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
最简单的预测地震方法

最简单的预测地震方法
嘿,你知道吗,预测地震可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其实有一些超级简单的方法呢!比如说观察动物的异常行为。
动物们可神奇啦,它们好像有着我们人类没有的特殊感知能力。
你想想看,那些平日里温顺的猫猫狗狗,突然变得焦躁不安,上蹿下跳的,或者鸟儿们莫名其妙地成群飞走,这难道不是一种信号吗?这就好像是大自然给我们发出的神秘暗号呀!
还有啊,地下水的变化也值得留意呢。
要是井水突然变得浑浊,或者水位出现异常的升降,这说不定就是地震要来的前奏呀!这就如同平静的湖面突然泛起涟漪,肯定是有什么在搅动它呀!
再看看那些自然界的小细节。
比如地面是不是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裂缝,或者一些原本不该有的隆起或下陷。
这就像是大地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在告诉我们它可能要“发脾气”啦!
当然啦,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哦。
地震毕竟是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就像天气一样难以捉摸。
但是我们多留意这些小小的迹象,说不定就能在关键时刻多一份准备呢!难道不是吗?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些方法来准确预测每一次地震,但它们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大自然的一个窗口呀。
我们要养成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警惕,也许就能在地震来临时少一份惊慌,多一份安全。
不要觉得这些方法太简单就不屑一顾呀,有时候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有用的呢!所以呀,让我们都行动起来,用这些最简单的方法去试着预测地震吧,为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预知地震的简单方法

预知地震的简单方法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对地震有了更多的认识,但真正准确地预知地震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我们或许可以提前察觉到地震的苗头,以做好自我防护和应对措施。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可能对预知地震有所帮助。
1. 动物行为观察动物有时能在地震发生前显示出异常的行为变化,他们对地震能敏感地感知到它的到来。
一些案例研究表明,动物如狗、猫、鸟类、鱼类等,可以通过其离奇行为的变化来提醒人们地震的发生。
例如,狗狂吠不止、鸟类飞行方向改变、鱼群大规模迁徙等。
因此,如果我们观察到我们身边的动物表现出不寻常的行为,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尽量去安全的地方,以便应对潜在的地震。
2. 地质形态变化地震发生前,地质结构中的一些变化可能会出现,这也可以作为一个预知地震的指标。
例如,地表的裂缝和地陷、河水的颜色和水位的异常变化、温泉水的化学成分改变等。
此外,地震前的地热现象,如热涌现象或地下温度的异常增高,也可能预示地震的来临。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质形态变化,提前得知地震的迹象,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3. 地震仪的使用地震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地震的仪器,它可以记录地震的各项参数。
安装地震仪并保持对地震活动的监控,可以提早获得地震的相关数据,进而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
地震仪能够检测到地震波产生的细微振动,因此在地震前几分钟或几小时时,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震仪上的变化来判断地震的临近。
虽然地震仪的使用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但对那些懂得如何操作的人来说,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
4. 气候变化一些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气候会发生一些变化。
例如,大气中的电离层和磁场的异常变化,以及地下水和地下断层周围气温的改变等。
此外,人们还注意到,地震发生前经常出现天气风速的突然增大、云形态的变化等。
因此,通过观察气候的变化,也可以提醒人们地震的可能发生。
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预测方法
地震预报的方法:把一块磁铁用绳子挂在高处,下面正对地板砖或一个铁盆,磁铁上粘一块大铁块。
地震前地球磁场发生剧烈变化,磁铁会失去磁性。
铁块掉下来,落在地上或盆上,发出响声。
此法在房屋没有晃动前就会提前预警。
提前时间10分钟至几十秒。
如果掉下来了,必发生大震。
尽量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
将2个空瓶子用绳子拴住,平行挂在屋中,一旦地震晃动,2个瓶子会碰撞发出警告。
或屋内悬挂响铃型的风铃,在无风时风铃响了,就是地震
在屋内放歌铁盆子,盆内放一个倒立的空瓶子,一旦地震,空瓶子倒了,发出声音
买6瓶矿泉水,并排倒立着放置,地震时,矿泉水会倒掉。
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

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几乎每次大的地震后,都会涌现一批“预言帝”,他们因为“成功”预测到了某次地震而倍受追捧。
为什么民间科学家总能预测得准?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
民间预测地震的方法民间地震预测方法一:动物预测在古代,人们就注意到动物能预报地震。
唐代的《开元占经·地镜》就记载:"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发生7.3级地震,震前有许多人发现鸡、鸭、羊等20多种动物活动出现异常情况,纷纷上报地震部门,为地震部门及时作出临震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日前,英国科学家也撰文证实,蟾蜍可能具备"某种预报地震的能力"。
研究人员称,蟾蜍的对环境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人类,因此它们可能在地震发生前句发现了从地下排放出来的大量氡气或反常电离子,所以仓皇逃走避难。
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灵敏度比人类强得多,它们能比人类更早感知到一些异常现象,从而达到预报灾害事件的可能。
有人分析,如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断层面之间具有的强大磨擦力使之产生一种每秒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作出反应,人类便会看到动物的一些异常举动。
对于动物的反常,民间有几句顺口溜这样总结: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民间地震预测方法二:地震云预测对于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方法,我国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1935年宁夏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也写道,"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地震的防护和预测

地震的防护和预测一、地震的基本概念1.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层及以下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错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2.地震的成因: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运动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产生塑性变形,当变形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石发生断裂,释放出能量,产生地震。
3.地震的类型:根据震中所在的部位,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根据地震的震级大小,地震可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和巨大地震。
二、地震的预测1.地震预测的难度:地震预测是世界科学界公认的难题。
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
2.地震预测的方法:地震预测主要依靠地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预测方法包括:a)地震前兆观测:通过监测地震前兆现象,如地下水位、地震波速度、地磁变化等,分析地震的可能发生。
b)地震序列分析:研究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震级大小、震源机制等,判断地震的发展趋势。
c)地质构造研究: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了解地震活动的区域特征,为地震预测提供依据。
三、地震的防护措施1.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及时向公众发布地震警报,提醒人们采取防护措施。
2.地震应急准备:a)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应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行动指南等。
b)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和能力。
c)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地震防护知识普及:向公众普及地震防护知识,提高人们的地震自救互救能力。
4.地震防护设施建设:加强地震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建筑物、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5.地震次生灾害防范:加强对地震次生灾害的防范,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四、地震的救援与重建1.地震救援: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挑战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挑战地震是地球上常见且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准确预测地震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追求。
然而,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当前地震预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1.地震预测的现状地震预测是基于对地壳运动规律的研究和地震活动的监测数据分析而进行的。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依靠地震监测网络、地表变形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和地下电磁场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地震预测。
1.1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是地震预测的基础,它能够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地震监测数据,可以识别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提前预警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区。
1.2地表变形观测地表变形观测是另一种常用的地震预测手段。
地震发生前,地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地面测量工具进行观测和分析。
地表变形观测能够提供有关地震发生机制和规模的重要信息,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1.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震发生前,地下水位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对水井水位的观测来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变化与地壳应力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重要参考。
2.地震预测面临的挑战尽管地震预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以下是地震预测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2.1地震的复杂性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物理现象,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地震预测需要对地壳运动、地震波传播和地下介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对科学家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2数据的不确定性地震预测依赖于大量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
例如,地震监测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或不完整,地下水位观测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
这些不确定性给地震预测带来了困难。
2.3缺乏准确的预测模型目前,尽管科学家们在地震预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没有一个准确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

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地震,自然界中的一种强力地质活动,以其不可预测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始终令科学家与公众感到忧虑。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找到有效的方法预测地震,以减轻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虽然完全精确的预测仍然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但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方法来评估地震风险和提供预警。
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主要基于对地球物理现象的持续监测。
地震学家使用地震仪——一种高度敏感的仪器,能够记录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细致分析,科学家们可以定位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测定其强度以及了解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等信息。
除了地震仪之外,科学家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位置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检测到地壳的形变情况,这些形变往往是应力积聚的表现,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地震事件。
地下应力的直接监测是另一种重要的预测手段。
通过放置深入地下的应力计或应变计,科学家可以直接测量地球内部的应力变化。
当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触发地震。
尽管这种方法无法准确告知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震,但它提供了关于地下应力状况的宝贵信息。
近年来,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也在地震预测领域显示出潜力。
科学家们正尝试通过分析历史地震数据,识别可能导致地震的模式和前兆。
虽然这种方法还在探索阶段,但它为理解地震发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方法在提高我们对地震行为的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地震的精确预测仍然充满挑战。
地震是复杂的自然现象,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结构、应力状态、岩石的物理性质等。
当前的科学水平尚未能全面揭示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地震的发生。
总结来说,地震预测的科学方法正在不断进步,从传统的地震仪监测到现代的GPS和应力监测,再到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应用,科学家们正在多方面努力解码地震的奥秘。
虽然完全预测地震的梦想尚未实现,但这些方法无疑增强了我们对地震风险的评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宝贵的预警时间。
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意见

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意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地震活动监测技术的提升,对地震趋势的预测能力也逐渐提高。
然而,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自然现象,其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趋势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根据当前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对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而板块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历史地震和地壳运动的情况来推测未来地震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确定具体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因此,对于地震的预测应该是一种概率性的判断。
一、全国地震活动的总体趋势全国地震活动总体上呈现着一定的规律性,地震分布在特定的地壳运动带上,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印度洋地震带等。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中国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
二、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对2024年全国地震趋势的预测如下:1.西南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增强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其中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经常发生较强的地震。
近年来,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有所减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应力会逐渐积累,未来几年内可能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导致地震活动增强。
因此,对于西南地区的地震防御和减灾工作应该高度关注。
2.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增加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另一重要区域,包括青海、甘肃、新疆等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些地区经历了一系列较强的地震活动。
因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板块运动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剧烈,地震活动也相对频繁。
未来几年内,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会增加,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灾害应对能力。
3.北方地区地震活动可能相对较弱相对于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地震活动较为稳定,相对较弱。
然而,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预知或排除。
北方地区虽然地震活动强度较低,但仍然需要继续加强地震监测和减灾工作,保持对地震灾害的高度警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转帖不代表本人赞同或反对文章观点。
他们预测了08年512大地震“国内要是不要,我们就给国外。
”两位爱国者长长的叹息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
——笔者翟明磊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 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
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笔者翟明磊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
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
——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
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
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
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
”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
”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
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
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
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
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
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
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
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图片说明下图为汶川地震HRT波前兆红色部分即为异常区域。
上图为唐山松潘等三个地震异常比较“原因是,现在农村城市天电地电干扰越来越多,手动地电仪,我们可以要据经验排除干扰记下真实信息,但是数字地电仪只能记下所有的干扰,所以没法做出判断,我可以说百分之七十的数字地电台站是失灵的。
”钱复业说:“别看数字地电仪,这其实是国外八十年代的技术,已经落后了。
汶川地震不是没有台站,在一千二百公里有二十个台站。
为什么不报,就因为分不清楚,这就是汶川地震数字台网报不出的原因。
”地电祖师奶奶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她彻底放弃了地电的方法。
创新了一种叫HRT波的预测技术。
这个技术原理,简单地说是“老太太敲碗”:钱复业把地震机理看成黑箱,短时间没法搞明白地震的机理,但可以把它看成黑箱系统。
探箱,就象老太太敲碗知道碗有没有裂。
给地壳一个力,回射回来知道地层的情况。
那么,哪有这么大的力呢。
赵玉林想到了潮汐力。
潮汐力撞地球。
就象铁路工人敲铁轨检查铁轨有没有缝隙。
由于钱复业的儿子是搞石油勘探的专家,他建议使用CDMA技术,可以去掉干扰。
1990年着手研究,2004年,钱复业申请建设HRT波台站。
报告上去,当时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当天就批示。
然而在党组会议上,宋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
宋瑞祥是原地质部部长,老革命,他不明白地震局有这么多钱而一个一百五十万的试验项目阻力这么大?这位不是地震局系统出身的老革命不知其中利害。
“这里面有利益集团,我们的仪器出来,他们情绪很大,因为一用不是证明他们的不行了嘛。
比如现在数字化地电仪器,他生产了二三百套,自己做,自己卖,都是地震局系统的。
他要用,他不用,他要承担责任的,他能说吗,你明白吗?而且搞仪器的人呢,他很辛苦。
可是他不知道地震预报是怎么回事。
他做出来。
他说:“你没告诉我怎么做,我做出来不行,怨谁去”,搞方法的人呢,你给我什么仪器,什么锅,我做什么饭,那做出来的饭,你也别怨我。
这就是地震局现状,搞仪器的一摊,搞台站的一摊,搞预报的一摊,搞分析的一摊,谁也和谁不联系。
”人家提工资上去,你说他这些东西不行,怎么办呢?包括那些院士,汶川地震前都是划勾的,每年会商会,第一届我是执行委员会的委员。
我知道。
每年会商会拿一个表,就象唱歌似的,划了几个圈,哪些地区哪些地区,多大地震写上,再写上值得注意的地区再写几个,然后你同意划勾,不同意的划叉。
这些院士平时不搞地震预报的,能划叉吗,都划勾了。
然后你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也提不出来。
所以是拿院士折腾人。
组织这种机构,就是将来为了地震一旦发生。
科学家都说没报出来。
官员不该走这条路,但是他们走了,我们作为群众,没什么可说的。
你明白。
你平时不搞这个,他让你判断,你能判断出来吗?你不是难为院士嘛,院士是有水平但不是在预报上。
”钱复业点出其中要害。
宋瑞祥是个有魂力的人,唐山作家张庆洲写作《唐山警世录》认为唐山地震是漏报的,这本书得罪了很多人。
无法出版。
宋瑞祥局长为之作序,才得以面世。
据说宋瑞祥火了。
“我一个局长,批一百五十多万的项目的钱都没有权力?我负责了!”这样,RHT波才上了四个台站。
第二年就报出了印尼海啸,当时钱复业报的是十二月二十八号川滇有八级地震,结果二十九日三千公里外的印尼发生九级地震。
三千公里外的地震也能预报?连钱复业也吃惊,可是为什么又报错地方呢?两夫妇研究了二年的声波学,才明白,以往的经验台站只能预报附近的大地震。
可是HRT波是声波,不是地震波。
这种预报经验远远超出了老专家们的经验。
尽管HRT波效果惊人,但还是受到了地震局的各种反对声浪,有人说,钱复业搞这项目是为了买自己儿子的设备。
“他们说我为了卖我儿的仪器,其实我儿子倒了血本,汶川地震后,我儿子送了四台仪器,几十万,修理费在他身上,运费也在他身上。
一打雷,把仪器烧了。
四年烧了三十多次,都是他修理的。
”还有人说,钱复业他们为什么要上三十个台站,是为了赚钱。
“一个台站只能报出震中距离,只有三个台站的环型交汇才能确定震中位置。
但是太远的地方,三个台站也不行,所以要在全国三十个大区都要有台站,而且震中如果太远过来RHT 波需要十多个小时,即使测到了,也来不及了预报了,这是我们需要三十个台站的原因。
”图片说明:汶川与唐山波形图很相似经过四年的摸索,HRT波技术终于成熟。
2007年起可以正式跟踪预报地震。
积累了三十多个成功震例。
震中距离预报误差少的可在数公里。
宁洱地震预报成功,钱复业预测震中621公里,实际上622公里。
预测6点5级,实际6点4级。
让人难以想象是四千公里外的地震HRT波也可测到。
2006年1月28号班德海地震。
钱赵预报是七级地震,4800公里,实际发七点六级地震,4680公里。
令人吃惊的是,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完全没有预报出8月25日西藏仲巴6.8级地震。
而钱复业用HRT波准确预测。
HRT波技术本身还有要解决的就是数个地震同时发时,地震波叠加造成误判,特别台站附近的小震对远处大震的判读影响。
“所以我们终究得出经验: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的。
然后可以预报的,而且是物理预报。
这是我们观点。
从科学上来看,挑不出毛病。
我终究是搞了四十年,在科学上不能说假话。
”白发苍苍的钱复业正式宣布。
就在宋瑞祥局长离开中国地震局局长位置后,HRT波被当作错误局长的错误项目被叫停。
没钱了,连维修的钱都没有。
钱复业夫妇,山穷水尽。
“我们的项目,地震局各级官员,没有一个人来了解。
老实说,来看全套资料的只有一位计委科技司前副司长严谷良,还有记者你。
”严谷良何许人也?简单地说这是一位高人。
国家计委科技司前副司长。
做的官不大,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关键人物。
64年起即负责国家计委(原来称计划组)的科技管理工作。
在81年至88年他任计委科技局建设处处长任上,他发现并推广了袁隆平与王选。
是他尽力促成70年代末国家投资五百万给当时受排挤压制的农科员袁隆平独立创办杂交水稻研究所,从而让中国一半稻田种上杂交水稻。
是他,支持选择了王选这个北大名不见经传的助教的技术方案,开启了中国印刷业的技术革命。
严谷良本身是学工程物理的,特长是对新科技的超强理解判断力,是一位难得的中国科技伯乐。
在钱复业,赵玉林,山穷水尽之际。
他一个人跑到钱家,看完了HRT波的全部资料。
“这毫无疑问是国家的重大技术成果。
为什么国家花了二十七亿的设备还测不出汶川地震?而钱能测出?一,精度,地震局的地电仪,精度只有百分之几,而HRT波是万分之几,提高了二个数量级,这都不是空口胡说,而是国家计量局确认的。
这样地震的细微处才能看到。
二机理,HRT波解决了无法下地层的问题,黑箱原理突破了以前困境。
三,参照系。
HRT 波是用引潮力,引潮力本身有十二小时的日潮周期与半月潮周期。
正常时,HRT波是与日潮与半月潮周期相同的,也就是谐振,出现异常时,就脱离引潮力周期,好比士兵在桥上走正步,引起共振,桥的振荡。
有了这个潮期的参照系,很容易辩析出地震发生前的特征。
四,根据波传来时间,确定距离,幅度确定震级,共振发生确定时间。
三要素都全了。
”图片说明上图:看,我们不是假的吧,记者亲眼目睹了一次小型地震短临预测。
下图:钱复业说我当年明确预测唐山七级地震,这是异常图严谷良据他以往的经验判断:“HRT波技术路线非常清晰,应当推广,要改进的只是提高预测精度而已。
地震局这些人他们不去调查,不去深入了解,光说不行,这不是开玩笑吗,这么重大的事情!”严谷良,这位退休官员使出了当年推广袁隆平的劲头。
2006年,严谷良向科技部发改委推荐HRT波技术。
因为严谷老的威望,发改委很快关注这个项目,但综合部门要听地震局的意见。
这次不用地震局花一分钱,总可以了吧。
“没想到,地震局的态度是不敢否定,也不充分肯定。
只写什么以后在规划当中进一步研究考核,专家们意见不统一云云。
”——搅黄了。
情急之下,严谷良上书国务院总理。
在信中严谷老尖锐提出:“地震局要花二十多个亿续建那些不能有效解决预报问题的常规台站,而真能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却排不上议事日程!”有他的背书。
2007年1月12日,国家副总理回良玉很快批示。
“在攻克地震短临预报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上,我们应该也有基础和条件有所作为,对有关课题的研究和应用要给与支持。
”陈健民局长批给了岳副局长,岳副局长批给了电磁学科组。
领导们的批示越批越短越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