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词序、词题论三则
元好问《遗山集·卷1-6》

元好问《遗山集·卷1-6》卷第一古赋秋望赋步裴回而徙倚,放吾目乎高明。
极天宇之空旷,阅岁律之峥嵘。
于时积雨收霖,景气肃清,秋风萧条,万籁俱鸣。
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
下木叶于庭皋,动砧杵于芜城。
穹林早寒,阴崖昼冥。
浓澹霏拂,绕白纡青。
纷丛薄之相依,浩霜露之已盈。
送苍苍之落日,山川郁其不平。
瞻彼轘辕,西走汉京,虎踞龙蟠,王伯所凭。
云烟惨其动色,草木起而为兵。
望崧、少之霞景,渺浮丘之独征。
汗漫之不可与期,竟老我而何成!挹清风于箕、颍,高巢、由之遗名。
悟出处之有道,非一理之能并。
繄南山之石田,维景略之所耕。
老螭盘盘,空谷沦精。
非云雷之一举,将草木之偕零。
太行截天,大河东倾。
邈神州于西北,恍风景于新亭。
念世故之方殷,心寂寞而潜惊。
激商声于寥廓,慨涕泗之绿缨。
吁咄哉!事变于己穷,气生乎所激。
豫州之土,复于慷慨击楫之誓;西域之侯,起于穷悴佣书之笔。
谅生世之有为,宁白首而坐食?且夫飞鸟而恋故乡,嫠妇而忧公室。
岂有夷坟墓而翦桑梓,视若越肥而秦瘠?天人不可以偏废,日月不可以坐失。
然则时之所感也,非无候虫之悲。
至于整六翮而睨层霄,亦庶几乎鸷禽之一击。
蒲桃酒赋并序刘邓州光甫为予言:“吾安邑多蒲桃,而人不知有酿酒法。
少日,尝与故人许仲祥,摘其实并米炊之,酿虽成,而古人所谓'甘而不饴,冷而不寒者’,固已失之矣!贞祐中,邻里一民家,避寇自山中归,见竹器所贮蒲桃在空盎上者,枝蒂已干,而汁流盎中,薰然有酒气。
饮之,良酒也!盖久而腐败,自然成酒耳。
不传之秘,一朝而发之,文士多有所述。
今以属子,子宁有意乎?”子曰:“世无此酒久矣!予亦尝见还自西域者云:'大石人,绞蒲桃浆封而埋之,未几成酒;愈久者愈佳。
有藏至千斛者’。
其说正与此合。
物无大小,显晦自有时,决非偶然者。
夫得之数百年之后,而证数万里之远,是可赋也”。
于是乎赋之。
其辞曰:西域开,汉节回。
得蒲桃之奇种,与天马兮俱来。
枝蔓千年,郁其无涯。
敛清秋以春煦,发至美乎胚胎。
考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整理与解析

考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整理与解析小序:元好问是宋金时期的北方文雄,一首《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让后世感慨颇深。
他的这组诗《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以诗论诗后的又一个诗评代表作。
这组诗涉及到了曹植、刘桢、刘琨、张华、潘岳、阮籍、陶渊明、谢灵运、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韩愈、李贺、孟郊、柳宗元、卢仝、李商隐、陆龟蒙、刘禹锡、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陈师道等著名诗人,还涉及到了建安风骨、大李杜、苏黄、欧梅、江西诗派等著名组合,同时还对内容和形式、继承与创新、人品和作品等文学史上的恒久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这组诗中,元好问崇尚的是自然天成、刚健雄阔、真情实感、温柔敦厚的诗风,批评的是绮靡、过分追求声律等形式上的追求,朦胧、婉约的语言风格,俳谐怒骂的态度。
但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对一些著名的诗人也没有提及,如盛唐的山水诗人、边塞诗派、白居易的新乐府等等,略有遗憾。
此外,元好问在反对嬉笑怒骂的时候,本身就是在用一些讽刺的手法来批评江西诗派、批评苏黄后学。
在批评孟郊贾岛的苦心练字、批评李商隐是晦涩难懂、批评秦观的诗是女郎诗、批评刘禹锡玄都观诗中的感情外露上评价也有失公允,但正是因为这种旗帜鲜明,感情充沛的风格,所以这组诗让人难以忽略,难以忘怀。
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题解:第一首诗是《论诗三十首》的序言,说明为什么要写这组诗。
“汉谣”指的是汉乐府诗歌,“魏什”指的是建安诗歌。
元好问认为汉乐府民歌与建安诗歌是对《诗经》的风雅传统“正体”继承与发扬,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而宋金诗坛上“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得不到弘扬,迫切需要有“诗中疏凿手”出世来正本清源,引领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疏凿,就是开凿的意思。
“诗中疏凿手”就是我们今天的“诗评家”。
泾渭各清浑,泾水清,渭水浊,泾渭分明,这里的意思是要分清诗歌的真伪,正邪问题。
元好问诗词全集476首第三卷

元好问诗词全集476首第三卷201《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何处如今更有诗。
争教风鬓见横枝。
诗到梅边谁最似。
除是。
玉颜寂寞酒清时。
为向云间公子道。
闻早。
安排欢赏惜幽姿。
十日留花花未遇。
容我。
醉围红袖写鸟丝。
202《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小□香来醉梦中。
梦回幽赏惜匆匆。
只道南枝开未半。
谁唤。
等闲都逐晚云空。
潇洒小溪新雪后。
唯有。
萧萧霜叶卧残红。
几欲问花应有恨。
休问。
争教不肯嫁春风。
203《感皇恩·浓露堪秋容》浓露堪秋容,凉生□晓。
斗帐葱葱瑞烟袅。
佩霞符梦,初诞灵妃娟妙。
冰姿和玉骨、天然好。
菊韵莲敷,翠眉年少。
消得相如共偕老。
深斟寿酒,惟愿早对新号。
更朝先插上、宜男草。
204《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205《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拥都六冠盖,瑶圃秀,转春晖。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
追随。
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
江头花落乱莺飞。
南望重依依。
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
相期。
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206《木兰花慢·赋召魂九辩》赋召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
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
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
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
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琊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207《木兰花慢·对西山摇落》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

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篇1词牌名:摸鱼儿|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
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
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
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
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
人间俯仰今古。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
兰舟少住。
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篇2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篇3词牌名:临江仙|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篇4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元好问代表作经典词篇5词牌名:摸鱼儿|朝代:元朝|作者:元好问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天才清赡 邃婉高古——谈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
、
词
散文 等各 种文体
《
,
其 中尤以 诗论 成就 最高
、
。
论 诗绝 句 三 十 首 》
、
与张仲 杰 郎 中论文 》
要
《
论 诗 三 首》
。
、
自题 中州集后 五 首
,
在 这 些 诗论 中
,
又以
论 诗 绝句 三 十首 》 最 具 代表 性
,
。
他是 继
杜 甫之 后
大
。
比 较系 统 地 运 用 诗一 一绝 句 形 式来 表达诗歌 理论 的重 要诗 人
在 创 作上 题材 多 样
,
他工 诗
、
词
。
、
尤 以 诗冠 金 苏传 统 疏等
;
元 之首
,
、
。
今存其 诗一 千 三 百六 十余首
、
,
内容丰 富 褐
、
他
,
、
的词 以 苏
、
辛词 为 典 范
, ,
兼 有 婉约
’
豪放 诸种 风格
风 格 清新
。 、
。
他 的散 文
。
取法 唐 表
,
、
宋古 文大 家 记
”
、
语 言平 易
,
尚武轻文
、
统 治黑 暗 的封 建 王 朝
环境 中度过的 养
,
。
。
元好 间 二 十 二 岁 ( 1 2 1 1 年 ) 以 前的青 少 年 时期 一 个 封建 士 大夫 家庭
, ,
是 在 比 较 安定 的
,
他 诞生 于 金代 盛 世
“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原文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原文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注释:汉谣,指汉乐府民歌。
魏什,指建安诗歌。
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
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第二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第三首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注释:邺:邺城,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
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及其他文人环绕,形成了邺下文学集团。
是建安文学的中心。
第四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第五首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第七首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第八首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第九首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注释:费览观:费,费力。
览观,阅读难:(读第四声),祸害第十首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注释:特,只是。
少陵,天宝中,杜甫客居长安近十年,住杜陵(汉宣帝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微之,元稹字。
第十一首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第十二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第十三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第十四首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第十六首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探花词三首其二(元好问作品)原文、翻译及注释

探花词三首其二
金朝:元好问
浩荡春风入绣鞍,可怜东野一生寒。
皇州花好无人管,不用新郎走马看。
译文
远处隐约传来戍鼓的声音,马厩里传来马嘶鸣的叫声。
起来看到满地寒霜,一下就想起了出门时与妻子分别的场景,当时也正是这个时节分别的。
如今,我要北上,而我的思念却在南方。
我明明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人世间的事没有永恒的,但又怎么放得下这种追求永恒的执念呢。
注释
沉沉:形容声音悠远隐约。
萧萧:形容马叫声。
霜华:即霜,亦作“霜花”。
伊:她。
邮亭:驿馆。
北征:北行。
南征:南行。
调停无计:没有办法安排处理。
除却:除去。
关于作者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原文及翻译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原文及翻译《摸鱼儿·雁丘词》,又作《迈陂塘·雁丘词》,亦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金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挥笔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寄托自己对殉情者的哀思。
《摸鱼儿·雁丘词》原文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
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摸鱼儿·雁丘词》翻译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
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
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
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摸鱼儿·雁丘词》注释⑴《摸鱼儿》: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创 作 的 完备 、 以词 存 史” 论 主 张 的 实现 、诗 词 一 体 ” 的 自觉 实 践 。 “ 理 “ 观
关 键 词 : 好 问 ; 学理 论 ; 以词 存 史 ” “ 词 一体 ” 元 词 “ ;诗 中图 分 类 号 : 0 . 1 62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1 6 3 (0 0 0 — 0 6 0 17 — 12 2 1 )10 7 — 6
V 1 . o. No1 9 Jn 2 0 a . 01
元 好 问 词 序 词 题 论 三 则
张 博
( 京 大 学 中文 系 , 京 1 0 7 ) 北 北 0 8 1
摘
要: 元好 问 的词 学理 论 同样 体 现 在 其 遗 山词 之创 作 中 , 过 对 元 好 问词 序 ( ) 分 析 , 以 看到 其 词 通 题 的 可
今存遗 山乐府共近 四百首 , 而其 中冠有词 序 一 种金 元 同 时期 作家 这 中少 有 的特 殊现 象 当我们 细 加研 究 这些 词 序本 身
的 内容 时 就会 发 现 . 这些 词 序 不仅 是构 成 全 词 的组
红锦百重 围 多载酒来连夜看 . 嫌化作 , 云飞。 彩 ②
间词 的“ 媚态 ”相 反给 人一种 轻快 的感 受 , 之 而不 . 读 腻。 其词 将海 棠 比拟成 如飞燕 、 玉环 之佳 人 ,翠 袖 盈 “ 盈 . 笑 弄 晴辉 ” 这 种 貌 似美 人 的婉 转 低 回足 以衬 凝 . 托 出海 棠 花本 身 的神 奇 词 并没 有 运用 如 花 间词 全
成部分 . 而且 词序 本 身 的 内容 也是 和元 好 问整体 的 词 论思 想 紧密 相连 的 , 就是 说 元好 问的 词学 思 想 也 不 惟 体 现 在如 《 坡乐 府 集 选 引 》 《 轩乐 府 引》 东 、新 、
并不 因 “ ” 体 定词 之优 劣 , 没有 排斥词 体 的倾 向 。 也 而 且, 此首词 虽冠 以“ 花间体 ” 但是 却并 没有 传统 花 效 。
什久 纷纭 , 正体 无 人 与细 论 。① ” 可见 . 氏对 “ ” 元 诗 体 的重视 而这种重 “ ” 体 的思想也 同样反映在元 氏的词
学 主张中 然元好 问在理 论方面并 没有 留下更 多的 虽
振 之 以新 声 的词体 观念
又如 《 鸪天 . 鹧 煮酒青 梅入 坐新》 中有 “ 东坡 题 效
五代 后蜀 赵 崇 祚 收晚 唐 五代 词 编 为《 间集 》 花 , “ 间词 ” 花 以轻艳 软 媚 成 为其 词 之 主要 风格 . 后 世 故 名 之 为 “ 间派 ” “ 间体 ” 而 后人 在 对待 此 体 的 花 或 花 认识 上 又多是 因其词 风纤 弱 、 格流 下而 多加指 摘 。 词 但元 好 问 在这 里 明 确标 明 “ 花 间体 ” 表 明其 本 人 效 .
中众 多 的 “ 词 ” 只是 以 自然 出手 . 有矫 饰 之 嫌 。 艳 。 没
《 山 自题 乐府 引》 遗 等这 几篇重 要 的他本人 的词 学论 文 中. 应该说元好 问在作为创作 活动 的词序 中仍然继
续着他在理论方 面的追求 主张 。 因此 , 从其词 序 、 词题 的 内容 探讨元 氏 的词 学思 想恰是 兼顾 了文 学创作 和
肥。 一番风 雨未应稀 , 怨春迟 , 怕春 归 。 恨不 高涨 ,
收 稿 日期 :0 9 0 2 2 0 一l — O
作 者 简 介 : 博 (9 5 张 18一
) 女 , 京 市人 , , 北 北京 大学 中文 系硕 士 研 究 生 。
①姚奠 中主编 , 李正民增订 : 元好 问全集》 增订本) 《 ( 卷十一, 太原 : 山西古籍 出版社 ,0 4 月版 , 2 0 年1 页二六八 。② [ ] 金 元好 1撰 , " 赵永源校注 :遗山乐府校注》 7 《 卷二 , 南京 : 凤凰 出版社,0 6 月版 , 20 年5 页一九五。③ [ 元好 问撰, 金] 赵永源校注 :遗 山乐府 《 校注》 卷三, 南京: 凤凰 出版社 ,0 6 月版 , 20 年5 页三六九。④ 严羽著 , 郭绍虞校释 : 沧浪诗话校释》 北 京: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93 18 年8 月版 , 页五八 、 五九。 ⑤姚奠 中主编 , 李正民增订 :元好 问全集》 增订本) 四十二 , 《 ( 卷 太原 : 山西古籍 出版社,04 月版 , 2 0 年1 页
文学 理论 的双 向标准 . 而也能更深 刻和细微地把 握 从 元 氏的词 学建 树。 于这方 面的思 考 . 文 即拟从 三 本 本 方 面对上述 问题进 行初步地论证和探讨 元 好 问在 《 论诗 三 十首 》 中开篇 即表 明 “ 汉谣 魏
可 见 . 好 问 以“ 花 间体 ” 成 词 . 词 中又 并 无 元 效 而 但 “ 间” 习气 . 是元 氏虽不 排斥 某体 、 花 之 这 但又 不机 械 模 仿某 体而是 大胆 地加 以改造 , 去其 中的病 态 . 洗 而
蜀 禽啼 血 染冰 蕤 。 花期 . 趁 占芳菲 。 袖 盈 翠
盈 。 笑弄 晴辉 。 凝 比尽世 间谁似 得 。 燕瘦 , 飞 玉环
其词 学观 念 的文章 中 , 常流露 出对 苏词 的赞赏 。 经 其 《 山 自题 乐府 引 》 有 “ 府 以东 坡 为第 一 ” 的鲜 遗 就 乐 ⑤
明表 述 . 种 简 洁明 快 的肯 定语 气 足 以显 出元 氏对 这
体 ” ③‘ 体 ” 语始 见 严 羽《 浪诗 话 ・ 体 》 其 。‘ 东坡 一 沧 诗 ,
有“ 以人而 论 . 有苏 李体 … …东 坡体 …… ” 羽所 则 讲 的“ 坡 体 ” 东 是就 苏 诗而言 的 . 而这里元 好 问的 “ 效 东 坡体 ” 则是 就苏 词而 言 元好 问对 苏词 的推 崇是他
元氏对苏词的仿效不惟体现在这些词题中标明效东坡体的创作上遗山乐府中有大量的词不论是整体风貌具体修辞还是用典的选择都可以和苏词进行对照阅读
第9 第1 卷 期
21年1 0 0 月
南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 f a y n oma U ies y S ca S i cs o r a o n ag N r l nv r t ( o i c n e ) N i 1 e
个 人词 学 思 想 中一个 明显 的标 志 . 在他 不多 的表达
有关对词体认识 的论述 . 这一词学认识 恰恰可 以从 但 其创作 的词序 ( ) 题 中得到很好 的印证 词题 中有多 元
篇都语及此词是效 某某体 而作 . 江城子 . 如《 蜀禽啼血
染 冰蕤》 中有“ 题 效花问体 咏海棠 ”其词 云 : ,