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写人获奖作文天一少年班的学生是怎么炼成的
作文-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天才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学习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天赋对于一个人是蛮重要的。
但是,把握住后天学习的机会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你不顾后天的勤奋,只依仗先天的聪慧,很有可能就会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很有可能就会像南北朝时的江淹一样“江郎才尽”。
后天的勤奋努力,在成长和成人道路上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因为天赋比起它来,确实有些渺小——如果一个人只是靠着天赋来维持现状,学无止境的无涯学海就会在这个人眼中变得空空荡荡,最后一无所有。
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方仲永一样靠着天赋来维持将来的生活,那么这个世界就不需要老师,不需要学校,世界上也就不会出现“人才”这个词了;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祖莹一样勤俭好学,为了学习“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那么这个世界就必须要有老师和学校的存在!只有这样,“人才”与“天才”才会一批又一批地不断涌现!。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优秀议论文800字相关作文

科技不断进步,你看到了科技给予我们的便利,你可看到科技发展的帮助者?是的,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由天才决定,也有⼤多数为科研事业做奉献的平凡⼈的付出。
我们都知道,⾃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突飞猛进的地步,爱因斯坦、霍⾦等著名的科学家为世界的物理学发展作出了巨⼤的贡献。
他们不仅仅证明了前⼈的错误,⽽且为新的理论做出了丰富详实的证明。
是什么让他们对科学做出巨⼤的贡献?是勤奋,是天赋。
爱因斯坦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他有着⾮同常⼈的智商,对于科学他⽆⽐的热爱,尤其是物理学,虽说⼤多数的学科没能及格,但物理学⼀定是⾮常的优秀。
他多次质疑⽼师的话,反遭⽼师的批评,将他赶出课堂,曾经对他看不起眼的⽼师,却在他的课堂上成为了他的学⽣。
难道爱因斯坦的成功仅仅是由他的天分决定的吗?天才是由99%的汗⽔加1%的灵感。
爱因斯坦⽤他的⼈⽣经历证明了这件事情。
作为学⽣的他不会因为⾃⼰对物理学的某⼀知识疑惑不解⽽置之不理,⽽是说不停的去探索,询问⽼师,⽼师解释不当的时候,他⾃⼰去证明,如果⾃⼰能⼒不够,那么就收集⼤量的数据,以供⾃⼰证明,结果他的⼈⽣就是这样,在“证明,思考,证明”的过程中度过的,他的⼈⽣看似⾮常枯燥,但是过起来却⾮常的兴奋,是因为他证明了⼀个理论之后便获取了较⼤⼈⽣的成就。
爱因斯坦中年的时候,德国参与⼆战,对其他的国家采取疯狂的进攻,⽽由于⼆战之中,苏联美国等国家对德国采取打击,导致德国在法西斯战争中屡战屡败,这个时候德国需要强⼤的军⼒,然⽽⼠兵少且缺少武器,德国皇帝命令科学家们⼀定要勇于奉献。
德国的科学在那个时候⽐较先进,爱因斯坦是德国科学家之⼀,那个时候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就被选拔出来研究科学武器,但是爱因斯坦没有在协议上⾯签字,⽽是在签字的时候说,战争不能够换来和平。
爱因斯坦是⼀个⼈性主义者,他向往的和平不是⽤战争来换取的,⽽是⽤理论换取的。
天才对⼈性的尊重基于⼈⽣阅历,天才明确的知道他们该做什么。
学霸是这样炼成的作文600字

学霸是这样炼成的作文600字六年级的我们面临的最大一个难关就是择校。
整个常州市成绩好的人很多,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今日,周老师上一届的学生来到我们班,与我们分享了她初中三年的经历。
这位姐姐和我妈妈同姓,在外国语学校读了三年书,前不久参加省常中的自主招生考试,一考便中,这样姐姐就不需要再参加中考。
不过,即便姐姐想考,相信她的成绩一定也是棒棒的。
姐姐耐心特好,语言表达力超强,她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牢牢记在心里。
姐姐向我们介绍了初中要学的课程,并表示这些学科都有套路,而且只要追随这套路,灵活运用,便可以达到出类拔萃的境地。
不过,掌握套路是需要很强的文学功底的。
她要求我们多读些散文集,向我们推荐了三个重要人物:朱自清、林清玄、迟子建。
这几位都是中国有名的散文作家,读他们的文章,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素养,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作文的品质。
当然,姐姐也建议我们把四大名著看完,因为她表示考试的时候会考到四大名著中的内容,虽然那只是两三分,但这两三分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很多名次。
姐姐特别能说,滔滔不绝。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英语课堂全英文教学。
姐姐告诉我们,最初进入课堂,能听懂一半就很厉害了,
但即便一大半听不懂也并不需要紧张,在大家都听不懂的情况下,只要耐心地去听,碰到任何问题去问,不理解的知识点都会迎刃而解,一段时间下来就觉得不是很困难了。
听姐姐的一番耐心教导,我一下子明白了:初中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才行!学霸都是靠坚持和努力练成的!。
才能来自勤奋满分作文

才能来自勤奋满分作文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勤奋学习才是获得才能的必经之路。
我们现在是一个学生,学习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但是学习的好坏要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可以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有才能。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
有一次,他去郊外游玩,之后便靠在一棵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苹果会从上往下掉而不是从下往上升?他带着这个疑问回到家里潜心研究,后来他通过论证发现原来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体吸住,之后,就出现了《牛顿物理引力学》,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
牛顿并不是天才,是天才如果不勤奋学习也不一定就能有伟大的成就,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自己通过学习、实践锻炼出来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要有像牛顿那样,遇到问题就要认真思考,也可以去问老师。
不要把问题埋在心里,不思考也不请教别人。
另外,勤奋是最主要的一部分,不勤奋哪来的成功?郭沫若曾经说过: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优秀的科学家安培也是这样。
安培在科学研究上非常专心。
有一天,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突然抬头看见前面有一块“黑板”,立即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把脑中思考的问题写下,计算起来。
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也跟着前移,并且继续计算着,渐渐地“黑板”移动更快了,他也跟着跑了起来。
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不是黑板,而是马车的后背,他望着车背上的数学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
”由于他刻苦专心致志的学习,他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这个事例同样可见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不勤奋学习便不会有什么才能,只有勤奋学习才会有辉煌的成就。
只有勤奋学习才是硬道理,才可以获得才能。
古今中外的人都因为勤奋学习而获得辉煌的成就。
而我们现在也要学习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好好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
才能只能来自勤奋学习。
扩展阅读:关于勤奋学习的句子1、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天才诞生于一百个努力之后作文

天才诞生于一百个努力之后作文
说到天才,你可能会想到那种聪明绝顶、一学就会的家伙。
但
你知道吗,真正的天才可不仅仅是天生的。
我得说,天才的诞生,
更像是那一百个不懈努力的积累。
你看过那些弹琴的孩子吗?他们手指飞舞,音乐如流水般倾泻
而出。
但你知道吗,他们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是手指磨破皮的疼痛,是夜深人静时还在坚持的孤独。
没有那一百次的努力,哪有今
天的娴熟?
再说说那些学霸吧。
他们好像天生就懂得所有知识,考试总是
轻松拿高分。
但你可知道,他们为了一个难题,可能会熬夜到凌晨,为了一个知识点,可能会翻阅无数资料。
他们的成绩,是那一百个
日夜的坚持换来的。
还有那些运动员,他们在赛场上风驰电掣,让人惊叹不已。
但
你可知道,他们为了那一秒的提升,可能会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训练,为了一个动作的标准,可能会反复练习到筋疲力尽。
他们的成功,
是那一百次汗水铸就的。
所以啊,别再说什么“天才就是天生的”这种话了。
真正的天才,是那些愿意付出努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
他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他们知道,那一百次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所以啊,如果你也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那就别再犹豫了。
开始努力吧,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因为你知道,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只要你愿意付出那一百次的努力,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
高二写600字-天一初三班的学生是怎么作文的

高二写600字:天一初三班的学生是怎么作文的刘润聪,男,1998年提出考小学五年级天一初班,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全国英语、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
他在四年内完成了中学六年的课程。
他在XX上大二的时候,才15岁。
大学期间“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刘润聪是个学习态度端正、学风严谨的好学生”(班主任用语);大三时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量子信息系郭广灿院士实验室。
在XX年,他主动放弃了在中科院学习的机会,决定出国深造。
结果他以全额奖学金(含生活费)顺利被美国德勒大学物理系录取,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
“润物细无声,听天由命”,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安静、从容、聪慧、聪慧,他的父母把所有美好的祝愿都寄托在他身上。
刘润聪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家人的培养和熏陶。
他家也是“传统”知识家庭,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传统”。
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讲礼貌,赏罚分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他的父母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都热爱阅读和写作。
在业余时间,他们专注于阅读和写作。
一家人少点吵,多点安静。
刘润聪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小时候因不识字而苦恼,父母给他念。
没想到,看了几遍,他居然能记住大部分单词。
原来,在业余时间,他经常用一本书来想象和记忆这个故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尊重刘润聪的选择。
他们凡事以鼓励为主,给予足够的自主权,遇事讲道理,让他自己做选择。
一旦做出选择,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改变。
小学五年级,刘润聪自己提出报天一初三班。
他被录取后,就去上学了。
因为年纪小,他突然不适应独立生活。
他哭着回家,父母却鼓励他面对困难,不要轻易屈服,咬紧牙关。
结果他很快适应了天一的学习生活。
刘润聪很喜欢读书。
他一到书店就经常搬回家,带着一整捆的成套书籍,著名的中外历史、文学、天文地理、百科全书,甚至还有金庸、古龙、游戏秘籍。
只要放假在家,就躲在房间里享受这些精神食粮带来的乐趣。
有时候是一整天,他连饭都忘了吃,所以兴趣广泛,知识渊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高二700想写人作文:天一少年班的学生是怎么炼成的?

高二700想写人作文:天一少年班的学生是怎么炼成的?刘润聪,男,1998年小学五年级时,自己提出要考天一少年班,并如愿考上,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全国英语、数学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等,他用四年时间学完中学六年的课程。
XX年高二时,他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年仅15岁。
大学期间,“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刘润聪是一位学习态度端正,学风严谨的好学生”(班主任语);大三时进入中国科大物理学科量子信息部郭光灿院士实验室。
XX年他主动放弃免试到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的机会,立志出国深造,结果顺利地被美国德瑞科赛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物理系以全额奖学金(含生活费)录取,并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
“润物细无声、聪耳闻天下”,正如名字一样,他安静、沉稳,聪明、智慧,父母把一切美好愿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刘润聪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和熏陶,他的家庭也是个“传统型”知识家庭,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传统型”的。
从小也就是教育孩子要明是非,懂礼貌,并赏罚分明,使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都很爱读书写作,空闲时以读写为主,家里少喧闹,多宁静,刘润聪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小时候翻连环画,他因不识字而倍感苦恼,于是父母就读给他听,不料读几遍后,他就能将其中绝大部分的文字记住,原来他空闲时,经常拿着书在顺着故事内容想象、默记。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十分尊重刘润聪的选择,凡事以鼓励为主,给予充足的自主权,遇事多讲道理,让他自己做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易作更改。
小学五年级,刘润聪自己提出要报考天一少年班,考上后到了学校,因为年纪小,一下子适合不了独立生活,曾哭着回家,但父母鼓励他面对困难,不要轻易屈服,咬牙挺过去,结果他很快就适合了天一的学习生活。
刘润聪十分喜欢读书。
一到书店,常常是整捆成套的书搬回家,中外历史、文学名着、天文地理、百科全书乃至金庸、古龙、游戏秘诀,只要放假在家,他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享受这些精神食粮所带来的乐趣,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甚至都会忘记吃饭,所以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作文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作文在我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他用自己的经历完美诠释了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真正含义。
这个人就是我的表哥李强。
李强从小就是个特别普通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也没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艺。
他长得也普普通通,走在人群里都不太容易被注意到。
就连家里的亲戚们聚在一起时,也很少有人会特意提到他。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人,后来居然做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大事。
李强特别喜欢画画,可一开始,他画得真不怎么样。
记得有一次我去他家玩,看到他画的一幅画,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我当时还笑话他说:“哥,你这画的啥呀,还没我画得好呢!”他也不生气,只是笑着说:“妹子,你别笑,我这才刚开始学呢,以后肯定能画好。
”从那以后,他就像着了魔一样,一有空就拿起画笔。
别人出去玩的时候,他在画;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他还在画。
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被姑妈骂了好几回。
有一次过年,我们一大家子人都聚在一起。
大人们在聊天,我们小孩在一边玩耍。
李强却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拿着画板在画画。
我跑过去看,只见他画得特别认真,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
我问他:“哥,过年了你也不休息会儿?”他头也不抬地说:“我要多练习,才能进步。
”就这样,李强一直默默地努力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画也越来越有样子了。
直到有一天,学校里举办了一场绘画比赛。
李强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当时大家都没太在意,觉得他也就是去凑个数。
比赛那天,李强早早地就去了赛场。
等比赛结束,成绩公布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强的画居然获得了一等奖!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拿着奖杯和证书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那一刻,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大家都纷纷围过去祝贺他,姑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我就知道我儿子行!”李强却说:“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结果,我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从那以后,李强的名字在学校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有个画画特别厉害的人叫李强。
他也因为这次的获奖,获得了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字高二写人作文:天一少年班的学生是怎么炼成的
刘润聪,男,1998年小学五年级时,自己提出要考天一少年班,并如愿考上,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全国英语、数学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等,他用四年时间学完中学六年的课程。
XX年高二时,他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年仅15岁。
大学期间,“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刘润聪是一位学习态度端正,学风严谨的好学生”(班主任语);大三时进入中国科大物理学科量子信息部郭光灿院士实验室。
XX年他主动放弃免试到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的机会,立志出国深造,结果顺利地被美国德瑞科赛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物理系以全额奖学金(含生活费)录取,并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
“润物细无声、聪耳闻天下”,正如名字一样,他安静、沉稳,聪明、智慧,父母把一切美好愿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刘润聪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家庭的培养和熏陶,他的家庭也是个“传统型”知识家庭,所以对孩子的培养也是“传统型”的。
从小也就是教育孩子要明是非,懂礼貌,并赏罚分明,使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也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都很爱读书写作,空闲时以读写为主,家里少喧闹,多宁静,刘润聪耳濡目染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小时候翻连环画,他因不识字而倍感苦恼,于是父母就读给他听,不料读几遍后,他就能将其中大部分的文字记住,原来他空闲时,经常拿着书在顺着故事内容想象、默记。
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十分尊重刘润聪的选择,凡事以鼓励为主,给予足够的自主权,遇事多讲道理,让他自己做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易作更改。
小学五年级,刘润聪自己提出要报考天一少年班,考上后到了学校,由于年纪小,一下子适应不了独立生活,曾哭着回家,但父母鼓励他面对困难,不要轻易屈服,咬牙挺过去,结果他很快就适应了天一的学习生活。
刘润聪十分喜欢读书。
一到书店,常常是整捆成套的书搬回家,中外历史、文学名着、天文地理、百科全书乃至金庸、古龙、游戏秘诀,只要放假在家,他就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享受这些精神食粮所带来的乐趣,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甚至都会忘记吃饭,所以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润聪从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登泰山,攀黄山;跨长江,越黄河;访古寺,拜先哲;京华宫园,孔子故里,苏州园林,蓬莱仙境,青岛海滩,西子湖畔,趵突泉旁,深圳河边……处处留下他幼小的脚印。
借助旅游,长见识,磨意志,洞世间学问,感学海无涯;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为祖国和人类多作贡献”的心底幼芽。
他还是个爱玩会玩的人,尤其喜欢电脑(未入学就获得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是同学们公认的游戏“大虾”兼教练,但他不会因为玩电脑而丧失对学习的追求。
很多学生打游戏会上瘾,会玩得不愿学习,但他在却游戏中提高自己。
当然玩游戏是在他家长的指导下玩的,并能自己控制游戏时间。
有次老爸开玩笑说,“低能游戏者拼命死玩,不舍昼夜;中能游戏者按秘诀玩,节度有制……”他随口接道“高能游戏者修订秘诀,掌控自如。
”玩《大航海时代》,让他了解的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特产矿业;玩《三国志》,让他感悟“兴亡多少事,几度夕阳红”的人生哲理;玩《三角洲部队》,则锻炼了他眼疾手快、不畏牺牲、跌倒再起的男子汉本色……适量的的游戏,既让刘润聪学到了很多知识,又活跃了其身心,既益智又促学。
说起刘润聪,老师们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数学王老师说:“一般情况下,他作业本上的字很少,通常只有一个结果,对于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他的答案也是很简单,一目了然,没有一步繁琐的步骤。
刘润聪脑子
特聪明,经常能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做法,甚至更简单的做法。
”“他的作业非常的严谨、规范、细致,考虑问
题非常周到,考试的话很少由于粗心而失分。
”
刘润聪是个平时很少言谈的学生,平时就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研难题,哪怕身边再吵再闹都影响不
了他,抗干扰能力很强。
虽然话语不多,甚至和同学交流常常会脸红,但在学习上很坚毅,只要自己认为正确
的东西一定会与人辩解,直到说服别人或者被别人说服;同样,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一定会追问到底,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疑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由于刘润聪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上课发言吞吞吐吐的,经常被人嘲笑,但他还是照样表达自己的哪怕很不成熟的思想,那种勇气十分令人敬佩!
刘润聪上课有个特点,别人都是用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盯着黑板看,耳目并用,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
而他上课却只用耳朵来专心听讲,经常低着头,难得用眼睛瞟几眼黑板,手里面一支笔在草稿纸上比划着什么,而他学习的效果似乎也没比其他同学差,相反更好些。
到了高中,班里几乎每位同学都戴上了眼镜,而刘润聪
却没有,所以老师有时会开玩笑的说,终于知道刘润聪视力为什么那么好了,大概就是用耳朵听课的原因。
刘润聪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学生,他没有忘记是天一中学给他创造了许多机会,没有忘记母校对他的培养,在中国科大的那几年,一方面他努力学习为母校增光,另一方面,只要他回家休假,他总会到母校看看,看看
老师,并向沈校长汇报大学学习情况,甚至在美国留学时也不忘和母校老师联系。
XX年,刘润聪才21岁,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正读大学三年级,然而他却已硕士毕业。
现在他正在大洋彼岸,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刘润聪立志学成归国,实现“报效祖国和人类的远大抱负”。
22岁的刘润聪,人生还在继续演绎,他一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