元前770年,中国开始使用失蜡铸造方法。
中国出现可锻铸铁和铸钢。
中国已普遍采用漏壶计时公元前770年,中国湖北铜绿山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留存木制辘轳轴。
中国出现制造战船的工场公元前700年,中国发明滑轮。
公元前513年,中国的《左传》记载世界上最早的铸铁件——晋国铸刑鼎。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公元前476年,中国已有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谢谢观看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 廉等人发明制造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 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 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中 国 高 速 铁 路
中国高速铁路---和谐号、复兴号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白鹤滩水电站
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 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 水库正常蓄水位825米, 相应库 容206亿立方米,地下厂房装 有16台机组,初拟装机容量 16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 602.4亿千瓦时。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机械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和发明的。
这一阶段的工具主要 以石料和木料为主,也 有一些骨制工具。在工 艺方面以石器打制工具 为主,主要是经过敲击 和初步修整使石块成石 器。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地动仪 (汉代科学家张衡)
地动仪由青铜铸成,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 龟、鸟、兽等图形。 仪器内部中央立着 一根铜质都柱;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 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 北八个方向布龙列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 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 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 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 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张嘴吐出铜珠,落到 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 哪个方向发生地震。
一、中国机械发展简史
中国机械发展大致分为以下6个时期:
1、形成和积累时期(远古到西周) 2、传统机械的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从春秋时期——东汉末年) 3、传统机械的全面发展和鼎盛时期(从三国时期——元代中期) 4、传统机械的缓慢发展时期 (元代后期——清代中期) 5、中国机械发展的转变时期 (清代中后期——新中国成立) 6、中国机械发展的复兴时期(新中国成立——今)
中国机械发展史

班级:粉体二班姓名:巩朝义学好:1003012020中国机械发展史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机械的使用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被完善,从远古时期的石器时代到现在的高科技机械设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在未来的岁月了机械还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帮助着我们,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键字:机械发展过去现在未来复兴发展史正文::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世界考古家发现,公元前7000年,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建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现在地球上,最找的机械———车轮或许是此时诞生的。
车轮是人类重要的发明之一,正是由于车轮的诞生,才是车成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最早的车轮是用来制陶的。
当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机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开始变得更加实用,当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埃及的金字塔,便是从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埃及巴达里人发明的搬运重物的工具慢慢建立起来的。
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伦的苏美尔诞生了带轮的车,是在橇板下面装上轮子而成。
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开始普及青铜器,青铜农具及用来修造金字塔的青铜工具(比如:凿子)在此时已广泛使用。
公元前2800年,中国中原地区出现原始耕地工具——耒耜(木制)。
公元前2800年,青铜器制作技术传入我国周边,西域的游牧民族(现中国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现锡青铜铸成的铜刀。
公元前2500年,欧亚之间地区就曾使用两轮和四轮的木质马车.埃及古代墓葬中曾发现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两轮战车。
公元前2500年,伊拉克和埃及用失蜡法铸造青铜金属饰物。
公元前2400年,埃及出现腕尺、青铜手术刀,滑轮等机械设备。
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历史回顾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来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计划。
1953年,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履带式推土机诞生,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的独立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初步形成。
此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开始逐步发展壮大。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加快了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建立了一批机械制造厂,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中国政府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大力推动国内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还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水平。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并且开始向国际市场输出。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认可,出口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开始注重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工程机械产业的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产品,提升了中国工程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的工程机械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许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也成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发展壮大的过程。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新中国拖拉机发展史

新中国拖拉机发展史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拖拉机发展历程入手,详细描述了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拖拉机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生产仍然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拖拉机的引进和生产。
19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了若干台拖拉机,开始了拖拉机的试验和推广工作。
二、拖拉机的普及与推广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拖拉机在中国农村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拖拉机生产和销售,并对农民进行了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操作拖拉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拖拉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三、拖拉机的技术改进与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对拖拉机需求的增加,中国开始加大拖拉机的研发和技术改进。
20世纪70年代,中国自主研发了多种型号的拖拉机,逐步取代了进口拖拉机的地位。
不断改进的拖拉机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拖拉机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拖拉机的普及和发展,对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拖拉机的使用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拖拉机能够实现大田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拖拉机还能够用于农田的水利建设和农产品的运输,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五、拖拉机在农民生活中的影响拖拉机的普及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农民们不再受制于人力和畜力的限制,能够更加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拖拉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六、拖拉机发展的挑战与展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拖拉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拖拉机企业面临着技术升级、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拓展等挑战。
未来,中国的拖拉机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中国机械发展史论文

中国机械发展史论文中国机械发展史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在机械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机械的很多方面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这段时间内中国的机械业发展停滞,同时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的机械发展开始远远超过中国,直到今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机械系的学生,我们应该了解我国机械发展的历史、机械发展面临的现状及将来发展趋势,以便在学习中更好地认清形势、把握方向。
一、中国农业机械的发展;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农民在耕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劳动力于是开始发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农业机械。
如现代播种机的始祖是我国古代的耧车、翻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到唐代的筒车已经由人力提水发展到水力提水、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镰刀是原来普遍用的收割工具、到现在有收割机、播种机、耕田机、插秧机、脱粒机等。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而农机发展的方向是智能化和自动化,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把专业基础知识打牢。
二、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
然后人类就驯服一些动物如马、驴子等作为乘坐工具或乘坐工具的动力(如:马车),与此同时,轿子和以风作为动力的帆船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与畜力交通工具长期并存。
以人力、畜力和风力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占据了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
直至蒸汽机的出现,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短短数百年,人类不仅能上天(飞机、航天飞机、火箭),而且能入海(潜艇)。
自蒸汽机出现,交通工具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蒸汽阶段、内燃阶段、电气阶段、自动化阶段。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高铁,高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交通开始了华丽的转身,更表明中国的科技在某些领域已领跑世界。
三、中国其他机械发展;中国古代的机械发展主要突出在农业和交通两方面。
实际上机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像如今这样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中国近代机械发展史

中国近代机械发展史1. 说起中国近代机械发展史,那可真是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啊!从鸦片战争后的落后挨打,到现在的蒸蒸日上,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够写好几本书了。
2. 要从清朝同治年间说起,那会儿洋务运动刚开始,李鸿章他们可是憋着一股劲儿要搞机械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就像个机械摇篮,造出了咱们自己的第一批蒸汽机,那阵仗,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
3. 汉阳铁厂的建立可是个大事件,那时候的机械设备虽然比不上洋人的,但好歹是咱们自己搞出来的。
那会儿的工人们,摸着机器就跟摸着宝贝似的,一点一点地学,一点一点地琢磨。
4. 到了民国初期,机械工业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磕磕绊绊地往前蹦跶。
那时候的沈阳机床厂,就跟个小作坊似的,可人家愣是凭着一股子倔劲儿,硬是把机床技术给搞起来了。
5. 抗战时期可是最难的,机械厂都往大后方搬,就像搬家一样,只不过搬的是整个工厂。
有的工人背着机器零件,走山路走得鞋都烂了。
那些机器设备就像国家的命根子,说啥也得保住。
6. 新中国成立后,机械工业可算是迎来了春天。
上海、沈阳这些地方的机械厂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咱们自己造出了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汽车,那个高兴劲儿啊,就跟过年似的。
7.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全国上下掀起了自力更生的热潮。
那会儿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工人们废寝忘食地研究机械,连做梦都在想着怎么改进设备。
8. 改革开放后,机械工业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蹭蹭往上窜。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那时候的工程师们可神气了,整天捧着图纸研究,跟破解天书似的。
9. 九十年代数控机床开始普及,那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原来靠人工操作的机床,现在输入程序就能自动加工,就跟变魔术似的。
工人师傅们看着这些"聪明"的机器,都说这是科技的力量。
10. 进入新世纪,咱们的机械工业可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高铁列车、盾构机、大型起重机,这些高精尖的装备都能自己造了。
中国机械发展史论文3000字

中国机械发展史论文3000字篇一:中国机械发展史论文本科论文题目:中国机械发展史学院:专业:年级:姓名: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近代,中国机械方面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小型夯实机械;热处理;锻压;铸造;热加工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传统机械方面,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领先于世界。
到了近代由于特别是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时期,机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水平。
这样,中国机械的发展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急剧拉大,到十九世纪中期已经落后西方一百多年。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金属冶机械铸技术发明时间较早,且技术精湛。
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朴质雄浑,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纤细精巧,形成了中国古代。
青铜器的独特风格。
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如甘肃东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历史。
中国在大约40~50万年前,就已出现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状器等原始工具。
4~5万年前出现磨制技术,许多石器都已比较光滑,刃部也较锋利,并有单刃、双刃、凸刃、凹刃和圆刃之分。
中国在28000年前出现弓箭,这是机械方面最早的一项发明;公元前8000~前2800年期间出现了陶轮(制陶用转台);农具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除石斧石刀外,还有石锄、石铲、石镰、骨镰和骨耜。
石斧和石刀上已有用硬质砂子磨削而成的孔。
夏代以前和夏代,先后出现了无辐条的辁和各种有辐条的车轮;殷商和西周时已有相当精致的两轮车;独木舟和筏等水上运输工具早就相继出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能用石范和泥范铸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中国机械发展史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阶梯,那么机械无疑是人类
物质文化前进的动力。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机械
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成就
十分辉煌,不仅对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
进作用,而且对世界技术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机械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早期的传统机械;中期的
近代机械;发展至今的现代机械。
传统机械
传统机械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机械发展的第一个时期,然而
石器的使用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青铜器的出现,铁器的使用标志
着我国传统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铜器纤细精巧,形成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风格。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如甘肃东
乡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距今已有4800年左右的历史。中国在大约40~
50万年前,就已出现加工粗糙的刮削器、砍砸器和三棱形尖状器等
原始工具。4~5万年前出现磨制技术,许多石器都已比较光滑。
商周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高潮。青铜器的出
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机械技术和制造工艺的诞生。到商中期已广泛使用
分铸法等先进工艺,体现出机械工程的不断进步。并且这一时期机械
在结构方面由简单工具发展为复合工具和较为复杂的机械。在原理方
面从杠杆、尖劈等原理的利用发展为对惯性、摩擦、弹性和重力等原
理的利用。在制造工艺方面经历了由石器制造工艺向铜器和其他机械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工艺的转变。这充分说明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机械技术已经形成并有
了一定的发展。
春秋战国之汉代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开始得到普遍使用,使
古代机械在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另外钢铁技术的产生、铸造、
锻造和柔化处理等机械热加工技术在这时期都有很大的发展。标志我
国传统机械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东汉时期发明的提水翻车
得到了改进和推广。同时还发明了高转筒车等灌溉工具。
(春秋时期攻击机械弩)
(秦汉时期反盗机械装置—机弩)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唐宋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机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水利机械有了新的发展,水动力方面应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唐代耕
犁的结构有新的改进,出现了可以转动的犁槃装置。这一阶段的造船
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明了轮船。此外,在兵器、纺织机械和天文仪
器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明代出现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制造,如郑和
所乘宝船是古代最大的远洋船舶,活塞风箱,风箱靠活塞推动和空气
压力自动启闭活门,成为金属冶铸的有效的鼓风设备。千钧锚,制针
用的冷拔钢丝等手工的高技术制作等。《天工开物》就是当时机械技
术的见证。其记载了不少有关机械制造和产品性能的情况。明代在冷
锻和冷拔工艺方面有新的进展,《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制造锯的冷锻
方法和制造钢针的冷拔方法。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锻
制品,表明这时的锻造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在热处理方面,明代出
现了“冷待淬火”工艺,并且对淬火工艺的功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兵器制造技术在这一阶段发展很快,出现了大量的兵器,此外,这时
还发明了重要的计时器—沙漏。清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曾制造大更钟,
它依靠悬锤的重力驱动,并增添了精确的报更机构,加工精致,富有
中国民族特色。明清两朝中国钟表工匠创制了不少新奇的钟表。当时
的广州、苏州、南京、扬州等,成为有名的制造钟表的城市。[
(唐代水转大纺车)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明代虎尊炮)
二、近代机械
近代机械发展这一时期主要开始标志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
始中国开始开设机械制造学校,及机械制造工厂。
从1840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为近代时期,这期间中国的机
械工业逐步由手工业作坊式小生产,向使用动力机器的生产方式转变。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由封建统治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统治。这个时期诞生的机械工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特点:中国最早使用动力的机械厂是外商办的;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
的机械厂是清政府经营的军火企业;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一直
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的压迫之下。
三 现代机械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机械科学技术发展
速度很快。经过中国不懈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
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向
机械产品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和成套化的趋势发展。在有些方面
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就目前而言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成
就是巨大的,发展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机械工业部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门具备了研制和生产重型、大型机械以及精密产品和成套设备的能力。
全国基础工业部门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我国自行制造的,为电力部门
提供了许多大型设备,改变了重型机械一片空白的面貌。为石油工业
提供了3200米、4500米钻机和相应的其他设备。为交通运输部门提
供了82个品种的汽车和200多种专用改装车。为全国各行业提供了
130多种高精度机床和40多种数控机床。为建设项目和科学研究提
供了成套的自动检测和控制。我国的机械科技的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
提高。建国后建立了机械科学研究院,电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并陆续建立了机床、工具,通用机械、仪表,电气传动,汽车、轴承、
内燃机等一系列专业研究设计机构。现有六百多个科研院所。建国以
来出现了许多科研成果,解决了不少机械工业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如
在钢管轧制理论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中国机械科技水平
与发达国家差距正在缩小。
(公司现代化机械设备) (数控机床)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