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文章几篇

合集下载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C篇试卷分析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C篇试卷分析

太原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C篇解析——以2013,2014,2015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C篇为例太原福布斯教育 2016-05-05一,阅读理解总体解析在中考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这不仅是指阅读题型所占分值大(三篇阅读理解,共30分),也说明了以后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阅读能力。

中考英语中完形填空,十二选十,任务型阅读除了在考查考生对词法句法的理解能力之外,也在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语篇理解能力。

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阅读量。

中考阅读理解共有3篇文章,A篇一般为表格类,事物介绍类题型;B篇一般为记叙文,包括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题型;C篇一般为说明文,科普知识类等题型。

每篇文章分有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考查题型主要有4种。

①,细节理解题;②,推理判断题;③,词意猜测题;④,主旨大意题。

二,阅读理解C篇解析我们今天主要分析的C篇阅读,是考生错误率较高的一篇,甚至有些考生在中考时都不能读完C篇文章。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二,①,中考C篇一般以说明文体裁为主(2015年C篇是一篇记叙文,而B篇是一篇说明文,所以体裁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考生在平时增加阅读量时,一般不会有太大兴趣读说明文这类枯燥的文章。

②,既然是说明文就少不了会出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专业词汇,在中考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这些专业词汇无疑挡在考生中考路上的一块石头。

那么C篇文章是不是就无解了呢。

当然不是。

说明文类的文章虽然一眼看过去不那么容易理解,但是做阅读理解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文题对应”,说明文也不例外。

对于说明说中出现的不认识的专业词汇,也是可以通过上下文就能比较容易推出意思的。

下面我们就解析一下2015,2014,2013年的阅读理解C篇。

三,阅读理解C篇标答(一)2015年C篇阅读56.【答案】B【解析】细节题。

文章第一段中文解释的单词为答案because Dawson, a bad-tempered (坏脾气的) man, they said, would come after you with his gun.【答案】选项C意思是总是带着一杆枪,文中说的是带着枪跟在你后面,和文意不符。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五篇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五篇含答案

母亲石梁衡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

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

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

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

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

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

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

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

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

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

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

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

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

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

我赶紧去扶她。

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

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

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

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

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

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

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

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

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海底两万里(节选)这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的家伙。

我想,他在采球期到来之前便赶到了这里。

我看到,他的小船便停泊在距他头顶几英尺的海面上。

他不断潜入海水中,()又浮上海面。

一块被砸成小面包一样的圆石夹在他的两脚之间,一根绳索一站系着石头,一端系在他的小船上,这样可以使他迅速潜入海底。

这便是他全部的采珠工具。

他潜入海底大约5码深的地方,()跪下来,将顺手抓到的珠贝塞入他的网袋。

他浮出海面后,将网袋里的螺贝倒在船上,然后夹起石头,再次潜入海底进行采珠作业。

他的整个采球过程只不过三十秒钟。

……我仔细观察着他,他的工作非常有规律,在半个小时之内,没有任何危险威胁到他。

()地,我开始习惯这种有趣的采珠工作。

(),当这个印度人正跪在水底的时候,我看到他做了一个惊恐的姿势,然后站起身,用力向上一跳,试图返回海面。

很快,我便明白了他的恐惧。

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顶。

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眼睛放着光,张开大嘴,正斜向采珠人冲来!我吓得目瞪口呆,甚至一动都不能动。

这个贪婪的猛兽,用力摇了摇尾巴,然后径直向印度人扑去。

采珠人向旁边一躲,避开了鲨鱼的大口,但是却没有躲过鲨鱼的尾巴,因为鱼尾正好打在他的胸部,将他翻倒在海底。

这可怕的一切不过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鲨鱼转身返回,翻转脊背,准备一口将印度人咬成两段。

正在这时,我察觉到蹲伏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手持短刀,奋力向那头怪物冲去,准备迎面与它决战。

正在鲨鱼要将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咬为两段的关键时刻,它发现了新的敌人,因此立刻翻转身体,猛地冲向尼摩船长。

我至今仍能看到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

他蹲伏在那里,带着令人钦佩的冷静等待着那头巨大的鲨鱼。

当鲨鱼冲向他的时候,他异常矫捷地跳到一旁,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同时将短刀深深地刺入了鲨鱼的肋部。

不过,一切并没有结束。

中考语文:典型阅读理解10篇专题一(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典型阅读理解10篇专题一(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典型阅读理解10篇专题一(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一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细水长流蓝雪冰儿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

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

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

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

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

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

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

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

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

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

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

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

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

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

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

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

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9篇中考作文阅读理解范文题目第一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共48篇)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共48篇)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共4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共48篇)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第一篇This is my summer vacation.I intend to finish the operation.Then, take a look at Chinas famous novel.Look at some day.Of course, also want to play with the computer, watch TV.Early every morning to get up and running to run, do other sports.But it is conducive to our body! But one thing should not be forgotten.must help parents do the housework! My holiday arrangements like? something good? give suggestions?中考英语阅读文章范文第二篇How to Keep Healthy Firstly, build normal daily routine and eat regularly.You should go to bed and get up early.Make sure you can have a good rest.Pay attention to your diets.Dont eat too much meat and sugar.Eat more vegetables.首先,建立正常的作息,饮食规律。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及答案10篇例【一】(2020·黑龙江绥化)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

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

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

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所有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

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吞没着……?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

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

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

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

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问题。

书院与乡愁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

高槐是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

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民谣小院、高槐书院、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

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

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

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

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

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

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

“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

想了想,竟不认识。

“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

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的数量,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

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

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

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茅盾的那篇文章里,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

是旧书赋予的感觉。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读电子书了,手不那么累,也便于携带,而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

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玫瑰的盛开①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里没有玻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乾草,真正的枯萎,乾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

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

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乾掉,枯乾如沙。

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後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

这就是沙漠玫瑰。

②好,我就把这个团枯乾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

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麽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松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

第叁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乾死的。

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

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③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一路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叁个疯狂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④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的说,这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我楞住了。

⑤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後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⑥於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⑦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

对於任何东西、现象、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麽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想象力是怎样失去的黄波①女儿渐渐长大了。

成长过程中在收获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东西。

我不知道应该喜悦还是苦恼。

女儿两三岁的时候,你画一个圆,然后问她是什么,她可以说出一连串的答案:太阳,苹果,嘴巴,皮球,爸爸的自行车……而现在她读小学一年级了,你再问她,她的答案则越来越简单:圆形,比“1”小的零。

难道成长的过程就是思维越来越定式化的过程?是什么使女儿想象的空间越来越窄?②那天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条谜语,是一首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要孩子们回家后猜谜底。

妻子给女儿耐心启发:想一想,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女儿说:“爬上树摘。

”妻子摇头。

“用剪子剪”。

妻子叹气。

“使劲摇。

”妻子脸若冰霜。

女儿这时已经不敢再说出新的答案了,好半天,才带着哭腔说:“秋天来了,树叶自己会掉的。

”妻子愤怒地指责:“没有风,树叶自己会掉吗?你真笨,谜底就是风啊。

”女儿嚎啕大哭。

后来,妻子犹有余恨地把这事讲给我听,她没想到我会坚决站在女儿的一边。

是啊,单纯面对“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这样一个问题,只要结果能够使树叶落下来,什么办法都不能算错。

女儿“爬上树摘”等答案好像真的很幼稚,但这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的,为什么只有风吹掉落叶才被认为是唯一正确呢?即使真要科学、严密,首先这首诗就很不严密,因为认为风是叶落的根本原因本来就是不科学的。

不久女儿又遇到了一件更让她感觉委屈的事:一道语文题要学生写出“圆”的反义词,她写的是“扁”,而老师认为应该是“方”,那道题她没有得分。

女儿一回家就把她的一个小皮球放掉气,满脸不高兴地说:不圆了,就是扁了嘛,老师为什么说我错了呢?我愣住了。

是告诉她学会按老师教的去做以免扣分呢,还是以一种成人才会有的狡狯回答:两种答案应该都可以,但“方”好像比“扁”更正确。

我想如果我这样回答,她肯定会更加迷茫:对同样一个问题,在正确的答案之外,居然还有一个“更正确”的。

我只好什么也不说,拍拍她的小脑袋以表安慰。

③圣诞节到了,老师要孩子们平安夜在大门上挂一双袜子,说第二天就会收到圣诞老爷爷的礼物。

女儿回家便忙乎开了。

妻子对女儿在门上挂袜子并不反对,但女儿用红色彩笔给袜子染色的行动被她厉声喝止了。

我问女儿为什么要给袜子染色,她说:如果不染色,圣诞老爷爷会以为这只是我晾在外面的一双袜子,给它涂上红色,圣诞老爷爷才会知道这是我专门用来收礼物的。

在妻子的嘲笑和威权下,女儿终于没能挂上她迎接圣诞老爷爷礼物的红袜子。

第二天,我问她,班上多少同学收到了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她一脸不屑地说:什么圣诞老爷爷,都是骗人的。

我暗暗心痛,女儿一扇想象的闸门又永远地关上了。

我想妻子绝不是因为吝惜一双袜子,她只是觉得那太无聊无谓,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我们什么时候愿意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去发现成人领略不了的趣味?④过于讲求实用,过于强调非此即彼,就这样,孩子们的思维也格式化了。

他们开始学会顺应成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收获赞许和许许多多的功利。

这自然也算是一种成熟,然而代价却是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

可问题是,如果缺乏想象,世界将会怎样?比乙肝更容易传染的是偏见①听说要从常规体检表中删除乙肝项目,媒体为卫生部的善政欢呼了一阵,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

卫生部官员出来澄清说,专家观点并不代表官方意见。

既然民意滔滔,我希望卫生部不要吝啬言辞,多为坚持查乙肝辩解几句。

②我相信某些人不至于不懂医学常识,以为乙肝在日常接触中会传染。

然而,乙肝歧视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卫生部同样受社会观念的影响。

不改变这种观念,即便体检项目消失了,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仍会存在。

③乙肝患者目前所受的歧视,让人想到欧洲中世纪的女巫迫害,纯属观念上的偏见,以讹传讹,弄假成真。

我曾经负责某单位工作,招来的二十余人中,就查出3个乙肝病毒携带者。

上级人事部门要把他们踢出去,但我觉得没有道理,结果被要求签字,后果自负。

签字后我诚惶诚恐,生怕自己的那点乙肝知识不可靠,甚至仔细琢磨他们在哪种情况下会传染给同事,忍不住要在聚餐的时候提醒他们。

④其实和乙肝同等危害的疾病还有很多,比如胃病中的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通过唾液传染;比如某些皮肤病,有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甚至抑郁症,也可能会通过情绪传染。

我为什么没有去仔细琢磨这些疾病的传染可能性呢?说到底就因为体检表上列出了乙肝,单位知道了乙肝,并要求我签字之后才能用人,给我造成了社会性的压力。

跟所有谣言一样,压力会夸大事情的负面影响。

⑤乙肝歧视是从1994年开始的。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中央国家机关开始招考公务员,颁发了一系列规定,其中就有《体检项目与标准》,要求强制检测乙肝。

这个规定离医学常识不算太远,认为乙肝病毒携带但肝功能正常者,可以录用。

但是,由于它的歧视性选择,各单位在执行时都受到压力,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纷纷收紧标准。

在大多数地区,规定演变成凡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律不得录用。

⑥这个社会压力之大,可以改变专业人士的常识。

1995年颁发的食品卫生法中,把乙肝等同于消化道疾病,病毒携带者不得当厨师和服务员。

这就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于乙肝的恐惧。

执行歧视政策的人们都相信,他们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健康。

我签字留人之后最大的压力,也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权利,拿大家的健康开玩笑”。

⑦从全国来看,这个“少数人”实在不少。

据统计,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总人数达到1.2亿,超过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口数量。

为什么对这么庞大的人群搞歧视呢?这跟某些人的社会阶层洁癖有关。

他们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去当农民,当工人,当作家,但是不能混进国家公务员队伍。

这就好比不管中国有多少人靠地摊维生,有些人都认为,只要用城管把他们赶出城市,社会就变得先进文明了。

⑧最可怕的不是乙肝病毒,不是小摊贩的脏乱差,而是歧视本身,它才是具有传染性的社会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先是国家公务员队伍歧视他们,接下来食品行业拒绝他们,随后媒体行业也不要了,IT行业也不要了,教师队伍也不要了……后来工厂也不要了。

要是农民兄弟也排挤他们,真不知道这1.2亿中国人应该到什么地方去生活。

⑨好在歧视了十年之后,经过专家的矫正和受害者的抗争,公务员体检标准和食品卫生法都更新换代了,取消了对乙肝的歧视性规定。

但是,偏见成瘾,积弊难除,倘若不能在常规体检中彻底删除乙肝项目,歧视的阴影不会散去,甚至伺机死灰复燃。

⑩歧视不仅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关,它关系到每一个人。

因为允许歧视乙肝,那也就有可能歧视人的其他缺陷。

反对任何歧视,都是维护整个人类的尊严。

生命中的贵人(随笔)陈鲁民①探寻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的踪迹,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在其人生中,都多多少少得到过“贵人”相助。

或被意外发现而一飞冲天,或受人资助走出困境,或被人赏识而得到重用提拔。

生命中的“贵人”,使他们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引领他们走向辉煌。

②姜子牙的“贵人”,是望贤若渴的周文王;韩信的“贵人”,是知人者智的萧何;诸葛亮的“贵人”,是三顾茅庐的刘备;白居易的“贵人”,是慧眼识珠的老诗人顾况;文化新秀项斯的“贵人”,是“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唐朝官员杨敬之。

若没有他们的礼贤下士,引荐、挖掘、推崇、重用,你就是卧龙凤雏,有天大本事,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要获得出头机会也没那么容易,说不定还会空怀奇才终老乡里。

③现代人里,“贵人”相助现象也时有所闻。

早年的沈从文,身无分文,又无名气,大冬天里,一个人躺在北京出租屋的床上生病,又饿又冷。

若不是爱才心切的“贵人”郁达夫,在一篇来稿上知道了他的地址,并亲来探望,帮他治病谋生,走出困境,沈从文恐怕早就病饿身亡了。

哪还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边城》、《长河》,以及“乡土文学之父”的大名。

④1931年,青年画家傅抱石失业在家,生活窘迫,恰遇大画家徐悲鸿,徐非常赏识傅抱石的绘画才能,可自己又没有能力资助他出洋留学,就屈身登门拜访当时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要求熊送傅抱石去国外留学,说傅抱石的画艺将来会大有成就。

并且,向来不肯为权贵画画的徐悲鸿,破例送给熊式辉名画一幅,换得熊式辉资助傅抱石去日本留学。

傅抱石在日本努力学习,观摩了日本和欧洲大量的古今名画、画艺突飞猛进,回国后很快就蜚声画坛,成为名家。

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名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他与关山月的杰作。

⑤青年女作家萧红的声名鹊起,红极一时,则与碰到“贵人”鲁迅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