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篇专题四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科技成就及可持续发展精讲
初三历史中的重要文化和科技发展

初三历史中的重要文化和科技发展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1.农业技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耕作技术、水稻栽培技术、农具的改进等。
2.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纺织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高超,如丝绸、棉布等。
4.冶金技术: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较为先进,如铁器的制造、铜器的铸造等。
5.建筑技术: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独具特色,如木结构建筑、城墙建筑、园林建筑等。
6.医药技术:中国古代的医药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
二、中国古代重要文化成就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主要思想有仁、义、礼、智、信等。
2.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等,主要思想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
3.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影响,如唐朝的玄奘西行取经等。
4.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丰富,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5.书法艺术: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很高的价值,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6.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有独特的风格,如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三、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1.近代科技: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但在某些领域仍有突出的成就,如詹天佑的铁路工程、侯德榜的化学研究等。
2.现代科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航天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等。
3.科技创新:近年来,中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如高铁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等。
四、世界科技发展概况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科技:这些古代文明在数学、建筑、医学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
2.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科技发展迅速,如伽利略的物理学研究、牛顿的力学定律等。
3.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进入了高速时期,如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三 九年级 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科技创新持续发展——中外近现代科技成就及可持续发展材料一:以“智能网络·安全护航”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以“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考与启示”为题作大会报告。
他认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应加快建设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捍卫我国网络安全国家主权。
材料二:据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中国史诗般的载人航天事业可能迎来一个“静默期”。
其实,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一轮冲刺前的最后准备——随着2016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2017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发射,中国人将完成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最终的第三步——2022年前后将建成的在轨运营10年以上的中国空间站。
材料三:2015年7月22日,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两大空气污染物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有所减轻。
绿色和平称,中国2015年上半年PM2.5的平均水平同比下降了16%,二氧化硫水平也下降了18%。
“煤炭消费减少是近期(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绿色和平组织气候与环境活动家董连赛在声明中表示。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近代科技成就1905—1909年,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侯德榜研究出制碱奥秘,撰写《制碱》一书,打破了外国对碱业的垄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弹一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还多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中考历史笔记(中考必备)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和整体世界(一)一、整体世界的形成过程(3步)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15---16世纪②、工业革命后------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地球变“小”了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地球村”形成 20世纪末(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或动力:科技革命的推动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必要条件: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地球村”形成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二、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世界一体化 P581、经济上,19世纪末,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2、交通上,铁轨与港口城市普遍出现;3、人口上,洲际移民大规模流动,欧洲移民半数来到美国;4、文化上,工业文明的科技、思想与生活方式全球传播;5、体育上,奥运会开始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三、20世纪初,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影响:P60工业文明的传播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侵略步伐,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头号殖民帝国:英国殖民地是本土面积100倍2、对亚非拉:传播工业文明的同时,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更加落后。
如英属印度 p61(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P181、时间:15---16世纪2、在海上探险走在最前面:葡萄牙和西班牙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萌芽4、探险家: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横渡大西洋②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5、新航路的开辟意义:P21A 、正面影响:①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②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③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成新的民族产生,如美利坚民族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⑤促进物种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文明的来临提供广阔的市场B、负面影响: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导致亚非拉长期落后。
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方案

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方案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方案范文(精选24篇)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方案篇1一.复习时出现的问题1、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2、大部分同学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这个环节上,同学们对于书写文字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
3、一些同学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
4、也有一些同学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这些都是值得注意并有意识进行更正的,复习时出现的错误,望同学们警惕!二.计划达到的目标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中,应该达成以下学习目标:1、以知识结构为复习的线索,在知识结构的帮助下,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建立符合自己复习特点的知识网络。
2、以基础知识为主,以能力提高为理念,在复习中着重要求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思维,最大程度体现中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3、在平时的复习中,强调以练习促质量、以探讨促思维,更多关注自己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对复习的阶段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以考试标准为准,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
三.复习计划及实施方案20xx年中考历史虽然是开卷,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网的建立都不容忽视,遵循以下三个阶段的复习方案,相信同学们的成绩一定会得到提升!(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为全面迎接20xx年中考,打好20xx年中考攻坚战,同学们的整个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xx年2月——4月份月底):“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历史考试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目的`是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四 科技成就与经济全球化

线索一 科技成就
(一)中国科技成就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
造纸术
古代科技 四大
伟大贡献之一
成就 发明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
火药
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古代科技 成就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 指南针 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 四大
提供了重要条件 发明
活字 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 印刷术 影响
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3 名中
国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 神舟十四号 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 载人飞船出征 式开启。一代代航天人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中国
太空 身影,全体中国人民也在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航天强
国梦想
设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答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把科教兴国战 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佗发明“麻沸散”,最早运用
“麻沸散”与
于麻醉手术;创编的“五禽戏”
“五禽戏”
古代科技
能强身健体
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就
明朝李时珍著,在世界医药史上
《本草纲目》 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药
学巨典”
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建成之后,成都 都江堰
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古代科技
沟通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
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载人航天技术等把中国人的活动范围扩展 航天工程 到太空
初三九年级 历史 复习课 科技革命专题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教学设计各位同学好导入:前一段时间,华为发布了他的最新科技成果,各大手机巨头彻夜难眠,这项技术就是石墨烯,它延长了电池两倍寿命,充电却只需要几分钟。
石墨烯的应用,加上其它黑科技的应用使得华为实力足以碾压苹果三星。
一时世人目光瞩目。
华为也威胁到了很多外国企业,出现了很多外国企业抵制华为的事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为华为企业鸣不平,也能看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震撼,世界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专题。
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个表格,快速回答表格中的10个空缺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检验你的完成情况。
你来连连看重要人物和相关成就。
考考眼力看看谁更眼疾手快。
注意观察图2图5图9。
他们是早期蒸汽机,汽轮,和计算机。
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你能最先答出哪个?我们能够最直接想到是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交通方式,联系方式等),还有就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比如:世界市场,全球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级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的演变。
哪些消极影响你最先想到?对照这几个角度,我们发散思维,再去搜集一下相关答案。
通过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我们来做一则材料题,快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给出建议。
分析问题,有3个子问题,依据材料作答得出结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当然这里更多强调消极方面。
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我们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才能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来探究一下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联系。
世界市场是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请同学们阅读世界市场产生形成的过程,理解全球化趋势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我们在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中,看到了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作用。
所以,科技发展是全球化趋势形成的根本原因。
请同学们对照知识网络加强理解。
我们来做材料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材料并思考问题。
材料一中,独立的水桶,管道相连,彼此想通体现的是全球化。
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三部分热点探究热点专题四创新驱动发展课件

11.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 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2.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现实需要。 1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热点3: 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5月28 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 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面 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 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大势、抢占先机 ,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 自立自强。
热点4:知识产权 自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专利法》《著作权法》《专利导航指南》等
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 产权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侵权易发多发现象 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明显改 观。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保护能力有效提升 ,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 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发挥。
1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5.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 信,表现为探索心智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 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 16.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 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届中考复习热点专题系列(改革开放45 周年+科技创新 航天精神 新质生产力)

中考道法热点专题一、改革开放45 周年建国75周年【热点材料】材料一: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
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材料二: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动我国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改革发展成果更多也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
材料三: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变为现实。
材料四:2023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
10年来,我国分批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放创新。
形成了外商投资准入及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证照分离”改革、自由贸易账户创设等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材料五:滴水之晶,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回望来路,“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审视现实,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科技成就及可持续发展,考点串讲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名称概况“两弹一星”(泛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1)原子弹: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1967年6月,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2)导弹:1966年10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地掌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技术(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把中国国防科技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他身上体现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养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使水稻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被国外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他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内燃机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性发明珍妮纺纱机、改进的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气化发展到自动化、智能化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汽车、飞机高速列车、航天飞机动力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核能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特点(1)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2)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一些(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在各个对缓慢(3)主要侧重于轻工业部门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3)侧重于重工业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国错过前两次科技革命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起步晚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过了机遇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第三次科技革命前期:国家长期被西方国家敌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平环境;建国后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倾思潮泛滥,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展的好机会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1.三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杰出发明家、相关科技成就、新兴职业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杰出发明家及其主要成就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美国人富尔顿——蒸汽动力轮船“克莱蒙”号英国人史蒂芬孙——火车机车美国人爱迪生——电灯德国人卡尔·本茨——汽车、内燃机美国人福特——四轮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飞机美国人贝尔——电话意大利人马可尼——无线电报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新动力新能源新动力:蒸汽机新能源:煤新动力:电动机、内燃机新能源:电力、石油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新兴产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通讯工业等核工业、航天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等新兴交通通讯轮船、火车机车汽车、飞机、电话、电报航天飞机、卫星、网络技术新兴职业火车司机、轮船修理工、铁路工人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接线员、电报发报员、石油工人宇航员、网络工程师、计算机教师2.新科技应用于战争使用的新武器典型事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战中大量运用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二战中使用原子弹(1)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2)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新型武器——坦克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1)新型武器在战争中运用,使现代战争更加残酷、更具毁灭性,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科学技术在进步(2)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大国不敢轻易发动大的战争,使二战后的世界保持相对的和平3.三次科技革命和城市化类别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城市化含义表现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1)人口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激增(2)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地位影响越来越重要(3)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阶段初兴阶段局部发展阶段形成世界规模表现英国人口由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欧美国家的城市数目激增,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世界城市体系开始出现一些国家城市人口接近饱和,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负面影响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绿地减少、公共设施使用周期减少应对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合理规划、加强管理、改善城市交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影响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文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①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②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③大大促进了企业和部门之间的联合和合作,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级,掀起了对世界的瓜分狂潮①推动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②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革命性变化,并酿造一场新的产业革命;③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打开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如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低,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严峻的挑战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战争问题:新式武器的研制与使用,如原子弹资源环境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短缺,环境污染等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本身无害,关键是如何应用,重点拓展1.近代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1)14、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3)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与巩固,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2.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科教兴国”战略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以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获得巨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冠亚军。
(3)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4)如今,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应抓住机遇,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引进高精尖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巨大推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综合国力的巨大提高,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结合目前雾霾肆虐等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1)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健全监督机制。
(2)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工业节能减排,落实低碳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